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寒武纪科技10亿美元估值有没有泡沫?

“人工智能芯片独角兽”寒武纪科技在京举行了该公司成立以来的首场新品发布会活动。“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首场发布会”这些标签一贴,这活动立马火了。

有多火爆呢?先不说现场慕名而来的各路媒体、基金经理人等人士将原本宽松的场地变得十分拥挤,就在笔者刚刚拿到正式邀请函的当日(上周三),沪深两市“芯片替代”概念股就已经热闹起来了。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寒武纪科技10亿美元估值有没有泡沫?

左为上周三芯片股行情,右为今日行情

寒武纪科技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一口气发布了3款面向终端的AI芯片、2款面向云端(服务器)的高性能智能芯片和1款专门为开发者打造的寒武纪人工智能软件平台——“Cambricon NeuWare”。

林林总总6款新品,不仅有面向手机等智能终端的AI芯片,还有面向服务器等云端的AI芯片;不仅有芯片硬件,还有连接硬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软件平台。也就是说,寒武纪发布的是一个“AI芯片产品家族”。


· AI芯片产品家族集体亮相 ·

这里搬运一下这几款产品的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已“功成名就”的寒武纪1A处理器。华为前些日子沸沸扬扬的麒麟970芯片和华为mate10手机上装载的NPU单元,就是寒武纪1A无疑——这也意味着,寒武纪1A已经完成了在智能手机端的商业化部署。

而据华为测试结果,搭载寒武纪1A的mate10手机每分钟可识别2005张图片,比紧随其后发布的苹果iPhone X和A11“仿生”芯片(每分钟可识别889张照片)效率还高一档。

华为、寒武纪这次成功合作堪称全球手机和智能芯片发展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寒武纪科技10亿美元估值有没有泡沫?

寒武纪1A芯片真面目

下面介绍下寒武纪此次发布的新品。

与寒武纪1A相比,寒武纪1H8延续了出类拔萃的通用性和完备性,且性能功耗比达到了2.3倍。1H8于今年三季度上市,其重点应用领域为拍照辅助、图像处理、安防监控等,将是寒武纪科技面向计算机视觉领域主推的产品。

与寒武纪1H8一样,对比上一代寒武纪1A的设计,寒武纪1H16实现了功能、性能、性能功耗比的全面提升,并且性能也强于1H8。不过,寒武纪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天石表示,出于对用户商业秘密的保护,已于2017Q1上市的1H16的具体技术数据暂不公开。

而面向无人驾驶领域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处理器寒武纪1M,对比寒武纪1A可实现10倍以上的性能。据陈天石介绍,寒武纪1M的用武之地除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主流智能应用之外,其强大的性能还可用作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引擎”,直接用于支持终端训练。

寒武纪MLU100与寒武纪MLU200是寒武纪科技面向服务器领域开发的新一代高性能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其中MLU意为“机器学习处理器”,表示寒武纪高性能云端芯片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支持范围远广于传统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

据介绍,寒武纪MLU100与寒武纪MLU200均可支持专用于推理和训练的高性能服务器,其中寒武纪MLU100偏重推理,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和中小型服务器;而寒武纪MLU200偏重训练,主要面向企业级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软件平台——“Cambricon NeuWare”构建于寒武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人工智能专用指令集支撑之上,原生支持 Caffe、TensorFlow、MXNet、Android NN等主流AI开发平台。这一点还是蛮重要的:软硬一体可使“研发人员就能以最高的开发和部署效率将人工智能应用推向市场”。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寒武纪科技10亿美元估值有没有泡沫?

陈天石介绍软件平台NeuWare

软件平台的发布是本次发布会的一个“意外”,但在逻辑上其实非常清楚:

对于用户来讲,当智能云端和终端都采用寒武纪芯片,并且搭配NeuWare进行开发和调优时,端和云的指令集兼容和开发平台的兼容不仅将减少智能应用的迁移成本,还可使“端云-开发平台”能够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形成协同

对于寒武纪而言,这一开发平台补上了寒武纪芯片产品线上的关键一环,将显著提高应用开发者对寒武纪芯片的黏性。换句话说,软件平台会让“Cambricon Inside”更加左右逢源。

基于上述人工智能芯片硬件、软件方面的产品部署,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也底气十足,他描述了寒武纪智能芯片产品的未来路线图:

“寒武纪将力争在3年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并使全世界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集成有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如果这两个目标实现,寒武纪将初步支撑起中国主导的国际智能产业生态。”

陈天石在媒体QA环节,开玩笑说这两个还只是“小目标”:“虽然并不是唾手可得,但就像树上的果实,跳起来还是能摘到的。”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寒武纪科技10亿美元估值有没有泡沫?

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在发布会上

· 估值10亿美元 ·

说到不谦虚,寒武纪科技好像也用不着谦虚。

从技术上来讲,寒武纪科技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语),寒武纪科技虽然成立于2016年,但其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于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团队骨干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高校,各类奖项拿到手软;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寒武纪科技10亿美元估值有没有泡沫?

