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超前教育的危害会在孩子上二年级时体现出来吗?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我来说说我对于此事的看法,如果和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希望大家口下留情,勿喷我,谢谢!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现在一年级,小的九月份开学就是学前班了。

在我家老大上小学之前,我也是认为,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发育不利,也听过很多过来人说,不要太早超前教育,要不然,等孩子上小学二三年之后,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所以,我家老大,幼儿园虽然读了三年多,但是,真的,什么都没学,天天就是唱歌、画画、做游戏之类的。完全就是让他愉快的度过了幼儿园阶段,一点压力都没有。

去年的九月,我家老大,0基础的升级为一名小学生。当时,我很高兴,孩子终于成为一名小学生,又长大了。

可是,我没想到,这个0基础上小学,让我这一年,让我差点就疯掉了,咆哮、无奈、陪读,完全就是让我家老大上学上的我怀疑人生了!

他们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是上的幼儿园学东西比较多的幼儿园,提倡超前教育之类的。所以,老师的进度,完全就是参照大部分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少顾及到那些0基础孩子是否能跟上。其实,完全能理解,老师肯定得以大部分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学为进度基础的。对于那些0基础的孩子,跟不上,老师会私下告诉家长,让家长好好给孩子补补。

拼音,原本是需要大半个学期讲完的,我们班,不对,我们这个年纪,只用了一个多星期就全部讲完。

认字,我们是直接从抄写课文开始的。

从我家老大上一年级开始,我每晚陪写作业,犹如噩梦一般。他不会认字,需要念题。不会写字,总是写写擦擦的,有的时候,写的他自己都崩溃,边写边哭。

上学期,别的孩子,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我家老大,往往得折腾三四个小时。

你们说,崩溃不?

更要命的是,有时候,不管和他如何讲,他就是记不住,理解不了。气的我都想把他丢出去了!

我家老大一年级的上学期,就是在他哭,我咆哮,全家人都紧张之中度过的。心累!

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学期的魔鬼学习,现在,他有些进步了。虽然和别的孩子还相差比较大,但是,最起码,现在写作业,能够自觉了,也不用我时时刻刻陪着在一边念题之类的了。

汲取老大的教训,对于我家老二,我现在是不敢太过于放纵了。

老二,我已经从去年开始,就在教他认字和拼音之类的。为此,也把他从原来老大上了三年多的幼儿园,转到了一家教的多的私立幼儿园,目的在于让他在上一年级之前,能够多学点。

对于老二,我现在的要求是,在上一年级之前,尽量多的认字。因为,认字,实在太重要了!




这个问题,我想我有点发言权

我家大宝现在二年级

读的公立幼儿园管理的民营园,也就是说了学费贵些,老师只有一个有编制外,其余教学设置和公立园一样。

我们在幼儿园不学文化知识,就是培养点行为习惯,玩些玩具,吃饭睡午觉

大班那一年其实我也有点纠结,本土论坛逛多了,说不焦虑是假的。寻思着等到暑假去上个幼小衔接班或者自己在家里教一教

哪里晓得小朋友刚刚放假,第二天我妈就脑出血,然后就是无休止地住院,康复理疗,最终瘫痪。不要说辅导孩子学习了,能给孩子们弄口饭吃就不错了。

就这样,开学了。

刚开学,确实辛苦,好在我家孩子9月份的,比其它孩子大,所以接收能力还是可以,要说一脸懵逼倒也不存在,但是确实有压力,首先体现在识字量不大,别的好多小朋友拼音都已经学完了,数学已经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而我的宝贝,真正地从零学。第一次考试不理想。我鼓励她说,别的小朋友学过,你从来没学过,你一开学就能学会这么多东西已经好厉害了。上课要认真,这样的话我们每天学一些,跟着老师的进度,认真完成老师要求的作业。第二个月,第三个月,逐渐长进,到期末,已经拔尖了。现在二年级,做作业不需要我操心,有时候她会担心考不到满分,有时候也自信心爆棚地说她发现她自己也是隐藏的学霸。

我仔细翻了他们的教材,发现并不是网上传言的那么不堪,相反,我觉得课程设置蛮合理的,与生活也贴近。应该说是适合大多数孩子的吧。

如果超前教育真的对孩子们好,相关部门一定会想办法超前教育的,一纸令下就能解决。我们有教育部,有教育研究委员会,他们的责任之一就是制定教育大纲和进度。他们才是权威!

我以亲身经历和我的观察奉劝爸爸妈妈们,不要焦虑。

原生态的孩子创造力更强!




