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高“中国尊”!背后的电梯黑科技首次全解密

地上108层、地下7层,地上高度528米,位于北京商务中心区的“中国尊”,刷新了北京摩天大楼新高,成为北京新地标。

北京第一高“中国尊”!背后的电梯黑科技首次全解密

云雾为裙,中国尊傲立

中国尊名字的由来,皆因“尊”乃“樽”也。按照“中国尊”建筑设计竞标方案的解释,樽乃古之礼器,意为敬奉。“起时双手捧至顶,行顶天立地之势。”其寓意是:建筑高耸直入云端,表现出顶天立地之势。以尊为建筑形态,以有别于北京超高层建筑常见的直线形态,在高楼林立的CBD核心区成为独具东方神韵的一栋建筑。

北京第一高“中国尊”!背后的电梯黑科技首次全解密

月下中国尊

闲言少叙。这么高的大楼,对电梯尤其是高速电梯有着严苛的技术要求。不仅如此,中国尊自2014年12月开工建造(地上部分),至今年9月提前宣布结构外体竣工,将投入使用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31个月,这背后也离不开电梯创新技术的助力。

北京第一高“中国尊”!背后的电梯黑科技首次全解密

中国尊视角

近日,本编随“中国尊”的电梯技术方案提供商“通力电梯”实地造访,揭开了“北京第一高”电梯科技的面纱。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工人们每天需要花费数小时在不同楼层中穿行。使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梯,人员与货物的垂直运输是施工进程中的瓶颈。对此,通力中国前线新设备业务营运高级副总裁唐晓兵介绍说,中国尊在建造期间使用的通力JumpLift施工用“跃层电梯”,提升速度最快为6米/秒——这一运行速度是传统施工梯的4~6倍,可一举将建设期内的电梯运输效率提升3倍;安装于大楼核心筒内的JumpLift跃层电梯不会受天气影响,可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运行。JumpLift跃层电梯的使用,大大缩短了中国尊的建造工期。

北京第一高“中国尊”!背后的电梯黑科技首次全解密

从中国尊高层俯拍电梯井

此外,JumpLift还是临永结合的跃层电梯,大楼整体结构封顶后,跃层电梯完成最后一次跳跃,换上“新装”,即可变身成为正式电梯投入使用。通力电梯官方视频介绍说,作为临永结合跃层电梯,JumpLift 其514米的可提升高度,也是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依照设计,中国尊可同时容纳1.2万人办公。以每人每天乘用8次电梯计,中国尊内大大小小139部电、步梯每天运行总次数将达近10万次。加之高速电梯的使用环境极为严苛,高频次运转对电梯的耐用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问题,通力电梯从材料技术革新的角度给出了解决方案。通力全球重点项目高级副总裁Sascha Brozek介绍说,中国尊大楼内的电梯牵引绳“UltraRope碳纤维带”,均采用超轻质碳纤维核心和独特的高摩擦系数涂层,与传统钢丝绳相比,质量更轻、牵引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

北京第一高“中国尊”!背后的电梯黑科技首次全解密

UltraRope碳纤维带

以满载24人的电梯为例,传统钢丝绳牵引的电梯轿厢,运动部件总重约为27吨。UltraRope碳纤维带轻质的特点,对此做了回应。Sascha Brozek介绍说,当电梯行程达500米时,UltraRope碳纤维带可减少60%的电梯随行重量及15%的能耗;当电梯行程达800米时,电梯随行重量可减少90%、能耗可节约45%。

北京第一高“中国尊”!背后的电梯黑科技首次全解密

电梯行程与电梯随行重量

此外,你可能不知道,大风等天气引起的大楼轻微摆动(人们一般感觉不到),也会影响到电梯的使用。在这方面,UltraRope碳纤维带对大楼摆动敏感度也大为降低,可大大减少由此造成的停梯次数。

总部位于芬兰的通力电梯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公司之一,成立于1910年,是一家拥有一百年历史的工业工程公司。通力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韩瑞龙在“通力创新技术应用与验证发布会”上说,通力曾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和城市综合体提供客流解决方案,如全球最高建筑吉达塔、迪拜公主塔、伦敦碎片大厦等。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中国尊的电梯技术有所了解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吉达   北京   中国   电梯   钢丝绳   严苛   碳纤维   顶天立地   行程   大楼   重量   地上   传统   建筑   财经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