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和电池产业的重心能够转向美国和欧洲吗?

半导体和电池产业的重心能够转向美国和欧洲吗?

欧盟(EU)总部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和欧盟(EU)正在试图把半导体产业和被称为“第二半导体”的电池产业从亚洲转移到本国去,从去年就开始营造一种所谓的“企业回归”的气氛。他们自认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原动力不仅可以依仗强大的国力,而且还自恃拥有左右产业的终端用户群。也就是那些半导体和电池企业的上游客户。

美国的英特尔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排名第一;德国的大众汽车在世界的整车企业排行老大。它们最近发出的声音似乎为本国政府的基调注入了力量。


半导体和电池产业的重心能够转向美国和欧洲吗?

美国的英特尔 (图片来自网络)

当地时间3月23日,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CEO)帕特·盖尔辛格表示,支持美国政府的政策,强化在国内制造产品。并且声称,他们将宣布在亚利桑那州投资200亿美元,新建两个半导体工厂计划,以及年内在美国和欧洲追加投资的计划。大众汽车也在本月15日宣布将与瑞典的North Bolt合作,建设6家产能在40千兆瓦时(GWh)的电池工厂,以覆盖德国、瑞典等欧洲地区。

在半导体领域的影响力方面,台积电和三星电子都是不可小觑的。在美国,布满了诸如苹果、高通、AMD、英伟达等全球顶级的无厂企业(半导体设计),而且亚马逊、微软(MS)、谷歌、IBM等也相继开始自主开发芯片。为了笼络住这些客户,台积电和三星电子难免不在美国当地建立半导体代工厂。


半导体和电池产业的重心能够转向美国和欧洲吗?

美国总统拜登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总统拜登上个月签署了行政令,要求全面重新审视半导体供应链,表示了美国要在半导体领域的自立意志。台积电马上跟风,宣布投资12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新建超微芯片代工厂;三星电子也在考虑在现有的奥斯汀工厂之外增设新的生产线。

欧洲的半导体行业拥有荷兰的NXP、德国的英飞凌和瑞士的ST Micro,以及他们引以为傲的荷兰的ASML。最近,欧盟决定斥资1345亿欧元用于扩大半导体的生产能力,争取到2030年,半导体产品的生产量达到全球的20%。有消息说,台积电正在考虑到欧洲去新建工厂;三星电子也有意向通过并购(M&A)投资欧洲。


半导体和电池产业的重心能够转向美国和欧洲吗?

中国的宁德时代 (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全球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最大的生产企业有,中国的宁德时代、韩国的电池“三巨头”以及日本的松下。作为汽车整车企业的下游供应商,电池生产企业一般要把工厂建在整车企业的附近。根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的数据,欧洲的电动汽车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全球占有率为43.9%。这与欧盟强力推行的环境政策和大众、奥迪、宝马等车企所在的位置不无关系。

为了满足对于整车企业的供货需求,嗅觉灵敏、资金雄厚的中国企业大举进军欧洲,宁德时代在德国等地建立了工厂,并且在持续扩大生产能力。韩国的LG能源在波兰、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在匈牙利都建立了自己的电池生产企业。同时,韩国的企业瞄准了新兴的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相继在那里新建和扩建电池生产企业。


半导体和电池产业的重心能够转向美国和欧洲吗?

宁德时代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池包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变数来自中国。只有中国能够阻止这些主要企业涌向美国和欧洲,改变全球产业的格局。中国是不容忽视的巨大的市场,半导体的用量是全球最大的。而且电动汽车市场随着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的强化,正在急速扩大。但是中国与美国一直存在贸易纠纷,让生产企业只能看两国的眼色行事。如果矛盾深化,企业就不得不选择一方。对于韩国企业来说,过去的萨德事件曾经让其遭受重创,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恢复元气。所以选择什么样的路线,企业命运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慎重行事。


半导体和电池产业的重心能够转向美国和欧洲吗?

繁忙的中国港口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三星   欧洲   亚利桑那州   美国   半导体   宁德   电池   英特尔   韩国   中国   重心   欧盟   工厂   产业   财经   图片   网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