我大宝上初二,二宝上小学三年级,我觉得对这个问题我挺有发言权的。

我大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怕公立幼儿园孩子比较多,老师照顾不过来,所以让大宝上了一个私立幼儿园。这个幼儿园小班上学期主要是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生活,但从下学期开始就教孩子认字、数数了。等大宝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都没问题。

大宝上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都挺好,因为老师教的内容很多都是学过的,他学起来很轻松,我辅导起来也是母慈子孝的,大宝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据很多上公立幼儿园的家长说,他们家辅导作业的时候基本上是鸡飞狗跳的,有的觉得孩子笨的都恨不得对孩子动手了。我那时候庆幸让孩子上了私立幼儿园。可从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发现大宝的成绩开始下降了。之前学的很多东西因为他以前学过,所以不用花很多心思就可以轻轻松松考的很好,可后来学的东西他之前没学过,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对他的自信心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慢慢地,他就不愿意学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开家长会的时候,他们班主任给我说大宝成绩下滑严重,必须要引起重视了,我这才有些着急了。

我发现他们班之前比较落后的一些学生反而慢慢追赶上来了。我认真反思了一下,决定以后必须要紧抓老大的学习。另一方面我觉得在老大的自信心方面要着重的培养一下。一二年级的时候老大自信心是很充足的,可随着学习越来越吃力,对自己也越来越不自信。我和孩子一起努力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成绩才又慢慢上去。后来上了初中,我觉得初中知识有些可能我也无法辅导了,干脆把他送到了私立寄宿学校,现在初二,成绩还算是比较稳定。

老大上三年级的时候老二正好上幼儿园,老大的前车之鉴,我决定把老二送到公立幼儿园。公立幼儿园每天会教些儿歌,教孩子背弟子规,带着孩子做做游戏,但识字和算数真的是一点都没教。老二幼儿园毕业的时候认识的字没几个。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我都要崩溃了。孩子是一片空白,可老师教起来那个进度让我叫苦不迭。首先是拼音,老师根本没有刻意去教这个东西,基本上是没用一个星期就一带而过了。那怎么办?只能家长自己想办法教,那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鸡飞狗跳,哪还有什么母慈子孝。

还有认字。因为老二认识的字不多,可是不管是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都是要念题的,他不认识字怎么念题?不会念题怎么作答?在家还能我帮他念题,在学校呢?每天晚上写作业都要擦擦改改写到很晚,因为这个老二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所以老二整个一年级的成绩都惨不忍睹,不说垫底吧,但也差不多。

但是从二年级开始老二就有了很明显的改观。虽然整个一年级都跟不上班里的进度,但这也养成了他回家就先写作业的习惯,而且写不完作业就不上床睡觉。后来作业写起来越来越轻松,写完作业他还会再预习一下新的课程。从二年级开始,他的成绩进步非常快。因为小学一年级基本上都是在打击中度过的,所以在心理承受方面也比一般的孩子强很多,特别是上了二年级后,成绩进步非常明显,整个人都显得越来越自信。他现在经常说的是:能有多难,我就不信我解决不了它!

现在老二上小学三年级,学习习惯养的非常好,比老大那时候强很多。从他上三年级开始,我也给他加了几个辅导班,我觉得他现在在学习上是越来越轻松了。

所以,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会选择不让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太多知识,学太多知识的弊端会在上小学后慢慢显现,但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适当的学一些识字,毕竟看不懂题还是让人挺苦恼的,哈哈。




坐标厦门,女儿现在三年级,我应该有发言权。

现在上了5个学期,除了第一学期,后面三学期都是“全优生”,这学期因为疫情原因,没有闭学式,但我想应该也能拿到,语数英三科总分班级第一

女儿上的是公立幼儿园,一个班差不多30个孩子,2个老师1个生活老师。三年幼儿园基本都不学书面知识,就是说不学识字、不学拼音、不学算术,主要是学行为习惯、唱歌跳舞、画画、手工、玩游戏等等,甚至每个班还有一小块菜地,到大班毕业,也就学到写数字10。

女儿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去,蹦蹦跳跳地回,晚上在家也沒有学习的烦恼。那时还没生二胎,每到周末,就带女儿到处玩,所以那三年,女儿应该是很快乐的。


就这样,迎来了幼升小的暑假。好多家长都听过小学家长辅导作业时的鸡飞狗跳,都想送到幼小衔接班,而我好像没半点纠结。我想只要按学校课本大纲走,应该没问题,我也怕如果提前学了,后面正式上课就不专心听讲,反而一开始就养成不好习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我正怀二胎,9月出生,所以在家沒上班,既然没上班,就没必要浪费钱到外面上幼小衔接,可以在自己家里教点。

那个暑假,我给女儿读书时,就有点刻意的让女儿认一些不复杂的字。其实在幼儿园时,虽然学校没教,但平时我给女儿读绘本时,女儿已经自然而然地记住了一些字。平时在外面,也会教女儿认一些广告牌上的字。这样不刻意学,女儿倒很喜欢,会因为识到一些字而高兴,这样到上小学时,能认的字2-3百个应该有吧。

