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康熙皇帝从京城到承德避暑山庄最快需要多长时间,怎么去的?

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它不仅仅只是一座旅游景点,更是一座见证了清朝历史的建筑物。

一座避暑山庄,半部清朝历史,清朝一共十二朝,避暑山庄见证了六朝,它见证了康熙盛世,雍正盛世,乾隆盛世,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与衰败,山庄建成,时代结束。

从北京到避暑山庄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都知道古代帝王的王位来之不易,不是战争就是政变,而在没有纷争的情况之下这些帝王面临的是数不尽的奏折批改,所以平日里养些花花草草陶养情操就显得非常有格调,也非常的陶冶情操了。

康熙帝是个非常喜欢花花草草的皇帝,1704年,康熙帝下令开始修建承德避暑山庄,耗时十年间终于是建成了避暑山庄的雏形,乾隆爷延续了康熙帝的爱好,在位期间扩大修建避暑山庄,直至1790年修建完毕,前前后后修建了八十七年。

康熙帝极其的喜欢这座相距俩百多公里的后花园,所以在他从政的后期几乎是京城和承德避暑山庄半年一轮回,乾隆爷和嘉庆帝也是每年都会去避暑山庄住上四五个月才回京城,由此可见,避暑山庄对于帝王相当于第二个京城了。

那么从北京到避暑山庄最快需要多长时间呢?

以现代的最快血马来做计算,每小时最快是六十公里,北京距离承德的距离为二百公里,如果按照最快的速度计算,那么康熙帝骑上汗血宝马能够在四小时后之内到达。

但是康熙帝从京城去避暑山庄指定不能一个人单独去啊,所以说,按照最快的速度来算是四个小时左右,但是按照实际情况还得是另寻他算。

康熙帝作为千古一帝,每去避暑山庄总是要住上几个月,后期更是一住就是半年光景,随行人员也必定是非常齐全,所以马匹一定不能全速前进,再加上随行人员之中不缺乏太监和宫女等等下人,这些人是不能骑马和坐马车的,就只能是跟在马车后面走了,假如马车里面再有一些贵重物品,那么速度就会更加的慢,康熙帝一路上游山玩水,速度会更加降低。

综合以上因素,一个普通人快步走一个小时能够达到七公里的路程,而北京距离承德为二百多,按照一天行程十个小时七十公里,也就四五天的样子。

不过人不可能一直快走,马也有需要休息的时候,所以说再延长个三四天,也得大概将近八九天的样子。

从京城到避暑山庄有二百多公里,交通如此不方便,为什么历朝皇帝还都愿意去呢?这其实和清朝的由来有关。

帝王为什么舍近求远非去避暑山庄?

1636年,皇太极称帝并且改国号“金”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

皇太极作为女真族人延续了女真族的一个传统,就是喜欢狩猎,狩猎不外乎长刀和射箭,而在清朝时期虽然拥有火炮,但是运用较多的军事行动还是弓箭和冷兵器较多,所以皇帝的狩猎行动多为军事行动。

康熙帝将女真族这一习惯发扬光大,每到夏季总会带领着皇族成员和庞大的队伍从北京出发,去往木兰围场进行名为木兰秋弥的狩猎以及军事训练活动,而木兰围场面积极大,沿途有二十多坐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处。

热河行宫虽然是最大的一处,但是位置也较远,但是关键就关键在于热河行宫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河北平原和蒙古平原的交界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气候非常不错。

康熙帝又是一位非常喜欢花花草草的皇帝,对于热河行宫非常喜欢,再加上此地理位置的独特之处,于是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这里建造一座既具有军事价值又能够游山玩水的地方,于是乎,从1704年开始花费了将近十年时间把避暑山庄的雏形建了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去避暑山庄的原因。

而后,乾隆爷与1741年再次进行扩建,期间还建立了外八庙的建设,整座园林直到1790年才算是完全建成,算下来持续了八十七年。

而康熙帝也用行动证明了他对避暑山庄的喜爱,以至于后期的康熙帝几乎是每年都会在避暑山庄住上半年才回北京。

不过在雍正时期避暑山庄却是遭受了冷落,因为雍正帝说自己不喜欢狩猎,而且公务繁忙,所以没时间去避暑山庄。

但是到了乾隆爷和嘉庆帝的时期避暑山庄的狩猎传统又再次开放,每年都会在五月份左右去承德,直到十月份才回北京,期间更是会邀请各个民族的王公贵族前来参加,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不过,热闹过后,清朝皇室给避暑山庄留下了一地鸡毛,它逐渐的见证了清王朝的衰败,因为诸多事件都是在它肚子里孕育而出。

