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有什么注意事项?

糖尿病前期是一个特殊时期,血糖处于这一时期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有别于糖尿病,转归也有别于糖尿病。那么,糖尿病前期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前期是正常血糖向糖尿病的过渡阶段,也称为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与糖耐量减低。前者是指空腹血糖处于6.1-6.9mmol/L阶段,后者是指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0mmol/L阶段。在诊断为糖尿病前期以后,需注意如下问题:

一、糖尿病前期虽然已经发生血糖异常,但其病变可逆,即经过积极的治疗,血糖可恢复正常范围;但若不加干预,则可进展为糖尿病。

二、引起糖尿病前期的原因主要为胰岛素抵抗,少数为胰岛素分泌缺陷,因此,在治疗上,以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尤其是肥胖的患者,通过控制体重,胰岛素抵抗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三、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治疗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为主。

  • 控制饮食方面,每日摄入总热量应减少400-500千卡,分配到每一类食物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减少大约60g,富含脂肪的动植物油脂减少大约15g,富含蛋白质的瘦肉减少大约20g。
  • 增加运动方面,每周运动时间保持在150分钟以上,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快走、游泳等,发生低血糖时,或血糖急剧变化大于16.7mmol/L时,应避免运动。
  • 减轻体重方面,总目标为将体质指数控制在24以内,或减轻原有体重的7-10%。腹型肥胖的患者,应减轻腹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


四、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若经过6月左右的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无改善,或升高,可选择药物控制血糖,以延缓其发展为糖尿病。药物首选二甲双胍。

感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大家关注医学莘,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最开始发现得了糖尿病之后,往往我们的患者是出于一种紧张的心理。这是对的!我们要在发现了糖尿病之后就一定要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之内。这样就会大大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那么,初期要做什么才比较好呢?

这就要控制从糖尿病的五驾马车说起

第一驾马车~合理饮食:

得了糖尿病饮食控制是关键,每一个得糖尿病的患者在被确诊的时候,医生都会说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那么如何饮食才合理呢,要讲究几个原则

第一,要定时定量。

第二,要多吃蔬菜,主食要有粗粮。饭菜比例1:2。

第三,要吃蛋白质的物质,鱼肉蛋奶。一天要,二两肉,一个鸡蛋,一袋奶。适量大豆制品。

第四,做菜要少油少盐,口味清淡。

第五 饮食饮食要有顺序,要先吃菜,再吃饭,而且要细嚼慢咽。

第二架马车~适量运动

运动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最好是在餐后第一口饭后一小时开始做运动。

运动的时间在30到60分钟。

运动的强度达到身体微微出汗。微微气短,就可以。

但要记住只要动就比不动强。

第三驾马车~正规用药

药物的选择 大家记住一点:每个糖尿病患者的体质不一样,用药的方案也不一样。在用药方面一定要听专业的医生的话。

切不可以自己私自买药或者是听信广告。

第四驾马车~自我监测

监测是衡量我们治疗的一个结果。特别是糖尿病早期,血糖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在达标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确保不出现并发症。

但要记住不要只监测空腹的血糖。餐后,午餐,晚餐都要随时的监测。

而且还要注意血压,血脂,体重,腰围的监测。

还要定期排查有没有出现并发症?

第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

只有了解正确的糖尿病知识。才能够让我们不走弯路。才能够让我们的更好的控糖。所以从初期开始就要正确的认识糖尿病。重视糖尿病。

作者简介:

李实

国家二级营养师

王兴国特训班五期学员

糖尿病教育专员

高级育婴师




谢邀。

目前国际上公认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最佳方式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防治知识教育、心理治疗及药物干预

饮食方面

①保持低油、低糖、低脂肪等的进食方式,且在饮食中多吃一些易于消化以及富含纤维、蛋白质等食物;②要保持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且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豆类等方面的食品;糖尿病患者每日热量保持在6000-8000KJ/d之间即可。

心理方面 

糖尿病并非短时间能够治好,只有患者积极面对病症,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的改善其病症。运动方面