小学的第一学期,刚开始严格按老师要求配合(开始几天还要练习静坐)

因为认识的字不多,而且不是按课本来学的,所以开始经常还是要帮忙读题。

学写字时,我就在网上找一些视频来教,每天跟着练(学校对字要求比较高)。女儿在上幼儿园时,有到外面上画画课,拿画笔姿势与写字姿势不一样,会往回勾,所以握笔姿势老是不对,刚说时能改,可一分钟不到又被打回原形[捂脸](这真的是血的教训啊,第一次握笔一定要注意,等成习惯就太难改了女儿现在握笔姿势都不好,我也想开了,只要字不会很差就行),所以那段时间我经常都是因为握笔及坐姿而吼女儿。

学拼音时我也跟着。因为我自己普通话不标准(小学沒学好,老师也是民办教师,本身普通话也不准),所以我也都是跟着录音一起学,这样孩子学起来有个伴,就不会那么枯燥无趣了。我到现在还是翘舌平舌不分,前鼻后鼻有些也不分[捂脸],反倒女儿经常纠正我,所以初学一定要学好啊[害羞]

等到女儿学习已成习惯,步入正轨后,我就放手了,都是自己做,不懂的再来问我。到现在三年级,学习上也不用操太多心了。

第一学期期末,语文97分,我数了下,在班级排名23名(全班50来个),也就是说97分及以上的有23个,100分的都有好几个。数学多少我就忘了,反正只能算个中等。

第二学期,相对成绩就慢慢的好些了,第一学期那些提前学的,好的就沒那么明显了。期末女儿也被评上了“全优生”。

第三学期期末,女儿总分排名第一。

第四学期期末,我忘了。

第五学期末也就是刚过去的期末,总分班级第一。其实分数并不高,语文95(最高96.5分,12个上90),数学97(最高100),英语100。女儿班在年段8个班排名中一直不高,就语文来说,最好班级有29个上90,差的班是2个上90。到这个学期,语文上90分的就明显没一二年级多了,女儿也有考过80多分的。

本小区有个上过幼小衔接班提前学的,也有去先学写过字的,第一学期因为有提前学,学起来轻松,一片母慈子孝,期末是双百,孩子家长都很高兴。可慢慢地就没那么好了,特别是语文,这次语文考83分

虽然分数不是唯一的标准,却可以看出平时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幼儿园真的不需要提前学课本知识,搞不好还会在小学一开始时就养成不专心听讲的坏习惯,等老本吃完,就会慢慢落后了。

但是不提前学,并不是说真的就是0基础,不是一个字不识。在幼儿园时期就可以多读绘本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阅读的多了,语文成绩一般不会差到哪里。而且后面考试内容越来越多不是课本内容,阅读理解与作文占很大部分。

看班上几个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据我所知都是比较爱看书,比较自觉主动学的。

习惯养好了,在学有余力之时就可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等。小学相对来说,课业还沒那么重,等初中高中学科多了,精力一般放学习上多。

女儿一年级时被选入校啦啦操队,每天大课间及一三五放学后跳1.5小时,今年又被选入田径队和歌仔戏队,但这二个训练时间与啦啦操冲突,可能得放弃。校外的有美术及舞蹈,这二个女儿也喜欢,因为之前团购的,所以费用也不高,一周1-2次。

希望女儿能一直保持爱学习爱看书的习惯,并且稳中有进,到时考个好一点的高中大学。

最后祝大家的孩子都爱学习,学有所成。




有一定原因,但并非人人如此。

为什么到了孩子二年级,提前教育的危害会全面爆发?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学习技能层面上升

学习技能层面到了二年级会进行一次上升,到三年级进行一次蜕变。

只要对孩子的书本稍加观察就能发现,一年级几乎全是机械记忆类目,如拼音、东南西北等,到了二年级学习技能上面就要求孩子加强理解了。

但是提前教育,孩子由于生理条件所限会被无限强调机械记忆的重要性,加固了对机械记忆的依赖,所以到了二年级要摆脱这种学习方式,就会显得困难重重。

其二、对父母的依恋下降

到了2年级的孩子,他们开始进行心理上的蜕变,他们不再过分依赖父母,简而言之,他们的世界观里不再是以父母为唯一重点,会掺杂如朋友、老师 、自我等因素在里面

很简单的一个观察要素就是,1年级的时候,父母问孩子最帅的是谁,最美的是谁,孩子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父母,但年龄越是增长,孩子的答案就越远离父母。

这让他们开始思考学习到底是为什么?当他们发现学习好像对自己没有什么实际可得好处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抗拒学习了。(以往是父母开心他就学)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会遭受到这种危害?

