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孩子们不过洋节日,对吗?

对,不崇洋媚外。中国的节日特别多,我们只过自己国家的节日。




不用你教,老师在学校就教了

记得儿子在幼儿园过圣诞节时,老师每年都要给儿子发苹果,家长也要给老师送苹果,儿子上了一年级时,有的家长还是会给老师买,到了三年级时,我清楚记得那天下午放学回家,儿子对我说,妈妈不用给老师买礼物了,老师讲了那是外国人过的节,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是中国人应该过我们自己的节日




不要笼统地提过不过“洋节”。首先,你所谓的“洋”,肯定指的是欧美,绝不会是亚非拉。其次,这些“洋节”基本都是西方宗教节日,在中国并非民俗。请问,如果不是在信教家庭内,为什么要向少年儿童进行宗教灌输?!不要打着“文化”“包容”的幌子,向下一代贩卖精神鸦片!!!




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孩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影响他的一生,如果不是从小耳濡目染,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崇洋媚外,过洋节日。现在五十多岁一上的人,在早些年,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洋节日,只知道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现在到好,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却冷淡了,有些人去追崇过洋节日去了,真是本末倒置,数典忘祖!




个人对洋节不支持不反对。孩子看到的都是圣诞节的积极意义。比如期待圣诞老人的到来,圣诞节早晨收到圣诞老人礼物。其实,这份如童话般的美好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孩子的童心最美好,美好的年龄拥有美好的期待和想象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事情:慈祥的大胡子老人,驾着魔法雪橇,由施了魔法的憨厚大麋鹿领头,到世界每个角落,无论贫富贵贱,老人对待每个孩子的心情是一样的。

另外,过洋节和过传统节日不矛盾,完全可以都过好,吸取其中的精华。

当然,如果要提倡的话,方式方法一定要正确。首先,作为传统文化的“卫道者”,用语一定要文明,才能让孩子信服,其次,不要为了说服力编谣言,比如说圣诞节和八国联军有关,这是曲解中国历史的,孩子以后发现,效果就适得其反。孩子有问,只要说不是我们家的传统,就可以。自己不过,学校没有集体活动,孩子一个人自然过不了。




支持,还是要过好我们自己的节日。现在洋节盛行,与外来文化的渗透、商家的营销、这么多年的崇洋媚外思想大有关系。结果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冷冷清清,外来的洋节热热闹闹。一旦我们要宣传自己的传统文化,过好自己的节日,便有人跳出来指责文化不自信,甚至被扣上极左的帽子。这种奇谈怪论是站不住脚的。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过好自己的节日,恰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对外来的文化要适可而止,不能冲击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方面看看西方,就一个孔子学院都容不下,指责我们搞宣传,搞文化渗透。也没见我们的那些人指责西方极左!




应该提倡孩子们不要过洋节日。但要正确引导,教会孩子们,认识洋节日,知道这个节日的概况。记得近日很火的一个视频,学校拉横幅提倡学生拒绝过洋节日,得到家长们的称赞。拒绝洋节日,引导认知洋节日。




谢谢邀请,作为个人认为,不支持也不反对,为什么呢,作为外国,属于我国的邻居,就好像一个家庭里的孩子,既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而对于邻居的叔伯,兄弟,姐妹也要尊敬,关心与爱护。所以说,教育孩子,必须从小学起,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第一任老师,从小教育孩子,特别是在学校里,老师必须以身作则,树立爱国主义,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教育学生必须爱国,一定爱国,祖国就是我们




伟大的母亲,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今天,没有自己的父母,哪里来的邻居,对父母都不好,哪有理由对邻居好,所以说,每一个龙的传人,做人不能忘本,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饭别忘耕田人,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爱护我们的祖国,中国,我爱您!万里长城永远长存,中国更加强大而富有,明天会更好![玫瑰][玫瑰]




对呀!中国人应该过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首先有一个问题必须搞清楚,是哪一种“洋节”?

好多人都把拒绝过所谓“圣诞节”等同于抵制洋节,进而把话题引导到“排外”、“封闭”、“文化不自信”等等,甚至科普“劳动节”、“妇女节”都属于洋节,说抵制所谓“圣诞节”不抵制其他的洋节就是双标云云,甚至还有人说中国人不过“感恩节”就是不懂“感恩”(我替北美印第安人感谢他八辈祖宗!),这些都是混淆概念搬弄是非。

众所周知,所谓“圣诞”指的是某宗教教主的出生,西方世界历史上长期处于该宗教洗脑影响之下,拥有文化和历史沉淀的基础,因此当地民众在传说该教主生日那天过节,所以这是个充满了宗教性的节日,跟元旦、劳动节、妇女节、儿童节等等现代节日本质完全不同。我国是无神论国家,拒绝过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积淀的外国宗教节日本身就是天经地义,更何况儿童心智尚在成长过程中,面对这些不少成年人都懵逼的宗教问题,他们哪能分辨清楚孰是孰非?所以要注意让儿童远离这些文化糟粕,这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工作。

众所周知,前十几年中国的非官方舆论场基本被公知、高华们把持,那些唯西方国家马首是瞻的鼠辈自然不会放弃宗教洗脑这个“思想武器”,再加上商家们为了赚钱利用这个“节日”当噱头大力宣传,让这个“节日”在国内名声越来越大,其实如果仅仅是当个购物节借机会消费并无不妥,但某宗教借机会逐步做大,特别是在部分农村地区渐成燎原之势。

举个例子。今年年初河北藁城县突发疫情,让当地某宗教发展情况暴露在公众眼前。如下图所示,当地长期存在儿童参加宗教宣传活动的情况,对于那些晦涩的宗教“经文”儿童根本无法分辨对错,只能盲目听从,无形之中从小就被耳聋目染成从而为所谓的“信徒”,在此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日后很自然的就会不断继续复制这“传教”的过程,从而让该宗教有如病毒扩散一般广泛传播。



其实公正来说,上图这种有公开活动场所的,大概率还是相对比较“正统”的教派,极端思想问题还不算太突出,更加可怕的是该宗教的某些教派根本没有公开活动的场所,长期处于地下传播的状态,这些其实就是邪教,其极端性、危害性更是无法估量。

比如今年年初因疫情闻名于世的藁城县小果村,就长期存在这种地下传播的教会组织。近年来不少邪教图财害命的惨剧屡见不鲜,这种地下教会就是其赖以生存的温床。



好在国家已经对此问题有所重视,相关部门逐步开始针对此类情况的摸排、清理工作。



教育监管部门也开始在中小学幼儿园等场所禁止某些宗教节日的宣传。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和一种文明的传承?当前的国际形势日益严峻,大国间博弈的残酷性、复杂性超过美苏冷战时期,这个环境下,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成为敌人攻击的武器,文化、宗教也不例外。这两年中国的舆论环境形势刚刚有所好转,我们正在逐步收复那些原本被公知、高华们占领的舆论阵地,随着新冠疫情持续肆虐,特别是在那些原本“富强、文明”的信奉该宗教国家的大肆传播,人们迟早会彻底看清这个洗脑宗教扯了上千年的谎言,就像黑死病终结了欧洲黑暗中世纪一样,当我们战胜新冠病毒之后,人类社会将会迎来一波“中华文艺复兴”。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节日   崇洋媚外   传统节日   疫情   圣诞节   传统文化   中国   邻居   宗教   儿子   老师   儿童   孩子   国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