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清贫和公平,科研经费乱象、指标生低分入学

高校的确是腐败重地,这是没得说的,但是高校腐败和巨贪们又不一样,往往是蛀虫式的而非骇人听闻式的,像某枪杀情人的某厅,某赖晓民这样骇人听闻人神共愤的不会有,因为的确也达不到那个水准和能耐,但是这不妨碍在很多小事情上面动手脚。


高校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清贫和公平,科研经费乱象、指标生低分入学

譬如本次爆料的转学,某种意义上对绝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普通人考上华科的概率也不大,以华科所在地湖北省为例,华科也算是普通学校里学霸学神级人物上的学校了,普通人你上个二本三本人家插个几队还能把你挤到大专去?

某种意义上这个事情并不恶劣,但是恰恰是因为对大部分人影响不大,而得到了本校存在默认的情况,也可以简单说是成为了某种默认的手段,还可以再深一点说,父母是该校教职工的可以从某一本校转到该校,这在前些年渐渐成为一种常见但非明面手段。


高校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清贫和公平,科研经费乱象、指标生低分入学

当越来越多人尝试使用这样的不公平方法后开始对社会公平产生影响,也逐渐会把痕迹暴露在公众视野下,同样也恰恰是在目前这个时间高校里不堪的样子逐渐浮现出来,你以为的象牙塔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纯洁。

类似的问题其实也常常发生在其他学校,譬如你校领导们招生时候去异地吃了一顿不多不少的豪华大餐,住了个舒适的房间或者去某地玩了一把,算在财务支出了,这种事情并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小型的贪腐在校内真的是可以存在的,相对封闭的环境相反会滋生内部更宽容的态度。


高校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清贫和公平,科研经费乱象、指标生低分入学

从国家到学校再到群众对高校是真真实实的比较宽容的,经常有评论会说大学教授多穷戏子收入过高,应该把收入分给科学家科研人员高校等。类似的话真的很多,然而事实是高校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清贫,以科研基金为例,相信知乎上进过实验室的朋友都知道在课题截止前,绝对有个疯狂花钱的时期,因为花不完的钱国家也会收回,多得是买纸买口罩买冰箱买电脑,我隔壁实验室仓库塞了二十多台一万多块买的电脑扔了几年也没用,就是为了把钱花完买的。买些用品也就算了,某些老师还会有比较难看的手段,比如说发给学生的劳务费,我可以给你算一个月三千,你也得在劳务费上签字,但是到手你得还我两千,四个人就是八千,这项收入不是什么大钱,但我相信这和你们心中一心做研究的老教授形象一定是格格不入的。再者还有类似与华科同在武汉的王攀教授,带外卖接孩子叫爸爸卡论文搞学生这种事情,你觉得会有吗,肯定是会有的,我楼上那哥们家里有钱考上研究生他爸送了他一辆奔驰,他也没想到读研三年会开着奔驰接老板的小孩三年。这哥们实名举报把举报信送到校党委,已经一年了他老板还是开着豪车在学校穿梭。


高校没有你们想的那么清贫和公平,科研经费乱象、指标生低分入学

我们国家人很多,导致各个层次的人也很多,刚吃的起饭,工资刚够花而且累死累活的教授教师真的是大把大把的,但是开着奔驰宝马腰系lv手拿纪梵希的也不在少数,你抨击这样一群人,前面那些觉得委屈,大家都宽容对待这个群体,后面这些人渣又开始中饱私囊贪赃枉法,所以对高校这个环境真的不能不动手又不能给太大压力,而且改革早就应该改高校,还是四五十年前的体制你跟我讲不产生贪腐是不可能的,该动手就应该动手,而且高校本来就应该是思想文化最前沿的阵地,如此保守守旧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高校   劳务费   骇人听闻   清贫   大把   普通人   腐败   哥们   宽容   公平   手段   类似   教授   事情   指标   收入   学校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