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隔空充电”来了!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

小米“隔空充电”来了!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

2021年1月29日,一个消息刷屏了!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小米正式发布隔空充电技术,并率先在小米11上实现。

隔空充电,什么意思?

不光没有线,且在一定的范围内,用户可以拿着手机随意走动,不影响手机的使用和充电过程。

小米自行研发了隔空充电桩,隔空给手机充电就是靠这个充电桩来实现的。

小米“隔空充电”来了!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

根据雷军的介绍,小米的隔空充电技术核心在于空间定位和隔空能量传输。自研的隔空充电桩内置5个相位干涉天线,可以对手机进行毫秒级空间定位,精准探测手机位置。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通过波束成形将毫米波定向发射给手机。

小米“隔空充电”来了!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

在手机端,小米也自研了天线阵列的小型化设计,内建「信标天线」和「接收天线阵列」。信标天线通过低功耗方式在空间场内广播位置信息,14根天线组成的接收天线阵列,将充电桩发射的毫米波信号,通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电能。

雷军称,目前小米隔空充电技术,已经实现了数米半径内,单设备5瓦远距离充电。不仅于此,多设备也可以同时充电(每台设备均支持5瓦),甚至异物遮挡也不降低充电效率。

听起来很科幻,但确实已经成为现实。不得不说,这项技术突破将会带来手机充电的又一次革命,并且对于更加广泛的电器使用也必然会产生深远影响。

1、手机充电发展3.0

回顾一下可以发现,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充电方式的变化也是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对手机充电方式的演变进行一个简单的划分,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1.0,有线,从各自为战到天下一统

1.0阶段,有线充电阶段,其实伴随了手机市场发展的较长一段时期。如果再进行细分也可以近一步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各大厂商自成一派,甚至同一厂商不同型号的手机产品,使用的都是不同规格的充电器,不同的充电接口,并且当时的充电器仅具备单纯的充电功能。

比如诺基亚的圆孔充电头,三星的长条形接口等等。诺基亚、三星、索爱、黑莓、HTC等品牌争雄的初代手机争霸时期,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特殊插头,各大厂商都为自己的手机量身定做充电接口。

小米“隔空充电”来了!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

所以,当时手机用户的一个最大痛点就是,如果在外出时自己没有带手机充电器,就很有可能在手机电量耗尽之后与外界失去联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数据传输功能成为必须被考虑在内的刚需,诞生了兼具充电功能和数据传输功能的第二代充电器Mini USB插口充电器,不光手机,很多数码产品上用得就是这种充电接口。

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早期在功能机时代曾被用于数据传输的Micro USB接口开始成为主角,并广泛应用于安卓智能机。与Mini USB插口相比,Micro USB更小更薄,且随着USB技术的不断升级,数据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其与充电功能的结合也很快成为了主流,在安卓智能手机市场实现了统一标准。

包括在此之后出现的USB Type-c接口也是如此,但Type-c接口相比Micro USB有一个更人性化的升级,即接口不分正反,方便使用,并且Type-c接口的设计可以通过更大的电流,支持大功率充电、双相供电的需求,数据传输更快,可以扩展出多种音频、视频接口,支持4K分辨率。

2.0,无线充电

当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智能手机,人们发现有线充电在很多时候会给用户带来很不便利的使用体验,在这个时候,无线充电技术出现了。最近三四年的时间里,无线充电几乎成为每个手机厂商必备的一项能力,但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只不过由于当时大众接受度不高且因为处于技术早期,在充电速度上远远无法与有线充电相比。

随着所有手机厂商都开始在无线从点上发力,技术越发成熟,功率大幅提高,越来越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无线充电在不同使用场景上取得了更大的普及,如车载无线充电,公共区域可以无线充电的桌面等等。

