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深圳确实拿到了“大礼包”,尤其是金融、科技方面。

不过,有一种偏激的论调,认为“深圳拿了大礼包,广州药丸(要完)”,我知道这些人是为了卖房子,本来不打算搭理,结果发现一些外地、外省的大V也在并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开始这种鼓吹,我觉得有必要驳斥一下。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左:深圳 右:广州

深圳拿“大礼包”的背景是什么?深圳、广州的资源、走向是什么样的趋势?政策影响力会导致什么样的变化?国际局势的变化对哪个城市影响更大?本文一次性把这些话题说清楚,希望不要盲目吹深圳房价了,不要害人。本文引用的数据都是官方数据,新闻来自公开报道。

01

深圳的消费力和城市地位不匹配

深圳拿“大礼包”的背景是什么?

没错,四十岁生日。不过,还有一个背景就是深圳的经济增速一直在下滑:2016年,增速为9%;2017年,增速为8.8%;2018年,增速为7.6%,2019年,增速为6.7%。

深圳是什么?是旗帜,是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如何延缓或者对冲这种趋势?给她支持!这个逻辑很简单。

过程中,深圳的房价一直在上涨,但与此同时,写字楼的空置率一直在走高,说明一些公司、机构不堪重负,要么离开深圳,要么直接关门走人了。

我们还是用官方数据说话:

在《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2019年深圳小学生招生人数是20.4万人,比2018年下降了1.1%;幼儿园招生人数为17.98万人,比2018年下降了7.1%。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2019年年末,深圳移动互联网用户为2517.50万户,但是2018年年末这一数据是2977.6万户,也就是说少了460.1万户。

再来看看移动电话用户的数据:2018年是2977.6万户,2019年是2896.5万户,又是81.1万户“消失”!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深圳作为一个光彩照人的一线城市,为什么大专就可以入户了。除了“入户人性化”这种称赞之外,我们也要看到深圳入户如此宽松是为了对冲人口流失的隐患。

今年上半年,深圳出了几单大家都知道的新闻:有家长因为学位房入读资格变动,跪在某学校门口;火到爆炸的光明某项目,394套房源,一共计8998批客户认筹,中签率4.37%,一个筹100万,共冻结89.98亿!另外,还有宝中某公馆千人抢5套房!

这样的新闻一出,一批在深圳买不起房的码农、白领直接就奔广州买房,因为广州的医疗教育条件更好,但是房价几乎便宜一半,某些区域可能还不止……

在高房价的压力之下,深圳的消费力一直和城市地位不匹配,甚至排在内地一些城市的后面。

2018年,消费力十强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武汉、成都、深圳、南京、苏州和杭州。

2019年,消费力十强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深圳、杭州、南京、苏州。

2019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比中部城市武汉多了222.68万人,但2019年的消费总额仍比武汉少866.79亿元!

深圳消费力连续两年排名第七。

2020年上半年,深圳消费力终于排名第六,是因为排在前面的武汉掉下去了,大家都知道是因为疫情。

深圳人不是很有钱吗?人口也不少,为什么消费一直起不来?因为很多人的漂泊感很强,没有在深圳消费的欲望,只想回老家消费、买房。那些在深圳买了房子的,压力山大,节衣缩食,属于主动压缩欲望,没有能力扩大消费。没错,深圳的财务自由者不少,想买啥就买啥,但是他们在2000万人口中的比例少,他们又能买多少呢?

以前还有一种说法,说深圳的消费力被香港分流了。可是现在香港因为疫情,深圳人也过不去,来看这种情况下的消费力排名,剔除武汉因素,深圳的排名并没有前进。

深圳人累了,也买不动了,既要买高价房,又要推升零售总额,这不科学,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

此谓深圳之内忧。

02

为什么力撑深圳科技和金融

那么,什么是深圳的外患?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她的突出优势是科技和金融。所以,这次的大礼包里面特别给了科技和金融更多的“加持”,为什么?

深圳的科技力量固然来自于自身进步,但有一部分也来自于对大洋彼岸的模仿与学习,这话没错吧。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深圳

说几个公开新闻:

华为芯片断供危机以来,高通、联发科等多家芯片制造企业陆续表示,已向美国申请出货华为的许可,但截至目前,尚未有企业披露许可证申请结果。

海外网10月16日报道,10月15日,微信禁令的庭审结束,美国法院紧急叫停了微信禁令,法官表示,在美政府上诉之前,她绝不会允许这项禁令的执行,这将侵犯数百万美国人的言论自由。

来看看华为在如何积极应对:

2020年10月12日,“华为北京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业内猜测华为正在为储备芯片人才做努力。

任正非在7月底先后带队去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为的合作非常深入,而且延续时间长,包括:通讯领域、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热设计、芯片等。

