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奇怪一个问题?为什么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

这个问题并不奇怪,吃月餅:是有一定历史怨源的的,元朝统治时期为了防止人们造反就实行联保制,五户为一保,十户为一甲的联坐治,一人犯罪一甲人同罪,人们为了反抗元朝统治人们在八月十五这天互送一种面餅,餅放了纸条上书八月十五杀达子,到后来这种面餅园似月亮就它叫作月饼了这只我上小学历史课本上讲的还残留在记忆中这么个片断




《中国风俗辞典》记载:中国月饼传说起源于唐初。唐高祖李渊与百姓欢度中秋,他兴高采烈地挥手,手上正拿着吐蕃(今西藏)商人所献的装饰华美的圆饼,不禁兴致大增,指着天上明亮的圆月,高声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蜍”随即把圆饼分与群臣共食之,同庆欢乐。于是吃月饼的习俗开始流传。

关于月饼还有一个版本的说法:元朝末年,起义领导人之一的张士诚,利用中秋节向百姓馈赠麦饼,在饼内夹带字条,上写“八月十五杀元兵,家家户户齐动手”,定于八月十五日晚同时起义。到八月十五晚上,各家掰开月饼,看见字条,便纷纷拿起菜刀,揭竿而起。从此,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月饼”作为一个专用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到明代,各类书籍中出现了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沈榜的《宛署杂记・民风》中“八月馈月饼”条下注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民间以月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取团圆之义。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赏月的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去通宵游赏。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同白天没有两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吐蕃   苏堤   月饼   中秋节   之义   乐事   家俱   圆饼   西湖   元朝   字条   团圆   习俗   中国   中秋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