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外资的嗅觉永远那么敏锐,国内资本市场何时能形成自身体系?

国内很多互联网大厂最大股东都是外资,像是百度最大股东是美国德丰杰,阿里巴巴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不过呢这些都是财务上的最大股东,也就是不管公司运营,只是坐等分红,并不参与公司决策。按照持股比例来说,二马都是打工人。

为何外资的嗅觉永远那么敏锐,国内资本市场何时能形成自身体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一方面不敢投互联网,初创的等于烧钱,还不一定成功,不像传统企业,有地、有厂房、有设备,可以拿来抵押,即使有朝一日混不下去了,还能变卖资产,顶上一架,而互联网公司万一出现危机,风一吹就能散,除了不断折旧的服务器,啥也剩不下,投资互联网可以说是风险投资中的风险投资。马云当初去香港找李嘉诚遭拒,当时国内资本普遍认为互联网不靠谱,也不太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另一方面不愿意投。

一个无奈的现实是,国内确实没有什么像样的投资基金。根据数据显示,腾讯一九九八年成立,阿里巴巴一九九九年成立、百度两千年成立,当时互联网的概念远没有现在普及,而互联网无论从技术还是理念都由国外兴起,所以外资更容易看到前景。当时国内资本市场的思维和眼光看不到互联网的前景,所以马化腾想卖掉QQ都没人买。李泽楷卖掉手里腾讯百分之二十的股票,错过超越李嘉诚的机会。


为何外资的嗅觉永远那么敏锐,国内资本市场何时能形成自身体系?

其实这种状况的两千年后逐渐改变。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投资公司,大多在两千年后才发现国内互联网的商业价值。比如红杉资本,虽然早在一九七二年就已经成立,但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二零零五年才杀入国内资本市场。代表投资项目包括今日头条、拼多多、美团点评。晨兴资本二零零八年成立投资了小米、快手;李开复博士的创新工场,二零零九年成立,投资了比特大陆和水滴。君联资本二零零一年成立,主要投资了哔哩哔哩;经纬中国二零零八年成立,主要项目有滴滴出行、瓜子二手车、星际荣耀。

为何外资的嗅觉永远那么敏锐,国内资本市场何时能形成自身体系?

也说不清是国内资本市场错过了bat,还是bat开启了国内资本市场的互联网热潮。不过从快手、哔哩哔哩等近几年崛起的大厂融资历程来看,腾讯投资早就悄然发展成工厂,全球投资格局已经改变。

国内企业从求着外商投资到投资海外,底气不仅仅在于财大气粗,更是因为眼光和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资本市场   外资   红杉   国内   快手   腾讯   阿里巴巴   年成   嗅觉   风险投资   中国   敏锐   股东   格局   前景   资本   体系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