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怎么办才能让血糖接近正常?

我自己的例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我如今不吃药不打针不忌嘴,血糖三个指标糖化空腹和餐后两小时都正常,我今年32岁15年的烟龄,2斤的海量,我起初确诊糖尿病的时候血糖空腹12.4糖化11.4,尿蛋白+3尿潜血+1,最胖的时候240斤软点,身高1.88,我通过减肥和大量的抗阻训练也就是健身,如今减肥到了190-195左右徘徊,身体也从大部分肥肉变成了肌肉,但和真正的那种肌肉男还是有差距的,只是比普通人强壮一些。如今不吃药不打针不忌嘴正常人饮食习惯,彻底的戒烟戒酒,血糖的三指标都正常,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吃烧烤吃火锅,吃各种糕点等等都没事。现在一周保持3-4次的健身房1小时左右的锻炼,我毕竟不是为了成为肌肉男去的。所以运动强度说实话并不大。最后强调一点,戒烟戒酒很重要,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我有过血糖高的经历,是前年冬季,我去了一回泰国,当时我的体重是一百四十多斤,我泰国有十几天,但是我一直爱吃甜食,我每天吃玻萝饭,和一些海鲜大餐,回來后发现身上皮肤痒,以为是皮肤过敏,去医院检查,抽血化验结果显示高血糖一十六点玖,诊断为糖尿病,当时我确实有点不明白,因为我身体非常健康,又年轻态,家庭又无遗传史,医生开药降糖,建议少吃主食,但是人必须要自己知之明,真的病痛来了就要认真对代,我在网上查了一些治疗糖尿病的资料,就是少吃主食,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不含糖份,主要还要加强是运动,这一段时间我就把作为主要任,每天尽量少吃大米饭主要是以青菜水果蔬菜为主,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由原来的145斤减肥到125斤,血糖由16,9降到6,3一个月停止用药,至今已经快一年了,现在体重已经达到一佰三十五斤现在什么都吃,身体素质超过了以前的水平,但是要注意的事情是,得了血糖高后一定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睡眠,另外要坚持长期运行,要买一血糖测试仪,在血糖控制的情绪下,每天要测试血糖多次,撑握着血糖的规律,要知道饮食习惯,和运动后的血糖情况,如果发现血糖有波动,要极时用,用飲食量,和运动量来控制,比如我上个月食量增大,早上起床好象有一点点饱肚子的感觉:我把血糖仪测试了一下血糖,发现升高到了六点五的样子,意味着血糖有点异样,我馬到外面跑步二公里,回来又一次测试结果显示正常了,另外在这几天主食控制一下,馬上可以控制正常,所以有血糖高朋友,一定要有个血糖测试仪,另外以这二种方式控制,一是运动,二是主食,绝对是大有好处。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要想把血糖降下来,无非两个渠道,一是减少血糖的来源,二是增加血糖的去路,最终达成二者的平衡,方法和措施也就三种: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服用降糖药,前两个是基础,后一种是补充。

饮食控制的道理很简单,少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主要是主食,碳水化合物经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减少来源是最基础的控制方法,一般人将全天的主食控制在4-6两为宜,如果吃不饱可以增加优质蛋白如瘦肉、奶类、豆制品、蔬菜等增强饱腹感。

加强运动的目的是调动全身体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生理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血糖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每天都应当做有效运动。所谓有效运动就是运动时要出汗,且出汗时间要持续30分钟以上,但不宜超过60分钟,且选在餐后30-60分钟之间为好。一次有效运动持续降低血糖的赶时间可达20小时,因此每天运动也不必过多,每周能增加两次抗阻锻炼即肌肉锻炼效果会更好。

如果通过上述措施血糖仍然控制不佳,则表明机体调节血糖的能量较差,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来降低血糖,也就是需要服用降糖药了。不过在使用降糖药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降糖药种类不同,适用的情况也有所区别,比如:

经检测自身胰岛功能尚好,可以服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降糖药;如果胰岛素抵抗,也就是胰岛素效率不高,可服用胰岛素增敏剂类降糖药;如果自身胰岛素分泌能力很差,则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总之,降血糖的方法因病情而异常,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是基础,就可以帮助部分人血糖达标,而有些人还需要加用降糖药;便无论怎样,选用能尽快且平稳地帮助自己降低血糖的方法就是适合自己的,就应当长期坚持。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

正常人的血糖范围是空腹低于6.1,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7.8.糖尿病人要想把血糖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恐怕不是很容易。一般对糖友们的要求是,空腹控制在7.0内,餐后控制在10.0内。但即便是这个标准,也有大半的糖尿病人做不到。而且根据病情情况不同,每个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标准也不一样,大家不必要过于苛刻,想控制得像正常人一样,控制在自己的达标范围内即可。

糖友该如何控制好血糖?

