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戒酒、不忌口、不规律吃药,会有什么后果?

患有糖尿病的岳父就是这样子做的。希望糖友们,能从我岳父的经历上吸取教训,得到警示,并真正把这个病重视起来。

岳父是个工程师,而且还是资历老的高级工程师。大小的饭局、酒局应接不暇。加上岳父酒量又好,每次深夜回家都是一身酒气和烟味。有时为了赶一个工程的进度,还要熬夜加班,甚至通宵达旦。泡上一壶浓茶,点燃一支香烟,就进入了工作状态。第二天打开书房门都是烟雾缭绕,烟灰缸里都堆满了烟蒂。

一次单位体检,查出了糖尿病。由于当时没有任何症状,还不相信医院的结果。换了两家医院检查才最终接受这个事实。然而,岳父并没有被糖尿病吓到,自认为身体好,没有把它当一回事。照样的抽烟、喝酒、大鱼大肉;照常的加班、熬夜、喝浓茶。降血糖的药物也是有一次没一次的吃,家人的劝说也都听不进去。

复查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和糖化血红蛋白等几项指标,就没有一项是正常的。医生说再不控制好血糖就会很快出现并发症的。在家人和医生的一再劝说下,这才规律了吃药时间,也不再熬夜,酒局、饭局也推拖了好多。当家人们以为血糖会得到有效控制时,医生预料的事还是发生了。

首先出现了右边眼睛视物不清,没过多久,左边眼睛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一检查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祸不单行,不久又出现双下肢出现了水肿,排不出尿。肾功能受到了损害,体内的毒素和尿液排不出去。只有通过做血透才能暂时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一星期一次,不做立马又水肿。

后来手臂的血管都已经找不到了,做血透时只有从脚背找血管。脚背的一个针眼,由于感染成了“糖尿病足”。溃烂的长度有五六厘米,每天用双氧水、络合碘洗,伤口都不能愈合。再后来腹部都出现了腹水,血透改为一个星期要做两次。晚上睡觉都不能平躺,必须要坐起来用被子垫着背才能休息一会。因为心脏受到了牵累,出现了肥大。

家人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可岳父深受的痛苦却是无人能代替的。在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多时间,岳父最终因肝昏迷、心衰、呼衰而离世了。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的出现。岳父正是因为不戒烟酒、不忌口、不规律服药和作息,才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其实糖尿病只要被发现,就按医嘱用药、正确饮食、规律作息加上适当锻炼,做好自我管理。是完全可以像其他正常人一样生存和生活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大家,谢谢你的关注和点赞!欢迎留言、评论和转发!




谢谢邀请!!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它通过早期的糖脂代谢紊乱,逐步演变为全身各脏器功能损害,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糖尿病早期一般不会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可能有“三多一少”,乏力不适等不适。在这个时期,如果进行积极干预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或者可以控制血糖在较低水平,对于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出现有很好的延缓效果;如果不进行干预,一般在5年以上甚至更快就会出现一些临床并发症,10年以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将达到30%-40%。

糖尿病对脏器的损伤很多,其中威胁生命最严重的是心、脑、肾等脏器的损伤。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肾病变所致在10%左右。糖尿病致残率也很高,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糖尿病患者可以并发所有的眼部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急性感染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有糖尿病心脏大血管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和血糖的控制不良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并发症很难彻底治疗。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它就像一根导火索,可以引爆很多的疾病。为了身体的健康,建议及早预防, 不可放纵糖尿病进展,以免一发不可收拾!


注:图片均下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你好,结果就是血糖控制不好,因为高血糖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随着病情发展都可能会出现;糖尿病可怕,就可怕在它的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眼底病变、四肢神经麻木、心脑血管疾病等等,但是一切良好的血糖的控制都是建立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规律用药。你这样问,表达的意思就是得了糖尿病不管,任其发展,最坏的结果是啥?以下为你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为什么会提出来得病了任其发展这个问题?

可能是有两方面的原因

1)像大多数人的观念一样,当病情没有危及到自己生命的时候,不想自己的生活习惯改变,特别是长期吃药更接受不了,感觉人好好的活着怎么就一直吃上药了呢?要是不发现这个病,不也像往前以前该咋生活咋生活。这种思想就是对这个病的认知度不够,不知道不好好控制,病情发展,自己以后要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对自己的生活,对家庭其他人的影响。很多人是宁愿最后坐到轮椅上,变为一家人的累赘,也不想当初好好看病,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

2)就是家里经济不支持,没有条件,这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但是这个病,不好好控制,转归很不好,可能将来会给家庭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可以咨询下当地医院和医保窗口,能不能申请下慢性病医保,报销部分药物费用。另外现在的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各种保险住院期间也是能报销一部分的;但是不管贫富,饮食控制我们一定要注意,这是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是基础,我也喜欢反复给糖尿病病人灌输,不建立在合理饮食基础上控制血糖,就是耍流氓,那是不可能控制好的,你多吃点少吃点,对血糖都会有影响。

2、糖尿病不控制好的话,结果有多可怕?

