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存在「教师的子女学习很差却可以进入实验班」的现象是否公平?

我是教师,这种情况我遇到过。我个人觉得,不存在公平或不公平的情况。

首先,一般的学校,重点班人数并不是一个定数,不存在教师子女挤占重点班名额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重点班额定人数是50,教师子女进去的话,可能人数会变成51、52甚至更多。一般不会说班容量必须是50人,为了让教师子女进了重点班把其他人挤出来的情况。

其次,即使学校对教师子女有照顾,我也遇到过有教师不愿自己的孩子进重点班的情况。重点班的生源相对较好,师资配备也好,这也决定了上课的进度比普通班块、难度比普通班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让基础比较差的教师子女进去,基本是长期处于垫底位置。教师自己面上无光、孩子压力更大,还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去。

第三,规则和人情并不悖逆。在规则之外,到处都有“人情”的存在。比如我们说的烈士子女的加分和近期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子女加分问题,都是“人情”的体现。这些情况,我们都能接受,毕竟,这种情况只是少数。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中国古话,所以没得商量。医生家属治病看病方便,老师子女上学方便,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专属行业。所以我觉得没什么不正常的




个人认为情理之中吧,因为没有相关规定说实验班的孩子必须要一根红线。

换句话说,如果是清华大学老师的孩子,就能优先读清华大学,这当然不行,因为高考分数和招生政策就是那根红线。

然而,中小学,这根红线并不是硬性规定吧。

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先回答这个问题:你的孩子和邻居的孩子站在你面前,你只有一个苹果,也只能给其中一个吃,你给谁呢?




学校教师的子女成绩不好,也可以进实验班,有的地方,教师子女可以不按学区入学。就是说教师子女有择校权和择班权。

就像医生的家属看病不用排队一样,有一点行业特权。

类似的情况其实很多,有的是明文规定,特殊待遇,特殊照顾。有的是约定俗成,习惯作法一直沿袭下来。这是正常现象。是不公平中的合理存在。

有的照顾政策是可以理解的,比如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甚至献出生命的人,应该给予其子女一定的照顾。比如烈士子女的考试加分。

有的城市和行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出台了鼓励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高薪招聘某些岗位人员。

也有的属于群众认为不应该,但是一直有政策支持的待遇或照顾。哈哈,这个就不举例子了。

还有些的不公平就是命了,比如,你生在一线城市里,你的教育、医疗,都是优秀资源,科技馆、博物馆、动物园啥都有。你的各种机会也多。如果你生在偏僻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学校,只有一个小诊所 ,出门都不方便。怎么办?只有努力拼搏,自立自强。

说到教师子女成绩不好还进实验班,也是对教师工作付出的回报。其实,成绩不好进实验班,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实验班节奏快,容量大,学习差的学生,会更差。另外,由于照顾进的实验班,学生本人未必心里很舒服,同学的指指点点也会他难堪。唯一的好处,是满足了教师的虚荣心。

我所了解的情况是,老师子女成绩不好可以进实验班,但是,他们都很明智,一般会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普通班,跟得上,学得开心,又不尴尬。

逐步消除社会不公平,消除区域差别、缩小贫富差别,杜绝各种招生、招聘上的营私舞弊和以权谋私,已经在进行中。现在中考和高考的加分项越来越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总之,公平公正,是民众的愿望,实现公平公正需要时间,也没有绝对的公平。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天理国法人情,每个行业都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校长做或不做都会挨骂的![微笑]




从我的从教经历来说,教师子女学习不是很好,却进入实验班,这件事不存在公平与不公平问题,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首先,我们来看学校的实验班。

为了更好的教学,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成绩来分不同的班级,成绩较好的分到一个班级,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实验班,实验班的教师配备较好,教师的讲课一般较快。

实验班一般在高中才能有,在义务教育阶段一般不存在实验班的问题,自然分班是教育部特别强调的,如果义务教育阶段不是自然分班就违背了国家相关政策。

学校为什么要分不同性质的班级?

学生的学习成绩决定着学生接受问题的能力,分不同性质的班级,实际上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如果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即使通过人情关系,进入班级,实际上只能给学生学生带来更大的痛苦,教师子女成绩不理想进入实验班或许是考虑实验班班风良好,有学习氛围。

教师子女成绩不好能不能进入实验班。

实验班的人数国家教育部也没有统一规定,也没有规定成绩不理想的不能进入实验班,也就是说虽然教师子女成绩不理想进入了实验班,说明也不违规,就像八个人一桌吃饭,碰到个熟人,拉他坐一起吃饭,一桌九个人了,难道不可以吗?

中国人办事,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人情还是有的,成绩不理想的教师的子女进入实验班,这点“特权”还是有的。大家想想如果父母是公务员,一般子女也是公务员,子女一般都会从事父母的职业。

总之,教师子女无论成绩如何,进入什么班级都不影响其他学生进入相应班级,所以成绩不好教师子女进入实验班不存在公平不公平问题。




作为老师,没钱没权,也就这点本事,也就享受这点特权,自家孩子进个实验班,不过分,劝君就别心理不平衡了[耶]




学校里确实存在这种现象,教师子女可以进重点班。我们首先从政策层面分析下这种做法是否违规。

其实学校这种分班行为属于学校内部行为,这一点好像教育部门真的无法监管,因此也很难说把教师子女安排到重点班是违规了。但是这种做法不公平是肯定的。如果在入学环节存在徇私舞弊,这确实是违反政策了。

另外作为老师我想说一点的是,这么多年重点班里的后门生我见得多了,我还真没见过几个能逆袭的。所以走后门进重点班的学生多数情况下只是占了个重点班名额,学生是否能够考出好成绩主要还是看个人是否努力及个人之前的学习基础。

不公平是肯定不公平,这没得洗!




从教育公平角度本来就不应该有实验班。但从教学实际出发,分层教学效果更好,所以就出现实验班之类的说法。

从人情的角度,如果自己孩子这一点实惠都要主动舍去。不是品德高尚就是孩子确实死泥巴扶不上墙。如果孩子认为在普通班更适合自己,家长也不要非要享受这个“优惠”。

至于其他家长有看法,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但凡平常人都无法说服自己不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子女   公平   教师   学校   近水楼台先得月   红线   人情   班级   现象   成绩   重点   老师   情况   政策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