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教育水平如何?

作为一个南通人小时候很羡慕上海,因为做各地考卷总是上海的卷子最简单,而我们每天魔鬼训练刷题各种难题。一个月休息一天叫月假,但是那一天休息可能就有几十张卷子要做。最近回去亲戚小孩初二了,早上5:20上学,晚上11:00到家。当然没有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就连早操高三初三都是取消的。

后来到上海,我发现以前对上海教育的认知都是错误的,上海考卷是简单,可是平时的难度是大考难度的n倍。如果说教育模式,我现在更认同上海的教育方式。上海也不轻松的,但是上海分阶梯,你想小孩以后走读书出路的话,各种课外班你自己出钱出精力以后走自招!你不想孩子那么辛苦,那么你完全可以对口公办上上,快乐学习。好的学校掐尖一样你争我夺,但是学校里什么都有,兴趣班社团各种优质的活动,初中就开始开社会课题实践研究。我觉得很棒!我公司每年都有高二的学生到我们公司来实习一个月,给我们当小助理,在老家,高二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除了学校和家以外的地方。

如果同样毕业的孩子,总的来说上海娃对社会的认知度更全面。




上海本地人现在的出生率是多少?你知道现在多少上海学校里的孩子是你们外地的精英跑上海安家落户以后生的?你觉得外地那些生下来就自由发挥的的娃娃,能跟上海外地精英从小开始用钱填出来的娃娃比?你是不是太天真了?上海的本科率高就是上海高考简单?非洲本科率还低呢,非洲教育是不是比你老家好?




以为上海高考录取比例高,却不知上海高中多难考,一进大学就知道上海学生多厉害,大学一年就都把英语六级过了




我在上海读硕/博士五年,后又在上海高校工作八年。我出生江苏,八十年代中后期参加高考,现在南通高校工作。应该说,我对两地的教育还是比较了解的。

所谓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可能有一点点夸张,但基本还是符合事实的。南通的基础教育,在全国确实厉害。南通中学和各县市中学都非常优秀,每年高考985录取率都是均衡地非常高。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教育资源丰富,基础教育也是很突出的。

基础教育上,如果真要拿两地相互比较,还真难说。讲高考,肯定江苏更胜一筹。但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统计上讲,显然上海更胜一筹。




总有人喜欢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在上海生活了若干年就对上海的城市文化 城市底蕴了解得非常透彻了!如果上海真的教育水平低,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外地人拼命要在上海落户,要让子女在上海接受教育?为什么不回自己家乡接受高水平 优质的教育呢?一边为留在了上海沾沾自喜,一边上海文化 上海教育各种看不上。上海究竟如何,并不是靠哪个人来评判的。上海本地小孩,包括很多新上海人的小孩,的确很大一部分是从幼儿园阶段 甚至更小,就有兴趣爱好的培养,譬如幼儿早教 英语口语 朗诵 艺术类 运动类。其实大部分家长未必指望小孩将来从事这个行业,只是希望小孩开阔视野,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有一定的欣赏水平。每个城市的文化不一样,家长思路也不同。




任何人看问题,谈看法,都要有事实为依据,历史地全面地看,实事求是地说,这样才能令人信服。切莫从概念出发,概而论之,信口雌黄。上海的教育水平如何,教育质量如何,人们的交化素质怎样,社会自有公论。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文化设置最全面的上海。自开埠以来,率先接受当时西方的教育方式,洋人开办的教会学班人心雨扣春笋,遍地开花了,大学也有人好几所,都是开全国先河的。报刋杂志也陆续出笼,历史上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重视文化教育,从社会到家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极力努为,上海从幼儿园起到大学,极其完备,师资力量雄厚,近来,各种各类文化教育课外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上海的家长极端重视孩子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校外补课已成日常。试问,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下,文化素养,教育质量不高,都难。所以,那个上海教育水准不高的说法,要么是无知,要么是调侃。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实地到上海各类教育机构看一下就明白了。




这个问题,我来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说吧。我江苏泰州人,1999年毕业后到沪工作、结婚、生子,今年儿子考取华东政法,一路过来可以说真不容易,我是新上海人,无关系背景,小孩的读书就是顺其自然,幼儿园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小学读民办,养成好习惯,初中本来也想进民办,但这个时候门槛就高了,上小五班(上海小学5年制),考试选优,除非有关系,可以进想去的民办学校,不然除非孩子出类拔萃。结果未能如愿进民办初中,只好进入对口的公办初中,经历四年,初三开始为进入高中补课,代价不菲,进了本区的市重点高中,进入高中阶段分流严重,上海的小孩只有50%能够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其他读职校或重本贯通去了,要进入上海的8大高中那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高中三年那就花费时间和金钱更多了,高二开始补课,一节课1000大洋,一个月补课费至少1万,租房陪读,真是不容易啊!




上海的教育水平不高?全国可能也只有北京人敢说这话了!江苏还真不行!

