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省级以上公务员,生存状况如何?

经常对接省直机关,对他们的情况还算了解。

工资方面,同级省直机关公务员普遍比地市级公务员每月高一千以上,年终绩效多1-2万,平均一年高出3万妥妥的。这是明面上的,其他方面没有太多灰色的东西,但是下级部门和地市不定期送点土特产,偶尔上来请个客吃个饭是常事,一年基本可以满足个人吃用。

工作方面,最深的印象是忙,平常没什么时间在办公室,不是开会,就是到下面出差调研或者扶贫。当然也有闲的时候,不多。省级层面主要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很多政策性的东西要从他们手里出,无论单位再不起眼,因为手握政策和指标,在市县干部以及关联的行业、企业老板眼里都比较吃重,可用的资源比较多,社会交际面自然也广。这也是省级机关部门最大的优势。

晋升方面,省级机关门脸大,平台高,职数多,处级以下基本上到点就提,堪称福利。处级以上,解决职级也不是难事,实职相对难点,但只要稍微努力点,不走错路线,也不是大问题。厅级是”天花板”,绝大多数省直机关干部基本上卡在处级这一层面,再往上要看机遇和个人造化。一旦上了厅级,突破这个瓶颈,年龄和能力有优势,在省级这个层面未来有无限可能。

生活方面,省城物价高,压力相对会大点。但只要买了房,吃吃用用没什么问题,加上节假日基本有保障,大部分省直机关干部过得还是比较安逸的。房子方面,现在已经不允许集资建房,不过不少省直机关仍然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比如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建楼,或直接团购,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运作到在职人员手里,购房有优势。超过四十岁的省直机关公务员,奋斗十几年,很多手里都有两套房。生活便利和配套方面,省城优势不必多言。

总体来看,省级公务员优势明显,小有忙碌,日子安稳,生活尚可,中上水平是有的。




省级公务员的真实生活状况!

这里以一般省份的省直机关处级公务员为例:

工资收入。扣除杂七杂八,到手现钞平均每月万元左右。没有其他所谓的灰色收入,更没有人送礼请客。很阳光干净!

工作状况。1.比较忙,机关一个萝卜一个坑。2.出差机会比较多,到基层市县考察调研开会频繁。3.外派机会大,每个单位都有扶贫任务,年青人派出去当“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概率很高。4.有一定的资源,对上对下求人办事能做到少走弯路。

生活状况。1.节假日基本有保障,除非手头工作干不完。2.房子问题压力不太大。一般有“危旧房改造”,每人都有机会得到一次。这种房子都是过去单位的老旧房子,拆旧新建,位置地段基本在市一环内,平民价格。但这个指标要排队,按工龄和职务。3.物价,要承受同省内最高的水准。但居家过日子,没有太大差别。4.交通便利,但要忍受堵车的常态。

总结:省城公务员的生存状况,综合指数为中等偏上水准!




公务员在大众眼里,一直都是一份很吃香的工作。还有很多人对于公务员的认知是“一杯茶,一张报,看一天”。其实现在公务员的工作和普通上班族也没什么区别,而且有些部门压力会更大。

省级以上公务员,收入稳定

我觉得公务员的收入,只能用稳定来形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能解决户口问题,可以有卖房资格,而且公务员,公积金缴存比例都很大,买房只要解决了首付问题,还款基本不愁。贷款的时候,银行也更喜欢公务员这类有稳定工作的人,贷款的审核基本没问题。

省级以上公务员,有前途

省级以上公务员,在发展上来看,还是很有前途的。毕竟起点就比地方公务员高。但是同时承担的责任也比地方公务员大。但是晋升这种事情,除了自身能力,也还需要其他外界因素来促使。所以也只能说省级机上公务员的机会更多,不一定升职就更快。

省级以上公务员,有面子

公务员的工作,在父母看来都是铁饭碗,非常了不起的。谁家有公务员都要引得别家的羡慕。特别是在相亲市场上,价值还是很高的。

所以,我觉得省级以上公务员的生存状况,就是饿不死,但是也发不了大财。在年轻的时候阶级不明显,但是到老了,退休了,和普通公司职员还是差别很大的。毕竟在名望,社会福利待遇,养老待遇上,公务员还是优于其他职业的。