老年糖尿病应避免剧烈运动,且从运动量小开始逐渐增多。并且,在运动时间的选择上要在餐后1-1.5个小时之后进行。太极、慢走等较为适合糖尿病老年人。

药物方面 

如果锻炼或者饮食等手段不能有效控制,则需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

血糖的自我监测 每日要定时的对自身血糖含量进行检查。对糖尿病的控制,以及用药等问题起

到一定指导作用。

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健康保障!欢迎加关注




谢邀!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而且由于Ⅱ型糖尿病约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90%-95%,而Ⅱ型糖尿病起病缓慢,隐匿,而且症状不明显所以,一般人都不在意,多以某种并发症或伴随症状就诊,或是健康体检中检出,知晓率低。可这个时候已经造成终生性疾病。



所以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之间的这段,我们把它叫做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血糖值高于正常值,但是又不够称之为糖尿病的一种病理状态。糖尿病前期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是预防糖尿病的重点人群。

糖尿病前期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前期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一、减轻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向心性肥胖,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肥胖或超重的患者,就一定要控制体重,把自己的体重控制在适宜体重。

二、合理饮食

这个时候,更应该注意健康饮食,不能在大吃二喝,暴饮暴食,三餐要定时定量,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豆类喝乳类。低盐低油,忌食动物油。还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法,多用蒸、煮、拌、煨等,避免油炸。



三、加强体育锻炼

缺乏体力活动,是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缺乏锻炼可间接促使糖尿病的发生,也可独立发挥作用,体育锻炼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所以不能还是吃了不动,一定要坚持每天至少相当于6000步的身体活动。

四、保持好的心态

培养多的兴趣爱好,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因为糖尿病属内分泌疾病,不良情绪易导致激素紊乱。

总之,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发生糖尿病最根本的方法。




糖尿病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监测血糖、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

生活方式干预

能量摄入过多或体力活动不足是公认的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在糖尿病前期就开始饮食控制,增加运动,控制体重,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甚至逆转回到血糖正常状态。因此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内容就是饮食控制和增加体力活动。

合理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的结果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在不同情况下身体的反应:食物、疾病、运动,甚至是压力。这些数据也能帮助患者个性化地选择控制血糖的方法,如果用胰岛素或者其他的药物、食物的选择和身体活动。最终,这些选择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让您感觉一天比一天好,并且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当然,血糖监测的频率是很个性化的。它取决于是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患者,能接受多长时间扎一次手指以及患者能负担得起的经费额度,还取决于监测血糖的原因。希望大家找到合适自己的血糖监测频率。

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

糖尿病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疾病,不是单纯的高血糖,而是起源于胰岛素抵抗的心血管事件链。对付糖尿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根本出路在于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所以,建议大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并发症检查。

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看到就会回复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注册营养师宋明月老师提供




谢谢邀请。

糖尿病前期是介于血糖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这种状态说明机体的胰岛功能已经出现了紊乱,不能够很好地去代谢血糖,这个时期很关键,控制得好的话可以逆转,控制得不好的话容易发展为糖尿病。

这个时期,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很重要,特别是饮食习惯。第一 糖分高的食物肯定是不能摄入了因为对血糖的冲击比较大,把精米精面换成粗粮,同时要控制量,粗粮也不能吃的太多

第二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尽量吃白肉,鸡肉,鱼肉,牛奶,鸡蛋等。

第三 增加蔬菜的量,一天保证之前一斤的量,糖分高的水果不要吃。

第四 少食多餐,把热量均衡每一餐

第五 多运动,保持标准的体重(这个也很重要)

这个时期很关键,很重要,我们有些管理的病人就是这个时期不注意最后发展为糖尿病,但也有一些人按照我们的建议去做的,现在血糖一直正常。

祝你身体健康,谢谢。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人血糖从正常发展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又叫糖调节受损期。病人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同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11.1mmol/L,本期患者多无糖尿病临床症状,主要在化验检查时发现。

研究表明约1/3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5~10年内转变为糖尿病,并且随时间延长,转变为糖尿病的机率更高。因此,此期是进行医学干预并预防糖尿病发展的重要阶段。

及时干预生活方式或及早积极药物治疗,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缓解高血糖状态,甚至病情逆转,血糖恢复正常,并一直保持在血糖正常状态。

