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汾酒的知名度不如茅台和五粮液?

汾酒也是“四大名酒”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汾酒可是很火的,号称“汾老大”。1978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国内粮食供给快速增加,甚至一度出现粮食过剩的局面,这使得酿酒,成为消化粮食的一大出路。而清香工艺有个特点——没有窖池约束,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出酒率高,因此在产能扩张上,有着浓香型酱香型比不了的优势。而正是这个优势,造就了清香型白酒的一代盛世,也造就了白酒的新龙头——汾酒。背后最关键的原因,是当时供给决定的市场中香型所赋予的产能扩张优势。

但这个局面很快就被“五粮液”打破了。1988年7月,国家统一放开13种名酒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白酒企业开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也就是从这以后五粮液坐上了“白酒老大”的位置,直到2005年才被“茅台酒”取而代之。

所以说,风水轮流转,各大名酒都有辉煌的时候,只是政府的一个政策,或者是公司内部的一个决策都能够影响到白酒今后的走向。

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也影响到了“汾酒”今天的地位,那就是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件,山西朔州的一人用甲醇超标的化学酒精加水勾兑成“假白酒”批发给零售铺子卖,导致27人重度死亡。而汾酒正好是山西的,也受到了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的口感都是喜新厌旧的,有尝试新东西的欲望,,自然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汾酒的高端酒不论价格和品质都可以和茅台五粮液媲美,但是一说好酒,人们印象还是茅台五粮液,茅台现在竟成为了硬通货,市场价已高于出厂价一倍,还是有价无货,而汾酒依旧只是山西省出名,是宣传有问题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茅台   朔州   硬通货   山西省   市场调节   自负盈亏   香型   名酒   山西   产能   白酒   知名度   粮食   局面   优势   原因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