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投档就会被录取?补录就没有好专业?快来看正确答案

近日,各个省市提前批陆续公布最新消息,甚至有省份已经开始了本科批次录取,有很多同学在后台留言关于高考录取档案状态、录取流程、退档原因,以及补录等问题,下面我们来解答一下各位考生和家长都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已投档就会被录取?补录就没有好专业?快来看正确答案

已投档就会被录取吗?

首先,大家要明确的是,“投档”不代表“被录取”。所以如果你的档案状态显示“已投档”,虽然很大概率会被录取,但是也不是百分百。

“投档”相当于预选,只有预选上了,才有被正选的可能。一般预先的人数要多于正选的人数,投档也是这样。

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根据批次会稍有不同。平行志愿一般一次投档,考生一旦被退档,除了征集志愿就没有再次被该批次录取的机会,所以投档非常慎重,本科一批、二批还要经过模拟投档,确定合适的投档比例后才正式投档,只要考生符合院校招生章程的要求,一般是不会被退档的。

换句话说,平行志愿,如果考生符合院校招生章程的规定要求,一旦投档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退档的。

档案不同状态代表什么?

档案有以下几种状态分别代表不同意思:

1.自由可投:考生的所填报批次还没开始投档,或该批次的档案没有投出去。

2.已投档: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相关院校,考生的档案只有投到相应院校,院校才能下载、阅读考生档案、然后做出录取过程的相关处理。

3.已退档:因为种种原因院校拟不录取该考生,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理由。

4.拟录取:招生院校对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作出拟录取处理并分配考生相关专业。

5.录取:录取流程完成,考生被院校录取。

录取有哪些流程?

投档录取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数据准备→模拟投档→信息交互→正式投档→下载档案→阅档(确定专业)——上传预录信息→审核录取

流程如下:

1.数据准备。省考试院根据投档工作需要,准备院校调档需求数据)、考生成绩数据和志愿数据等,当然,还有体检表、综合素质评价等电子档案信息。

2.预投档。省考试院根据既定的投档规则,进行投档的“模拟演练”,并生成各招生院校生源统计信息。

3.信息交互。省考试院通过录取系统信息交互平台,向招生院校提供模拟投档的生源统计信息,院校根据本校的生源情况,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要求,如招生计划调增等。

4.正式投档。省考试院按确定的招生计划数向招生院校正式投档,把考生电子档案一次性全部投给招生院校。

5.下载考生档案。招生院校接收到投档信号后,将投档到本校的所有考生档案信息进行下载,为阅档工作做好准备。

6.阅档(确定专业)。招生院校根据其公布的录取规则对进档的考生进行专业分配,确定每个考生的预录取专业。同时,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提出预退档意见。

7.上传预录信息。招生院校在完成所有考生的专业预录取工作后,将考生的预录取(或预退档)信息上传,提交省考试院审核。

8.审核录取。省考试院根据招生院校招生章程公布的录取规则,对招生院校的预录取(或预退档)情况进行逐一审核,审核通过,则该轮投档录取流程录取工作完成。

退档有哪些原因?

1最常见的原因

学校分配专业时,某考生所填报的专业都未排到,又不服从调剂,被退档。

2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原因

1.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2.曾经受过纪律或行政处分3.无故退学者4.受过行政拘留5.有盗窃行为6.有殴打行为7.其他违纪行为8.生活散漫

3成绩原因

9.总分低于本校录取线10.语文、数学、外语的单科成绩偏低11.外语听力测试成绩偏低12.外语口试不合格13.外语语种受限14.文综、理综的单科成绩偏低15.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及格16.体育考试不达标或分数偏低17.艺考成绩不合格或分数偏低18.本校不考虑照顾分数

4身体原因

19.体检不合格20.静脉不合格21.动脉不合格22.四肢不合格23.脊柱不合格24.肌力不合格25.胸廓不合格26.色弱、色盲27.身高不符合专业要求28.体重不符合要求29.高度近视30.弱视31.重听32.口吃33.五官不正34.耳科不合格35.嗅觉不合格36.鼻科不合格37.喉科不合格38.口腔不合格39.军检不合格或未参加军检40.属于残疾考生不符合本专业要求

5招生范围原因

41.不符合报考条件42.外省籍考生或高考移民43.男生或女生已录满44.汉族已录满45.未参加本校面试或面试不合格46.所报专业已满47.不服从本校其他专业调剂48.不符合走读条件49.不符合本校招生范围50.不符合调剂范围

6志愿及其他原因

51.某一志愿已录满52.志愿不符53.考生档案材料不全54.取消录取55.其他原因

注:平行志愿,如果考生符合院校招生章程的规定要求,一旦投档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退档的。

为什么有些学校会进行补录?

现计划缺额的原因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生源不足。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第二类:超​退高校。第一轮投档时生源充足,但出现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有关要求而被退档的考生人数多于其调档比例的超额数,致使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比如一所大学招生计划为100人,调档比例为105%,进档的考生则有105人。在录取过程中,未满足录取条件的考生有10人,这就使该大学仅录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计划。

第三类:追加计划。高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该省(区、市)追加招生计划。

补录一定没有好专业吗?

很多同学都会疑惑,是不是补录就都是被别人挑剩下的专业?等到补录阶段的专业是不是都不是好专业?

