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带班”,太温柔的女教师不适合当班主任,你赞同吗?

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较赞同的。

当老师需要的是宽严相济。单靠温柔是不行的。

老师确实需要一副菩萨心肠,但她必须有一副阳刚的外表。

作为老师,最理想的效果应是一鸟入林百鸟静。只有井然的课堂秩序,才有可能有好的授课效果。

如果女老师太过温柔,尽管大家都知道她这个老师课也讲得好,但她还是很难控制课堂秩序。那是因为现在较皮的学生、不想学的学生、想拿老师开涮的学生,在班里还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

一个连课堂秩序都控制不了的温柔女老师,你让她当班主任那就是个笑话儿。

班主任工作,繁纷复杂,虽然班干部和学校领导可以帮助处理一些问题,但自己是工作的核心,好多事情需亲力亲为。

有些工作需要耐心细致,有些工作需要周密计划,有些工作需要循循善诱,有些工作则需要强制命令。

过于温柔的女老师关于强制命令这一点儿是很难做到的。即使做了,也不会有好效果。

我曾经见过一位初中校长在班主任不足的情况下让一位有五六年教龄比较温柔的女老师做初二班主任。结果只两个月,班里搞得乱哄哄的。这位女老师也几近精神分裂。休假调养去了。

"慈不带班"还是很有道理的。只要太过温柔,别说是女老师,即使是男老师也不行。因为现在的学生那可不是一般地难管。(专家除外。)




“慈不带班”,太温柔的女教师不适合当班主任,有一定道理。

首先,班级管理有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全员激励原则,自主参与原则,管教结合原则,通情达理原则,平行管理原则,协调一致原则等,原则性的东西不应妥协,太温柔的女老师的确会因为“不忍”而违背原则,致使部分学生得寸进尺,触犯班规。

其次,“慈爱”与“严格”应辩证统一,顾此失彼只会使师生关系对立、紧张。恩威并施、严慈相济才是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秘诀,“先做老师,再做学生”才是成功班主任的制胜法宝。




李老师

李老师,是我儿子一年级的班主任,据说,李老师带的历届班都是年级第一。

我很庆幸,儿子碰到了一个优秀老师。

李老师要求很严,对家长要求更严,全班几乎每个学生父母都会有其中一个来专职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我有点怕她,我儿子也怕,才开学二个月,我每周都会被请家长,没办法,儿子太调皮,电话都说不清楚。

李老师特别擅长贩卖焦虑,好几次我都被她“吓哭了”。

儿子在李老师的管教下,成绩还行,但李老师总是说,还可以考的更好,前五名没问题。

一年级的寒假来临,同时来的还有“疫情”。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很多事,影响了很多家庭,也影响了我儿子。

小李老师

2020年春季,因为疫情,刚开始,都是上网校,李老师回家生二胎,班主任换成了小李老师。

小李老师也是教语文,她是从福建来的委培老师,非常“佛系”。

从网校开始,对孩子们的失误总是采取宽容的态度,作业不做或者没写完也不惩罚。

孩子们都很喜欢小李老师,家长们,特别是我,更喜欢小李老师。

再也不用每天接一次老师的电话,再也没有人给我莫名的焦虑。

到了5月,一年级下学期终于开学。

漫长的寒假结束,我的烦恼真正开始。

迟到不罚站,课堂练习没做好不留堂。

小李老师的语文课,最受孩子们欢迎,在她的课堂上,搞怪还能获得老师表扬。

可是,学校在压缩课程,孩子们往往新课还没消化好,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肉眼可见的,儿子的成绩直线下滑,每天作业要做到11点还做不完。

跟不上课程,上课就开始各种不听讲。

我主动和老师沟通,小李老师总是轻描淡写,孩子嘛,还小,不要压力太大。

几个家长都在反应,结果是,作业布置越来越少。

到了期末,同年级八个班,倒数第一。

佛系走了,焦虑又来了

我们都盼着李老师能早点回来。

二年级开始,李老师提前结束产假回来了,一周后,我被拉进了“后进学生家长群”。

焦虑,再度袭来。

可我,踏实了。




感谢诚邀,我是书馨老师,我当过20多年的班主任,对这句话是颇认同,我就深受这方面的困扰!

