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35年工龄,2024年10月之后退休与提前退休有何区别?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来说,2024年10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刚好是养老金并轨(2014年10月)后,10年过渡期的截止时间。对于工龄超过35年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有选择提前退休的权利。选择在2024年10月以前退休,可以通过“新老结合”的计算方式,按照“保低d限高”的原则,核算养老金。选择在2024年10月以后,足龄退休的人员,将与企业退休职工一样,按照标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核算养老金。虽说足龄退休可以多缴几年保险,但是二者之间的养老金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对于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工龄超过35年,除非是病退和特殊工种,否则无法办理提前退休。下面结合本人实际退休经办工作经验,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超过35年工龄,选择在2024年10月之后退休和提前退休有何区别?

(一)什么是“中人”?

1.中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产物。2014年9月30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2014年10月以后,存续多年的养老金双轨制退出历史舞台。对于改革之前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改革后符合退休条件,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待遇群体,都属于退休中人。

2.中人的10年过渡期。为了保证中人养老金待遇不受改革的影响,从2014年9月30日设置了10年过渡期,截止到2024年10月1日。

(二)“中人”的养老金如何计算?

中人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坚持“新老结合”、“保低限高”的原则。

当新办法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超出的部分,根据退休时间不同发放不同比例。如果用新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比老办法计算的待遇高时,高出部分按照10年过渡期的调节比例,按照每年10%的比例逐年递增,即:第一年发放10%、第二年发放20%,依次类推,到2024年时发放100%。当10年过渡期结束后再用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

1.老办法的计算公式:是以2014年9月的工资为基础,结合本人退休时的工作年限对应的计发比例,综合考虑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等因素后确定。

退休金=[基本工资+奖励工资(绩效工资)+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补贴]x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2.新办法的计算公式:与企业退休职工的计算公式基本相同,受缴费年限等因素影响。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三)超过35年工龄,有什么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简言之:超过35年工龄,按照老办法可以按退休前工资的90%,计算养老金。

(四)超过35年工龄,选择在2024年10月之后退休和提前退休有何区别?

对于超过35年工龄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来说:

1.按照老办法可以按照退休前90%的月均工资计算养老金。选择在2024年10月之前,办理提前退休,可以按照“新老结合”计算方式,核算养老金。选择在2024年10月以后退休,将按照新办法的方式计算养老金,有可能比老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低。

2.提前退休意味着可以提前领取养老金,不工作也有钱花。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临近退休5年以内,很难得到晋升。35年以上的工龄,如果职务和职级仍处于底层,倒不如申请提前退休。

二、对于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超过35年工龄,选择在2024年10月之后退休和提前退休有何区别?

一般来说,对于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即使超过35年工龄,也是无法办理提前退休的,除非是特殊工种和病退。因此,35年工龄和2024年10月这两个要素,对于他们来说,影响不大。足龄退休和提前退休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

1.提前退休。可以提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和终身医保待遇,按月领取养老金,每年养老金还有大概5%的增长。如果身体允许,还可以另谋一份工作。

2.正常退休。比提前退休多缴费年限,养老金账户多一部分储存额,退休计发月数要比提前退休少很多。相对来说,正常退休的养老金要高于提前退休。

写在最后:

超过35年工龄,2024年10月之后退休与提前退休,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影响较大,对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影响较小。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来说,如果工作年限满35年,且出在基层岗位,建议在2024年10月以前办理退休。

现在很多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工龄满35年,也无法办理退休。而机关事业单位有这方面的政策,工龄满30年,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如果你的工龄满35年,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你会申请吗?

关于退休和工龄等有关问题,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2024年10月,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间节点!

在这个时间点之后退休,与之前退休的人员相比,养老金的计发方式上有所区别

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属于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10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退休的职工,养老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其中老办法就是按照2014年9月的基本工资标准,根据工作年限发放对应比例,再加上一些退休补贴等。

而新办法的待遇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组成,分别都有相应的计算公式。


当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待遇低于老办法,就按老办法待遇发放。

当新办法待遇高于老办法,对于新办法高出老办法的那一部分,根据退休时间的不同,发放不同比例。

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类推,每迟一年退休,增发10%的比例,直到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而在10年的过渡期结束后,也就是2024年10月开始,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计发都是按照新办法来的,不再和老办法挂钩。

这就是2024年10月之后退休与之前退休的区别!


总体看来,这个时间点对于养老金计发的影响并不大,而如果提早个10年,也就是2014年10月退休和之前退休,那么差距就很明显了!