糖尿病我们怕,就是怕它的并发症,长期血糖升高可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足部受伤后伤口难以愈合,可出现伤口感染和溃疡,就是我们说的糖尿病足,严重时需要截肢。糖尿病持续发展还会影响到肾脏 ,严重时出现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这个阶段只能依靠规律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另外糖尿病还会导致多发神经病变,导致肢体出现感觉过敏、刺痛、灼热感、袜套样的感觉;糖尿病还容易并发各种细菌、真菌感染,切口不能愈合等。

小结:糖尿病病人,马虎不得,一定要积极治疗,后期失明、糖尿病足引起截肢、肾功能衰竭、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可能是致畸致死的,到时候不仅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还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以医院为准!用心码字,认真回答问题,感觉还可以的话,点个关注吧!



我的同事东东,今年才五十三岁,就是因为得糖尿病后,不戒酒,也不忌口,烟照抽不误,感觉已露出下世的光景。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局长的女婿,现在会变成这样子。因为糖尿病,曾经五大三粗的身体,瘦成了麻杆,曾经典型的国字脸,瘦成了猴哥,过去满口整齐的白牙,掉了一半,被烟熏黑了一半。头发也比过去少了三分之二。

东东是211大学毕业生,学历高,而且人还长得好,分到单位以后,很快与局长的女儿谈上恋爱,成家立业。谁也没有想到,前些年,单位突然与省上一家单位合并。丈人已经退休,影响力有限,只能把女儿想办法弄到省城,而他,在分支机构原地不动,上班只有他一个人。虽然还干过去的工作,但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一切也在预料之中。孩子上了大学,去了外地,他和媳妇办了离婚。在单位是一个人,在家是一个人,孤苦伶仃。到了夏天,天太热,整夜整夜吹空调才行。费家里电,不如住在单位。他买了几箱方便面,买了几箱饮料,就在办公室打了地铺,整整一个夏天,没出门,整天躺在地上,不分昼夜地看网络小说。饿了,泡方便面,渴了,喝手边的饮料,实在想改善伙食,点点外卖。

有一天,过去的同事来看他,一见面,大惊失色,发现他瘦得失了人形,催他去医院检查,一检查,得的竟是糖尿病。

这个病最需要人照顾,偏偏他又与父母基本断绝关系,再不来往。这,又是一件让人唏嘘不已的事。

东东有个弟弟,以前在一个不错的单位当出纳。找了个漂亮女友,工资维持不了日常花销,就开始在单位的钱上动手脚。后来,买了新房,加上装修花钱,窟窿越来越大。这么说吧,当时我买个房才七万块,他弟弟,就弄了人家二十多万。东窗事发,卖了房子,家人到处借钱补窟窿,总算没有进去。但,工作丢了。

过去,父亲活着还不觉得,父亲去世后,母亲的那点退休金,养活个没收入的儿子,很是吃力,还想攒钱给娃买房娶媳妇呢,就经常来找东东接济。东东那点钱,还要管娃上学,也不宽裕,够花而已。起初他支援一二,后来,因为这事,彻底与母亲撕破了脸,被骂成不孝子。

有一天早上,东东血糖比正常人高了30多,晕得下不了床,走不了路,好不容易打电话叫来朋友,把自己送到医院。

我去医院探望他,第一件事,他用微信给我转了2千,让我给他现钱。这是干嘛呀?我问。原来,医院那个男保洁照顾他,每天200,再加上,还得出去给他买吃的,买酒,这都得现钱,难道,能把手机给保洁,让他拿去扫码吗?

还敢吃外卖呀。我问他。他眼睛望着窗外,不言语。想想也是,难道叫他在医院自己做饭吗?但凡他会自己做饭吃,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听说糖尿病,家人的照顾,自己的节制最重要,可这最重要的两样,东东都没有占。身体越来越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要有哪个女的看上他就好了,有个热汤热水,不整天吃外卖,他没准还能高寿呢。




呵呵,很负责的告诉你,你会收到两种后果。

1.你能尽情品尝到各种美食,想干吗干吗,爱吃啥就吃啥,放纵味蕾,快意人生!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你会出现在哪里,谁也不会这样对自己好,既然每个人一旦完成出生,最终的结局都是奔向死亡,何不让自己每一天都充实、快乐、满足呢?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玩,活在世上有意义吗?对这种“废人”,医生治他也是多余。

2.你可以加速完成你的生命历程,只金剩下快乐的时光。你的神经血管会加速报废,要不糖尿病足截了它,无所谓,有车代步呢。还有视盲,有钱可以搞个移植或者个人工眼。再说,要眼干什么,世间太多不公平、无耻的事,不想看,这下不用看,倒清静了。对肾、心、脑、膀胱等多脏器的损害,会因为你的百无禁忌而加速爆灯。没关系,不求红红烈烈的生,也不求红红烈烈的死。死亡又是一次超度,20年又是一条好汉。

我作为一个医生,我都是站在你一边,为你着想的。不知你收到后,认不认可?