1.做好饮食管理,改掉不良饮食习惯,比如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等。遵循健康的饮食原则,少油少盐、少荤多素,少吃高糖高盐食物,在控制全天总热量的前提下少食多餐,合理的加餐。

2.确定用药方案,严格执行。无论是使用降糖药还是胰岛素,都应该谨遵医嘱,不可主观臆断,不可擅自停药减药。只要合理用药,血糖就不会太差。

3.执行运动计划,建议每天每周都要抽出时间出来运动,运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提升免疫力,帮助机体消耗多余的血糖,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糖友们在餐后做比较平缓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打太极等。

4.定期做并发症检查,包括眼底、肾脏、心脏等,不要省那几个检查费。并发症最重要的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病情开销也越小。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糖尿病的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要充分评估病情后制定个体化方案。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三餐要定时定量;要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要规律服药,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当我们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或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即应考虑糖尿病可能。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小于7. 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青年人群或无并发症或预期寿命长的人群,建议降血糖控制目标更严格一些。而对于老年人群或多并发症或预期寿命短的人群,则可适当放宽。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听从专业医生指导。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办,才能让血糖正常呢?咱们一起来谈谈!

一、糖尿病教育

许多糖尿病科的医生经常会告诉你,你知道的糖尿病知识应该和糖尿病医生一样多!这样才能理解医生为什么会让你这样做!这不是开玩笑,好多人说可能吗?虽说和医生知道的一样多有点不切实际,但明白了糖尿病的原理,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该怎么做!

二、管住嘴

除了糖尿病,没有那个疾病会让你如此的需要控制饮食了,因为控制饮食才能控制好血糖,如果控制不好饮食,那么控制血糖就无从谈起!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在教材中也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先提到的!

三、迈开腿

运动可以消耗糖分,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有效的控制体重,当然最重要的可以降低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使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

在前三点的基础上,第四点才讲到使用药物或者胰岛素,是因为没有前三者的基础,是做不到控制血糖达标的!使得血糖达标的第四点,就是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者胰岛素,才能使得血糖达标!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群日趋增多。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9%,还有数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可能发展为糖尿病。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才能让血糖接近正常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对于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接近正常较为困难,针对这部分患者,我们的治疗目标是将血糖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减少对血管、神经、肾脏等组织的损害。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糖尿病患者控制在7.0mmol/L以下即可;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为4.4-7.8mmol/L,糖尿病患者控制在10.0mmol/L以下即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为3-6%,糖尿病患者控制在7%以下即可。对于普通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不要求血糖接近正常,是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糖显著降低以后不耐受,普通人血糖低于2.8mmol/L,会出现低血糖反应,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降至4.4mmol/L,就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相比于高血糖,低血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更大,所以,对于中老年人,在降低高血糖对靶器官损害的同时,血糖宁高勿低,并非以正常血糖范围作为降糖目标,而是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即可。

但有一部分糖尿病人群,要求血糖尽量接近正常。这部分患者的显著特点为年轻、预期寿命长,病程短、无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同时无低血糖发生。为了减少各靶器官损害,要求血糖尽量接近正常。在治疗上,改变生活方式是让血糖接近正常的基础,给予合理的药物降糖,是让血糖接近正常强有力的保障。在改变生活方式方面,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吃高血糖指数、高血糖负荷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同时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根据血糖升高的类型给予合理、足量的降糖药,有利于使血糖接近正常。

综上,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血糖都需接近正常,通常年轻、预期寿命长、病程短、无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无低血糖发生的患者应使血糖接近正常。接近正常的方法是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合理、足量的降糖药。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糖尿病是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一种疾病,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方式改变及肥胖人群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长,较为严峻的就是我国约有60%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且在已经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情况不容乐观。而长期的高血糖可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据统计糖尿病的并发症就高达一百多种!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一经确诊糖尿病,那么首先应该从饮食上做出改变,如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 适当进行运动治疗,这里要说下,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则不宜进行运动疗法,如1.血糖难以控制,2.血糖大于14mmol/l,3.血糖波动大或近期频发低血糖,4.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以及注射制剂两大类,通过饮食及运动等改变,不能使血糖控制稳定时,那么就应该及早使用降糖药物。

而胰岛素针剂是控制高血糖的有利手段,对于以下情况,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如:对于I型糖尿病患者,各种糖尿病的并发症,手术、妊娠或分娩,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中β细胞明显减退者,某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若2型糖尿病的患者口服多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时,血糖仍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那么也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首先绝对不要相信江湖游医的各种秘方!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正规治疗,该吃药就吃药,该打胰岛素就打胰岛素!管住嘴,合理饮食;迈开腿,适当锻炼。




血糖是给我们身体组织器官提供能量的

血糖高指的是血液中的糖分高而细胞组织中缺糖

所以糖尿病的可怕之处不是血糖高而是血糖长期在血液中导致的并发症

对肾脏微血管,对神经,对眼睛,对足部等等部位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血糖   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   胰岛素   主食   生活方式   并发症   糖尿病   药物   患者   人群   饮食   医生   情况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