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小学职称与工资挂钩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影响?

工资与职称挂钩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是一批教师托门子走关系,搞到了职称,却脱离了一线,成了领导。或者先成了领导,靠关系评上了职称。一线的教师只能望尘莫及。不知,调动积极性从何谈起。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光辉看不出来。但我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有良心的职业”。每个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心里始终牵挂的是班上的那群孩子,恨不得把自己所学全部塞进那一个个小脑袋。一个学校,不需要考勤,教师到上课的时间准能出现在讲台上。教师的积极性需要靠评职称调动吗?

现在职称评审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论文,英语,计算机考试,评审委员会成员优亲厚友,收受贿赂等等,无不散发着职称评审的铜臭气息。

职称评审是一些人玩弄于鼓掌的游戏而已。一个馒头扔出去,看老师争来抢去。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看着戏,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教学水平突飞猛进,教育质量只争朝夕!因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相当于终身成就奖励,一次得到,终身获利,哪管其水平和操守,得到了就一劳永逸,高高在上偷奸耍滑,不上班不上课小病大养无病呻吟,有利还抢有名还争,秉性难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一次性奖励,所以中小学教师阶段性出业绩可一次奖励,不必用职称造成校院风气败坏!何况九成多职称得到者手段都不光彩!




职称,原本是科技工作者,大学教师通用的技术职称,不适宜中小学老师!中小学不是科研单位也不是研究单位,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素质的教育单位,中小学老师之间,知识面、知识深度差异不大,差异体现在传授艺术手段上,职称工资差根本反映不出教师之间的贡献差异!

教师的工资,应该以教龄为主,加上课时奖励,大家公认做了好事的、给予立功等级 ! 教师取消技术职称,但是必须有荣誉称号,荣誉称号可设立: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功勋教师。每三年评一次,硬标准:工龄+三年来的课时+立功等级+守时等级_犯错误次数等等吧,完全可以做到数字化避免人为干扰!我只是抛砖引玉,群策群力,一定能够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




取消中小学教师工资与职称挂钩,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现在有些人吐槽职称,吐槽职称与工资挂钩。说实话,职称对工资的影响确实很大,一个教师,从二级升到一级,工资涨了100朵,从一级升到副高级,工资涨800左右,可以看出,职称工资的影响确实很大。啥都相同的两个一级教师,一个忽然晋升到副高级教师,工资猛然多了800多,要是没有意见才是怪事。

现在的教师工作,包括薪级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10%部分,教龄高工资其中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10%都与职称有关。如果是职称不与工资挂钩,那么只能与年限有关了。那样的话,只要熬年限就可以了,工作干孬干好一个样,谁还努力工作呢。




真能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将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为什么职称高工资就高?我看说不出什么道理来。职称要想起作用,首先要劳动要工作,还要做出与职称相对应能力的质量来。职称是静态的东西,它不会让拥有高职称者自动去工作和自动产生高质量,它没有这么神奇!大量身边的事实也验证了这点。以职称论工资,纯粹是唯心主义者幼稚的武断的观点,是片面地静止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的荒谬的认知。

正因为职称定工资的唯心和形而上学,脱离工作实际,撇开劳动本身,劳动是否不谈,工作好坏不论,使不劳而获、少劳多获、多劳少获、优劳劣获成为几十年来工资分配的常态。这种分配不公的制度极大地挫伤了绝大多数中低职称人的积极性(干得再好也就是那么点工资),极大地软化了绝大多数高职称者的积极性(高职称自动产生高工资,能躲就躲,能懒就懒)。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反而搞乱了人心,这种工资制度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职称套工资,直白地说,职称就是工资,职称就是印钞机,职称就是自动取款机,这不是胡闹吗?。跳过劳动谈工资,否定了劳动价值,这是剥削者的思想。有劳动才有工资,而不是有职称才有工资。劳动创造财富,幸福是奋斗得来的。劳动是客观实践活动,职称顶多只是劳动中的一个次生的、辅助的、附属的东西,离开劳动,职称一文不值。

只有以劳动决定工资,才是唯一正确的导向,因为劳动是唯物的,实在的,动态的,劳而所得才是工资的本质特征。按劳分配,是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的,是公平的,是人民大众认同的,更是促进劳动积极性的。

旧的以职称套工资制度,滋生了行业不正之风,诱导教师道德沉沦,搞乱人心,对教师的积极性、生存尊严、乃至身心健康及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一种罪恶的工资制度。

职称套工资,该休矣。如果真的取消,将是教师之甚幸,教育之甚幸!






小学教师的问题取消与工资挂钩,或许很多年轻的教师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因为本身在工作中他们没有机会拿到职称,困扰很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改变现状,很多教师在工作采取更加公平和科学评级制度,让教师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评价和福利待遇,那么教师才会努力在业务上努力工作和提升。

现实中职称之所以存在这么多问题,还有很多人为的原因,比如教师有的老师每年努力工作,但是如果不善于社交,不会和领导处理好关系,而有的教师与领导关系十分好,在遇到一起职称竞争的时候,努力工作的教师可能业务成绩上比后一个老师要好,但是如果交给学校领导决定时,难免是很多人为的影响,这样就很多不公平的竞争问题产生,甚至让很多教师开始效仿这样的做法,不好好专研自己的业务能力,而是去搞关系了,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怎么上去呢??


