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济升温”不是妇女节该有的氛围

不知从何时起,妇女节也开始变味了,开始变得像双十一那般的购物狂欢。诚然,这种变化,虽然能推动经济发展,但在频繁地消费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陷阱。

消费升级,女性消费者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

近几年来随着消费的升级,人们购物的方式、消费的目的有了极大的变化。用马斯洛需求层次来分析,无非就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不再去追求生理上的满足,转而追求精神上的富足。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叫做“悦己型消费”。

“她经济升温”不是妇女节该有的氛围

出于这种目的的消费者,往往女性偏多,她们一般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含糊。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近4亿的女性消费者,每年掌控着高达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女性正在成为市场的消费主体。

各大电商平台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甚至早早在自己应用内开始预热,“满200减20”、“5折”…,用尽全力去把妇女节包装成又一个购物节。

“她经济升温”不是妇女节该有的氛围

当妇女节变成女神节之后,商家的促销仿佛变得更变本加厉了。铺天盖地的促销活动,向消费者一股脑地涌来。

“人工造节”是始作俑者,还是全民狂欢?

自天猫淘宝将每年双十一定为“全民狂欢购物节”开始,电商平台就从中尝到了蛋糕的甜头,开始大范围地制造购物节,“京东618”,“双十二”,“年货节…。这些购物节,已经是如炸弹一般,对我们的生活进行狂轰滥炸,生怕你没有东西可买。

“她经济升温”不是妇女节该有的氛围

企业们已经将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得十分透彻了,现在的市场,人们购买某件商品,往往是一冲动就达成了购买行为。比如,以前买一件衣服或许要做会思想斗争,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看到心仪的衣服下一步便是购买了。

当然,“人工造节”这样的行为,也无可厚非,因为正是借助于这样的购物节,才能更好地拉动内需。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购物节存在,我们每年才会参与几亿的大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更不必说了。

盲目购物的背后,是一张已然张开的巨网

面对这些购物节化的节日,购物肯定是一种没有争议的庆祝方式。但这种购物的前提是,一定不能给自己徒增负担。

在现在的消费主义影响下,我们习惯于在每个节日给自己置办一些“新鲜商品”。但事实上,这样冲动消费的我们,往往买了许多原本不需要的东西。买了之后,当我们需要退换货的时候,就会被“特价商品不能退换”几个红字无情拒绝。

“她经济升温”不是妇女节该有的氛围

除此之外,由于频繁地买买买,我们或许早早就背上了一屁股债。这也是淘宝所想要的。当我们缺少资金购买心仪商品时,花呗和借呗就登场了。

我们来算笔账,以借呗为例,介绍上称日利率万5.5,也就是1000元借一天只需要5毛5分钱,听起来这么低的利率,很容易让人有借钱的欲望。但换算一下你就知道了,按365天计算,1000元一年要还200.75元,即将近20%的利率,这是央行年贷款利率4.35%的5倍左右。

可见,盲目地因为“想买”而“买”,只会给我们带来一时的乐趣,背后带来的却是几个月的压力。

我们提倡消费,并不是过分地超前,并不是脱离自己经济实力的“悦己型消费”。过节,最重要的在于心意,在于态度。绝不是用一味地买买买,来让自己达到片刻的满足。那样,我们就已经掉进了企业给我们安排好的陷阱之中。

@巨量财经说:

节日,本就是我们愉悦的时间,

不要因为冲动消费就随意承诺:

再买剁手

盲目消费,

留给自己的不是快乐,

而是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妇女节   目的   淘宝   利率   全民   出手   频繁   陷阱   盲目   氛围   冲动   节日   消费者   衣服   女性   商品   经济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