并非说所有提前教学都会对孩子有危害,如果孩子能从中收获乐趣,收获成就感,并且父母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的是辅助而不是主导角色时...总而言之,就是孩子能处于自愿开心学习的过程中,那么提前教育不过是一种方式体现,不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损害。




学前教育也谈不上危害,我觉得是不是参加学前教育是一种选择,和所有的选择一样,有好处就有坏处,只要好处大于坏处就好。

不过二年级学习成绩开始分层是真的,据说三年级会分的更清晰。

我是海淀区一个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说一下我家的情况吧。

我家上的是公立幼儿园,上的时候,正好上边下了文件,不提前学小学内容,不得开课外班兴趣班。所以,我们一直跟着幼儿园学习,直接上了小学,目前成绩很好,也很稳定。

小中大班一直只在幼儿园里学,没上过课外班,兴趣班。但幼儿园里教的也很多,每学期要开二次家长会,会和家长们说明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和总结。大体内容是这样:

小班是学习适应社会性,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幼儿园都会发生,好的不好的事都会发生,特别是一些不友好的事情,让孩子早见识早经历早积累早学习,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比如打架,骂人,孤立,这样的事,老师会教孩子一些应对的办法,家长尽可放心。老师特别提醒了体育和阅读的重要性,特别强调阅读的培养,要求每天家长给读半小时睡前故事。

中班主要是权威,纪律,自律和表达。权威是家长管理孩子的基础,这个工作和老师配合好,以后管理孩子会顺利很多。纪律和自律直接确定了管理的效果,特别是孩子上学以后,不在家长的视线之内,这二项直接确定了孩子的成绩,所以这三项要积极配合老师,努力完成,要不然上了学根本管不了。幼儿园老师还会给孩子们口头布置一些作业,让孩子传给家长,大都是些小手工,好多家长很反感这个,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煅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家长理解一下。这个时候老师会教拍球和跳绳,有利于孩子的身高。老师还会提醒体育和阅读的重要性和持续性。

大班,主要是幼小衔接,要教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十以内加减法,数手指头的那种,要求认识一部分的拼音,在班内有了问题不鼓励告状,要求尽量自己解决,表演性的活动明显增加,英语没教,语文有了看图说话的衔接,教室开始分区,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喜好。这一年家长开始分化,要不要参与学前教育成了最关心的话题,最后,85%以上的家长选择了去参加学前教育,我们选择了留在大班。

我们没有参加学前教育的好处是孩子玩的较多,思维开扩,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自信,现在二年级了,属于成绩越来越好的那一类。

没参与学前教育的坏处是,刚上学的时候忙乱,每次考试都会错一个题,在满分一片的同学里就显得有些少。到了二年级,有时还是错一道,有时会满分,但别的孩子满分少多了,所以显得咱家的孩子更好。还有就是英语我们是零基础入学,英语老师因为班内只有二个零基础,就没教26个字母的读音,也没通知家长,还是我们检查作业的时候发现孩子不会读问了孩子才知道的,那时离考试还有二周,着实忙了好几天教孩子。

参加过学前教育的好处是,很多课本内容都提前学习了,而且考试也经历过了,在一年级,取得好成绩非常容易,而且老师还会教一些技巧性的解题方法,孩子这个年龄的记忆力又超好,更加增加了考高分的概率。所以一年级表现会特别优秀。

参加学前教育的坏处是,1.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受到影响,所有的知识和问题都是老师教的,然后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没有时间思考总结。2.上课容易走神。因为已经学习过一次了,再听一次就容易走神,当到二年级需要听课的时候,走神己成习惯了。

总结,看家长的选择了,各有各的好处,确定一下,阅读真的很重要。

这是我家的想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我是一名二年级小朋友的妈妈。


我没有超前教育孩子,除了英语,其他跟教材走。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就慢慢一步一步培养她了,那个时候给她买了一套爱盟幼儿园早教光碟。