流逝在避暑山庄的清王朝

一座山庄半部清朝史,风光过后的避暑山庄迎来了历史性的悲痛见证。

1820年,57岁的嘉庆皇帝在举行木兰围猎期间猝死于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皇帝逃难到避暑山庄,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白白送给西方列强百万白银,并且被抢走的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最后也病死在烟波致爽殿。

1861年,慈禧太后在避暑山庄联合了恭亲王奕欣发动了辛酉政变,将丈夫咸丰帝临终前交代的八位首辅大臣全部捕杀,自己把持大权,开始了垂帘听政半个世纪,直至将大清帝国完全葬送。

有这么一个传说,传闻爱新觉罗为了统一女真部落灭了叶赫那拉一氏,而叶赫那拉氏的首领临死前发下毒誓,称只要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复爱新觉罗。

据传咸丰帝也知道这个传说,但是他对于慈禧太后就是独有情钟,最终被慈禧太后夺得了政权,葬送了清王朝。

而自从慈禧政变之后,避暑山庄就彻底没落了,皇家的人再也没有用过它,或者说,再也没有机会用它了。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抢走了无数文物、宝贝,慈禧逃难回去之后立刻下令将避暑山庄的文物运往北京,填充空缺,避暑山庄至此就更加落魄了。

而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避暑山庄因为皇帝的威名存在,一度成为了各路军阀的占领地,之后更是被伪满洲所掠夺,在此期间,山庄不断的遭到破坏而无人修理,原本一座豪华的皇家园林最终沦落到了极点。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对避暑山庄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和维护,在1976年到1990年加大维修力度,终于是在持续了二十年之久之后基本上恢复了当初的本该拥有的皇家园林的面貌。

1994年,避暑山庄又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现如今,避暑山庄已经成为了一座历史文化景区,为当地经济带去了不菲的收益,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结尾:

许多人知道避暑山庄,也知道圆明园,但是许多人都只能够感觉到圆明园被毁的可惜,却忽略了避暑山庄被毁的可惜程度,可以说,避暑山庄作为第二个皇家园林,和圆明园应当属于同一个地位,而最让人痛心的是,圆明园是由外国人毁掉的,而避暑山庄却是由我们自己毁掉的。




康熙和乾隆在北京大肆兴建离宫园林的同时,在每年前往木兰围场狩猎半路中的承德,修建了一个行宫(热河行宫)。康熙曾亲笔给“热河行宫”取名——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兴建、扩建,形成规模宏大的离宫。

1、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情况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乃至后宫妃嫔、皇族子孙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称作“木兰秋狝”,以达到训练军队、固边守防之目的。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承德位置特殊,避暑山庄不断兴建扩大,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成为皇室避暑、木兰秋狩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年至1780年),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称为外八庙。用于接待蒙、回、藏等地王公的进贡、朝拜。

康熙和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承德度过,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

2、康熙皇帝从京城到承德避暑山庄最快多长时间呢?

从今天的地理,从北京紫禁城到承德避暑山庄230公里,但清朝时道路不一样,至少250公里以上。

康熙皇帝出行巡查按行幸仪仗,御车总称“辂车”。辂车之中又分大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马五对,纛二十杆,旗二十执,枪十杆,撒袋五对,大刀十口,曲柄黄伞四,直柄黄伞八,红伞二,蓝伞二,白伞二,绣龙黄扇六,华盖五十四个。九龙而曲柄黄色的四个,九龙而直柄黄色的二十个,都连续排列。花卉而分成五色的十个。九龙而分成五色的十个。纯紫或红色的方盖八个。等等。

