三国上将潘凤的战力究竟如何?

个人认为潘凤还是有一些实力的,为何呢?第一,潘凤是韩馥称之为“上将”的人物,韩馥掌管着冀州,这一带名将辈出,能被称为上将的,就算韩馥走眼,能差得了多少?第二,华雄斩了潘凤之后,原文说到“众皆失色”,除了关羽,无人再上前挑战。要知道,这是十八诸侯会聚,还没分兵之时,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都在呢,只是不知道他们手下大将张郃,高览,纪灵等人在不在?但是,具有一流水准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曹操宗族,应该都在的,如果连他们都大惊失色,那么潘凤的武艺应该能在一流水平左右。另外,关羽和张飞绝不会失色,此时他们存在感低,不算在内。第三,最关键,估计也最具争议的。



原文:

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三国演义第五回》

潘凤提着大斧上场,结果战不多时,就被斩了,但是却没有提到华雄斩他,到底用了几回合?这跟后面关羽“温酒斩华雄”如出一辙,只有一个模糊时间概念,并没有具体的过程,自然很难判断潘凤的真实实力。好在,俞涉和华雄的交手,提供了一些参考,俞涉是战不三合就被解决了,而且引得众人大惊,可见俞涉的“骁将”之名也有一定的含金量,否则也不会让大部分人惊讶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原文提到“即时来报”,也就是说俞涉几乎前脚出阵,后脚探子就回来了,再结合“不三合”即是“二回合”属于被秒,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回来看潘凤,是“战不多时”被杀,虽然时间也很短,却也说明了有一定的时间了,甚至这个时间超过了关羽“温酒”斩华雄。如果说关羽斩华雄,在三到五回之间,那么这个“战不多时”应该在五回合以上到八回合之间,再往下属于“不几合”到被秒杀的范畴,再往上属于“十余回合”的范畴,也不符合“战不多时”的速度。所以,综上所述,潘凤和华雄的交手当在七,八回合之间,而且纵观整部《三国演义》,找不到两将单挑在七,八回合之间的描述,这就是罗贯中为什么用“战不多时”来代表了。至于为什么关羽斩华雄,不用具体回合数呢?当然是特殊情况,既要表达关羽初斩大将的勇武,也为曹操和关羽的缘分埋下伏笔。



说回潘凤,那么既然他和华雄是交手七,八个回合被斩,那么潘凤的武艺应该达到什么水平?这得看华雄是什么水平了?大飞熊曾经分析过,华雄的武艺至少接近超一,原因有四,第一,西凉军出身,得到董卓,吕布认可,成为前锋大将;第二,一合反斩孙坚大将祖茂,让孙坚流泪,又祖茂和程普,黄盖,韩当齐名,至少在弱一流左右;第三,袁绍认为华雄只有颜良文丑能击败他,这两人可是超一的存在;第四,连斩大将之后,只有关羽敢上,并且在体力消耗不少的情况下,还能和关羽战了三到五合;所以,华雄是接近超一流的武力下,七,八合斩了潘凤,那么潘凤的武力值大概在弱一流到强二流之间,俞涉的武艺大概就是强二流。



这里还有一场战例来参考,就是作为超一流的马超曾经在八九回合击败于禁,虽然小说里于禁的武力在五子中属于最低的一位,但是都是一流的存在,于禁再差也起码比潘凤要强上一点,所以这从侧面说明,潘凤的武力值最多就在弱一流水平。另外,韩馥拥有一把好牌,却不会打,弱一流的潘凤能在韩馥军中有“上将”之名也正常,比如韩馥另外两位大将,一个耿武被颜良立斩,一个关纯被文丑砍杀,简直被秒得不能再秒了。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极其富有戏剧性的事情,就是所谓的上将潘凤之死。而这番时期还导致潘凤同样“大名鼎鼎”的邢道荣、吕布、刘三刀三人一起被并列三国四大悲剧名将。


潘凤之死事件

《三国演义》十八路诸侯联军将讨伐董卓时,董卓就指派了手下的大将华雄前来收拾一下这些在他眼里不成气候的诸侯们。

刚开始时,也确实是如董卓如想,一个在西凉仅仅排位第四位的大将华雄,一出师就捷报频频,直接打的诸侯联军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先是诛灭的济北相鲍信派去抢夺头功的三千马步军,华雄更是手起刀落一般,轻轻松松的就将鲍信的亲弟弟鲍忠给斩于马下。