2014年10月,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开始。

在那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发放的是退休费,是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可以看到,工龄越长比例就越高,而且是和退休前工资水平挂钩的,所以大部分改革之前退休的人员,退休后的收入都不低。

而在改革之后,也就是和一开始说的一样,计算方式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待遇其实是受到影响的。特别是职业年金这一块,发个十多年就没了,到时候收入水平就会有明显下降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我认为,破解202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与提前退休,有何区别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跨越2024年10月1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作文章,这才是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健之所在。

很显然,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提前退休与之后退休时,在适用政策与待遇计发上,是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的。若提前退休,在十年过渡期内,必须进行新、老计发办法相比较,以及按保低限高办法确定过渡期的待遇水平;若之后退休的,则一律直接按照中人过渡办法计算退休待遇没商量。这就是明摆着的适用政策分野与制度区别。

以上分析与解读,纯粹是从理论与政策上进行推理与预判的,这是必有的业务素养与务实思考。但是,可以打开窗口说亮话,由于过渡期未期,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这样,实际上等于过渡期保低限高的规定,运行到2023年12月31日,就嘎然而止了。

这就充分说明,跨越2024年10月1日这个时间节点,破解202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和提前退休有何区别的问题,实际上从2024年1月1日作为分水嶺,就提前到来了。这就是说,过渡期保低限高政策,到2023年12月31日就寿终正寑了,从2024年1月1日开始就已提前跨越过渡期了。

总而言之,关于2024年10月1日之后退休与提前退休有何区别?本文的结论就是:从适用政策角度上讲,也就是有一个执行保低限高政策,与不存在执行保低限高政策的区别;从时间范围上讲,跨越十年过渡期的临界点,不是政策上的2024年9月30日,而实际上则是2023年12月31日;提前退休和之后退休的根本区别是,提前退休受十年过渡期有关政策的约束,而之后退休的则仅仅执行中人过渡办法就OK了。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2024年10月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十年过渡期结束。完全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养老金会更高一些。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超过35年工龄,2024年10月以后退休和提前退休,有什么区别呢?

看来你应该是属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因为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来说,2024年10月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到2024年10月,退休中人的十年过渡期政策将会结束。

因为从2014年10月1号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而在2014年9月30号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就属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

为了保障改革的平稳过渡,确保退休中人养老金待遇的平稳,于是设置了十年过渡期的政策。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对于退休中人实行新旧办法对比的政策。如果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更高一些,那么第一年补发高出养老金的10%,第二年补发高数养老金的20%,逐年递增,依次类推,一直到2024年十月结束。

所以到2024年10月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就完全按照新办法来计发养老金了。

如果你是提前退休的话,那么是不能够享受到高出养老金的100%金额的。

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的平均工资也是一个影响养老金的关键因素。

2024年10月以后退休,到时的当地平均工资肯定是要比提前退休要高的。

所以综上所述,2024年10月以后退休的话,你拿到的养老金待遇需要比提前退休更高一些的。而且也不涉及到补发待遇的兑现了。

因为现在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待遇兑现工作还没有全国范围内的进行。只有个别省份兑现了待遇。也就是说,免去了煎熬等待的痛苦。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




我本人也是像题目中所说的那样,是现在申请退,还是等到2024年10月1号以后退。我身边有几个和我一样的同事也是这样,正在犹豫不决中。

作为普通百姓,是提前退休,还是到法定退年龄退,即要考虑职级晋升因素,又要考虑经济因素,主要还是考虑经济因素,但是职级晋升又影响到经济收入。

早退休早“解放“,早享受生活。不用上班,不用赶时间,不受时间约束,不看别人眼色,早日回归家庭。

就目前来看,2024年10月1日是个节点,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结束,按照新的养老规则计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并轨,新人养老金相比中人要多,待遇要好。但是时间还未到,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一、从职级晋升角度考虑

新的公务员实施了以后,各地落实情况不一,如果已经实施了套改自动晋升,套改后自然晋升了一个职级,突破职数限制又二次晋升,职级晋升自然清零,以后再晋升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考虑你提前退休。如果只晋升了一个职级,因为职数限制暂时没有二次晋升,但是5年内发生多大的变化。有没有指数,能不能晋升,这从这一点上看,提前退休还是真有点亏。

二、从经济收入角度考虑

从经济角度说,提前退休属中人,中人养老金是按照2014年10月1日以前的基本工资按比例计算养老金的,那时候的养老金既没有套改也没有增资,退休后基本养老金数额并不高,虽然每年养老金也在增长,5年也可以增加1000多元。

