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家IPO企业被否,2016年曾两次被行政处罚

【撰文/孙涛]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1月28日发布公告称,广州九恒条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恒条码)(首发)未获通过,该公司因此成为今年首家IPO被否企业。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早在2016年,这家企业就在当年两次被罚。业内人士指出,“注册制”的“宽进严出”原则就是让符合条件的企业都有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未来的资本市场对投资者来说风险与机遇依然同在,甚至变得更加尖锐激烈。投资人也应该摒弃“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保持理性投资的理财观念。

九恒条码被四问

证监会在2021年1月28日发布“第十八届发审委2021年第14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咸亨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瑞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均获通过;唯有九恒条码的首发未获通过。

今年首家IPO企业被否,2016年曾两次被行政处罚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1月25日到29日共有15家企业上会,其中14家上会通过,过会率达到93.33%。

公开资料显示,九恒条码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快递物流应用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公司,是国内快递物流应用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招股书显示,顺丰控股、申通快递、中国邮政、韵达股份、百世集团以及圆通快递等都是其主要客户。

在证监会1月28日的审核会议上,发审委对九恒条码提出询问的四大主要问题中,第一条关注的就是九恒条码曾经的一大供应商——添城纸业。

添城纸业成立后短期内成为九恒条码在2017年度的第四大供应商,2018年底注销。添城纸业及拥城电子控股股东李拥,持股或任职的多家公司与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存在股权或合作关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与供应商、客户等存在大额资金往来等问题。

发审委要求九恒条码说明:李拥与公司及实控人、大股东等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安排,亦或是存在资金往来。同时要求说明添城纸业成立后短短时间便成为九恒条码的主要供应商,及突然注销的原因,这其中是否有重大违法违规现象。

同时还要说明,九恒条码作为发行人不直接向拥城电子及其实际控制人借款,而通过其代采购原材料形成长期未归还应付账款的商业合理性,上述形成的应付账款余额是否具有对应的材料采购物流、发票及实物出入库单据支持;说明申报期及报告期发行人实际控制人配偶与供应商拥城电子、客户广州泛美、李广生资金往来原因、合理性、必要性,是否通过资金往来进行利益输送;说明发行人采购、销售收入的真实性,与供应商、客户之间是否存在异常资金往来或其他利益安排。请保荐代表人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证监会发审委指出,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应收账款及逾期金额较大,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较大;要求说明上述原因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且与同期净利润不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2019年用电量与营业收入不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请保荐代表人说明核查依据、过程,并发表明确核查意见。

另外,九恒条码自然人股权变动频繁,多份对赌协议屡屡失败,这些都成为了本次IPO被否的主要原因。

2016年两次被罚

企查查显示,广州九恒条码有限公司是以可变条码生产、数据处理、RFID以及药品监管码印刷为核心竞争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可变条码印刷、彩色印刷、表格印刷、防伪印刷、账单处理、不干胶印刷、条码耗材与设备销售于一体。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4000万元,员工1000余人。公司总部位于广州番禺,厂房占地面积达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余平方米,公司旗下设有广州九恒新能源有限公司、广州恒劲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九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恒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香港九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江华九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是国内可变条码印刷行业的龙头企业。

大白财经观察注意到,在2016年,该公司曾两次被当地执法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今年首家IPO企业被否,2016年曾两次被行政处罚

企查查APP显示的该企业的“历史风险”信息

2016年3月21日,该公司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被广州市番禺区安监局进行了罚款处罚;2016年7月19日,番禺区环保局也对其进行了罚款处罚,罚款理由为:2015年12月9日,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对你单位燃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处理后排放口采样监测结果显示:烟尘排放浓度为41.9毫克/立方米,超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的通知》(粤环〔2014〕98号)规定的排放标准(即: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765-2010)中燃气锅炉的排放标准。其中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30毫克/立方米)。

专家:“宽进”“严出”不矛盾

证监会披露的最新IPO排队企业名单显示,截至到2021年1月28日,上交所主板和中小板IPO排队企业数量分别为120家和57家,共计177家。全景数据监测显示,上交所科创板和深交所创业板在审企业分别为289家和459家,共计748家,新三板精选层75家。去年10月公开征求意见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在今年1月29日正式发布实施。中国证券业协会于1月14日组织完成了对申请在主板、中小板上市的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的抽签工作,参与抽签的为1月8日前受理的企业,共29家。

今年首家IPO企业被否,2016年曾两次被行政处罚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试点注册制的背景下,开展首发企业现场检查仍然有必要性。下一阶段,证监会将常态化开展问题导向、随机抽取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聚焦重点问题,不断提升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对首发企业实施现场检查是对书面审核工作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升审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从源头上净化发行市场环境。其次,现场检查是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审慎执业,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的一个重要抓手。

上述负责人说:“目前部分中介机构仍然存在职业操守欠缺、合规意识淡薄等问题。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能够有针对性地发现中介机构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大对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罚力度,从而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不断提升中介机构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守法合规意识。”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目前我国试点的“注册制”,就是奉行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宽进严出”原则,因为企业对于资本市场的选择来说,就是希望不能制定过高的准入门槛,要给所有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但是,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想得到持续关注和资金的支持,必须遵守更高的行业标准,因为牵扯到诸多投资者的权益,监管部门必然要加大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相关市场监管,这也是注册制的核心。所以宽进与严出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沈萌强调,职能部门做好看门人的角色,是指对进入市场的企业的种种行为从专业的角度去帮助投资者去过滤,把企业的相关资料摊开了看,让其变得更透明,让投资人自行判断、决策。未来的资本市场对投资者来说风险与机遇依然同在,甚至变得更加尖锐激烈,投资人应该摒弃“一夜暴富”投机心理,保持理性投资的理财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发行人   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   大白   合理性   广州   配偶   资本市场   证监会   条码   行政处罚   投资者   供应商   资金   原因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