再是大败“江东猛虎”孙坚的大军,设计诛杀了孙坚大量兵马,更是一刀把孙坚麾下最厉害的四大将之一的祖茂给一刀力劈了。

其次就是大败了孙坚之后,第二天华雄直接跑到诸侯联军的城门口去挑战,不到三回合,就把诸侯联军派出来对付自己的袁术麾下的骁将俞涉给斩杀了。

最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潘凤了。俞涉死后,可是吓坏了众诸侯,直接都没人敢出去迎战了。这时候潘凤的老大韩馥就想着终于该自己表现了,派潘凤上去把华雄这小子砍了,正好展示一下直接的实力,震一震其他的诸侯。韩馥当即就站出来,自信满满的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这可把袁绍高兴坏了,急急忙忙的就命令潘凤出战,可是事与愿违啊。当潘凤兴高采烈的提着自己的开山大斧头上马时,本来还想着自己可以拿下头功好好威风一把呢,没想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前脚刚刚走出自己的家门,没一会儿就挂掉了,真的是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潘凤战力分析

但是注意了,《三国演义》书上并没有交代潘凤是怎么死的,只是说了:”去不多时, 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并没有像之前那几个人一样,明明白白的交代了是和华雄直接交手,然后打不过被华雄光明正大的砍死。所以潘凤之死就成了一个疑点,他极有可能是中计而已。

可能是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出战太急忙,加上高大威猛、斧头还重,马匹不行,被压垮了,落到地上的潘凤自然就被华雄轻轻松松大败了。


也有可能是太自信了,导致出门的时候太大意,一出门就中了华雄的埋伏,给乱箭射死了。真是够悲剧的,难怪是四大悲剧名将之一。

至于他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到底打不打得过,打不过真实情况又能打多久,全部都成了有待商榷的问题。为此我特意去翻了很多资料,可是从《三国志》,到《后汉书》,再到《晋书》,包括《三国演义》都没见那本书记载了潘凤这个人,更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战绩。

我们只能用一句“不知为何许人也”来形容,极有可能就是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而且在历史上华雄分明就不是什么西凉名将,而是一个武功平平的家伙,如果真有潘凤这个人,还是当世的名将,肯定不可能被华雄杀死。


潘凤名气由来

至于潘凤这样一个在书里跑龙套的家伙是怎么火起来的?有了这么大的名气,甚至还有了“关西吕布、关东潘凤”这样不切实际的夸张说话,其实全都是来自于后世人对潘凤老大韩馥那句自信满满的“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的调侃,以及后世各种为了博人眼球的影视作品而已。

例举几个电视剧里潘凤的经典台词,就知道有多大的影响力了

2002年《貂蝉》电视剧里上将潘凤有一句极为张狂的台词:“小小娃娃口出狂言,我乃潘凤,快来送死!”

2009年台湾电视剧《终极三国》里潘凤也有这样一句台词:“华雄的拳在真正天才的眼里,不过是慢动作而已。”

2010年电视剧《新三国》中上将潘凤更有一句让人大跌眼镜的台词:“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emmer这不是英雄联盟里蛮王的台词吗……

不得不说,虽然这些电视剧都台词都是胡编乱造、子虚乌有的东西,但不得不说,确实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也就导致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潘凤现在拥有了如此高的名气。


真实潘凤猜测

不过虽然没什么实际战绩和记载,竟然能背作为冀州太守的韩馥视为上将,肯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一流武将不敢说,二流武将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潘凤在《三国演义》中,只出场了一次,是在第五回合: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当时曹操集结十七路诸侯,加上他自己,一共十八路诸侯,公推袁绍为盟主打着“诛杀董贼,兴复汉室”的旗号,向汜水关进发。袁绍派出的先锋是孙坚,董卓则派出了武将华雄迎战。济北相鲍忠素知孙坚威名,怕他抢了自己的功劳,于是派弟弟鲍忠前去迎战,没想到鲍忠一个回合不到就被华雄所斩。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鲍忠急待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

接着孙军因为袁术不供应粮草,乱作一团。董卓谋士李肃建议,由他偷袭孙坚后寨,华雄直攻孙坚前寨,来个里应外合。后来孙坚被华雄攻击,仓皇出逃。期间,孙坚的武将祖茂为掩护他,被华雄斩落马下。