如果中人按照过渡期养老金计算的话。也就是把2014年10月1日以后套改增资后的总金额,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等,实际增资到手也不到千元,按10年分割后,再按照每年10%去递增,但是过渡性养老金的系数再大,也不会超过2014年10月1日所增资的总额,大约也就是每年增加几十元。如果今年能实现按新办法计算养老金,6年最多能增加400一500元,每年大约也就是几十元。

再说说5年的工资,按按照中西部地区说,每个月大约8000元,5年就是40多万。

退休后基本上按概算法约70%左右,那么这样就少了十几万。

再说说养老金损失,2024年10月1号以后养老金又多交了5年,5年基本养老大约增加300至5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通过5年的积累,大约积累5一6万元,退休后每月可增长300多元。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七、八百元的样子。

正因为如此。提前退,还是到2024年退,要综合考虑酌情好了再定,我本人还在犹豫当中。

居士解答,谢谢阅读!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超过35年工龄。2024年10月份以后退休跟提前退休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那么2024年10月份以后退休跟提前退休还是会多少有一些区别的,因为2024年10月份以后将完全按着新人的计算办法来确定你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在2024年10月份之前退休,将会按照中人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来确定你自身的养老金待遇。

而且中人的这个养老金本身,它可以获得部分过渡性补偿养老金的待遇,比如说你选择在2024年10月份之前退休,那么基本上是可以获得100%过渡性补偿养老金的待遇,而且你的这个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将采用新办法和老办法相结合的原则,取高补低,那么基本上你的自身养老金的待遇,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所以我个人建议,如果说你符合提前退休的条件,那么尽量选择提前退休,对于自己来说是更加有力的一方面,可以享受到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补偿,待遇另外一方面提前退休意味着你可以提前享受到,领取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多领取的这几年养老金待遇,对于你个人来说,最终你领取的总额相对来说都会是比较高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2024年10月之后退休与之前退休的主要差别在于是否有一个保底的方案,因此,普通人最好是充分利用这个保底的方案来确定最适合自己的退休时机;

为了健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其中的要点为;

1,在2014年10月1日以前退休的人称为”老人“,按照老的办法来计算退休金;

基本上是按照退休前的工作年限和退休前的收入来发放退休金;

2, 在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30日的退休的称为”中人“,发放的退休金有

a,根据”老人“的退休政策领取的退休金;

a,如果新方式计算的退休金比老人的退休政策的退休金多,则根据退休时间补上差价;如果按照新方式计算的退休金比老办法的退休金少,按照老人的政策执行;

3, 在2024年10月开始,全部按照新的办法执行;

可见最大的差异在于,在2024年10月之前退休的,有一个最低的保障;而在2024年10月之后退休的没有最低保障;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工资水平和现在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退休时间;

一般来说如果自己的工资大于社会平均工资的2.4倍,则选择在2024年10月份之前退休比较合适;

如果从2014年起选择了300%的缴费基数,那么工资是社会平均工资的2.4倍的话,在2024年10月之前退休更划算;具体可以看下面的试算表;

如果从2014年开始,选择了100%的缴费基数,那么工资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1.25倍的话最好是在2020年10月份之前退休了。

具体要根据自己的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以及自己的缴费基数来确定是在2024年10月之前退休还是之后退休;退休金差距可能很大。




很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关注自己的退休待遇问题。尤其是2024年10月那一个过渡期的终结,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让大家感到迟疑。早退休好还是晚退休好呢?让我们分析一下。

超过35年工龄是什么特殊含义吗?

2014年10月以前,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实施养老保险缴费,相应的退休待遇是由用人单位负担。按照当时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工龄满35年以上发放基本工资的90%作为基本退休费,再加上退休时职务级别对应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

不管是35年工龄,还是45年工龄,比例都不会再提升了。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10年的过渡期

2014年10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推出了养老金计算的新办法,努力实现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并轨。相应的计算方法由于差距过大,国家为了保持大家退休待遇计算方法的稳定,因此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一般是从2014年10月开始到2024年9月结束,一些个别地区会延长到2024年全年。

过渡期内的待遇:过渡期内,要同时计算机关事业单位新办法和老办法退休待遇。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高,则按照老办法发放退休待遇;如果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则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实际上,过渡期内老办法退休待遇起到了一个兜底的作用,过渡期结束后这个作用将取消。

高出的一定比例,是用10年的时间从10%逐渐增加到100%。2024年发放100%,含义就是如果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则按照新办法退休待遇发放老金。