小米“隔空充电”来了!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

3.0,隔空充电

来到3.0阶段,实际上这种技术的升级和突破代表着人们已经开始从另一个层面去看待与对待给手机充电这件事,比如,充电本质上是一种能量的传输,有线充电和有接触的无线充电是通过有形的介质或实质性的接触来进行能量传输,而隔空充电是通过技术打破了介质的限制。也体现了人对技术的掌控度越来越精准和深入,或许大范围普及还需要不少时间,但其意义绝对不仅限于手机用户对于便捷性的需求。

2、每一次升级,都是解决痛点

手机充电方式的每一次升级迭代,都是基于用户体验解决产品痛点。

在功能机时代,手机充电器是一种高消耗品,最普遍的一种现象是用户每一次换手机,都会多出一个接口不一样的充电器,不同品牌之间使用的是不同的充电接口,甚至同品牌的不同款手机产品,接口也会不同。这个时候的用户痛点,是充电器坏了就需要按照手机型号去重新购买。当手机电量耗尽,也要四处寻找同款手机的同款充电器。充电器通用性的严重不足,是功能机时代手机充电的最大痛点。

而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用户也有了更多需求,如数据传输。一款手机上,既有数据传输接口,也有充电接口。这意味着用户购买一部手机,很多时候会同时拥有一个充电器和一根数据传输线。Mini USB的应用,同时解决了充电和数据传输的需求,减少一根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给用户减少了一个麻烦。

到了智能手机时期,Micro USB和USB Type-c在短时间内进行了迭代升级,一方面解决了不同品牌手机之间(iPhone除外)通用性问题,同时也极大降低了消耗。

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更是在智能机时代手机用户对手机使用的便捷性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智能机不再仅仅是一个通讯设备,同时也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给手机充电是智能手机用户在日常使用当中最为高频的行为之一,充电线的存在却常常会给用户带来非常不便的使用体验。

并且,无线充电也可以解决用户在更多场景下便捷充电的需求,比如对于车主而言,给手机充电意味着要在车上单独连接一根充电线,但现在不光有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车载手机座,一些新款车型本身已经自带无线充电模块。

包括最近几年各大手机厂商不断加码的“快充”,也是针对智能手机耗电快、用户对智能手机依赖度越来越高的需求痛点做出的解决方案。

隔空充电这种非接触式充电方式的诞生,则意味着在更多场景和不同的手机应用中,用户可以获得更大的便捷性和灵活度,可以真正做到摆脱有线充电和接触式无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隔空充电必然能够更好地融入更多使用场景当中,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手机充电方式的变化从最初接口的微小变化真正发展到现在整体逻辑的变化,也是无数次细微升级叠加催生质变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进程在技术的全面快速进步的推动下,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

3、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大势所趋

隔空充电技术其实早有人涉猎,如今被小米应用于手机充电,其实同所有技术创新一样,都是大势所趋

在小米发布隔空充电之前大约半年,就有业内人士向笔者表示,隔空充电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他本人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小米发布隔空充电的消息传出之后,笔者也再次联系到这位业内人士,他表示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技术创新。仅就手机充电这一方面的应用而言,过去一段时间的快充以及无线充电应用是通过一类硬件将手机与用户之间的距离缩短,但同时带来的还有用户身边各种硬件的增加。

比如现在市面上可见的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插线板,解决了用户给手机充电的距离问题和需要连接充电线的问题,因为这个无线充电插线板可以做得很精致、美观,可以离用户更近。而隔空充电,则意味着在缩短用户与手机之间的距离的同时,又让充电设备离用户更远了,在很大程度上让用户所处的空间更加舒适了。

并且,随着各种智能设备、智能家居产品在人群中的普及,很快隔空充电技术的应用就将不仅仅局限于手机充电,未来隔空充电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必将十分广泛。

可以说,隔空充电是无线充电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之后,一个必然的大趋势。

写在最后:

无论是充电接口的演变,还是充电方式从科幻变为现实,这一切的背后意义都在于,基于用户的体验进行技术创新。

这不光是当下科技企业持续保持其用户势能所必备的能力、市场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所有传统企业所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三星   小米   机时   大势所趋   阵列   智能手机   数据传输   技术创新   充电器   天线   接口   需求   方式   功能   用户   财经   手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