华雄趁势追击,来到盟军关前挑战。袁绍这边最先出战的人是俞涉,他是袁术手下的大将,结果战斗不到三个回合,就为华雄所斩。盟军大惊!冀州刺史韩馥则说:“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袁绍急忙令潘凤出战,没想到不久也为华雄所斩。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讲到这里,就有个疑问了:韩馥上将潘凤的战斗力如何呢?为何他那么快,就被华雄所斩?下面我将依据演义的描述,分析为以下三个原因,其三也是华雄死因。

第一,潘凤的战斗力不会太弱,他被斩杀,只因华雄太过厉害。

潘凤冀州刺史韩馥的上将。说白了,就是韩馥手下最厉害的将军。当时冀州,是三国时期的大州,州富民强。韩馥作为刺史,挑选的上将,能是那种弱不禁风的人吗?再一个,潘凤若没有万夫不当之勇,韩馥会语气肯定地说“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之类的话吗?

但是不管怎么说,潘凤的确没多久,就被华雄所杀,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必须要详细介绍一下华雄。

华雄是董卓手下的大军,关西人,是西凉军的第四勇士。当时盟军逼近汜水关,吕布本来是要去迎战的,结果被华雄抢了先。华雄狂妄地说:

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华雄如此傲视群雄,一定是有实力的,不然断不敢夸下海口。罗贯中为了衬托关羽的勇猛,对华雄的外貌是极力塑造:

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

一看就知道华雄是猛士无疑了。华雄也确不负董卓所望,他一出场就立下了战功和战绩,斩杀了鲍忠和祖茂,杀得孙坚脱帻换盔。孙坚是一个无比勇猛的人,他胆识过人,武艺高强。他的出场,罗贯中也是极力塑造:

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不用多想,一读到这段文字,就知道孙坚是一位猛将。可就连他这样的人,在华雄面前也是不堪一击。所以,真的不是潘凤战斗力不强,实在是华雄太厉害了。

第二,潘凤被华雄所斩,是因为他仓皇出战,准备不足。

从罗贯中的文字可以知道,潘凤出战是仓促之间的,没有人为他践行和助威。按理说,两军相战前,派出的打头将军,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哪边的将军赢了,会极大地鼓舞自方的士气。然后一鼓作气,一战定胜负。大家想一下,华雄此时,正是达到了战斗力的巅峰,处于不败之地。潘凤急忙迎战,一没有底气,二没有被激励,岂有不败之理呢?

第三,潘凤或许太过自信了,没有把华雄放在眼里。

潘凤还没跟华雄交战,他的上司韩馥就跟袁绍打保证,说他的上将潘凤,定能斩杀华雄。我认为,潘凤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会产生一种自信。当然了,也会有一种压力。他会想,万一失败了,不仅会丢了自己的脸,还会让上司失望。韩馥若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潘凤也许能继续混下去;反之要么被撤职,要么被杀头。

俗话说得好,“骄兵必败”。潘凤太过骄傲了,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压根没有把华雄放在眼里,结果落得个悲惨的下场。这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这个道理,还适用于华雄身上。他接连杀了那么多厉害的人,必定认为自己天下无敌,盖世无双。哪里知道,一个小小的马弓手,就能要了他的命。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关羽。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以华雄的战斗力,起码也能跟关羽大战几十回合,为何连酒还没凉就被他所斩呢?原因就在于华雄骄傲了,没有把关羽放在眼里。

总结

潘凤作为冀州刺史的上将,战斗力一定很强。他被华雄所杀,让十八路诸侯非常震惊。他很快被华雄所杀有三个原因,即对手太过强大、自己准备不足、傲气十足。第三个原因,也是华雄的死因。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潘凤呢?

专注三国史,喜欢三国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和评论!




在《三国演义》中潘风的武力并不怎样。只从太守韩馥口中说出:“我有上将,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风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风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其实仔细想想,莫说是骁将俞涉,上将潘风,及至斩死二人的华雄,只不过是施老先生烘托关二爷神武的牺性品而矣!