虽然比例是逐年提高,但是退休后养老金就不会再重新计算,而是按照每年的国家统一的养老金调整方案进行调整。

老办法退休待遇并不是按照现在的基本工资计算。因为为了实施养老保险缴费,基本工资表进行了大幅改革,一些待遇几乎翻倍。因此,为了保障老办法的退休公平性,使用的是2014年9月的本人基本工资和逐年计算增长率的方式。当然如果是职务级别进行了提升,也有相应的调整方法。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新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计算的新办法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4部分。职业年金不属于基本养老金的范围,属于补充养老保险,应当与基本养老金分开发放。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是完全一样的。过渡性养老金仅仅针对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中人”使用,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了。这样“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就只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跟企业职工的完全一致。至于职业年金,如果企业也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也是可以相互衔接的。这样也就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



通过养老金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退休待遇跟社平工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和职业年金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等因素相挂钩。实际上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即使我们多缴费一个月,养老金都会有一定的提升,可能会提升每月10~20元。这种情况就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的老办法更加科学。35年工龄和45年工龄的退休待遇差别就有效体现出来,更加注重长缴多得,工龄越高,养老金越高。

所以,超过35年工龄2024年10月之后退休,养老金待遇会更高,是更划算的




超过35年工龄,2024年10月之后退休与提前退休有什么区别?这只是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其实按照我国退休条件的规定,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最低达到15年就可以办理退休。在达到法定的退休条件以后,一般情况下都要办理正常退休。

对于能够选择正常办理退休或是提前办理退休的只有两类人群。一类是是党政机关公务员,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工龄达到30年的可以申请提前办理退休,或是工龄满二十年,距离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人员,经过本人申请,组织批准的可以提前办理退休;第二类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副县处级以上,事业单位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女性人员,60岁办理退休,也可以申请在55岁办理退休。

那么如果符合条件的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申请提前办理退休好,还是等到2024年10月之后再办理退休好呢?当然题注的意思主要还是在2024年10月之前办理退好还是等到202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好,当然在2024年10月之前办理退休,主要是考虑到退休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的问题。由于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是从2014年10月才开始缴纳的养老保险,如果属于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处于两种不同的退休制度的过渡期,按照《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规定,如果属于退休中人,养老金有一个“保低限高”的政策。

所谓的保低,就是按照新制度计算的养老金低于老制度的,按照老制度执行,这就是保低;如果按照新制度计算的养老金高于老制度计算的,高出的部分有一个10年的过渡期,对于高出的部分,按照第一年发给10%,第二发给20%来计算,在2024年10月全部计发完成,按照这个思路,实际上在2024年10月之前办理退休的人员,一般都要到2024年10月才能按照全额的养老金逐月领取。但是在这前办理退休的人员,比如在2014年10月办理退休的人员,实际上完全按照老制度办理退休,但是在2015年10月之前办理退休的人员,就需要有9年的过渡期,以此类推。但是他们高出的这部分钱,始终还是属于自己的钱,只是按照年度逐年增加而已,在这期间国家调整的养老金仍然要进行调整,所以也不存在吃亏的问题。

如果在2024年10月左右再办理正常退休,按照规定就是按照退休新人的计算方式办理退休,但是这部分人实际仍然存在视同缴费年限,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同样需要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只是这个时候的过渡性养老金不再是按照10年的过渡期分期计发,而是每月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基一同计算到基本养老金中同时发放。由于养老金的计算完全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来计算。10年相当于多交了10年的养老保险,而且10年中,本人的实际工资也在不断的调整提高,缴费基数会不断增加,个人账户资金余额也会不断增多,2024年退休要按照2023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发基础养老金,工龄也要增加好几年,应该说在202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无论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还是过渡性养老金都会更高。此同时,202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要多领10年的岗位工资,要多交10年的职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仅住房公积金存款一项就要增加几十万元的收入。

综上所述,202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按照退休新人办理退休,过渡性养老金增加的部分要一次性计发,再不会有10年的过渡期;同时由于缴费基数提高,工龄增加,个人账户增加,职工月平均工资增加,所以2024年10月以后办理退休当然更有优势,养老金的总体水平和职业年金的收入当然也会更高,住房公积金存款也要增加几十万,这个区别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您这个问题问的就有问题:没有明确是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这几者是有区别的,但从您提到的2024年10月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应该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因为2024年10月前后企业职工不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恰恰这个时间段正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过渡期的结束期,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是10年过渡期,在此期间退休的职工养老保险金的构成是由基本养老金加上过渡性养老金再加上职业年金,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养老保险金的构成是由基本养老金加上职业年金,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不知道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工龄   老办法   过渡性   退休金   过渡期   年金   养老金   中人   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   比例   工资   办法   人员   时间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