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上海录取名校的概率好高啊,你们学生好幸福啊。以前的我也非常认同这个问题,但现在的我不得不说非常的不认同。

这里面的差异就在于,人们都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两个不同的结果。但事实是,这两个不同的结果是由不同的标准导致的。差异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素质教育”。

首先我们从教育环境上看

上海因为是一线城市,所以生存并不是大的基本问题。再差的人家里总归会有一两套房子,随便找一份工作,也能过得不错,差异只是生活质量的优劣问题。所以学习并不是上海人的唯一选择,相应的社会的资源也并不是百分百地为了去取得高考的成绩而去分配,这从上海教委的教纲就可以看出一二,偏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而江苏的教育就不一样。因为大城市的资源分配优势,很多人还是对大城市趋之若鹜的。学生如果不通过高考,改变自己命运,很有可能一辈子就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生活。所以高考只能唯成绩论,那就必然挤压了素质教育的空间。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两地教育的本质

江苏的教育本质还是一种平民教育,是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大家通过努力还是能够争取到不错的分数,一分努力一分回报。因为这个本质导致江苏的学生,相对上海的学生来讲,视野不够宽阔,爱好不够广泛,缺乏社会实践,所以到了社会上你会发现江苏的学生相对是两头少,中间多,我们可以称之为“梭型”本质。这种本质下的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但是现实也是残酷的,毕竟只有很少的人能够迈入最高的学府。

而上海实行的是一种精英教育,你会看到有钱家的小朋友会上很好的私立学校,上很多课外的辅导课,培养很多特长,参加很多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等等。而普通家庭情况的学生只能接受一般的教育,甚至在中考的时候就被淘汰,去进行技术培训,成为工人。所以在社会你会发现大量的成功的人士和和不成功的人士分居两头,我们称之为“哑铃型”本质。而这种本质下的学生,学生同样非常辛苦,顶尖的学校必须要求你全面发展,对于学生和家庭来讲都是一种身心和财力的比拼。

最后,我们讨论下两种本质的优劣:

坦白来讲,这两种本质并没有好坏之分,其实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的必然结果

大城市有着天然的资源分配优势,人们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必然会往精英教育的模式方向发展。而小城市因为资源的错配,大城市对于他们来讲有着虹吸效应,除了那些能够拼爹的一小部分人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人只能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

顶级高校招生的人也不是傻瓜,所以他们招收的是大城市精英教育出来的学生,加上平民教育出来的尖子学生,他们其实才是最聪明的人。

结语:上海的教育水平当然是相当高的,领先江苏一个身位。从综合素质上说上海出来的尖子生也是全面领先于其他地方的尖子生的(不要唯成绩论而轻视综合素质,上了大学你就知道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了)。但江苏的同学也不用羡慕,因为江苏的教育相对来说更加公平,至少机会相对均等,如果去了上海,面对题主所说“打了鸡血”的孩子,你的家庭又能给你多少支持呢?




现在孩子压力大其实家长也一样,正好睡不着,顺便聊聊自己孩子的教育。

本人祖籍是江苏的,所以对江苏教育也有了解,对比亲戚家同年龄的孩子,江苏小孩读书确实比上海的要辛苦,学校管理也非常严,上了初中以后基本上都关在学校里;而我们上海的学校管理相对宽松些也更人性化,但是对孩子自觉性和家长的参与程度都是种考验。现在回想起儿子这十几年的学习历程,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分享给大家。

我们幼儿园选择的是民办双语幼儿园,虽然费用高一些但还是值得的,外籍老师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打下了基础,直到现在英语还是他强项;上小学时回到户口所在地读,因为要考虑到以后上初中的原因,尽管是一所公办小学但是对基础教育抓得也很紧,一点也不比民办小学差;居住地离学校比较远,所以每天在校车上时间要比同学多花两个小时,孩子每天很早就要起床的确很辛苦。

后来初中选择了民办的,民办初中都要参加面试的,幸好孩子心理状态好表现不错,所以进了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这所民办初中教育非常的严格,每天作业量很多,初二开始基本上晚上都要到11点睡觉,初三有时都要12点后才睡,孩子和家长都非常累,尽管学校已经很忙了,外面补习班还是要报,但是都帮他集中在周六上,周日留给孩子放松下。我们比较民主,报补习班都让他自己选择,他不喜欢一对一那种,所以就报了大课班;初中的孩子心理问题很关键,家长不能强迫性管教,因为这时的他们进入了所谓的青春叛逆期;正因为孩子的心理状态很好,所以后来中考发挥也非常出色,年级排名足足上升了80名左右,顺利考取了市重点高中,能进市重点的孩子大多是精英,所以学生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尽管目前他成绩只能算中等,但是我们也不会逼他太紧,说实话也帮不上多少忙,协助他设定好今后发展的目标方向就行了,都大人了一切都得靠他自己来判断来承担,我们家长最多就是陪伴。

过几天孩子就要参加高考了,在这里祝他好运!!!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上海学生做欧美卷子直呼太简单了,外地学生做上海卷子又直呼太简单了。可为啥卷子简单的地方经济却比难的地方要发达,科技,人文等各方面往往也先进呢?其实书本知识只是一方面,理解原理,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就可以了,但除了书本知识的其他知识如何呢?一个人视野的广度往往决定了他最终的高度啊。只书本知识丰富,偏题怪题顶尖,但其余孤陋寡闻,知识面狭窄的人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往往成不了大气候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上海   南通   江苏   卷子   基础教育   大城市   本质   小孩   家长   初中   水平   高中   孩子   学校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