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前“。众之视之,其人身长九尺,丹风眼,卧蚕眉,声如巨钟,威风凛凛。

袁术大喝:“汝欺我诸候无将乎?量一弓手,安敢胡言,与我打出帐去“。曹操急止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叫出马,如其不胜,责之不迟”。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候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人大惊,正欲探听。

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其酒尚温。此是关云长军事舞台的初次华丽亮像。至此已后关二爷的神武才被世人所认知。

也由此可见,骁将俞涉,上将潘风,斩杀二人的华雄,只是为关云长的神武作了个陪衬而已!




三国里的潘凤厉害吗?



"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这是三国历史上的悲剧人物---冀州牧韩馥在三国演义中的台词,也成了如今人们嘲讽牛皮大王的一句俏皮话。韩馥这个人,缺少心机,胆小怕事,识人能力比较差,对同行,熟人,部下都一知半解。比如,韩馥的部下关纯,耿武劝阻韩馥,说袁绍这人狼子野心,早就对冀州虎视眈眈,如今接袁绍对抗公孙瓒,无异于引狼入室,但韩馥听说公孙瓒将攻打冀州,坚持派人迎接袁绍,活脱脱另一个刘璋。结果,袁绍进入冀州,给了韩馥一个奋武将军名号,分派自己部下颜良,文丑,郭图,田丰,逢纪等人尽夺冀州大权,关纯,耿武也被颜良,文丑杀死。



潘凤厉害不厉害,需要真刀真枪真战绩,不能是水浒中那位黄信,靠一个“镇三山“虚名,就想吓住别人。事实证明:不说二龙山新头领武松,杨志,鲁智深,就是清风山原来的燕顺,王英,郑天寿这些不入流好汉,黄信也被反“镇“住。按说潘凤既是自己部下,韩馥应该有所了解,即就是打不过华雄,起码也能比划比划,应付几下子。可一出马,眨眼之间却被华雄干掉,打脸韩馥自己,也害死潘凤。当时韩馥任职的冀州,曾经是黄巾之乱重灾区,潘凤以前靠虚名,恫吓虚夸捞了点好处,韩馥上任不久也不细究,就给盟主说“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可见,关键时刻虚名造假是要吃大亏的。



从潘凤立马被杀看,基本就是挂个将军名头,四流以下的货色,“厉害“这两字肯定用不上,只能算一个混饭的吃货,碰上真厉害角色,立时原形毕露。可惜潘凤没有自知之明,又遇上糊涂主公,在乱世的悲剧命运就不可避免了。这里说的不是潘凤之死,而是说潘凤人死掉了,还落个草包名,这和那些慷慨赴死,大义凌然的英雄对比一下,虽然都是死,却简直天壤之别。(2:28)






说到潘凤,我就想到了《三国演义》里,袁绍带领的盟军讨伐董卓,好像是打到“潼关”(这里有点忘记了),然后华雄在那里耀武扬威,已经斩了几个出战的将军了,盟军这边的大将不是没有,华雄太厉害,猛将出去都怕失败了丢面子啊!都怂了

袁绍:谁敢出战?

韩馥站出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然后上将潘凤就出战了,没有过一会,就走飞马来报,潘凤被华雄斩于马下了,然后才有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故事

三国演义很精彩,但是三国志里没有这一段,三国志华雄是孙坚打先锋,战无不胜,一路打到了洛阳,斩了华雄,把董卓吓得烧了洛阳跑长安去了,把袁术吓得,原来我手下依附的着这么厉害的猛将,我能压制得住?赶快将孙坚的粮草断了,没有粮食孙坚马上骑马跑回来找袁术要粮食,不然估计孙坚都要打到长安去。

然后曹操也出兵打了,但是其他盟军把这里当成了以后官场的人脉资源,在这里喝酒交朋友,曹操力量当时很弱,出去打输了,还是骑着曹仁(好像是,这里忘记了)的马跑回来了,“天下可以没有我曹仁,但是不能没有孟德你啊!”,然后曹操回来,看到的还是莺莺燕燕,该喝酒的还喝酒,该交朋友的还交朋友,然后曹操气得赶紧回家去招兵买马了!