按照常规线路,皇帝出行这么大的阵仗,御驾每天大约行进30公里右右,从北京到木兰围场350公里,一共有21个行宫,包括:A线路为圆明园、蔺沟、汤山、南石槽、丫髻山、槽河,B线路为东直门、顺义、牛烂山、怀柔,从密云(古北口外上营)出关,经喀喇河屯、两间房行宫、鞍子岭行宫、桦榆沟行宫、喀喇河屯行宫、上营行宫(热河行宫)、蓝村行宫、波罗河屯行宫、一百家子行宫(张三营行宫)。等。


皇帝从北京紫禁城到上营行宫(热河行宫)路上有12个行宫,可见这段御道,皇帝要走12天左右。

1677年,康熙24岁的时候,第一次北巡,共62天,出喜峰口长城,过宽城、大吉口、会州城,到今内蒙古宁城县南部的黑里河,从喜峰口回銮。1678年,25岁的康熙皇帝,第二次北巡,康熙从鲇鱼口出长城,巡视了今兴隆南部,进入长城龙井关。1681年,28岁的康熙皇帝,第三次北巡,共68天,从喜峰口出塞,行程路线与第一次大体相同,到达黑里河又向前走了一程,到今宁城八里罕回跸,经今平泉大吉口入喜峰口回京。

4次北巡后,1681年,康熙决定建立木兰围场,为方便出行,之后建立了10多个塞外行宫,塞外行宫大约410间房,而塞内,清庭已有较多园林行宫和八旗大营。

康熙在位期间,一共去过43次避暑山庄,而乾隆皇帝也比较会享受,一共去了48次。

康熙年轻时一般在6、7月份先到避暑山庄,在关内出行巡查的路线也不相同,有时在怀柔一路骑马打猎,有时要视察八旗各大营,然后到避暑山庄。之后到秋天,在“木兰秋狝”之后返回京城。参加“木兰秋狝”的人员也是分批到达,一共要调集12000兵马,有阅兵的意味。皇家子孙都要参加,也是皇帝了解考察子孙骑射能力并重用的机会。




看见这个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古往今来,人人都想当皇上。当个皇上真的很好吗?

清朝的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中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尊为“千古一帝”。

就是这样的“千古一帝”也有不舒心的事情和不畅快的时候。比如酷热难耐夏天,他老人家还没有我过得舒服。我可以光着个膀子、袒胸露背、穿着个大裤衩子下河泡上半天,他不行,拉不下那个脸;我可以扇扇电扇,他没见过;我可以吹吹空调,他没听说过。

夏天的北京紫金城,该多热呀。我去过两次,一次冬天,一次夏天,冬天冷得要命,夏天热得要死,我只好在城门洞子里躲躲荫凉。

酷热的夏天,康熙皇帝只好“那儿凉快那儿呆着去”

康熙呆的地方叫承德避暑山庄。

我先介绍一下承德避暑山庄吧。至于康熙是怎么去的、要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留到最后解答吧。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的武烈河西岸,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我对这个“热河行宫”很是不解,本来是找凉快呢,可又跑到热河,为什么不叫凉河呀。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用时89年方才彻底竣工。

山庄七十二景

避暑山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庄里72景非常著名,其中康熙定名的四字组36景(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等),乾隆定名的三字组36景(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等)。

烟波致爽殿

烟波致爽,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被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外八庙


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

布达拉·行宫


布达拉·行宫景区坐落于避暑山庄正北狮子岭南麓,因为是仿照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被称为小布达拉宫和班禅行宫。

现在的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拙政园、留园)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离北京紫金城直线距离180公里,走高速的话有230公里。

那么,康熙皇帝从京城到承德避暑山庄是怎么去的呢?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我想,他老人家肯定不是坐高铁,也不是自驾走高速,更不会像我们的骑友一样踩个公路自行车,他只有四种方式:坐骄、乘马车、骑马和健步毅行,而且是交替进行,这最后一种方式就和我们现在的驴友差不多了。

鉴于康熙皇帝的四种交通方式,加之他在路途上还要赏赏景、拍拍照、洗洗脚、泡泡澡、会会驴友、吃点特色小吃啥的,最快也要个十天半月才能到吧。欧耶!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靠北边的承德避暑山庄,现在也是游人如织,大家都愿意买门票进去游览的地方。相比起庄严的紫禁城来说,承德避暑山庄更像是一个风景绝好、令人赏心悦目的公园。

