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和预防养老,是为了付出和赞美。您怎么看?

谢邀,有孩子就有了底气,有了生命的延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人都在为儿孙忙碌,付出使人生有了奔头,老了也有依靠。

我比较现实,孩子不全是为了赞美,那变成了一种虚荣心。一母生九等子,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对家庭有帮助就是好的。

毕竟孩子是人,不是艺术品,赞美太多也不是好事,会遭人妒忌,迫害。反不如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特殊天才的孩子是少数,不必强求完美。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与继承,如果为了将他们健康,茁壮抚养长大,那么少不了在教育中的付出和赞美。另外,如果实力允许还可以将一些别人成功的经验进行灌输。




生孩子,别想沾光,更别指望孩子给养老,也不为了传宗接代,会给孩子压力,认为道德绑架,会产生被控制的感觉,做不到会陷入痛苦。所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会有多大。

生孩子就当养宠物,有孩子陪伴,人生不孤独,快乐不寂寞。真遇到事情,孩子帮不到也会理解能想通,孩子能帮上忙更好,帮不到也不起烦恼。

总之把生孩子的定位调低,也许在各自放松状态下生存,反而更令彼此都受益,在顺其自然中相互都轻松。在不为传宗接代束缚中,更乐意拥有这种轻松的生存状态下繁衍生命生生不息。。。




孩子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和预防养老,是为了付出个赞美。

不客气的说生孩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就是为了养老,别忘了我们国家依然是家庭养老制,还没有发展到不用孩子养老。

或许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给自己积累了一些财富,也就是说经济上可能不会用孩子了,但是你有多少钱,也不能替代人呀。

只是为了付出和赞美,说这些话的人就是在装,在唱高调,都别吹了好吗?我们普通人生孩子就是为了养老,为了传宗接代。

生小孩就是为了付出?可能会有,但真的极少极少。

反正我不敢吹我以后不用孩子养老,或许我老了得时候,养老制能改变,如果依然是现在的养老制,我还就是要指着我的孩子。

谢:答疑解惑第一人邀答。




养孩子不是你想的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和预防养老 ,从家人为你办结婚大事就开始了 ,传宗接代 ,预防养老,全家都过上 和睦,幸福的生活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付出和希望随之而来 ,赞美和烦恼也跟着就来了 ,天下的家庭都一样 。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是一句虚话。我相信没有人会以为生孩子是为了付出和赞美。

首先你生了孩子,是在为了付出什么,赞美什么。也可能是你为了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是为了他将来成名了,有名气了,当官了,或者比价有出息了。你是要想获得你周围身边人的赞美吗。我相信你生孩子的初衷肯定不是这样的。

其次 ,说白了生孩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这也相当于对自己家庭有一个交代。没有人只想这一辈子怎么怎么样,而孩子就是他自己的下一辈。

最后,生孩子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给我们养老送终。好不夸大的讲,这就是生活的写照。有谁想自己等到了老年,只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那得有多可怜啊!有个孩子陪伴在你身边,难道你不觉得幸福吗?




【传媒家族类话题】

谢邀。生育孩子,相当时段,基本国策,独生子女——姓氏名谁,单传已变,传宗接代,另有新解⋯⋯怎么能说父母们只是为了付出和赞美呢?付出是肯定的,赞美谁又对谁?进入二孩乃至三孩时代,也是老龄化社会临界点,共和国计划生育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均在第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具体回馈。

以血缘关系即传宗接代的荣耀而确定的宗法制度,以道德制高点俯视和调整亲情关系,是无从说起的概念问题。仍以血缘关系衡量,独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也各有困挠,在某种程度构成契约关系,须上升法律层面解决。积谷防饥挪到今日考量,石油价格吧,与期货价格密切相关甚至直接相关,面对每十天一调价,积谷防饥吗?

李又然速写像/李兰颂作

诚然,人类进程及至当下直到年老方有醒悟——对子女毫无保留地付出大半生,最终追悔感伤起来⋯⋯期望值没达到甚至于正相反,这一切都与大环境有关。而表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又尤为突出。家长对孩子一往深情是,谁会又谁能留丝毫后手?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才会觉得悔不当初。

作为年老一方,自有其青少年——少年壮志不言愁,青春年华情未了,一切寄托在子女身上,可那至少有三代人啊!于是,有关生男生女的话题无休止地讨论着,倒果为因地话说从前,批评原生家庭的呼声越来越大,大多忘记了所谓缘分绝非选择,尤其父母子女血缘关系谁选谁?不得不承认的只有缘分说。

李又然素描像/冯羽作

作为年少一方,当下正在爬坡——面对原生家庭,各有自己小家;有效仿父母如何对待子女时的圈养或散养,有一改以往父母对子女的方式创造新生活⋯⋯这又有什么错了呢?这不就是在生活么?情理法和钱性懒,这两组三个字始终搅在一起,不可以拆开讨论,也一去不复返,具有排他性——时间一维性。

幼教小教中教,学士硕士博士,一路提携,拔苗助长⋯⋯是最大的富贵病,离生活有点远,出偏差不奇怪。这之中家庭的矛盾重重,在于什么都懂又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的认识,单凭法律的调整,加之心理医生、社会学者参与,一场又一场、一日复一日的电视节目,劝告老年人房子和票子攥到终点站。

李又然木刻像/冯羽作




观点有二:

1.家有四声才是家,(孩子的吵闹声,老婆的唠叨声,父母亲的叮嘱声,碗筷的碰撞声)。

2.百年归去,为了生命得到延续。不奢求孩子将来建立丰功伟绩,只求同行一段,共同成长。我们的付出如果能给他们儿时带来欢乐,中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足以!





同意。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但他也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扶养他,去责任和义务。别用养儿防老或者传宗接代去绑架他。




谢邀!孩子是生命的延续,甜蜜的负担。

养儿防老,老有所依,即使你生活经济上不需要孩子负担,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得好,老人不需儿女作多大贡献,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就是福。

父母孩子相依相存,相知相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的期望,不管儿女是栋梁之材,还是芸芸众生小草一枚,都是父母心中的无价之宝,精神支柱。

儿行千里母担忧,你们一生平安,万事顺达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儿女,行孝要及时,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慰籍父母心,常回家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传宗接代   倒果为因   壮志   积谷防饥   养老送终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防老   孩子   独生子女   老年人   儿女   子女   父母   生命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