在复旦大学他说: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未来我们拼什么,就是拼教育、拼人才。

在东南大学他说:前沿科学是“黑屋子”,大学教授是一颗颗珍珠,大学是灯塔,照亮大学生们的前行之路。教师努力去做火花,点亮孩子们的科研之路。

在南京大学他说:点亮教育之路,不拘一格培养创新人才。

深圳的巨无霸企业在科创方面正在努力打地基,从基础研究抓起,准备绝地反击,但是过程很艰难。过程中,深圳本地的科研力量、高校力量其实已经无力支撑华为的反击,华为只能走出去,在北京以及长三角布局,这意味着华为在科研这一块的支撑点已经非常多样化,深圳高校科研力量的短板日益凸显。

众所周知,华为终端等一批子公司布局在东莞,一些重要系统、硬件的研究、发布也已经放到东莞。

中兴、大疆也被美国盯上了。

美国《国会山报》9月24日报道,在2021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国会试图禁止美国政府购买中国无人机及其附属配件。这对于在美国无人机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市场份额达80%左右的中国无人机巨头大疆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美国《华尔街日报》18日披露消息称,美国政府再度将目标锁定华为、中兴,正着手推动说服发展中国家避开上述两家公司的电信设备,使用华盛顿方面声称的“更安全的替代设备”。

深圳的科技发展未来会遭遇更多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技术层面,也来自于市场。

所以,为什么“大礼包”中一再强调扩大开放,一再强调积极支持深圳的科技发展,因为局势使然,必须支持,而且必须赢。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深圳

金融方面的挑战不用多说,说两个新闻:

根据新加坡金管局的数据显示,海外资产流入新加坡,非居民存款猛增44%,至620亿新币。同时,新加坡4月份本地银行的外币存款几乎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达到创纪录的270亿新币。

而且在9月25日,英国商业智库Z/Yen和中国金融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全球前五大金融中心是纽约、伦敦、上海。

上海正在强化其金融全球化的通道,所以,给深圳金融行业一些优惠政策,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金融方面,深圳与渔村的关系之密切还用说吗?必须给深圳金融利好以对冲可能的变化。

以上就是深圳拿到“大礼包”的背景,我没有看到一点炒房的利好,我只看到深圳要二次创业的巨大压力,深圳必须勇往直前,杀出一条血路。

对于深圳而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哪里需要那么多吹捧和掌声?稍微清醒一点的人都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捏着一把汗。

03

挖掘“深圳都市圈”的潜力

深圳的外向拓展因为国际局势的变化受到影响,因此,眼光向内,挖掘“深圳都市圈”的潜力是深圳要做的事情。

通过轨道交通建设拉近都市圈成员的距离,把研发中心和销售端口放到深圳,把工厂和仓储放到成本较低的区域,这也是一种市场选择。这样做固然也有一定的增速,不过,和以往的模式相比,肯定会慢一些。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以前,深圳是大开大合通过与大洋彼岸交换信息,卖出商品,获得财富,如今这一渠道还在,但是……

2017年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8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6.5%;

2018年,增长7.0%;

2019年,下降0.6%;

2020年上半年,下降0.5%。

所以,我们要为深圳加油打气,而不是夸耀深圳的成功,或者过多沉迷于以往的光荣中。深圳要做的是,除了保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友好国家、区域的贸易高增长之外(其实因为多数国家体量和消费力不大,成长空间有限),还要快速转向国内市场,整合深圳都市圈的资源,深圳已经在这么做,不过最终能做到什么量,还未可知。

这已经是一套全新的打法,竞争对手不仅仅是珠三角、大湾区的兄弟,还有长三角的城市,还有西南双雄成渝。

深圳的优势还在,但是深圳的成本也上来了,深圳最大的优势是“软环境”优势(包括市场意识)、具体的制度优势、税收优势等,但这些优势在高房价面前能持久否?

历史座轴中的深圳曾经意气风发,曾经开疆拓土,但是如今已经换了战场,所以思维也要调整。

04

广州在披荆斩棘

再说说广州,广州今年上半年虽然受到两次疫情的冲击,其实增速还是和上海差不多,高于北京,这是在一线城市中的比较。至于重庆在总量上超过广州,我已经写过专文分析原因,其实就产业结构以及人均GDP、人均收入、金融、科技等方面来比较,广州仍有非常大的领先优势。

早在2012年一季度,天津、重庆的GDP就超过深圳,结果如何?

广州的消费数据一直在重庆前面,远超深圳,上半年因为疫情因素被重庆短暂超越,相信会很快反超回来。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广州

广州相对于深圳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在珠三角,深圳是骁勇善战的猛将,积极拓展,是蛟龙一般的存在。广州当然也有这一面,但岭南文化的底蕴注定广州会更注重均衡,以及长远的规划,还有要留有足够的后续爆发力。

所以,广州在规划一个新CBD的时候,会把学校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优先考虑,这是一种传统。这和深圳很不一样,深圳是抓到机会先干起来,学校以后再补,医院以后再建。

在面对巨变的时刻,广州的回旋空间和抗压能力会大一些,为什么?

如果赚快钱和暴富的机会不再存在,人们就会向内寻求一种自我的提升和完善,也会更多关注家人和家庭,而生活和工作的性价比会得到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深圳人会来广州买房安家,重新就业的原因。

广州的竞争力在哪里?