因自己本身就是心慈面软之人,学生看你面相就不怕你;结果做起事来,也确实是不够心狠,比如说孩子们大夏天的上课睡觉了,有时我竟然舍不得叫醒学生;孩子们值日做得不好,就自己抢着干了。其实这可不是好习惯,时间长了他们真敢在你面前撒娇的!

特别是当孩子们在科任老师那里犯了错,有的男老师会踢他们几脚,或者是作业出错有的老师会罚学生几十遍上百遍,我都暗暗心疼,其结果是学生们不怕我,有些事执行中会受影响的!

其实多年班主任工作总结下来:

好班主任必须要恩威并重!

讲原则,立规范在先,不是打不是罚,但你说的话学生要能去执行。严中有爱,但这份爱确实是要先藏在心里面!

记得我二十岁那年刚上班,在乡村中学当班主任。我和学生都住校,我几乎是天天泡在班级,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和学生吃在一起,玩在一起!

结果呢,学生们是很喜欢我,但几个调皮鬼却总出去给我闯祸,他们似乎是吃准了老师是心慈面软,不能拿他们怎么办!

还因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的事,校长批评了我,这事值得我记忆一生!

一个长庚六队的男生叫陈柏春,是我班住校离家最远的男生,有近20里路!每一周末放假他走到家时天都黑了!

后来每周六我会早二节课给他假,以为这样安全呢,结果不久校长把我批评了:

"不到放学时间,私自给学生假,这半路出点事,谁负责?

你这不是为他好,是害学生!孩子在校,我们是监护人,要保护好学生!"

我知道自己错了!当个班主任,其实不是个小事!

太心软,有时真会误事的!

严中有愛,才是最好!





慈不代表没有原则!我们这里班主任做得好的几个女老师都是慈母般的心肠的呀!做班主任要有方法,还要有温度!




“慈不带班”,对这句话笔者不认可。女教师性格温柔不影响当班主任。在我们小学,班主任清一色都是女教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女教师温柔,闪耀着母性的光辉。适合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而且女教师心思细腻,考虑事情周全,适合教育学生做班主任工作。

太温柔的女教师不适合当班主任?错了,只要当上班主任的女教师用不了太久,就会成为“女汉子”。班主任面对学生,每天管理纪律卫生,教授学生知识,还有应对那么多琐碎的“事物”,早就练成了“多面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温柔只是女教师性格的一部分,还有稳重诚信,工作“雷厉风行”,爱心加耐心。当然受学生欢迎,老师还要有人格的魅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非常赞同,太温柔的女教师,教书能力可能很强,但是慈中不带刺,很难管好班级,也很难应付难缠的家长,多的不说,班上有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就能让一个班乱糟糟,纪律太乱的班级,很难有好成绩,所以老师有时候真的需要强势一些。

我表哥是一中学老师,过年见面他跟我讲了这样一件事,他有一个女同事,非常温柔,教书也很好,但是却被家长举报了,还报了警,原因是孩子的奶奶认为老师打了她孙子,警察到了学校调了监控录像,发现那天老师和学生连接触都没有,根本不可能打学生。

可家长不依不饶,非说学校把监控录像删了,派出所就调查这个女教师之前教过的学生,给那些学生家长联系,询问这个女教师之前是否有打学生的行为,被一一否定之后,派出所认为女教师无过错。

学校要求家长向老师道歉,却被家长拒绝,最后不了了之。听表哥叙述完,我都替这位老师寒心,以后这位老师该怎么管理学生啊,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啊!

当然,您会说这与女教师温柔不温柔没有关系,遇到是熊家长,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老师态度强硬一些,还是能够震慑住熊孩子和一些不讲道理的家长的。表哥班上两个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打架,一个把鼻子打流血了,一个头上起了一个包,老师发现后,及时拉开,没什么大碍。

结果第二天,头上被打了一个包的学生的爸爸打来电话,质问表哥孩子打架他是否知道,表哥把事情的原委叙述了一遍,学生的爸爸便问表哥能否保证孩子在学校不打架,我表哥就有些生气,明确表示保证不了,只能保证孩子打架后,老师能及时阻止。

于是,双方在电话里争吵了两句,这时孩子的妈妈拿过电话,跟表哥表示歉意,说以后会教育自家孩子,便挂了电话。一个小时后,孩子的奶奶又来询问此事,表哥告诉她已经说清楚了,让她去问自己的儿子、儿媳。

这件事之后,这个学生的父母都加了表哥的微信,从那以后说话都很客气。所以有时候老师真的需要强硬一些,不能太温柔,就拿换座位来说吧,经常有家长找各种理由,给他家孩子调座位,可班上就那么大的地方, 都来找,都来调,座位该怎么做呢?