孩子吃饭我没让她到处乱跑,给她放影碟看,这套光碟不错,拼音,汉字,成语,英语,全动画形式,挺好看的,她特别喜欢。



记得那个时候她不小心摔跤了,会说爬起来,拍拍屁股笑一笑。



我开始不知道说的啥,后来才知道,她是跟影碟学的。



还会唱英文儿歌(苹果树),虽然唱出来的不多,不过也还可以了。



就这样到了托班,学的还可以,记忆力特别好,就是有个坏毛病,那就是一直哭,哭了半学期。



后来没在那个幼儿园,转园了,就这样到了小班,开始没怎么管她,就是她自己玩,我玩手机,慢慢的,她也有瘾了,动不动就玩手机,躺着玩,趴着玩,我怕她眼睛看坏。



慢慢的四岁半开始,我就给她买了唐诗三百首,让她学古诗词。



开始教第一首古诗,读了四天,快背下来了,我有点坚持不住了。



当然我那个时候完全没戒掉手机,还想玩,她抱着手机直接躺着看视频,我真的忍受不了了,就关了手机一心一意教她。



慢慢的学了十首,她自己兴趣来了,学会的越来越多,整个小班,每次到古诗词都让她去当小老师,特有成就感。



大班开始写字的时候,给她买了字帖,每次写字就临摹,每次她的字都会放在教室门口展览。



寒暑假买了幼小衔接练习册,边巩固,边学习,也让她写唐诗,练字,提升速度和能力。



就这样到了学前班,我老妈一向反对孩子上学前班,觉得孩子个子高,但是年龄摆在那里,我是让她一点一点把基础打好,不想她以后学习费劲,就报了,继续上,我妈觉得孩子上学前班完全是浪费时间,我不那么认为,因为很多时候如果说唐唐突突上一年级更跟不上,因为很多东西学前班学了,一年级不费劲,我就让孩子上了学前班。



前半学期学的特别好,基础也特别好,字写的更好。



后半学期好老师走了,孩子的字也是后半学期跟着不好的老师慢慢写坏的,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那个时候停滞一年,在家我自己教会怎样?



我们跟校长沟通好久,都没用,然后后面我好不容易把她拼音纠正过来了,她到学校学习回来又乱了,那段时间我真的心力交瘁,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后面我请假好久自己教,除了考试几乎和我在一起,我买的幼小衔接练习册让她慢慢巩固把基础打好了。



接着放暑假了,别的孩子可能暑假都在家学一年级课程,而我没有让她提前学,而是买了幼小衔接暑假作业,唐诗宋词三百首,幼小衔接识字1020,1200,幼小衔接语文,数学,拼音练习册,让她一步步把基础打好了,所有古诗词,一共六本书,没有她不会写的,也没有她不认识的字,还行。



整个一年级我没怎么操心,习惯是放学回来先写作业,然后写完作业出去玩,还可以,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老师都特别喜欢她,还行。



一年级寒假,我想还是着急预习下半学期课程吧?



我给她买了一套衔接测试题,下半学期生字字帖,唐诗宋词三百首+每周朗读一首古诗词1-6年级一共十二本书。



数学买了一本口算题卡,一本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人民币练习题。



每天练字,写字,口算,读唐诗,学数学。



后半学期更是没怎么费劲,由于上的是网课,所以早上练字,写字,写练习册,下午学网课,学完随便嗨。



疫情期到结束考试还是第一,后面去了没多久放暑假了,暑假在家我也没闲着,没着急学二年级知识,买了阅读理解,看图写话,还是衔接题,数学口算题卡,让她背会了乘除法,米和厘米换算。



英语是从五岁多开始学习,前期学了一套幼儿启蒙英语四阶段,一本英语启蒙52周这本就够了,一本自然拼读,130本廖彩杏英文绘本130本,300首英文儿歌,苏博士英文绘本一套,牛津树系列英文一套,海尼曼系列英文绘本一套,青少版新概念英语入门级两本书+1-3阶段。



暑假把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配音完成了,第三册配音完成了一大半,时间关系没继续,寒假再说。


然后四月份学的伴鱼分级绘本,到现在学了2000+了,口语练得越来越好,晚上梦话都是英文版的,我能说特别流利吗?昨晚说了几个单词,很长一段英文,我都没听过的,准备录的时候人家不说了,改天非录下来问问她啥意思不可[笑哭]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网课是疫情期开始学到现在的,快完毕了,准备这个寒假巩固完,把练习册练完,学第二册呢。



我会继续分享我们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一起努力,一起进步的。


总结:


1:你说的情况不会出现,相反现在的知识量大,如果你不提前让孩子接触学习,那么等去学的时候是跟不上的,尤其小学一年级打基础的时候。


2:现在的知识点知识量每个阶段都挺多的,如果孩子不学习,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学习费劲,大人也会跟着操心,抱怨不停的。


3:哪里不会补哪里,基础打好,后面学习不费劲,不上辅导班,一年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买啥不好?出去旅游不香吗?



