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文送去盲审,盲审老师会全部看所有毕业生的论文吗?还是只是抽看?

研究生论文送去盲审,盲审老师肯定是专业人士,盲审论文质量如何,只需要稍微翻一翻就知道,并不需要全部一行行去看你的论文,不然显着盲审老师太没水平了,除非论文确实写的比较前沿、方法新颖,这样才能引起盲审老师的兴趣而通读全文。盲审是对毕业论文的一道强有力的把关,虽然并不是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盲审,但是从随机抽到的比例中就代表的本学校的硕士平均水平,为后续论文答辩奠定了基础。



一、盲审的形式


盲审一般是将论文的作者以及导师名字隐去,请外审专家对论文进行审查,这种审查方式是在匿名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学生的公平公正。一般全日制硕士论文需要准备2本,在职人员是硕士论文需要准备3本。


二、盲审的主要内容


盲审主要是看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的质量,主要从论文格式、论文选题、论文摘要、论文结尾、重复率等进行分析



三、盲审论文的规则


一般有两种选择,一中是未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申请人必须延期答辩和毕业,另外一种是基本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并对盲审意见进行修改


四、当前毕业生盲审的发展趋势


现在毕业生盲审越来越严格,以前可能形同虚设,但是至从翟天临论文出事后,国家对硕士生、博士生的论文质量管理不断加强。


现在不少毕业生的论文在盲审期间就被毙了。通过这件事件后,国家也加强了管理,除了要求毕业生进行盲审,还每年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抽检,例如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对2019年的毕业论文进行了抽查,共查出144篇毕业论文不合格,有的学校不合格比例高达16%。



现在学校对毕业生的论文采取从严管理,毕业论文的盲审老师也是业内比较有明确的专家,有的老师比较认真负责,因此,将论文会从头到尾会看一遍,有的老师可能会根据论文内容选择性的看,主要看其创新点,研究方法等。如果文章写的好,一般的盲审老师会有兴趣通读一遍,但是这类学生还是比较少,一般都是以大型科研课题为依托而开展,因此,新颖点比较突出。但是一般而言,我们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创新点相对平凡,因此,这样的论文只需要盲审老师翻一翻目录基本知道论文内容,因此,一般对这类的论文采取选择性的抽看。有的盲审老师可能同时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导师,因此,盲审论文一般交由硕士生、博士生进行初步审核,而这部分学生一般水平相对毕业生的水平差距不大,因此,可能在盲审的时候会全部阅读,然后将其跟导师交流,到时候导师会选择性的抽看论文。




研究生论文的“盲审”环节,不是“闭上眼睛审核”,而是“匿名送审”。也就是说,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负责任的老师,肯定会仔细审阅所有毕业生的论文,但也不排除个别老师会着重或忽略审阅部分硕士“毕业生”的论文 。

但是理论上讲,研究生论文通过“盲审”得到的分数,最为客观、准确。

1、硕士毕业论文流程。

首先,是“论文开题”,包括开题报告、PPT演讲,然后导师签字确认,接下来是开题答辩和网上开题上传流程。

其次,是“中期答辩”,也要做答辩PPT,演讲,还要有会议记录,然后导师签字,上传文件。

最后, 是“毕业答辩”,包括申请答辩、论文上传,导师确认、评价,然后是网上查重、外审和抽检盲审,接着是答辩PPT、拍照和上传。

所以说,“盲审”是硕士毕业论文在外审之后的“抽检审核”环节;相对而言的是“外审”,指的是高校将论文送到外单位,由审论文专家负责审核。

所有的博士论文和部分硕士论文(一般在30%-50%左右),都需要在毕业论文答辩前送到外单位做“盲审”,而当地省市教委会,也会随机抽取一些论文做“盲审”,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抽查和确保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2、单盲审和双盲审。

至于“单盲审”和“双盲审”,实际上是个缩略词,准确地说,应该是“单向盲审”和“双向盲审”。

我们经常把“单盲审”说成“盲审”,就是评阅老师不知道是哪个学生写的论文。但实际上有些省市和高校,是有“双盲审”的,也就是说审稿人不知道作者,作者不知道审稿人,这样双向屏蔽的审核方式,明显要更加客观公正。

总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必须通过“外审+盲审”的双重审核,才能获得“论文答辩”资格,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决定,该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答辩并获得学位。

对于学生而言,“盲审”实际上相当于第二次毕业机会,因为不管是“外审”还是“盲审”,只要在一个审核流程中有2个专家通过,就能合格并进入答辩流程。

实际上,不管是“外审”还是“盲审”,“单盲审”还是“双盲审”,想要顺利拿到论文答辩资格,毕业论文本身的质量和水平,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1、形式质量。