既有传统产业的不断更新,也有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还有华南首屈一指的教育医疗配套,更有四个一线城市中最实惠的房价。

广州最新的轨道交通规划,所谓“三纵两横”,其实是进一步强化了枢纽的功能。

再看看航空枢纽: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前8月,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国第一的是广州白云机场,达到461.04万人次。前十大机场吞吐量排名依次为:广州、成都、深圳、重庆、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东)、西安、上海(虹桥)、杭州。

广州人虽然不吱声,但是已经在机场旅客吞吐量上夺冠。

9月27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这是国内民航机场史上规模最大的改扩建项目。其建成后,白云机场将成为国内跑道最多、航站楼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机场,2025年有望实现旅客吞吐量1.05亿人次。国庆中秋假期,广州白云机场出港航班量全国机场排第一,八天共接送旅客133.13万人次。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效果图

地铁里程方面,广州也是全国第三:运营里程515公里,在建地铁12条、308公里。

还有高新技术企业:据第一财经报道,在27个省会城市中,广州、杭州和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前三。是的,杭州虽然很红,但是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就是领先。这当然是城市活力和转型升级的体现。

仔细扒开数据看看:1-8月,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8.8%,比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中的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疗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累计产值分别增长89.8倍、11.7%和7.7%。

广州很明显是一边在苦练内功,一边在咬紧牙关转型升级,而且已经看到效果。

所以,在世界风云变幻的今天,在大湾区其实面临巨大压力的今天,我们要说:大湾区幸亏有广州、深圳,深圳在努力奋进,广州又何尝不是在披荆斩棘,积极有为?

深圳的成绩有历史上的特殊政策之力,有香港之力,有今天和过去的“大礼包”之力,相比之下,广州收到的礼包小多了,某些时候几乎等于没有。

就是搞个自贸区,在税收优惠方面,广州南沙都不如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

05

广深同心,其利断金

大湾区需要深圳,中国需要深圳,但其实深圳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如果深圳减速,广州是会感受到压力的,因为这意味着两市之间的各种交流、合作、贸易都会减速。如果深圳减速,那么深圳都市圈的一些任务,可能会转给广州都市圈,反之亦然。同在广东省这个大盘子内,这一点相信很多人心知肚明。

广州在目前的大湾区是个什么角色?我的看法,是一个地位不断上升,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说深圳是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剑,广州则是定盘星。深圳必须赢,但广州同样一点不能输。广深同心,其利断金。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深圳

深圳必须赢,广州一点也不能输

广州

为什么?请诸位去看看大湾区另外两座中心城市的经济数据,我就不评论了。除了一往无前,广深两座城市没有退路。

广州和深圳的不同之处在于,她相对深圳而言更多一些内贸渠道,尤其是广佛的产业交融、广州发达的第三产业,实际上这些年来形成了有效且通达内地城市的巨大贸易量:

广州是中国汽车制造第一城,也是华南消费力最强大的城市(1-8月,广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83.07亿元;深圳同期为5240.11亿元),同时广州拥有地理上的特殊优势,又稳居全国铁路四大客运中心之一,所以,要向内挖掘潜力,广州具有天然的物流渠道、资源、成本优势,广佛也有强大的制造能力。

广州正在积极将地铁建设伸向中山、珠海、清远,同时也达及东莞、深圳,换言之,广州正在提升自身在大湾区的流量层级,而流量即意味着经济活力和机会。

珠江东岸的巨变,对于深圳而言意味着什么,对于东莞意味着什么,其实东莞人、深圳人很清楚,这样的局势之下,更突显广深佛莞四个万亿级(准万亿级)GDP城市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广州相对深圳而言,土地空间更广阔,科教文卫资源更为丰厚,而天河、黄埔、海珠、南沙在新兴产业方面的成长呈现逐浪而起的趋势。

广州在一线城市生活中的高性价比和较为丰富的工作机会,使得其常住人口的增长去年仅仅比深圳少了1万人,杭州则大超深圳14万人,绝尘而去。

深圳的挑战与焦虑来自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内忧外患,这个阶段的大湾区,需要广州和深圳共同增长,共同发力。

世人对于深圳的赞美已经足够多了,镁光灯之外的广州给省里和中央交着更多的税收,只有一个普通省会城市的待遇,却又要和多个直辖市以及一个示范区来比较各种经济数据,这对于广州而言虽然是应尽之责,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双重标准”的折磨?

宏观层面之外,再来叠加各种地产人士为了推升深圳房价不断扩散“褒深贬广”言论,真是情何以堪。不过,人们总是会用脚投票,近年来,从深圳来广州安家置业的人士在增加。

其实,大湾区一盘棋,如果广州诚如某些地产人士们所言,深圳岂不是要帮扶更多的“穷兄弟”,要挑更多的担子?

所以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广州   深圳   华为   大礼包   东莞   武汉   杭州   重庆   美国   北京   上海   优势   金融   数据   城市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