就有点像西安的兴庆公园,它修缮于唐玄宗一朝,跟主宫殿群大明宫相比,大明宫的宣政殿里承载的是江山社稷的抱负跟压力,而兴庆公园则能跟妃子上演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所以哪怕康熙皇帝跟唐玄宗相隔多个朝代,时间足足跨越了千年有余,爱带着妃子跟孩子换个地方陶冶一下心情的想法,确是如出一辙的。

康熙在位的那61年里,除了前十几年内外局势都不稳定,他腾不开手出去玩之外,以后每一年都会带着人马浩浩荡荡的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待上半年,一共去了43次,也能看出是真心喜爱这个地方了。

所以既然问起康熙皇帝从京城到承德避暑山庄最快需要多少时间,怎么过去的,那就不按他常规慢悠悠地停停走走来算时间,就以最快到承德避暑山庄为要求来计算一下。

首先根据当下从北京到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距离,大约是230多公里,那会儿的路肯定修的没有现在完善,既没有高速、路面也不是那么平整,就加个20公里凑个250公里的整数。

那么要以最快的方式到承德避暑山庄,轿子、马车就先不考虑,以康熙皇帝一路骑马飞奔过去来算时间。

资料显示,当时的汗血宝马时速为六十公里,也就是四个多小时,康熙皇帝就能站在承德避暑山庄门口了,相当于康熙六点吃完早饭,不到十一点就能赶到承德避暑山庄去吃午饭了,速度还是很快的。

上述是不考虑实际情况下的最快速度,但人家康熙皇帝去承德避暑山庄的意义就是为了放松,身边跟着妃子、孩子、随侍的宫人一大群人,肯定不可能纵马飞奔,一路颠簸下来,甚至比待在紫禁城里处理朝政还要累。

就再以坐着马车,却不多加休息,来计算一下第二快的到达时间。

稍微提点速的御驾,大概能达到20公里每小时,还按他们六点吃完早点就出发,走到下午六七点也就到承德避暑山庄了,因为康熙皇帝一般都是在盛夏来临时去承德避暑。

所以夏天黑得晚,可以在天色依然明亮时到承德避暑山庄吃晚饭。

这是排除掉康熙皇帝一行人休整玩耍的时间,单就按快来计算出的时间。

其实他们走走停停,在各个行宫都休整一下,一天最多走不到20公里,很多次都是半个月左右才能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如果中间在出了点事,耽搁一下的话,时间就更慢了。

由此可见,怎么去承德避暑山庄最快,也是一件丰俭由人的事情,可以几个小时就到,也能大半个月才到。

毕竟康熙皇帝要保证自己以及身边妃子跟孩子的舒适度,即使他是一代戎马帝王能承受得了舟车劳顿,可妃子与年幼的孩子却常年娇生惯养,一路飞跑不休息,绝对会给一大批人都颠晕车了。

那么在舒适度跟速度上取一个中间值,御驾不急不慢地行驶,大约日行80公里,他们可以三天达到承德避暑山庄。

这是考量到现实下,最快能到达承德避暑山庄的方式了。

毕竟康熙皇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是以带着亲近大臣跟妃子孩子,打算将办公地暂时转移的心态来安排的,那么他为何要带这么多人,不能一个人轻装简行去承德避暑山庄呢?

首先康熙一朝每年安排去承德避暑山庄过上半年,一定意义上也是公费带着大臣跟妃子与孩子去度假了,虽然他自己工作量或许不会减少,但对于常年憋在四角紫禁城里的妃子们来说,绝对算一件能让身心都很愉悦的事情。

所以爱去承德避暑山庄的如康熙跟乾隆两位皇帝,他们的后宫大多比较和平,尤其是康熙皇帝的后宫,那真是治理的就跟他的朝政一样井井有条,不仅没有出现妃子互斗,毒害掉皇子的事情,他儿子女儿生了一大堆,子孙繁盛的在各个朝代的皇帝中都能排上头筹。

又从康熙的妃子大多比较长寿,很多位太妃都活到七八十岁的高龄,甚至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万琉哈氏定妃,直接活到了九十七岁的绝对高寿。能看出康熙的妃子们因为一年可以出宫居住半年,有了额外的盼头,身心相对都比较健康。