严重偏题了,不好意思,说上将潘凤,三国志里好像没有记载这个人哟,有记载估计都是在别人的传里一笔带过了,不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但是网上又流传了一个《三国志-潘凤传》,这里面的潘凤与吕布齐名,这个我可以肯定三国志没有潘凤传,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至于潘凤嘛,三国演义既然能出现这个人,应该是有的,实力一般,实力强很耀眼的三国志不可能不记载,应该属于三流战将行列,二流都算不上那种

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果三国志有潘凤传,麻烦指正




《三国演义》中冀州牧韩馥的那句台词“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结果潘凤出战华雄,不到一个回合就被华雄斩于马下,实力打脸于是乎这句话就成为了网络上的经典台词,潘凤的本领也逐渐成为了三国迷的研究对象。




至于潘凤本领如何,这就要从正史中扒一扒,很遗憾《三国志》中没有这个人物的记述,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虚拟的人物用来衬托关云长之勇的。



潘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第五回出场,是位河北名将善使大斧,是冀州牧韩馥部下的上将。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他奉韩馥之命前往汜水关前挑战董卓部下大将华雄,不敌被斩。在《三国演义》中也没有特别详细的记述这个人物,不过既然能做到一州上将自然是万里挑一的人才,能力也不会太差,毕竟是小说,作者让谁三更死,谁也活不到五更啊。





潘凤这个名字之所以火起来,还是因为他在虎牢关前被称为上将潘凤,结果让华雄给一刀切了。这也就自然不必多说了。潘凤的战力,在三国中究竟如何?以下依据相关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先来看一下演义当中潘凤的表现,用一个成语来说来说就是不堪一击。

原文当中对于他的描述如下:

众大惊。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从这段文字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演义当中的潘凤武艺实在是稀松平常。要知道演义当中华雄虽然看似厉害,但是其实武艺也就是个一流末端。看起来他斩杀俞涉等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但是那都是基于演义当中这些人武艺不强这一事实之上的。而当华雄遇到了超一流武将关羽时,他本身的武艺就被暴露了出来。不过数回合就被关羽战于马下,成为了关羽名扬四方的本钱。还留下了虎牢关前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而作为在演义当中被华雄一刀砍翻的潘凤,其实就相当于一个龙套武将。连仔细分析他武艺水平的机会都没有,毕竟华雄这种武将杀小兵是一回合就斩杀,杀二流武将也基本上是一个效果。总不能把罗贯中从九泉之下给请出来,问问他老人家演义当中潘凤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这样实在是没什么必要,就按照最强来算,潘凤最多也就是个二流武将,没什么值得分析的,毕竟在演义当中,可以说潘凤就是个实打实的龙套武将。这样的武将在小说当中实在是太多了,纵观整部演义,没有一千也得有八百,实在是没有分析的价值。


其次就来看一看,这在演义当中跑龙套的潘凤,到了正史当中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当时在三国正史当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关东潘凤,关西吕布。”不过说起来这句话其实正史当中吕布打异族确实有一手,获得了飞将军的美名。但是对阵中原本土武将,能力就是一般般了。唯一一次单挑打败的就是郭汜,但是只是刺伤他,没能斩杀。

从此来看,吕布在正史当中,充其量就是一个一流武将,远远没有达到演义当中那样独步天下的水平。而由此来看,名气和吕布持平的潘凤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水平,远没有演义当中那样的不堪一击。


而且在演义当中,潘凤是被华雄给砍了。但是到了正史当中,华雄根本就是一个庸碌无能的人。他去守卫虎牢关,在关前跟孙坚野战,直接被孙坚斩于马下。从此来看,正史当中华雄显然就是个水货将军,远没有演义当中那样厉害。

最后来看一看史书对于潘凤的正面描述,据《上将潘凤传》记载:

潘凤“高九尺,腰大十二围,使一百八十斤开山大斧。自幼熟读诗书,畅晓兵法。有经天纬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


不过这段文字已经被一些人给玩坏了,各种奇怪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许多人借此恶搞他。而我选择引用这段原文这是取自于易中天品三国的部分节选,再加以自己的分析。在正史当中潘凤确实擅长使用大斧,但是武器重量应该是没那么夸张,身高也应当是矮上一些。

单看这段文字,其实潘凤还是比较智勇双全的,毕竟手上没两把刷子,也不会有人给他写书立传。而且从这段文字的后半段来看,潘凤其实还是有一些智谋的,要不然也不会做出如此的评价。