所以没有人知道职称背后问题还有多少问题存在,但是现实是很多教师已经对职称已经失去信心,就算不改,很多教师也不会努力争取些什么?




回答这样的问题,对于一线的老师是最有资格的职称,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关系?问问一线的老师。一脸的愤怒,一脸的恼羞成怒的样子,就能够看出结果。

首先现在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评审方案问题,所有的支撑方案都是因为竞争的原则而产生的,竞争的背后却不见得那么光明正大的提供评审的结果,往往都掺杂了一些其他的思想,即使公平公正也容易引起其他的,人员的误解。

上面的这一个问题造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状态,大多数晋升高级职称的除了领导就是领导,普通人员难以染指其中,因为什么平常的证书获得本身就是很困难的,而领导的证书获得或许有着很多得天独厚的状态。

第二个问题没有名额,无论是中级还是高级,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讲,尤其是城镇以上学校几乎是没有名额了,这就造成了压了一二十个老师,等待技术职称,每年给一个名额,这简直就是一个大笑话,十个人去争一个名额的话,我们可想他们的背后有多么的不满。

古代有一个一桃杀三士,人家还是1/3的比率,现在职称评审,达到了1/10,甚至1/20的样子。这种状态下不出矛盾才是不正常的。

第三个问题,获取职称之后的工作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细微区别,真是像第一个条件所描述的很多高级职称,大多数都是领导,那么领导肯定不代课,学校代课这种状态造成了一线老师的极大不公平。

有的人可能会反驳到高级职称。学校有些普通老师也有,您说的非常正确,但是我们应当从大概率上来的几个别的问题。

毫不客气的说,高级职称几乎90%以上的名额全在领导手中。已经晋上职称的百分之八九十都应当是领导。




这么看:

一是相信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是很多一线教师的一个心愿,大家一定会兴高采烈,大家老觉着自己可被职称害惨了,取消挂够,可出了一口气……可是兴高采烈之后,接下来会是什么样呢?

二是工资怎么发放?按教龄,按能力,按成绩,按考试……五花八门,方法多多……采用哪一个也会有很多老师不满意……接下来,大家更没了主心骨……没有职称,拿什么代替老师的成长成才呢?

三是职称不再与工资挂钩,那么职称评定晋升就没有人参与了……也就没有了学历,资历,教学比赛,教科研,常规教学活动,备课也没用了……像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了……大家可以想象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四是大家还需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下职称赋分标准……看看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与我们教学到底什么关系,与我们工资到底什么关系……我们已经厌倦到不乐意搭理职称细则了……或者对照它,找一个替代品……

总之,目前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还有一段路要走,取消之前,老师们还得不急不躁,沉住气,稳下心,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你成功。




真正优秀的教师并不是非要比别人多挣多少!但绝对忍受不了差的教师用无耻手段获得职称反倒工资高出很多!这是对优秀教师的极大的羞辱!!而且这种羞辱会不断的被提起!!岁岁年年!逼迫优秀教师都想方设法去后勤!这就是职称这个毒瘤带来的恶果!!!职称不除教育必亡!!




首先要说的是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

最近一份关于职称的最具权威的文件是2016年11月由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职称制度的性质定位,充分肯定了职称制度的重要意义。所以说,任何取消职称制度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意见》确立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目标:

指出了要重点解决的四方面突出问题,其中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都是针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而作出的积极回应,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

但是,遍览《意见》六部分18条,并不见有任何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的表述,可见,将职称与工资分离开来,仍然是目前至少3-5年内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因为《意见》明确的改革任务需在3-5年内才能完成。在这之前,应该不会节外生枝,又去搞什么其他的比如职称与工资脱钩的改革。

所以,还是要劝一劝暂未评上理想职称,有可能到退休也职评无望的教师同行们,放下幻想,积极准备,努力争取,尽量评上才是关键。

政策的制定决非儿戏,制度的执行也不会轻易更改。大家伙儿与其抱怨、不满,消极放弃,不如吃透精神,掌握规则,明确差距,想方设法达到标准、符合条件。

“打铁必须自身硬”,自己各方面都强,就不怕外界的条条框框、沟沟坎坎。

尽管职评中出现过各种各样不堪的人和事,一些德不配位、才不称职的人通过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上了位、晋了级,但那些确有真才实学而又能提前规划、谋定而后动的人也能评上理想职称,不能说所有的人都名不副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任期内的所有原始课表、教案、讲稿、教学测评表,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留意了、收藏了?有多少人不是轮到有资格评审了才匆忙补齐?明明是真的最后还是搞得像是在备假材料,结果反倒让其他同行质疑。

所以,如果有志于评职称,就对照条件,早日准备,别什么事都怪人,先反省反省自己。

我任教近二十年才评上中级,近年来又深感评高级无望。仔细想想,不全是别人的问题,大多数倒是自己的问题,就算是最为大家不齿的人际关系,为什么有人能游刃有余,而我都四十大几将知天命的人,却始终连这点人情世故也弄不明白呢?

深觉汗颜。


以上所说都发自肺腑,不喜勿骂,文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中小学   职称   教龄   工资   名额   积极性   状态   努力   意见   老师   领导   关系   制度   教师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