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的幼儿园发了个调查表,详细到家长的工作、年薪和家庭住址,这样的做法合适吗?

乍一看题主的问题,确实感觉很吃惊,幼儿园做孩子的家庭情况调查,居然要详细到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年收入这样的数据,完全超出了一个幼儿园需要收集的信息的范围,已经涉及到隐私的问题了。

这样的做法,肯定是违法违规的!

但是,你发的图片所反映出来的却不是这样的信息,仔细看图!

这是《某某市医务人员及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调查表》,这类调查工作,通常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发起,通过街道办、居委会、辖区内的学校、幼儿园等机构进行任务的下发,而且重点是通过给在校学生分发调查表再回收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我女儿读幼儿园、上小学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因此,对于这种调查表,只要能够给出政府部门的发文进行说明,那么就是完全合法合规的,作为幼儿园和小学来说,属于必须配合完成的工作,并不是幼儿园自作主张来收集孩子的家庭隐私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幼儿园而言也没有什么价值。

毕竟,即便掌握了你的这些信息,幼儿园能够多收学费?能够辞退你的孩子?因为你的收入低就不待见你的孩子了?会给幼儿园带来什么收益?都没有。

不要有迫害幻想了,咱们小老百姓没那么多可挖掘的价值的。

至于主管部门的这种信息收集表为什么要收集儿童家长的身份证号、职业、文化程度、年收入这类信息,真的很难说的清楚,你要明白一点,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制作一些表格、文件的时候,最擅长于拷贝、粘贴,拍脑袋的事情多了去了,并不会去深入仔细的思考,这样一份表格,应该收集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比较敏感,哪些信息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这样一份调查表,首先,肯定不是孩子自己带回来的,必然是在你去接孩子的时候,老师交给你的,你完全可以跟老师了解清楚填写这份表格的背景,要求查看相关通知文件,其次,如果你不想提供某些信息,不填就是了。

幼儿园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对于在校的孩子,除了需要登记孩子的基本信息、学籍信息之外,还需要登记家庭的住址信息、家长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于进行户籍片区的管理、家访、紧急情况下的及时联络等。

此外,现在不管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都是需要在教育部门进行备案登记的,所有入园就读的孩子,也需要登记相关信息上报教育部门备案,以满足主管部门的监管要求,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幼儿园非得要这些数据,而是主管部门的要求,否则,幼儿园也没必要浪费这些人力物力来做这种事情了。

有没有幼儿园和学校收集、考核家长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的信息呢?

有!但一定是那种高收费、高门槛的贵族学校、国际学校。这类学校,不是只看你有钱就够了,还要看孩子的家庭出身,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通过职业、职位、年收入来判断父母的阶层水平,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综合素质,正如去年轰动一时的复二代简历事件一样,要进入这样的学校,收集的恐怕远远不止这份调查表这么一点信息了。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




我在幼儿园上班好几年了,收集这些信息,顶多做个学生花名册,要上报教育局的,信息有一样空缺,都得让教育局领导打回来骂一顿重新做。按孩子人头算,班级有定额,超员是要处罚的。

还有就是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得建立学籍号了,小孩名字错一个字报上去都不行,以后上小学麻烦就大了。信息不全报不上。

没有地址,没有电话。孩子生病出意外了,老师怎么找你?家访去哪?

只有特别势力的老师才会关心家长什么工作,再说了知道又能怎么样呢,除非老师有求于人。孩子在一个班里,都是交着一样的学费来的,区别对待就是老师师德有问题。真有倒卖信息也属极个别行为,家长可以到教育局举报。




#原创#

采集信息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过则存有猫腻。

现代社会。

信息也是资源,也能化成财富。

市场竞争中,拥有信息资源的多寡,影响着企业的成败。

个人信息被无关者掌握越多,隐患越深。

信息安全,已成时代的重要课题。

国家在制度法律层面,不断扎紧信息安全的篱笆。

个人也要懂得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

对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个人信息采集,完全可以拒绝❌。

保护自己,是一个公民的必要能力。

故,相关学校,不应该收集超越必要限度的信息。

家长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指出校方的不妥,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信息时代,“出卖”个人信息可以换钱吗?

这个表格,突然让我想起不久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小视频,最初是一个人去超市买东西,但是没带钱,收银员对他说,他的个人信息就可以换钱,于是他用“出卖”自己个人信息,换了一堆东西,之后又陆续有其他人,都是各种不凑巧,也都是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出卖”换了钱。

后来有位男士,来买东西,但是不肯出卖自己的个人信息,就到处跑,好不容易躲到一辆出租车上,但是还没等他说什么,司机已经准确说出他家的门牌号码,并且准确说出他女友正在家里等他。

他惊恐地看着前面的司机,司机又侃侃而谈他有什么贷款,做过哪些事。

一句话,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信息都明码标价了,大数据时代,一切信息都变得透明了,每个人的信息都被转手卖了好几转了。

经常在文章下面看有人惊恐地留言说:我刚刚查这个商品的信息,就给我推送这个商品信息。

或者说:我昨儿晚刚和朋友聊起这事,就推送给我了,难道在监控我?