@大家健康 @美食 #糖尿病# #价值观#




如果糖尿病患者不戒酒、不忌口、不规律吃药,会有什么后果呢?相信大家心里都会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患者的预后会非常糟糕。

对于糖尿病患者,标准的治疗方案就是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不能达到目标范围,就要使用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

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到了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由上几点可以看出,想要拥有健康,就要尽量做到以上几点。

所以生活随意,不按照医生嘱咐的按时服用药物,那么疾病肯定就会给你点颜色看看,就可能出现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眼睛、肾脏、心脏、脑部等多部位的损害。

当出现视力下降、心慌、浮肿等症状的时候,积极进行治疗还是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的。但是如果继续不注意饮食,继续喝酒,不规律用药,那么病情就会继续发展到器官衰竭的地步,那个时候的病人,生活质量会非常的差,出现失明、截肢、肾衰竭需要透析维持生命。

相信这种状况是所有人都不想见到的,所以趁现在,尽早调整生活习惯,预防为主,就像我们对付新型冠状病毒一样,做好自我防护,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疾病就不会找上门来。一定要以身试法,你以为疾病会放过你吗?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问题请留言,必复!




会诱导或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加病人痛苦。




结果可能会吓到你!


要控制血糖,首先要忌口。如果糖尿病人不想忌口,该吃该喝,必须先让他知道血糖严重升高的后果。


目前市面上的降糖药无非是在原糖、除糖、胰岛素、消化道上下功夫。消化道功能一加强,血糖的生成就自然增加,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运输血糖。那么,胡吃海喝的糖尿病朋友应该如何选择药物降低糖度呢?


抑制肝糖原释放是没有用的。因为自己体内的血糖值很高,所以自己抑制肝糖原释放。抑制消化道功能的也不能使用。否则,消化不良就等着你。只能选择刺激胰岛素释放和胰岛素增敏剂和排糖的药物。


如果胰岛的剩余功能仍然可以,那么你可以蒙混过一阵子。但是,相信这样的好景一定不长。到时候胰岛就成了一匹疲惫不堪的马,胡吃海喝,刺激胰岛素释放药物,都是在给胰岛加鞭。胰岛本身已经很疲倦了,你还没有让它休息,抽打它。因此,它只会提前罢工。



而此时,血管病变,慢性并发症会慢慢向你袭来。类似失明,心肌梗塞,截肢,四肢麻木等等。他们通常不会立即致命,而是慢慢地折磨你。你能想象,从正常到残疾的感受吗?


从严重的角度来看,急性并发症,5秒到达战场,最常见的是酮症酸中毒。一个抢救不及时,就可能没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类似的例子,放纵饮食,最终死亡的糖尿病朋友不少。


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科学用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这才是保证健康,远离糖尿病并发症的王道。#哆咖医生超能团#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并发症的出现,无论是生活干预还是药物治疗,其目的都是为了尽量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另外,糖尿病不仅仅是单纯的血糖升高而已,它还表现为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等一系列的代谢紊乱,进而由此造成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损害。

长期处于高水平血糖状态,人体各级血管会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危及到心、脑、肾、神经、眼和足等靶器官,据统计,糖尿病患者死亡人数中有一半以上是因心脑血管疾病所致,而且因糖尿病所致截肢、失明的概率更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0余倍;

还有,糖尿病所致的并发症多达百种,一般来说,患有糖尿病10年以上的人群中有近40%的患者至少会出现一种并发症,而并发症一旦出现将无法逆转,如果此时放弃相关治疗和干预,其结果只会是病情日趋严重,进而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是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的治疗方式,只有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才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才能尽量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其寿命。




哈哈,这是放弃治疗的节奏啊!后果不好说,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几年也没有事,但不代表一直没事,只是还没有到表达出来的时候。

据了解糖尿病的并发症大概得有一百多种,有些致死有些致残,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表达的并发症也大不相同,但长期不控制血糖,极大概率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神经、内分泌等调节机制受损等等。

最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自我感觉良好就可以不用注意了,这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也是对家庭的不负责。如果不是生无可恋,还是该戒酒戒酒,该吃药吃药,该运动运动,饮食上控制一点,说不定比一般人活得更健康,寿命更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30

标签:糖尿病患者   胰岛   规律   酸中毒   脏器   岳父   并发症   血糖   血管   糖尿病   后果   疾病   饮食   医生   单位   生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