主要是论文的格式和规范。比如不要抄袭搬运,杜绝错别字、病句和误用标点符号。排版精美、分段清晰,页码准确规范,都是毕业论文在盲审流程中的“加分项”。

不要小看这些,经常有评阅老师反馈:每年审阅硕士毕业论文,“形式质量”能够完美无瑕疵地通过审核的并不多。大多数都是错写、漏写,忘记标页码,段首不留空,行距不一致等等。

所以说,如果同学们在提交论文之前,精益求精地做好论文排版质量的核查和修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毕业论文的过关率。

2、内容质量。

当然,哪怕你的论文排版精美得就像是期刊论文一样,如果内容空洞无物,缺乏数据考证和建设性观点,那么想要通过“盲审”,也是不太可能的。不管是论文的选题、内容和论证都需要学生脚踏实地考查、筛选和归纳,以艰苦卓绝的科研精神,尽可能地撰写出专业领域的优质论文。

如果你想问,如何才能顺利通过“盲审”,不会因为论文评阅不合格而“延期毕业”?

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半年甚至是一年去准备论文,也可以选择将论文的精华部分修改成投稿论文,尝试去投给相关领域的行业期刊,然后根据期刊编辑老师的专业评审意见,反过来修改自己的毕业论文。

毫无疑问,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更能帮助硕士毕业生提高论文质量,顺利通过论文审阅流程。

所以对于硕士毕业生来说,你不要管“研究生论文送去盲审,盲审老师会不会看全部论文”,如果你还有时间,那就提前准备,如果你马上毕业,论文已经交上去了,那么多问也无益。

毕竟,想要拿到硕士学位,勤学苦读的功夫要用在平时,到了关键时刻,才不会悔之晚矣。




会全部仔细看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也是研究生导师,拥有博士学位,也有博士后经历,每年都参与研究生论文盲审,可以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答案:肯定要看全文,因为要写评语,所以必须要知道论文的详细内容。因为导师收到的需要点评的论文基本上都是本专业甚至是本方向的,对相关内容比较熟悉,所以点评论文对导师而言不太需要事无巨细的去通读论文。挑关键的点看一看,基本上就很清楚这篇论文的质量了。

当然了不同的老师看论文的方式也不一样,大致上,年龄偏大特别是快要退休的老教授,对盲审论文的态度可能是偏松一点的。而年轻导师,尤其是博士毕业没几年的,一般会比较严格,看看你的方法,会认真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对高。

总结及建议:总之,盲审老师会看需要他点评的论文,但不一定全文通读,因为是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对内容比较熟悉,所以即使只看一些关键的地方,他也能比较客观的对论文进行点评,老师是有“火眼金睛”的。老师是不好糊弄的,论文还是要认真地做。


【我是@导师说,专注本硕博成长。如果觉得有用,欢迎收藏、转发评论。】

打个广告,欢迎大家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人今年中了盲审,高分过。我总结了点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同学校的盲审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博士论文全盲,硕士论文有的学校抽取30%送审,有的也会全部送审。硕士论文全部送审的话返倒会容易些,因为论文多,评审老师没有功夫看的太仔细。

硕士论文的盲审,目录非常重要,因为它代表你文章的结构。其次是摘要,引言和结尾。摘要不用说了,是对你整体内容的概括,引言主要看你对自己做的东西的了解程度,结尾主要看你整合文章的内容概括。具体的试验数据老师一般不会太仔细追究,但是你的实验原理一定不要有大的差错。

另外论文格式千万不要错,最基本的东西,错了会给老师留下比较差的印象。




这问题问的!盲审老师必须认真的看完论文的全部内容呀!然后……

【1】先给出一个总体评价,比如:立题是否有意义?创新性强不强?论点是否突出?论据是否充分?

【2】指出论文值得肯定之处

【3】指出论文不足之处,从内容到格式……

【4】给出修改建议,哪里应该再充实一些、哪里应该简略、哪里应该重写…




您好!专注于高等教育的@丑角侃教育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随着国家对硕博毕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避免学术造假和抄袭,现在许多学校开展了毕业论文的盲审制度。

什么是论文盲审?