卡在中间的雍正皇帝,他就跟自己的父亲与儿子都截然不同,或许是他得位太过不易,所以让他尤为珍惜当皇帝的时光,整整在位十三年,不仅连承德避暑山庄一次都没有去过,甚至据说都没有出过紫禁城一步,他儿子乾隆解释了原因,说是皇考无暇去承德,也就是忙的没有功夫去玩。

但他不讲究劳逸结合,他后宫的妃子就得跟着吃苦了。

之所以架空的小说《甄嬛传》可以安置在雍正一朝,也是他的后宫可以推测的问题有点大,一共生了十个皇子,一多半都没活到成年。

健康的只有四个阿哥,这对于集天下医术大成之顶峰的皇家来说,这些阿哥们享受着最锦衣玉食的照料,却都殇掉了,还真有可能是妃子被憋的心理阴暗了。

由此可见,康熙皇帝每年都去承德避暑山庄,既可以让妃子跟孩子都享受游玩的快乐,他也可以近距离关怀他的孩子们,对于几方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事情。

至于他多快能去承德避暑山庄,是采用什么方式去的,骑马前行的话,四个小时就可以到,通过御驾提速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的话,十三个小时就能到。但保障一部分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快三天也就可以到了。




康熙皇帝从京城前往承德避暑山庄一般是乘坐马车,而这当中所花费的时间应该是8天左右。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距离紫禁城大约230公里。

所谓“避暑山庄”,它是一座清朝皇帝用以休息避暑的宫殿,也是清朝皇帝在夏天移驾躲暑同时处理国家政务的地方,所以它也被称为“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咸丰帝便是驾崩于此)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年间,历经康雍乾三朝共计斤90年才建造完成。它作为清朝历代皇帝的行宫,一直保存至今并成为了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康熙皇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的时间一般在夏季,由于他是皇帝,身份高贵,所以他必定是乘坐马车前往并携带了大量皇室成员。从紫禁城内到达承德避暑山庄的路程约为230公里,而古代马车每天所能行进的路程为30-50公里。

考虑到皇帝的特殊身份,以及随行人员过多的因素,马车并不能按它的最高速度行驶,而康熙帝和皇室人员前往避暑山庄的目的是“度假”,所以在行程中或多或少会因欣赏风景而耽搁时间。再者,夏季前往时由于气温过高,马匹的行驶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即无法按正常速度行驶。

因此综合这些因素,我们采取一个保守的数据,即马车每天行驶30公里左右,并且排除其它意外因素干扰,所以康熙皇帝前往承德避暑山庄的时间最快为8天。

小林历史观,坚持原创,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康熙皇帝要是看到我们现在的高速公路、高铁,估计会羡慕死我们现代人。天安门到承德避暑山庄总路程是250公里,自己开车三个半小时,高铁开通之后只需要一个小时。而在康熙年间,从京城到避暑山庄,需要的时间却长达8~10天,如果边走边玩的话,一个月都有可能。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修建的皇家离宫,康熙年间开始修建,后面又通过雍正、乾隆的不断扩建,整整花了八九十年的时间,形成了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专属避暑胜地。北京的夏天是非常热的,而且古代又没有空调,哪怕他是皇帝也买不到。所以,每一年皇帝们都要到避暑山庄去避暑,有时一住就是两三个月。

在康熙的时候,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马车,但是皇帝出行不会孤家寡人,一人前往会带上大量的嫔妃,太监,宫女,还有御林军。吃的用的,零零散散的东西不会少。一个大型的车队,前行的速度是非常慢的。马的速度一天能够跑上100公里,但是这么大的车队的话,一天最多也就个前进个三到五十公里。如果按照50公里的速度,大概需要5天。但是皇帝不会每天按时赶路,有时心情好就会在行宫多住几天。



为了让皇帝和随行人员有休息的地方,按照每天30公里的速度沿途修建了一个又一个行宫。选的都是比较风景比较优美的地方,环境也非常好,本身就是一个景点。圆明园就是原来的行宫。皇帝来了一般都要住上个几天。在紫禁城里呆腻了,皇帝和嫔妃们出来游玩就更加顾不上时间了。因为在出来之前,皇帝早已经把军国大事交给了监国,如果有急事的话,也会快800里加急送到皇帝身边。