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长期维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搭配,长期进行科学的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1、饮食控制:在医生指导下解决吃多少,吃什么,怎么吃三个问题,按身高、年龄、体重、日常身体活动强度计算安排每日膳食,遵守总量控制,平衡膳食,定食定量,少量多餐原则。(1)适宜吃食物:五谷杂粮,豆类豆制品,含糖低的疏菜水果如苦瓜、洋葱、黄瓜、豆芽、香菇、大白菜、草莓等。(2)不适宜吃的食物尽量少吃,如油炸食品,坚果类,甜品,冰淇凌,糖果,含糖高的疏菜水果如土豆,山药,香蕉,荔枝,甜桔,甘蔗等,动物内脏,动物油,奶油蛋糕,蛋黄等。(3)戒烟,限酒,避免空腹饮酒。

2、运动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每周运动五天,每次运动半小时,在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运动強度不宜过大,以运动时心率(脉率)=170一年龄(岁)为限,运动后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略感疲劳,但精神舒畅。运动项目适当,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药物治疗:空腹血糖升高为主选二甲双胍,餐后血糖升高为主选阿卡波糖,该两种药均能有效阻止患者从糖尿病前期发展到糖尿病,对于合并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口服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




首先,你好明白一个理论: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

为啥糖尿病人要打胰岛素,就是因为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而此时胰岛素罢工了,血糖进不去细胞,然后血糖就高了。

糖尿病前期当然比糖尿病病情轻得多,但是你的问题也是控制胰岛素。

胰岛素罢工,也就是胰岛素抵抗,因为胰岛素抵抗,血糖才进不去细胞,而胰岛素抵抗就是因为胰岛素持续的高水平,导致细胞对它置之不理。

举个例子,毛主席喜欢在大街上读书,但是我们都知道大街上很吵,他刚开始肯定也是不习惯的,但是久而久之,即便说话的人越来越多,他都不会被吵到。

过多的胰岛素也是,每天都这么吵吵的,细胞烦都烦死了,看到胰岛素就跟没看见一样,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让胰岛素抵抗,也就是降胰岛素水平。

两个点:

断食

吃脂肪和蛋白质,少吃谷物和糖

断食能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让你的胰岛素水平基点往下降。

脂肪和蛋白质对胰岛素刺激较小,不会让胰岛素升的太多。

这两点的加持最终会让胰岛素水平降下来,物以稀为贵,细胞对胰岛素的态度也会转变,胰岛素抵抗没了,血糖也就进到细胞里了,血糖就降下来了。




谢邀!

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降低,是诊断为糖尿病之前的一段时期。此时期虽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是已经出现了葡萄糖的代谢异常,不过这种异常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出现正向或者负向的变化,是可逆的,因此知道这一时期需要注意什么就至关重要。

糖尿病前期如何判断?

糖尿病前期主要通过血糖值来判断,请看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在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前有两个阶段,这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这两个同归为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受损主要是空腹血糖超过6.1但小于7,但糖负荷2h血糖还正常。

糖耐量减低主要是空腹血糖小于7,但糖负荷2h血糖在7.8到11.1之间。

前期注意事项

  • 饮食控制。此时期饮食应该和常人有所区别,应该避免想吃啥吃啥。尤其是要注意能量控制,控制体重和体脂率。在食物选择上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同时在此基础上调整。

以此膳食宝塔为基础进行调整,在谷薯类应多吃粗粮,注意粗细搭配。同时多吃蔬菜水果。控制油类摄入。

  • 加强运动。运动是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每周运动3到5次,运动类型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稳定性训练,交替进行。
  • 定时检测。既然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那么血糖的稳定性就很重要,因此,相比于常人的每年至少一次,前期的病人应该每周检测一次,同时注意检测时机,如空腹时,睡觉前,餐后2小时等。

希望以上对您有所帮助。

关注头条号,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注意事项很简单:总的原则就是不要让胰岛功能小马拉大车,供不应求。具体操作就是不要暴饮暴食、适当运动。简言之,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糖尿病   胰岛素   生活方式   并发症   血糖   马车   肥胖   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   注意事项   体重   患者   时期   食物   饮食   发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