4:能早教就尽量多学吧,建议别学太深,但是需要掌握的必须的会,才能适应一年级快节奏的生活。


5:比如


哪个阶段,就打哪个阶段的基础


学前班就买唐诗宋词三百首,让孩子多写字,多练字,一套幼小衔接测试题就够了。


一年级前半学期,不需要掌握太多内容,但是二十以内加减法,认识时间必须得学,生字必须得会,否则到时候写字磨叽你就知道了。



后半学期得买看图写话和阅读理解练练,那样考试的时候这两个内容都满分,不丢一分,就像我们这样多好。



数学一百以内加减法必须得算流利,认识人民币,人民币单位换算,元角分比大小这些内容必须掌握,否则第五单元过不了。



一年级暑假建议买一本二年级的字帖,把字练会,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掌握好,米和厘米单位换算分清楚,乘加,乘减,乘除,除乘,除加,除减这些掌握好,就没啥难度了。


二年级上半学期多练阅读理解看图写话,日记,把这些弄会,后半学期就不费劲了,我们一年级暑假练了,中英文版都很流利哦。



相对来说还行,没怎么费劲。




后面会继续努力,为下半学期打好基础,三年级以后学习不费劲,爱学习就行了。








寒假学习资料也买了,放假就开始学习,今年这样咋不指望出去,根基稳,学习不难就行了,加油一起努力哦。




















这个是这学期两个看图写话,我们写的是中英文版的,写的还可以吧?


我不主张她写流水账,所以写的长。







这个是我们的满分成绩,其实二年级内容不是太难,基础打好就可以












我们理解能力好,自己由寒号鸟一课引发深思写的日记,写的还可以吧?











我们写的日记,还能看吧?




这个是跟网课老师画的。

这个是自己画下来贴上去的。

这个是画画比赛自己画的一幅画。

这个是跟单位一个练毛笔字的老爷爷自己写的毛笔字。





我们一年级时候写的看图写话。


写的不错吧




海淀家长闻名全国,不止是每个月几万的补课费,更在于孩子掌握的恐怖词汇量。

要说超前教育,没有比海淀家长更具有典型代表性了!

那么结果是什么?小学的时候,海淀小学一半以上都是请假不在校学习的,全是请老师单独教。

先不说经济承受能力,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神通培养模式,成批量的培养出来。

真的好么?我们不清楚海淀家长怎么考虑的。但我自己,真的不认为好。

我家孩子今年一年级,幼儿园三年就跟着老师走,幼儿园毕业以后,连幼小衔接都没让他上。

有几个方面

第一 超前教育 你提前学习的,和老师教的方法方式不一样。比如小学数学老师,教的全是数字的分与合。提前培养的方式形成习惯以后,和小学老师教的有冲突,你怎么办?你只能让孩子改掉之前学习的东西,形成的习惯,这是一次重新塑造的过程。

重新塑造的痛苦,我们每个大人都有感受,最简单的例子,从学生时代到一个社会职业人的身份转变,我们改掉了多少东西,吃了多少亏?这个过程,和孩子经历的没什么不同。

第二 从孩子的身体健康方面来说,10岁以前,孩子气足,好动,静不下来,身体各方面都没发育成熟。超前教育的很多东西,是违反孩子这个阶段该有的天性。

第三 现在孩子的体质普遍偏差,我家孩子刚上幼儿园那会是久病过来的,老是咳嗽不停,咳 喘 吐,所以,我就特别在意他身体方面。至于超前教育,他妈妈教了点,结果上一年级以后和老师教的不一样,费了老大劲才改过来。

第四 最主要的是 家长自己的焦虑情绪,你是怎么考虑的,每个孩子刚从幼儿园上小学那会,家长普遍焦虑。

第五 从结果来说,三年级是真正的分水岭。我们遇有些孩子,一年级平时家长都要让孩子刷十套卷子,起步时候是快,但到期末考试,未必。这还只是一年级。

所以,超前教育,我觉得真正该教的,是规则

学习,最终是看孩子自己




我家孩子现在上二年级,我自己曾经也做过幼儿园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家长一定要提前了解,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我以自己的实际经验来回答一下,为即将上幼儿园或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家长,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孩子在幼儿园,要不要进行超前教育?超前教育有没有危害?上二年级是否会体现出来?这应该是很多家长都关注的问题。现在大多数私立幼儿园都会进行超前教育,而公立幼儿园却相反,那我们上公立幼儿园好还是私立幼儿园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



我自己当时选择了公立幼儿园,但是我们小区大部分人都选择的私立幼儿园,上一年级后,班里学生的差异很快就显现出来了,但是后期又出现了不少反转。

我们小区的南门口和北门口各有一个私立幼儿园,一个普通私立,一个收费很贵的私立幼儿园,步行15到20分钟的路程有一个公立幼儿园,当时孩子上幼儿园前,我带她去看了这三家幼儿园,最后孩子自己做决定选的最远的这家公立幼儿园,原因是这个幼儿园很大,用孩子当时的话说,楼很大,院子很大,玩具很多,我和她爸爸当时也认为这家公立幼儿园不错,除了以上这些,教室也很大,我们觉得每个地方都大一点,孩子的活动空间就大,还在想性格上会不会也会因此更大气一点。



朋友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大,也住同一个小区,因为觉得私立幼儿园近,接送能节省不少时间另外也都知道私立幼儿园可以提前学习知识,所以她选择了私立幼儿园。我们在一起闲聊天时,经常听他夸自己的孩子又学了多少新知识,有时让孩子给我们展示一下,有时候我觉得也挺好的。