那么我们的信息从哪里来的,又用到哪里去了?

就是从各种填表信息中得来的,有的是正规渠道,不会流转,有的就会被流转出去。

不过,细看这张表,应该是属于上面下发给幼儿园做协助调研用的,而且上面类别也是有点类似公事公办的样子,其实这类表格平时各种场合填写得也不少了。

如果这位家长不愿意别人知道这些信息,随意填写一个年收入的平均数,也没有人会去调查。

这位家长之所以大概是两种考虑,担心幼儿园是从这个职业和年收入上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并进行区别对待:主要是这个年收入问题。

年收入填写得多了:本着中国一贯的思维是财富不外露;年收入填写得少了:又怕被人歧视。基于这种考虑,填写个大概就可以了,而且我觉得这类信息应该基本上是不准的,只是一种公事公办吧。

其实,该怎么填写就怎么填写,幼儿园只不过在上传下达,其他的想多了。

像那种比拼家长实力的事件,往往发生在贵族学校,而且貌似经常是北上广之类大城市这种居多,这种城市想比拼也比拼不过来呀,可能一个穿着看上去很一般的人就是个什么大神。

为人父母者,当为之计深远!与其想这些是不是合理和老师是不是区别对待,不如更多的去想怎么让孩子不用依靠老师,就自己能主动学好,自己管控好自己,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本事,毕竟,没有哪一个老师能跟着孩子一辈子,也没有哪个学校可以教孩子一辈子。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




孩子幼儿园发调查表对家长的信息进行调查,如果是符合调查范围,并且是上级要求的那么可以理解,但是要调查年薪,我觉得不太合适。这张表要是发给我的话,有些项目我是不会填的。

家长一年赚多少钱和孩子上幼儿园关系不大,只要家长能付得起孩子上幼儿园的学费就可以了,赚多少钱和调查没有直接关系。

至于工作和家庭住址,这些倒确实是有必要的,像家庭住址这一项,我们幼儿园就有家访工作,所以不写出家庭住址,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家访。

还有工作这一项,不管家长做的是什么工作,都是为社会在做贡献,也不可能去隐瞒,就算不写,孩子也是知道的,孩子们之间也是有交流的,所以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但是我不赞成写出家长的职务,就写职业就好了。老师,售货员,自由职业者,餐厅服务员都可以,社会需要任何一个职业,哪一种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




无所谓合适还是不合适。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的信息都是在网上裸奔的。

如果你买房、买车,或者卖房、卖车……进行过大宗个人财产变更的,信息被泄露就更是分分钟的事了。

很多信息,个人填报的,包括单位填报的,都是在网上传来传去。在传输的过程中,都会留痕。

中考成绩未出,有很多学生或家长,就会收到一些社会补习班、兴趣班或职业院校招生的电话。很多家长不胜其扰。

各种电信诈骗以层出不穷。

都是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缘故。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这泄露的?

银行内鬼?职场疏忽?还是其他什么利益驱动?

个人信息被泄露,已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让人防不胜防。

个人觉得,学校没有必要那么详细的调查家人的个人信息……




这是属于犯法行为,这个幼儿园园长有贪心,如果是公立幼儿园这个园长必须撤职。




我觉得是非常不合适的,这都涉及都个人的隐私了。我们小孩子那时读幼儿园调查表不仅有家长的工作、年薪和家庭住址还要填家长工作的职位呢,反正我是没有填我就直接写了联系方式这些。有什么事情你直接找我就可以了,不必知道我赚多少钱,反正我小孩上幼儿园又不是没有交学费,其他的老师没有必要去了解。




我感觉填此表很正常呀!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要登记孩子的家庭住址,电话,监护人姓名和孩子出生年月等等,这为以后孩子上学籍作铺垫,和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突发情况好联系,而你发的此表是慢性病防冶调查表,只是幼儿园接上级通知调查了解情况而已。




这样做肯定不合适,但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我们的孩子在人家手里,让填就填吧。如果真感觉不舒服,可以做一下适当的技术处理啊,比如工资,谁能傻的填真是数字呢,随便造一个,幼儿园总不至于让我们开收入证明吧!其实工作单位或者职务等也可以做一下技术处理的,没必要那么实在。家庭住址可以故意把楼号填错了,反正学校又不会给你家寄东西。

从另一个角度讲,不填这些东西,我们的信息就不泄露了吗?在这个网络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类似于在“裸奔”,个人信息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大家整天收到的那些骚扰电话,他们能在电话里说出你的一些准确的信息,不就说明我们的信息早就已经泄露了吗?

只要你通过中介买过房,你就会收到各种装修广告的电话。只要你的孩子一上学,你就会收到各种辅导班的推销电话。当医生的会整天收到医药代表的推销电话。当老师的会整天收到代写论文的电话。你把他们电话拉黑的速度不去他们换电话的速度快,每天不收到几十个骚扰电话都感到奇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调查表   住址   幼儿园   家长   孩子   家庭   工作   家访   年收入   年薪   表格   合适   做法   老师   电话   职业   学校   详细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