成立公司前,计算所“二陈”就已名声在外

从产业化角度来看,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目前非常“受宠”,继去年天使轮后,今年8月份又刚刚拿到1亿美元的A轮融资,这也让寒武纪的估值达到10亿美元

不过,尽管如此,也不乏有人质疑:10亿美元,这在当前的人工智能行业还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根据美国关注人工智能的市场调研智库“Tractica”的最新预测: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收入约为14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598亿美元。(2017年5月发布)

那么从这组数据来看,结合寒武纪这场发布会上传达出的信息,“寒武纪10亿美元估值到底存不存在泡沫”,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另辟蹊径,从寒武纪的“对手”以及寒武纪今天邀请到的“座上宾”的情况来管窥见豹。

· 寒武纪的对手和朋友圈 ·

先说说寒武纪的竞争对手。其实无外乎来自于两方面的势力:传统的芯片巨头和芯片产业新生力量。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传统芯片巨头和新生力量都会重点布局AI芯片这块“香饽饽”。就拿英特尔(Intel)和英伟达(NVDIA)来讲,每年用于人工智能芯片开发的费用都要几十亿美金;新生力量不消说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也不是说说而已,上亿美元的融资大部分都化作了研发经费。这种情况下,寒武纪有没有压力?陈天石亲承:当然是有的。

但是寒武纪怕不怕这种竞争?这个问题笔者在QA环节抛给了陈天石。陈天石回答如下:

我觉得竞争是非常好的事情。如果没有竞争的话,很多领域还停留在农业时代。(笑)我们从西方社会引进了竞争这种比较关键的思想——市场经济,它也促进高技术行业迅速发展。我们随时面对的是巨头的竞争、初创公司的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大家共同的进步。竞争的确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但是(我们会把)这个压力转化成动力。

话说的有点轻松,但我相信其压力并不轻。正如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所说的,人工智能赛道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寒武纪这个“一岁半的小baby”面对的是一个残酷的市场。多残酷呢?芯片做一代、两代(领先)都不算赢,要保持长期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看走眼”“倒霉”的时候有力气爬起来,继续做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对于芯片企业挑战非常大——英特尔、AMD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不过话说回来,当寒武纪成立伊始就把自己当成中国的“英特尔”“英伟达”来培育和发展,这也从侧面回答了“寒武纪10亿美元估值到底存不存在泡沫”这个问题。想想这些年来IT领域对标惠普、思科、IBM的联想、华为和曙光,他们现在是什么身价?寒武纪未来也是要跟巨人掰手腕的。

再看看刚成立1年半的寒武纪身边围绕的这些合作伙伴。华为海思就不必赘述了,当华为绞尽脑汁欲与苹果手机试比高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与寒武纪联手,迅速占领手机智能芯片的高地。而且他们也做到了,通过率先发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打了个漂亮仗。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寒武纪科技10亿美元估值有没有泡沫?

陈天石手持AI芯片

要说一说联想。联想创投与阿里巴巴创投等同是寒武纪科技的A轮投资方,今天联想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贺志强在寒武纪发布会上披露,联想找到计算所希望投资一批“潜力股”,计算所给出的名单第一个就是寒武纪科技。“那时候投资寒武纪已经很贵了,但是联想还是没犹豫投。”

虽然联想“一直很遗憾没能在天使轮投资寒武纪”,但贺志强依然明确表态:

在寒武纪未来成长过程中,联想全球化的市场营销、人才及供应链等各方面的资源和经验,都会积极帮助寒武纪,推动寒武纪生态建设不断进步。

联想创投的“遗憾”和“积极”更像是一个缩影。一方面,没能把握住机会在天使轮或A轮投资寒武纪的那些巨头和资本大鳄,估计今天悔得肠子都青了;另一方面,想要抓住人工智能这个风口的IT厂商,都会陆续与寒武纪建立合作关系,而这会让寒武纪的“朋友圈”更加壮大,无疑对亟需形成产业链条的寒武纪是个巨大的利好。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寒武纪科技10亿美元估值有没有泡沫?

寒武纪的部分“朋友圈”

AI芯片这个产业怎样才能做好?笔者在日前专访了我国计算领域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他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AI芯片“如果没有一个产业链来支持就很难”,它需要下游产业与它做好配合,需要更多企业参与、协作、共建。

孙凝晖也在会上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提醒寒武纪未来发展的“难度也要充分估计”。他当场除了表态中科院计算所“会一如既往支撑寒武纪从小baby长成参天大树”之余,还“呼吁更多的合作”:

“希望寒武纪能够更加开放,开展更多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亮丽名片。”

解析到这里,相信大家对题中的问题已经各自有了答案。计算所加buff,朋友圈齐点赞,寒武纪的前路虽说绝非坦途,但也有足够的机会去把握。想想龙芯中科(其通用CPU的定位,面前是已经Game Over的X86和ARM生态,不可同日而语),再看看寒武纪,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谁让它赶上了呢!(END)


觉得不错就赞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寒武纪   计算所   华为   美元   金钥匙   科技   终端   人工智能   中国   处理器   泡沫   芯片   领域   竞争   智能   财经   产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