论文的盲审就是指需要由非在校的教师、当地的专家或者是拿到其他的学校的教师对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的审核。论文盲审比起直接在学校里的审核,会更加严格,而且一方不过,其论文就不合格,相关的毕业生也无法进行毕业答辩,只能延期。以我所在的高校为例,现在所有的博士论文都是要强制性的参加盲审,而硕士毕业论文石材区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盲审。

论文盲审的意义

论文的盲审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有助于促进学术交流。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其学术成果代表着行业内最先进的研究方向。导师们在进行互评的过程中也能从论文中获取有益的学术研究思路,并指出学术论文的不足,从而促进学术交流。

  2. 提高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想要通过盲审就必须要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创新性,这倒逼各位硕博生们要加强并慎重论文选题,做出有质量的成果,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

  3. 防止学术造假。论文的盲审是建立在双方互不了解的而前提下,有利于促进盲审的公平和公正,如果存在学术造假,盲审专家就会指出并行使让论文不过审的权利,从而防止学术造假。

盲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由于每逢毕业季,全国大量的硕博论文都会参加盲审,导师们也是忙的晕头转向,为了加快审稿的进程,许多老师一般会采取以下的方法进行盲审,现在写下来告诉大家,以方便大家进行参考,使自己的论文盲审顺利。

  • 看论文的题目。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凝练,论文的题目写的不好,会让审稿专家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从而不能使专家产生对论文的好感。

  • 论文选题。如果论文选题没有创新性或者论文的题目与专业知识相悖(伪命题),这样的毕业论文一般过审的几率很小。

  • 看论文的摘要。论文的摘要是作者对于论文内容的主要凝练,能够反应作者学术成果的质量和研究结果的创新性,如果摘要部分写的不错,能够凝练出自己所做工作的创新性,那么一定会给评审专家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分

  • 看目录。目录的主要目的是标清楚整篇文章研究的点是什么,是对每一章节、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项研究内容的概括,目录基本上能够反应作者文章的水平。

  • 看看内容。由于硕士毕业论文一般是2-3万字,博士毕业论文可能达到5-7万字,因此各位导师在盲审的过程中不会特别的去看文章内容,而是先大致翻阅一下整篇文章,然后再对于容易出错的章节重点审查。

  • 看参考文献的质量。参考文献的质量一般是指引用文献的水平和专业相关度。引用参考文献的期刊级别越低,说明作者本身对于期刊的阅读较少,学术知识的储备不够;引用文献过于老旧说明作者的选题不新颖,对学科前沿的把握不够。

什么样的论文容易盲审不过

  1. 论文选题。论文的选题不新颖或者没有创新性,都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内容,对于专家们来说做的太老旧了,并不能达到促进学科知识的进步的效果,容易被毙。

  2. 论文内容不够详实。论文内容为了凑足字数而进行生搬硬套,或者对文章的试验数据阐述不充分,对结论的获得证据不足,都会导致文章被毙。

  3. 写作态度不认真。不对论文进行任何形式的排版,字体大小不一致、段落之间写作混乱,写作顺序颠三倒四等等都是写作态度不认真的体现,这会给审稿专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质量一般的话直接枪毙。

盲审老师会看所有毕业生的论文吗?

虽然说论文的盲审和期刊论文审稿的double-blined(双盲审)有着相似之处,但是由于毕业论文盲审的任务量大、字数多等原因审稿专家不可能像期刊论文的审稿那样对你的毕业论文进行打磨,审稿专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你论文的创新性,会对你论文的题目、摘要、论文格式等重点查看,因此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好,才能使你的论文在审稿之前给各位专家一个好的印象。

总之,一篇毕业论文的好坏主要是靠打磨,在写完毕业论文的初稿之后,不要急于送审,多找一些同学和师兄弟帮你参考一下,加以打磨,更加能够提高论文的盲审通过率!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码字不易,欢迎大家点赞支持!

关注我,侃更多高教资讯!




会比较认真的看,现在毕业论文会抽查,如果出问题可能对自己的导师已经送审老师也有影响。而且作为审阅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老师,一般都有较高的职称,在学界也有一定的地位,对于工作负责的态度毋庸置疑。所以论文作者需要仔细应对,重视起来。




会重点看摘要,核心章节和结论,这三部分一定要注意好好写。其他章节会一扫而过,但你如果写的不好也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在收到需要我盲审的硕、博研究生毕业论文时,每篇论文肯定都看,如果只是挑几篇看,那剩下的论文就等同于拒审了。

盲审的每篇论文,我都会通读,硕士论文还好,一般不会超过五万字,博士论文就比较长, 十几万字是不希奇的,但毕竟这关系到作者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岂能马虎从事。

但在通读时也有所侧重,我比较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献综述,以了解作者对自己论文的研究内容在国内外的前沿研究成果是否熟悉。

二是研究的内容在理论上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研究设计和方法是否新颖、规范和有效。

三是分析是否慎密入理,结论是否可靠。

随后根据评审要求逐项打出等级,给出总分,写出评审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毕业生   老师   论文   毕业论文   导师   硕士   硕士论文   摘要   学术   质量   专家   作者   内容   学生   文章   研究生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