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的乡村都是老年人居多?

直到现在还不清楚这个情况,如果是大城市住的人,说明你过去没有到农村走过,没有亲身感受,也没有关心农村的事儿,因此还不知情,可以理解。但如果出于官员之口,那我就可以说是严重的官僚主义了。

过去农村老年人与年轻人谁多谁少,不是很明显,要看区域说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不但普遍存在着老年人少,而且年轻人更少,甚至基本上算是绝了踪影,为什么?这是因为在近年以来,随着改革的春风城市发展迅速,经济繁荣,远远地把农村抛在后面,农村落后了,农村人穷了,农民觉得呆不下去了,因为在农村种地效益不好,所以非常缺钱花。

缺钱花,办事什么事情都难。他们看着许许多多城市人的逍遥无忧生活,尤其是医疗条件好,孩子入学不是问题,交通方便,高楼林立,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好像生活在一个花花世界之中,处处充满着火热繁荣的景象。这不得不使长期居住在乡野的农民特别是青年人感到羡慕不已。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如果我是有那多一天多好!所以,农村人向往着城市由来已久。

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城市建设一波高过一波,需要大量的人投入建设之中,这就给农友们带来千载难逢外出挣钱的好机遇。农民充分意识到,要实现他们的梦想,就得千方百计地挣钱,并且只有走出农村才能挣到比较理想的钱。这样一来,乡村中的男男女女就打起行装,纷纷奔赴到四面八方的每一处谋业去了,留下了老弱病残和孩子。

由于乡村无学校,农友们不得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去,留下的老人们为伴随孩子读书,也只好到离学校近的地方落户去,有条件的买房,无条件的就租房。现实的农村,年轻人都走了,有孩子上学的老年人们也都走了,留下的就是没有孩子上学家庭的老弱病残,很无奈的还看守着自己那块零星碎片的土地。

肯地说,只要外出的年轻人,只要他们有钱了,就必然到城市买房定居,再也不会回到原处,他们不但是为了自己能过上安逸的城市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孩子们今后的前程。




以前在农村生活的,的确是五十五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去年沿海城市找人务工,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困难,所以一些厂放宽了年龄,六十岁的也要,这样,涌入城市打工的人多了,现在多是六十多岁的人居住在农村。

农村的热闹景象不复存在,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条件造成的。没有打工现象发生的时候,农村田地满是耕田薅地的农民,年轻人在年轻人的,老年人在老年人的,山歌对唱,一幅农家欢跃的美丽图画。大街小巷坐满了吹牛皮的人,小孩们做着游戏,老年人烟杆“叭叭叭”,喷云吐雾,妇女们纳鞋底,嬉笑连天。多么令人难忘的情景啊!后来,人们需要钱,为了钱,年轻人出门,背井离乡了。

说到在城市买房子的农村人,东部平原地区不知道,但西部,能够在城市购房的,只能是百分之一的人家。就我村以一千农户来衡量,城市买房子的,主要是双职工和公办教师,其次是做生意赚了钱的人家为了孩子读书方便,才进城的。当下的景象,城市更繁荣,农村渐渐凄凉。

即使打工的人以后回来,农村也永远回不到曾经的喧嚣了。进城的年轻人眼界宽了,若有钱,打算就在城市居住,即使买不起房子,只要有事做,宁可租房子,也不想回农村。谁会在农村一个月苦苦支撑,过着一个月挣不到一千的生活呢?




主要是现在农村的诸多条件环境影响了年轻人在农村的生存发展。

首先是攀比心理,早些年孩子读书上学都在夲村,一般的村镇都有小学初中,只是上高中大学才进城的,现在许多农村城镇学校图有虚名,我们农村老家早几年有学生二千多,初中八九个班,现在村里只有二三十个学生,许多家庭互相攀比,从幼儿园就往县城送,孩子走了家人陪伴,先在县城租房住,慢慢变成买房子,所以现在农村早些年建成的希望学校大都人去楼空,杂草丛生,反观县城房价逐年暴涨,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的结果。加之现在农村单一的粮食作物很难满足农民的消费水平,种十亩地不如在外打二月工的收入高,因此,不是年轻人不愿在农村而是其生存环境条件很难维持他们的生活开支,所以现在大都是年老体弱者在村留守,年轻人都涌入城镇陶金去了。





不是感觉,而是事实。

谢邀!目前的农村,别说没有多少年轻人呆在家里了,就连我这60多岁的老年人都在外打工。

为了生活,为了就业,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的就学,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去县城,省城,甚至是一线特大城市,找工作,买住房(买不起的就租),拖儿带女,常住或暂住城市。因此,留在农村的都是是老人了。




因为种地收入微薄,青壮年农民都出去打工挣大钱,追求美好的生活了。




不是感觉现在的乡村都是老年人居住,而是事实上乡村早就是主要是老年人在居住了。加上小量的留守儿童,由间代的老年人带着在乡村读书,其他绝大多数儿童都被父母带到了身边,进城读书去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农村除了能种由外,再无其他事情可干。而种田大多实行机械化,大多数时候没活干;即使有活干,年轻人也不会去干,因为种一亩地只有赚几百元钱,种田不上数百高,根本无利可图。所以,年轻的农民只能进城务工,孩子也应该放在父母身边。这样以来,老人不能打工,有的家庭也还不具备将老人接进城的条件,加上老人故土难离,故他们就成了空巢老人。乡村就是老年人居住得多了。当然,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的加快,农村常住人口可能会有点增加,放眼望去,农村只有老人的现象可能有所改观。回答供参考。




谢邀!文题说的很对,现简单再说二句:时下在乡村畄守的就是少儿、学生和老年人。很多老人在家肩负着看管孩子接送学生和务农田地的重任,而众多年轻人为了生存养家护口外出做工挣钱去了,个别的在外安了家。这样就形成了众多孩子和老年人居守在乡村的情况了。




在平时正常时间,在农村,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是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要不年轻人都住了城里去了。很多年轻人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会搬到城里去居住,去打工。所以,农村只剩下老人了。




现在的农村老年人居多,年青人要么进城买房,要么进城打工,买房的为了孩子在城里上学,所以老人只能在家,进域打工的,把老人与孩子留在家中,这就是农村目前现状。




谢谢邀请。

现在乡村都是老人居住的多,这已是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什么农村居住的老人多,那中青年人都去哪儿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慢慢和大家梳理一下。

现在农村居住的人群,绝大多数是60后以前的老农,70后也站了一部分,80后极少,90后几乎没有。

为什么在农村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以为,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晶,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在家务农,不挣钱,没有发展前途。

少部分60后的农村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个别的开办了公司,承包工程,手里有了钱,在城里买了房,携妻带子,去城市居住,但这部分人不是太多。

关于7O后的农村人,有大部人通过十几年的打拼,发家致富,有约一半的人群,去城里买房,居住。

至于80后,这部分人,在农村居住的相当少,一部分是因为结婚早,现在又陆陆续续,搬到了城里,个别的那就是没结婚的光棍。

90后的农村年轻人,在结婚前,父母大都提前在城里,起码在镇上买了房,无论是大学毕业后,还是没考上大学,到处在外打工的90后,结婚后,没有一个在农村居住。

所以,现在的农村,老人居多,70,80岁还在农田种地,有人可能担心,如此下去,农村会空村,农田没人种,怎么办?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随着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三农的政策步伐加快,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会逐步得解决。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风景如画,环境优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农村,大有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乡村   老年   农友   在外   老年人   县城   城里   年轻人   老人   条件   农民   农村   感觉   孩子   学校   社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