幼儿园的三年期间,我孩子什么小学课本上的知识都没学,只在最后一个月,每周四和周五放学后,学习一节课的小学知识,学习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10个小时,每人交学费550元,老师只教了字母和认读了50个字,又学了1到100的数字,当时班里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报名学习,幼儿园毕业我们就自信满满的去上小学了。



我们上的小学是在我们周边最好的小学,孩子去之前很兴奋,天天盼着开学,上了小学才发现,我们去的公立幼儿园80%以上的小朋友和我们都不在一个小学,我孩子班上也是80%以上的同学上的都是上的私立幼儿园,他们很多人小班学习的知识就比我们现在都多,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老师是跟着大部分学生的进度走的,这就导致我们的学习根本就跟不上,特别是拼读这方面,一塌糊涂。

当时老师经常给我打电话,或者QQ联系,说孩子进度跟不上,让我们当家长的在家一定得多辅导,这一辅导才发现,辅导几乎没什么基础的孩子学习好难啊,感觉怎么说她都听不懂,怎么讲她都不开窍,再加上进度太快,于是忍不住就会发脾气,还经常辅导到很晚,那时孩子上小学的兴奋很快被磨灭了,甚至有点讨厌上小学了,说小学生活和她想象的不一样,总是怀念幼儿园的生活。

有天晚上睡到半夜12点,孩子哭醒了,说非常想念幼儿园的所有,非要马上就去幼儿园看看,好不容易和她说好了第二天一早就去,现在想想也真是有点后悔,把她的学习刚开始就逼的那么紧。



虽然现在规定不让给一二年级的学生布置作业,但是老师还是布置了不少,但最后总会说一句自愿原则,可是如果你没有完成作业,老师就是话里话外地说你,为了赶上进度,也为了不被老师过多批评,我天天坐在孩子旁边辅导,但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跟上的,孩子认字太少,所有的题都得你为她读,她自己拼音还拼不明白,结果,我们常常晚上十点多以后才能入睡,那时孩子经常顶着两个大乌眼圈去上学。

那时孩子的考试成绩最差时只有60多分,大多数是80多分,偶尔90多分,她自己有些自卑,说自己就是个笨小孩,那时我和老公还相互指责过,孩子会不会就是像对方,有点笨啊,可以我们自己都不承认自己智商有问题,都说自己上学时有多聪明,其实我们心里认为孩子还是聪明的,我不相信她会这种水平。



所以除了平时每天作业到很晚,周末也总让她在家里学习,孩子的抗性很大,总想着出去玩,有时候就会出现撂挑子不干了,有一次还对我说你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吧,反正我就是不写作业了,我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会说出这种话。特别是有一次考试,看到孩子造句写的一句话,让我用“开心”造个句子,孩子写:上小学后我一点都不开心了。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自己对孩子太过分了。

于是每天晚上,不管孩子有没有写完作业,9点之前一定要上床睡觉,孩子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语文数学都是90到94分之间,考了个双A,这比我们预想的要好一点。



下学期的时候,赶上了疫情,我们在家上网课,依然不再强硬地逼着孩子学习了,虽然每天坐在她旁边看着,但不再像之前那么火大,我和她一起学习了所有的课程,陪着她把所有的课文都背下来了,我发现孩子背课文很快,心想孩子是聪明的,然后我又把语文和数学所有的课程,我都用自己的方法再给她解释了一遍,所有的课程到了17点不管完成多少,都不再继续了。

每天最少半个小时阅读,每次都要读出声音来,我在旁边指点,给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这对她的拼音拼读能力有很大进步,也从中认识了更多的字,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她也从刚开始的排斥读书到喜欢上读书了,直到现在,不用我说她每天都会自己读一会儿。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明显感到孩子进步很大,老师对孩子的夸奖多了,也不再给我打电话要求加强孩子的辅导了,一年级期末考试孩子数学99分,语文100分。到了现在的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是100分,而且在平时的各种小考中,孩子基本都是全对,偶尔错一两道题。



现在,因为在幼儿园没有进行超前教育,在一年级刚开始跟不上进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孩子变得自信了,也更愿意学习了,也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写作业,再预习下节课内容,写完作业阅读一会,看起来内容不少,但都是很有效率的事情,二年级只要你专注的学习,一会儿就能把这些全完成,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玩。

我一直和孩子说,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其他什么都不想,这样你不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还有了更多可以玩的时间,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了更多更好的玩,她自己就会主动的更好的学习了。

特别是我和孩子讲的,上课时更要认真地听讲,老师讲的课是他们多年经验的累积,教给你的都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上课不好好听,你会在下课以后,用更多的时间来弥补课堂上的缺失。那你玩的时间就变少了。