首先,即使补录也可能有一些好的专业。补录的院校招不满人也不代表这个学校不好。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均为招生计划未录取满额的高校,因为每年高考录取的情况不同,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和专业的名单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补录的学校有以下特征:

1.办学位置偏远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我国地域辽阔,几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区、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听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些高校的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在正常录取过程中未能录取满额而参加征集志愿。

2.招生计划较少的院校容易出现在志愿征集名单之列。院校招生数量少,考生不敢报考。高考志愿填报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招生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录取分数线出现大幅波动,甚至没有考生报考的情况也屡有发生,部分国内知名高校有时也会出现补录的情况。

3.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虽然有些学校的确是因为实力一般、考生的认可度较低而导致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从而需要通过征集志愿的方式完成招生计划的。但还有一部分高校出现缺额的原因是“超退”。往往出现“超退”情况的高校中不乏一些实力不错、知名度较高的大学。

4.一些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也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比如对性别有限制的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的专业以及对考生身体条件有要求的专业。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很可能因为没有达到专业的要求而被高校退档,造成专业缺额。

征集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先查询录取结果再填报征集志愿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没有被高校录取,可以参加该批次录取结束后的征集志愿。考生在查询时要关注自己的录取状态,被高校退档的考生还要看被高校退档的原因,以免在填报征集志愿时犯同样的错误。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同时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报考及体检要求。例如录取时,一考生因视力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被退档,在征集志愿时,该考生仍然填报这所高校相同专业,结果再次以视力不合格为由被退档,浪费了征集志愿的机会。

2.注意多次征集的情况

有的高校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就有可能进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如果在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时仍没有被高校录取,还可以继续关注下一次征集志愿的情况。考生要注意关注省市招办官网、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渠道公布的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省招办公布的志愿填报网站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3.征集志愿阶段,高校的录取分数未必会降低

有的考生认为,出现在征集志愿名单中的高校既然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没能录满,那征集志愿时的录取分数一定会有所降低,而事实却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时,录取分数不降反升。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征集志愿时,缺额的高校和专业的数量并不多,而考生人数却不少,考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许多在正常投档录取时录取分数并不高的学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因报考考生分数上涨而上涨的情况非常多。二是征集志愿往往采取的是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那些分数高的考生肯定会优先投档。

4.征集志愿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

有一些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往往会以高校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录取分数为参考来填报,这是非常有风险的。因为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报考考生的成绩构成与参加征集志愿阶段考生的成绩构成差异比较大。征集志愿阶段由于考生多而缺额高校和专业少,会使高校的录取分数呈上涨趋势,原本压线调档高校的调档分数可能会上涨,考生只参考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分数可能会导致无法被投出。如果该高校往年也参加过征集志愿,则应分析参加征集志愿后录取分数上涨情况如何。如果往年从未参加征集志愿,考生则要参考现在参加征集志愿的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情况,自己的分差最好高于这些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差,这样填报后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一般情况下,考生很难搜集到高校往年征集志愿录取分数情况,如有需要可以致电高校咨询。

5.不盲目挤“热门”高校和专业

一些办学实力较强和社会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因为超退等原因也会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当中。勿庸​质疑​,这些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当然会成为考生优先选择的对象,在征集志愿时成为考生报考的“热门”,从而也使录取分数上涨明显。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有的考生认为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在正常投档时没能录满,征集志愿时的录取分数一定会有所降低,其实不然。高校的录取分数是否降低,取决于缺额的高校计划的数量和报考人数。如果征集志愿时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报考比较集中,还会出现录取分数上涨的情况。因此,建议分数不太占优势的考生避开这些“热门”院校。

6.考生参加征集志愿时要谨慎选择

考虑清楚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更多热门问答

1为什么档案状态长时间没有变化?

录取工作总体时间内,针对某个院校没有规定统一的审核结束,因各高校招生计划人数不同,学校规模不同,有时受其他省份录取进度影响,导致部分学校录取进度有快有慢。同时,省招生办公室对高校上传的数据审核过程有前后顺序,因此院校录取显示时间会有相同,考生和家长只能耐心等待,及时关注本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档案状态变化。

若急需查询,可前往地方招办服务大厅,或是访问院校官网录取查询系统,来查询自己的录取情况。

2档案状态何时会显示“自由可投”?

档案“自由可投”是指考生档案是自由的,自由就是档案没有在任何一个学校。

当所有批次都录取完毕,你的档案状态仍为“自由可投”,证明没有被录取。

如果选择复读,明年平行志愿院校数量仍然不受限制。

3已投档无法填报征集志愿,会再被退档吗?

如果遇到所报考的该批次征集志愿时,档案状态显示“已投档”,“拟录取”,实际上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再进行退档,如果仍不放心,可以与校方联系,或者前往地方招办服务大厅,再次确认录取结果。

4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志愿是否冲突?

有考生担心自己填报征集志愿没有被录取,影响后面批次的录取。征集志愿和后面批次志愿不会发生冲突。录取是分批次进行的,前一批次录取不结束,后一批次录取不开始。

5征集志愿会降分吗?

不一定的,一些热门院校/热门专业可能会出现很多考生填报的情况,这些院校就有可能会出现补录投档分高于常规志愿投档分。

6没查到录取结果,要填征集志愿吗?

填!如果考生被某批次常规志愿录取,就不会投档到该批次征求志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缺额   专业   生源   正确答案   考生   分数   志愿   院校   状态   成绩   原因   高校   情况   档案   学校   财经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