但是在正史当中,潘凤绝对不可能是华雄给斩了的。不过很可惜的是,有关于上将潘凤到底是怎么死的,查阅了许多的史书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描述。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韩馥投降于袁绍之前就已经去世了,毕竟作为韩馥手下第一的大将,潘凤的性格肯定是会去反对这个事情的。

纵观潘凤的一生,演义当中就是个龙套,被罗贯中用于彰显华雄的勇猛。而在正史当中,他却是十分的扑朔迷离。有关于他的记载可以说是非常的少,甚至于在陈寿的《三国志》当中都没有这么一号人物,让人有些怀疑他是不是罗贯中虚构出来的角色。不过单看他被人们著书立传这一点来说,应当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存在,而且实力并不算太弱。

那么关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欢迎关注,讲讲述三国故事, 了解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关于潘凤,就是一个跑龙套的,还是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的那种,对他的着墨也不过寥寥数语。可是随着《三国演义》的火热,潘凤也从那句“上将潘凤”开始,成为了集智勇于一身的豪杰。人们取“国士无双”之义为其取名“无双”,人称“关中吕布,关东潘凤”。


上将潘凤是《三国演义》的虚构人物,在《三国志》中找不到。话说曹操发起讨董大会时,算上曹操共十八路诸侯。潘凤就是在这个时候跑了个龙套,他作为冀州牧韩馥的部将,奉命在汜水关前挑战华雄,他手持大斧出战。结果没过多时,飞马就来报潘凤被斩杀马下。

在《三国演义》中类似于潘凤单挑败在董卓军大将的好友俞涉、方悦、穆顺、武安国,有好事者将这五个人戏称为“虎牢关五虎。”其余四人都是主动“找死”的,只有潘凤是由于韩馥举荐,并且还特别加了个前缀叫“上将潘凤”,在此之前,《三国演义》里只有董卓称呼了华雄为“上将”,可惜,同为“上将”,潘凤三下五除二就被斩杀了。

当然我们可以从他的主子韩馥身上为潘凤刷点存在感,韩馥坐拥的冀州,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州郡,他当时被公孙瓒、袁绍和北方的匈奴连续攻击,能够稳坐冀州,手下的兵将显然有两把刷子。而潘凤能被韩馥称为上将,至少实力还是有的。比如他在袁绍加害韩馥,用一双大斧抵挡了袭击,以一敌二挡住了颜良文丑,可见他的武艺之高。


好吧,实在有点编不下去了,问潘凤战力如何,还不如问潘凤为什么从一个没台词的跑龙套,怎么就成手拿开天大斧的无双上将的。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有一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末将领命。”

很快,一分钟不到,他就被华雄给斩了,死得不能再透了。

说到潘凤,很多人都没什么影响,毕竟在正史中没什么记载,而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里,潘凤只是出场了一会儿,说得难听点,就是躺着中枪。“末将愿往”,这句话成了他的取死之道。台词就一句话,然后就仓促委以大任(其实就是送死),但是没办法,他毕竟是吃这碗饭的,退无可退,避无可避,主公叫他杀谁就杀谁,叫他送死就送死。因为这是他的“工作”。

那我们这位上将潘凤战力如何?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嘛?要分出胜负,只有靠自己的武力了。不知怎么的,潘凤此人突然就火了!虽然罗先生在他的《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描述也不过就四十余字,但一点没有影响潘凤如今的“热度”,很快,关于潘凤的籍贯、仕途、学历、称手兵器,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少潘粉们的好奇心。

潘凤,字无双,青州泰安人,高九尺,腰大十二围,使一百八十斤开山大斧。自幼熟读兵书,通晓兵法。不过可惜,在讨伐董贼期间,命殒于董贼帐下西凉第一大将华雄刀下,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脑洞。

在电视剧《新三国》里,还给潘无双将军重新设计了一句台词:“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已饥渴难耐了!”看得出来,编剧也很喜欢潘凤这个人物。

所以就有一些网友脑洞大开,认为潘凤之所以被华雄斩于马下,是因为他的一把开山大斧重达一百八十五斤,一般的马根本承受不了潘凤和大斧的重量,所以导致潘凤马失前蹄,最后又被华雄杀了(我怎么说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战力   上将   冀州   太守   文丑   骁将   正史   武将   武艺   诸侯   大将   演义   手下   台词   人物   游戏   潘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