孩子都听进去了,老师也夸,孩子上课很认真,老师在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孩子基本都是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完成,写得又快又好,老师说孩子在学习中属于第一梯队的,现在孩子很多都是靠自觉学习了,也不用天天盯着她写作业了,作为家长的我也是欣慰轻松多了。

再看看我朋友上私立幼儿园的孩子,还有班上其他上私立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接送孩子时经常会碰到朋友也去接,等孩子放学时,或者路上我们就会聊聊孩子的情况,她在孩子刚进一年级时表现得很轻松,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家长也觉得孩子棒棒的,觉得每天没什么作业,因为早都学会了,总是很轻松的样子,放学了就带孩子去公园玩。



那时,她不理解我为什么每天辅导孩子那么晚,我还经常生气无奈,她说她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像幼儿园一样,那时我俩都认为,私立幼儿有可能更适合,同样,孩子班级里的上过私立幼儿园的其他学生家长也都相对轻松,和我们一样基本零基础的家长都焦头烂额,我们都追赶的很吃力。

但也仅仅就是刚上一年级的头两个月差距最明显,后面的差距就越来越小了,到了现在二年级下学期了,朋友的孩子还是和刚开始上一年级时一样,总是80多分,90多分,基本没有满分的时候,而且学习习惯很不好,上课不认真,放学又总想着玩。班级里上过私立幼儿园的同学,有个别的依然学习很好,也有些原本很好的同学成绩下来了,而和我们一样上公立幼儿园的同学,也有和我们一样追赶上来了,成绩也非常好,也有成绩依然平平的。当初超前教育的差距已经完全没有了,有的还因为超前学习了,本该轻松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变得有些枯燥,甚至厌学,上小学后因为自己和家长都觉得已经会了,掉以轻心的人不少,到二年级时,一切归零,孩子都已经体现出原本应有的水平了。



所以,我觉得,超前教育不能一刀切,从幼儿园一开始就进行超前教育没必要,但也不能一点都不学,要不孩子刚上一年级时确实太吃力,还影响家长与孩子的感情。

我觉得根据国家制定的步伐,跟着公立幼儿园的教学大纲走就挺好的,虽然不学小学的知识,但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思维,孩子高高兴兴毫无压力的度过幼儿园的快乐时光,让她觉得上学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挺好的。孩子多大年龄就给她相适应的教育。但我们可以早早地就让孩子读绘本看看书,培养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认字能力。



在幼儿园即将毕业前夕,可以报一个幼小衔接班,一般为一两个月的时间,这一两个月就不再去幼儿园,而是在幼小衔接班度过,这里都是按照小学的模式进行,提前一两个月感受小学生活,在此又能学习小学的知识,压力又不大,学习结束后,再去幼儿园等待毕业就好,既能打好基础又给了孩子完整的幼儿园生活。

我认为以上这种就可以满足孩子上小学的基础学习了,太早进行超前教育,就是把小学的压力直接转到了幼儿园,转到了孩子更小的年龄,我认为不是很可取,像我上面提到的那样,又能跟上进度,又不至于觉得自己什么都会,而不认真对待学习,另外,不管进不进行超前教育你,家长的教育引导也至关重要,大家觉得我这样说合理吗?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从教三十多年了,见过各种各样的学生,那些优秀的孩子大多数从小就很优秀。

最近这些年教过的学生中,那些排名靠前的孩子,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阅读能力极强,阅读能力强的孩子,语文成绩就非常出色,英语也学习起来很轻松,理解能力就很强,学习就很全面,没有弱科。

这两年我们地区的重点中学都会提前招一个实验班,也就是全区前五十名的学生,我们学校的老师分析过这些优秀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幼儿园进行过学习。

前年的一个孩子,以总分第一考上实验班,他的妈妈是我们学校门口书店的老板,从两三岁这个孩子就跟着妈妈在书店里,上了幼儿园以后,幼儿园里只教他们认字,读诗,才五岁他已经认识三千字左右,我们去买书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坐在店里看书,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

小学里成绩非常突出,当别人还需要家长读数学题的时候,他自己完全理解了,学习成绩一直稳定在前几名,上了初中以后,学科增多,更加显出他的优势来,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强,学习非常轻松。

读高中的这两年,他的成绩依然优秀,去年春节期间,他竟然写了一部章回体小说,所有看过的人都说他的文字功底确实不一般。

那些在幼儿园什么也没学过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就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有些孩子就会失去自信心,可能很难到前面去。

超前教育也不是什么都要学,快乐教育不等于什么都不学, 至于所谓的“危害”,不是说超前教育就一定不好,什么都不学同样也很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超前   幼儿园   孩子   作业   私立   幼小   家长   学期   我家   女儿   成绩   老师   小学   基础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