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存储芯片工厂火灾 无法阻止紫光崛起

不知是否因为中国存储芯片逊色进步,近期,全球存储器产业似乎不平静。

2019年12月31日,韩国三星旗下位于华城园区内的相关产线发生短暂跳电事件。

2020年1月7日,Kioxia(原东芝存储)位于日本三重县四日市的Fab 6工厂发生火警。火灾发生后迅速被扑灭,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火势很快被扑灭,但是因为火灾发生在工厂的无尘室内,有可能造成该厂短期内无法正常运作,对市场冲击恐大于先前三星跳电事件,加剧第一季合约价上涨走势。

东芝存储芯片工厂火灾 无法阻止紫光崛起

据悉,Fab 6由Kioxia与Western Digital共同投资,在2018年9月才正式开幕,主要生产当今供给主流的64层及96层3D NAND。

其实,这并非Kioxia第一次出事情,在2019年6月15日Kioxia发生跳电事故,Fab2、Fab3、Fab4、Fab5、Fab6在内的全体厂区皆受冲击,使得整个NAND Flash的供应链供货都受到了影响,而且时间长达一整季。

一直以来,日韩存储企业发生火灾和跳电然后导致存储芯片市场暴涨的戏码已经上演过多次了,此前参与演出的演员还有韩国SK海力士。高尖端的芯片工厂频频爆发跳电或火灾,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存在的可能性有两个:一是员工疏忽大意;二是趁着中国存储芯片大量投放市场前,制造火灾新闻哄抬价格捞金。

东芝存储芯片工厂火灾 无法阻止紫光崛起

毕竟,长江存储早已对外宣布,其基于Xtacking®架构的64层256 Gb TLC 3D NAND闪存正式量产,以满足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主流市场应用需求。一旦长江存储的NAND大规模投放市场,将可能对日韩厂商造成冲击。

早在2006年,武汉就投资100亿元启动武汉新芯项目,经过多年的磨砺和成长,武汉新芯在存储器领域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之后,紫光等国有资本对武汉大量注资,并在武汉新芯的基础上成立组建了长江存储。

在海外收购频频碰壁的同时,紫光在境外持续高薪寻找优秀的人才,并严格遵守国际商业的道德规则,“只带人不带文件”,坚持“自己的技术要靠自己研发”,紫光集团还聘请了在中国台湾省有“存储教父”之称的高启全。在整合两岸技术团队之后,长江存储开启了自主研发之路,并在2017年完成32层NAND的小批量生产,在2019年完成了64层NAND量产。

东芝存储芯片工厂火灾 无法阻止紫光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存储独创的Xtacking架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紫光的64层的3D NAND得益于Xtacking技术,使得产品开发时间缩短三个月,生产周期可缩短20%,NAND I/O速度大幅提升到3.0Gbps,比传统3D NAND拥有更高的存储密度。这使得紫光的64层的3D NAND单位面积的存储密度可以接近国际大厂的96层3D NAND。

因此,紫光的64层NAND是具备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根据长江存储的最新报道,64层NAND已于9月正式量产,2020年逐步提升产能,据业界传言,2020年底产能可望提升至月产6万片晶圆的规模。由于紫光的64层NAND性能逼近国际大厂的96层3D NAND,因而可以直接在商业市场与外商竞争。此前还有业界消息称,紫光会跳过96层NAND,直接研发128层NAND,力争在技术上进一步缩短与外商的差距。

可以说,紫光用实践说明了,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下,与外商合作或并购的技术引进模式很难走通,与其并购或技术合作,不如直接挖人,组建自己的团队自主研发。毕竟,技术是随着人走的,人才是一家半导体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最近,紫光还聘请了日本尔必达前社长坂本幸雄,会聚天下英才为己所用。

不过,长江存储只是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而且目前产能也比较有限。相对于三星、SK海力士、镁光、英特尔等国际大厂,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有一定差距。长江存储在原材料、设备等方面对外商有较大依赖,在实现不被卡脖子方面依然任重道远。在未来几年内,由于要与三星等国际巨头拼刺刀,因而长江存储可能在未来5年内都很难赚到多少钱,甚至可能会重复京东方多年前连续亏损的发展历程。

长江存储也有很多有利的因素。首先是资本上紫光具备与国际大厂较量的实力,赵伟国曾经表示,计划筹集3700亿元为未来5年准备充足的“弹药”,因而紫光能够为长江存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东芝存储芯片工厂火灾 无法阻止紫光崛起

其次,紫光可以内部整合。由于紫光体量巨大,产品线很全,不仅有NAND,还有PCIe NVMe SSD主控芯片,还有H3C这样的整机厂,内部可以进行垂直整合。据小道消息,在2020年长江存储的64层NAND产能提升上来后,紫光麾下H3C的服务器、存储设备、智能终端将率先搭载长江存储的NAND。将来不排除向智能手机厂商组团推销展锐的SoC和长江存储NAND的可能性。这种垂直整合在长江存储NAND推向市场初期,能够提供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一旦长江存储的NAND通过紫光系企业的推动获得市场认可,那么,国内其他企业自然会跟进,并使国外存储芯片企业在中国市场份额逐年降低。

就大趋势来说,虽然日韩企业的火灾把戏能在短期捞金,但就长期来看,长江存储很可能成为第二个京东方,大幅压缩日韩企业在存储芯片行业的话语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三星   紫光   京东方   火灾   芯片   东芝   长江   量产   产能   中国   外商   工厂   发生   财经   国际   市场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