太温柔的女教师不适合当班主任,这句话我不完全认同。

当好班主任不在于是什么性格的老师,而在于人格魅力、学识水平和工作艺术。

犹记得在中学工作的父亲曾跟我说过,他们学校的一位女老师,从不见她训学生,但学生都听她的。

那个时候我就在心里想:我就要做这样的老师。而实际上,我确实做到了。好多老师在我面前说过:你是咱们学校最温柔的老师了。

我想说:我并不是刻意装温柔,这就是我的性格。那我靠什么收服学生?

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贯穿与日常的每一个细节,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想,这里面一定有发自内心对孩子的爱、尊重和体贴,也有扎实的课堂教学教学基本功,老师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学生学的轻松愉快,伴随幽默得体的语言,是最能抓住学生的心,当他们发自内心服你的时候,威严自然就存在了。

学识水平

当老师的都知道这句话: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得有一桶水。老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就能够举一反三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也好,课后辅导也好,都能做到游刃有余,若再能拥有除专业学科外的其他特长,那更容易虏获学生的心。

工作艺术

教师工作特别琐碎,事无巨细都要操心,如何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防微杜渐,让“烦心事”消灭在萌芽之中,确实需要经验的积累。但不管年轻老师还是老教师,最基本的原则是:

  • 尊重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语言是最能打动学生的。
  • 发怒、发火都不是明智之举。不用最简单的体罚解决问题,打开学生心结,从根本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 幽默、宽容、期待,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和家长做朋友,取得家长的支持,一些棘手的事情多和家长沟通。

教师工作更多需要用智慧解决问题,简单粗暴貌似一时有用,但后患无穷,只有春风化雨的教育才能有更长远的效果。

当班主任真的非常辛苦,如果半路接个乱班,温柔的老师前期需要付出更多,但并不是温柔的老师不适合当班主任,经验都是在实践中积累的,“实践出真知”嘛,只要不从内心排斥这份工作,又愿意思考提高,就一定能做好!

当然,特别严厉的老师更容易出成绩,因为很多学生都有惰性,他们也会“欺软怕硬”,只是,特别严厉在如今也很容易“出事”——严厉的“度”实在很难把握,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扎到“刺”在手里。





带班跟带兵一样,慈不带班绝对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你面对的是一个个未成年的学生,他们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犯错误,不仅是经常的,而且还有反复性。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你不要指望能够靠一次说教,就帮助他们养成。有时候你必须靠自己严厉的手段靠外部刺激去督促他们养成。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你还必须有严厉的措施去惩罚他们。

做班主任你不能跟自己的学生距离得太近。一个班主任和言细语,对学生友善有加,学生只是尊敬,你,却不怕你,到头来往往纪律涣散,成绩垫底,老师吃力不讨好。

反而是那一些冷面杀手,灭绝师太一类的老师。他们不苟言笑,制定了很多严苛的规范和制度,直行起来,雷厉风行,绝不手软。说话,在班里边儿一言九鼎。总之如果作为班主任,在班里边不能立威,就没有信誉。女老师温柔可以,但你的温柔必须有刚性,必须带有锋芒。如果只是做一个老好人,不愿意惹一个学生。那到头来带班级会越来越被动。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应该是绝对的,应该说不同性格的老师在带班时应该是各有千秋吧。女教师的“温柔”合理使用的话也是一种管理的“利器”。

不同的班级特点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去适应。有的班级的学生需要法治,而有的班级可能会需要以柔克刚,另外,评价老师管理是否成功不应该仅从一个方面来比较,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会有不同的结果。也许温柔的老师不如严厉的老师容易出成绩。但从学生将来的发展来看胜负不好断定。很多毕了业多年的学生常常回校看望温柔的老师,回忆起来觉得当时上学时老师有种母爱的吸引力。而对于那些严厉著称的成绩高的老师,回忆起来有时记忆也是冰冷的。

所以,不同性格的老师只要尽心去做,都会有闪光的一面。角度不同,成功的含义也就不一样,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绝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温柔   主任   作业   表哥   女老师   班主任   严厉   班级   性格   家长   原则   老师   孩子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