100多年时间,路程没变,但是所用的时间从5~8天变成了半天,甚至一个小时,这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现在北京到承德距离230公里左右,清朝时路线远不如现在,因此至少有250公里。

古代人骑马行路,快马一天走100公里左右,若是马车也就60公里左右。康熙去承德不外乎是避暑或者到木兰围场狩猎,都是大队人马,队伍里肯定还有妃嫔皇子公主太监大臣什么的,肯定更慢,骑马一天走50-60公里,马车一天30-40公里,这个速度是比较合适的,不至于舟车劳顿,因此算下来要5到9天左右。




以前皇帝从京城到避暑山庄随从很多,到哪里驿站都是需要驻跸休息的,所以需要的时间!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御用马车和车队,这样的话行车按照每天20公里-50公里的速度大概需要6-10天。






不说康熙从北京到承德避暑山庄用了多久,咱们暂且看康熙的一个后代的“逃亡时间”,便可知道这些王公贵族们,若是拼了命地从北京到避暑山庄,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了。

公元1860年,这是康熙去世后的一百多个年头,大清已经不复以往的强盛,而在数十年前,乾隆皇帝把爷爷留下的避暑山庄继续加工完善,成为了当时天下的“圣地”之一,而这一年的八月初八中午,一伙人在紫禁城东大门集合。

这伙人正是准备出逃的咸丰皇帝、慈禧、慈安等人,他们因为列强联军的接连胜利而被吓得惊慌不已,以“木兰秋弥”,也就是到木兰围场打猎为借口,丢下北京城,趁机逃亡承德避暑山庄。

自八月初八出发,咸丰一行人从北京向西奔逃,与联军的方向正相反,而正是这种迫于生死的压力之下,咸丰等人创造出了古代团体移动速度上的一个奇迹,承德避暑山庄距离紫禁城在450里左右,他们仅用了8天到达。

8天的速度,这其中还有大量的奴仆和侍卫、官员、后宫,在八月十六的时候,这群来自于中原中心的统治者们来到避暑山庄的门前,一天的移动速度超过了50里,而这个速度,也是最快的速度。

即便是康熙,也比不上这个速度,虽然康熙皇帝用尽全力骑着马必然能比这个速度更快,但康熙根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生死危机,康熙也好,乾隆也好,他们去避暑山庄,都是闹着玩的心态,半个月、一个月才到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不同的只是咸丰。

而即便是时代发展到咸丰时期为止,当时的陆地交通工具,最快的、最常见的形态依旧是马车,所以从康熙到咸丰,在整体的移动速度上,是没有太大的改变的,因此咸丰到达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的速度,也一样能代表着康熙最快的速度。

建自承德避暑山庄,这一个乃是大清重要的皇帝行宫之一,说是行宫,其实避暑山庄更多的作用不在于“避暑”,而是在于当时以大清满族为核心的多民族外交。

游牧民族社会,极其喜欢建立多都城,和中原王朝多都城不同的是,游牧民族的统治者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都城进行移动,满清更是如此,在统治者眼中看来,不同季节更换所在地区,这正是模仿了他们以往的“游牧习惯”。

承德避暑山庄建立在河北与蒙古、东北满洲的交汇核心地带,最早的建立思路,来自于多尔衮,但多尔衮还没把避暑山庄变成现实,就先撒手人寰了,而随后一直到了康熙时期,才有空腾出手来处理这个事情。

避暑山庄的建立,是为了更方便大清的统治者在此地接见来自于蒙古的使者,又因为大清皇帝也同样是蒙古的“大汗”,所以避暑山庄的作用更盛,等同于一个地方权力和中央权力进行交流的中心。

再后来,就连西藏的使者都是来到避暑山庄来面见皇帝,避暑山庄内有的格局建立得酷似拉萨的“布达拉宫”,这里的目的正是大清统治者释放出来的善意,也是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坐实了避暑山庄“民族外交”的场所的地位。