取决于平台。省级以上公务员,包括部委公务员和省厅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以后,部委公务员优势在于平台高,职数比例高,特别是一二级巡视员比例,不高于单位编制数12%,一般正常进度,至少二级巡视员退休问题不大。省厅公务员一二级巡视员比例,不高于编制数5%,一般正常速度,至少一级调研员退休问题不大。待遇而言,部委公务员在北京工资中等偏下,比国企高校待遇低不少,但有分房可能。省厅公务员,待遇在当地中等水平。沿海经济发达的,边境省区市等有津贴的,待遇比其他省区市的省厅公务员高。所谓分房也因地区而异,大部分无分房福利。




生存,即包含了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作为省级以上公务员,其工作比基层公务员更有优势,而生活压力也更大。

工作概括

省级以上的公务员,其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具有基层公务员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四点。

  • 一是工作平台更好。

作为省级以上的公务员,单位级别都在处级及以上。这个级别的工作单位,对上是厅局级及以上,对下是副处或正科级。在这级别的岗位,面临的都是高层次、高素质的人和环境,平台更高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 二是工作任务更单一。

同基层公务员相比,省级以上公务员的工作内容更加单一,也即更加专业,要在某一个细分的领域内“深耕厚植”:既要掌握基层的基本情况,更要根据基层千差万别的概括制定合适的政策法规。相比较基层的“落地实施”,省级以上的公务员要更加具有“前瞻性”“全局性”。

  • 三是更有利个人发展。

良好的工作平台让省级以上的公务员工作起点明显高于基层公务员。而省级以上的行政单位或部门,职数比例较高,在这些单位或部门工作,个人能力达到时就更有利于晋升、提拔。毕竟,很多基层公务员毕生所求也不过是个“副科”的待遇。

生活概括

  • 一是生活品质更高。

省级以上公务员的工作地区,多在地市级。相比县区、乡镇,地市级的发展更好,无论是教育、医疗、娱乐等,都比基层要有优势。处在这样的优势环境中,生活的品质自然要高出基层不少。孩子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家人也能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平时的购物等也更便捷。

  • 二是生活压力更大。

省级以上公务员的薪资待遇相对基层要高,但也并不是高出很多。可是地市级城市的物价水平却要比县区、乡镇高出不少,尤其是房价。因此,在这些地区工作,享受良好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就是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

但是,只有工作的优势越高,生活上的劣势才会越小。因此,如果能有机会走上省级以上公务员的工作岗位,对个人的未来发展仍是十分有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其实还是不错的,实话实说。如果在县一级,你更是在亲人朋友眼里的天之骄子,人中龙凤。待遇方面,也是其他单位不能比的,这个不用吹的神乎其神也不必说的穷苦寒酸,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古来已有,登科及第,光耀门楣,虽有艳羡,不必嫉妒,他们也是十年寒窗卧薪尝胆才能成为公务员的。其实反观历史,按古代高薪养廉的政策,其实现在的公务员待遇已经算低了,大家不必冷言冷语。

当然入了体制内,因为职级机遇等因素,可能终其一生,没有太大升迁调动,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不能尽言,能人者能任,大部分人还是怀才有遇的。




在多数人看来考生公务员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何况还是省级以上公务员岗位。首先要恭喜你,通过激烈的竞争,考上这个岗位。其次要好好努力工作,平台有了,不努力,还是闲的,平台越大,越需要知识的储备,考上了只是开始,学习永远在路上。最后,放宽心态,平常心很重要。




可以肯定的说,只要努力上进正直,一生衣食无忧,同时可以有很好的提面。

  • 学而优则仕,是十年寒窗的结果。你的努力是值得这份工作。
  • 稳定感好,只要价值观正确,不会忧虑,不会担心失业。
  • 存在感好,容易出成绩,前提要努力。
  • 中国的传统,公务员在大家眼里,还是很提面的。
  • 在体质里,一样的做贡献。




肯定是让人开心又高兴的事。像今年疫情最不受影响的就是公职人员。虽然暂时辛苦些,但最起码稳定。这也是很多人热衷于考公务员的原因。




我觉得一定比乡镇要好很多,现在乡镇总是属地责任,省级一般都是方针较多,具体的事务要少很多,同时级别高,提拔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省级   公务员   职级   巡视员   基层   待遇   比例   优势   压力   部门   稳定   努力   单位   工作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