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近年来,鞋圈文化盛行。


“炒鞋”,甚至被戏称“男孩一面鞋墙,堪比一套房”


在投机行为的背后,隐藏的是脱离实际的市场泡沫。


溢价超过40倍的“闪电倒钩”


近日,一条名为“1599元球鞋最高炒至69999元”的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据工人日报报道某国际运动品牌的球鞋“闪电倒钩”在国内上市以来热度一直不减


记者在某潮牌购物平台发现发售价为1599元的球鞋,已经被炒到2万元左右,最高甚至达到69999元溢价超过40倍!


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尽管鞋的价格被炒到令人咋舌,但已有超过1100人付款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超认为,球鞋品牌方、“炒鞋客”以及各种二级市场交易APP平台,将所谓的潮鞋价格抬到了一个本不该有的天价


有些“炒鞋”行为可能涉嫌违法,要小心风险。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造成商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根据得物APP数据,今年5月份,市面上热卖的球鞋的交易价格跟发售价格相比,涨幅都超过100%,有个别超热卖鞋款的涨幅高达430%。


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所谓“炒鞋”,就是把一些潮鞋购入后加以囤积,等到价格上涨时再卖出。一些产量少的爆款运动鞋,一转手就能卖高价


而“炒鞋”之风背后则藏着商家的套路某运动鞋品牌的一名王姓导购表示,许多品牌商都会在发售限量款明星联名高端球鞋时,采取预约排队、抽签购买的方式进行“饥饿营销”,通过增加球鞋稀缺性提升品牌价值。


同样有购潮鞋经历的小彭说,有些限量的球鞋,官网上根本不会显示


“专业”的“炒鞋客”也是推高鞋价的帮手。记者了解到,“炒鞋客”通过专业的抢鞋软件,从官方发售的渠道以发售价抢买热门款


他们会在某款鞋处于低价时,在炒鞋平台集中入手大量同款鞋,一旦达到某种数量,便可以左右这款鞋在二级市场的定价


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得物下架69999元球鞋


不久后,得物下架69999元球鞋:该价格系卖家个人设置,并无买家成交


9月21日,得物App 发布《关于“AJ1闪电倒钩三方联名款”价格波动说明》


说明中提到,经核查,此次网传倒钩价格69999元为某卖家个人所设置出价,且该价格下并无买家成交


鉴于目前此商品价格仍存在波动,因此平台已做下架处理


得物表示,“AJ1闪电倒钩三方联名款”于今年7月上市,上市后受到一定关注和追捧。


该款商品由卖家供给出价,因其特定的三方联名稀缺属性存在一定价格波动,少量的实际成交价格受买卖双方供需关系影响。


公司关注到在国外多个电商平台的公开数据中,该款商品也存在相同的溢价


因此,得物已于8月在该商品页面发布“理性消费提醒的宣传图。


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此事引发了广大网友热议,不少人表示溢价这么多,明显就是智商税


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得物是否是炒鞋“帮凶”?


近年来,不少专业炒鞋客盯上了这门生意。他们通常使用抢鞋软件,在低价时大批买入,等价格上涨时再卖出商品赚取差价;在加上一些潮鞋本身被商家限量销售,需要用户预约排队、抽签购买,具有稀缺性,价格也因此很容易被炒高。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炒鞋纯粹是一种投机行为,当下炒鞋市场泡沫巨大,风险系数很高,在市场审美不断变化、监管加强的当下,可能很快会破裂,被球鞋“套牢”者,或将欲哭无泪;而炒鞋实际上也是一种“击鼓传花”式的资本游戏,对于炒鞋投机之风进行一定的监督,也能有助于用户对炒鞋的金融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但得物平台,也因此被卷入了舆论风波。有用户认为,平台不加监管和限制,任由卖家自由定价,实际上是放任了炒鞋这一行为,是炒鞋贩子的“帮凶”。


那么,得物作为平台方,又是否该对潮鞋的炒价行为负责?蒋保双认为,得物这类自有交易平台的监管责任是有限的,如果遇到平台用户投诉等情况,平台应该积极处理;如果有个别经营者通过这些平台进行非法集资、偷税漏税或者诈骗行为,平台有适当的管理责任;在个别用户行为违法时,平台应当积极配合调查。


澎湃新闻发表评论称,炒鞋市场的非正规特征,对于信息差明显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自然也会危机四伏。对炒鞋应该用一种金融安全的视角来看待,严肃对待其中可能的风险。尤其是平台,更不可与上下游买家、卖家合谋,推动市场进一步走向畸形。


但是,这一回平台声称,价格是卖家定的,言下之意是不是“与我无关”?发现明显偏离市场规律和价值的定价,平台是不是也该主动干涉一下呢?总之,在尚无具体监管措施的情况下,平台应该落实主体责任,主动为市场立规,引导行业走向良性健康发展,而不是只在事后下架了事。


风险:90后炒鞋欠款千万!


“炒鞋”的高利润不断吸引人们入局,而这个圈子的水也很深。


2019年7月,成都球鞋圈绰号“刘饼干”的鞋商被曝欠款一千万“跑路”,后被派出所拘留。


此前,消失三个多月的刘饼干取保候审露面,在个人社交平台表示“既然我决定站出来还钱,去承担所有的责任,我一定会在接下来联系你们每一个人,做好记录,你们骂我我也完全接受”


2019年10月15日,他在微博直播间回顾了此前的炒鞋经历,并向受影响的130多位顾客道歉。据他介绍,事发前他批发了价值1000万的鞋子,但其实手头并没有那么多钱,只能预先收取顾客的款项打给供货商


但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到了发货时间,这批预售的鞋子在市面上已经涨到2000万,此时看到赚钱空间的球鞋供货商不愿意履行承诺发货了


在同日发布的道歉声明中,他表示“我真不是有意欺骗大家,在我意识到资金断裂的时候,事态已经脱离我的控制”。


他向当地媒体透露,目前的欠款为1076万,涉及人员130余位,欠款金额从几千到一百万不等。欠款人以学生为主,其中95后占比七成以上,年龄最小的为2003年出生。


人民网曾怒批“炒鞋客”


人民网在今年4月5日发布了名为《人民财评:消费爱国心炒鞋,邪气必须狠刹!》的文章,提出监管部门应该坚决出手,遏制这种扰乱市场的歪风邪气。


谁在点火?一双1599元球鞋最高炒到69999元


央行上海分行也曾发布金融简报,提示需警惕“炒鞋”可能存在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


各义务机构需加强对涉及“炒鞋”平台的资金交易监测,强化对“炒鞋”平台风险特征的识别,发现或有合理理由怀疑平台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应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文章综合自:江西共青团、工人日报、老板联播、人民网、FLIGHTCLUB中文站、AI财经社、澎湃新闻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球鞋   人民网   溢价   帮凶   欠款   低价   闪电   买家   风险   品牌   责任   价格   用户   财经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