当然啦,避暑山庄也的确因为地理条件的优越才被选作为一个不是都城,但却胜似都城的行宫。

避暑山庄处于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汇处,这样的地形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既不承接中原地区的炎热,也不历经北方高原寒冷的冲刷,因为地形的复杂对流,反而让避暑山庄一带常年清凉,说不上四季如春,但温度很舒适。

自康熙四十二年起,这一个“热河行宫”,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一笔一画。

在康熙的晚年里,外交必须要建立一个行宫才行,而此前多尔衮计划的避暑山庄,就非常适合,譬如蒙古来人,就直接从高原草原一路而来,不必再兜兜转转跑到北京,非常方便,于是康熙后期,加大精力开辟这个圣地。

但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为止,避暑山庄都还没完成全部的拓展,当时仅仅是完成了宫殿和一些园林的布置,被称为“前三十六景”,或者说,其实前三十六景,也是一个完整的避暑山庄了,只是后来乾隆扩建,才说之前的没有完成。

康熙驾崩后,雍正即位,但雍正很显然没有把重心放在这里,雍正在位十几年,要解决康熙时代留下的经济毛病非常多,加上雍正为人很节俭,所以他对避暑山庄是有些反感的,连去都没去过几回。

勤奋的雍正驾崩后,接过局面的是宝亲王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

而乾隆,乃是康熙的崇拜者,再加上雍正十数年对经济的梳理,乾隆可以享受成果了,于是乾隆再次把避暑山庄的完善事业拿出来处理。

乾隆六年起,接下来的十三年中,大量的物资资金砸入避暑山庄,乾隆模仿爷爷康熙,也造出了一个“三十六景”,加起来就是七十二景,大大地充实了避暑山庄的底蕴。

在乾隆执政的生涯中,乾隆对于“游牧”这个活动极其热衷,其实康熙后期、雍正时期,两位皇帝已经渐渐忘了女真的“老本行”,那就是狩猎,而乾隆却是记得,所以他很热衷于去木兰围场打猎,在他的一生中,去的数次达到清朝皇帝的巅峰。

而这个时候,避暑山庄就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本来在木兰围场一带,还建立了将近二十个行宫,但脱颖而出的,还是这个避暑山庄,或许是因为避暑山庄几乎没有怎么热,也不怎么冷,恒温的特点让满清贵族对它青睐有加。

在乾隆时期,避暑山庄的名声发展到极致,乃至于到现在为止,关于避暑山庄的很多传说,都是围绕着乾隆来铺垫的,而这一段盛世,也是满清帝国落日之前的余晖,发光发热,以避暑山庄呈现着。

任乾隆怎么也没想到,在他之后,咸丰皇帝竟然是以“逃跑”的形式来到避暑山庄,咸丰用了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跨越这一段祖辈们满心欢喜所踏上的“休闲之路”,但他不一样的是,满心焦急,狼狈不堪。

最重要的是,避暑山庄,当时被称为热河行宫,却“葬送”了一个帝王。

在逃到避暑山庄后,因为常年以避暑山庄作为半政治、半休闲的一体化中心。

所以大清这群人来到这里展开工作也是很快的,此时的咸丰身体已经孱弱,慈禧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掌握了权力,在第二年,咸丰驾崩于避暑山庄。

后面的故事,也是围绕着这种山庄展开的。

慈禧和慈安太后夺权,将此前咸丰留下来的顾命大臣在赶回北京的半路拦截杀害,这便是著名的“辛酉政变”,辛酉政变的酝酿场所,正是这避暑山庄。

所以避暑山庄,本身就有着大清皇权落入后宫之手的转折性标志在其中。

而在慈禧的执政岁月里,虽然大清依旧孱弱,但她个人的奢侈不减,竟是在数十年后,再次逃到了这个地方避难,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留给她和大清的时间,早已经不多了。

到头来,满清统治者们也没有坐上火车或者是汽车赶往避暑山庄。

而在后世的土地里,人人平等的公民们可以自由地来往这个景点,相较一百年前的历史,从北京城到承德避暑山庄,人们欢快地唱着歌,半天就能完成一个来回。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昨天刚从避暑山庄回来,看介绍是7~15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6

标签:避暑山庄   承德   热河   围场   咸丰   紫禁城   雍正   康熙   木兰   乾隆   皇帝   京城   行宫   清朝   北京   最快   速度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