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前言

如果说当年老贾带着乐视掀起了国内新造车的第一股热潮,那么2021年新造车的第二轮热潮已经到来了。

今年以来,许多领域的跨界玩家开始挤进汽车圈,百度、小米、华为、大疆、360、创维、货拉拉、美的,地产大亨恒大和宝能,以及酿酒的五粮液,从消费电子到地产再到白酒,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企业都盯上了汽车这块肥肉……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随着造车新势力队伍的逐渐庞大,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最近恒大一纸出售资产公告,把PPT造车的恒大汽车再次拉入大众视野。


恒大汽车遭出售

8月10日晚间,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公告称,目前正在与几家潜在的独立第三方投资者进行接触,探讨有关出售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恒大新能源汽车(00708.hk)及恒大物业集团(06666.hk)的部分权益。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就在前一天,恒大汽车发布了半年盈利预警,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额4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近96%。尽管亏损的原因主要由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需要进行固定资产、设备、技术研发等开支的投入,但是自2018年~2020年,恒大汽车每年都在亏损,三年亏损总计近136亿元。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不仅如此,自2021年开始,恒大汽车的股价也一路高开低走,短短半年,便从最高点的72.45港元/股一路跌到近10港元/股,市值也从5000亿港元下跌到近1200亿港元,市值缩水数千亿。截至8月11日发稿,受恒大系整体利好影响,恒大汽车报价13.82港元,市值达到1350亿,有所增长。

不管是许家印,还是深陷债务危机的恒大集团,想在恒大汽车上投入更多资金恐怕有些力不从心。2021年6月底,恒大集团有息负债额度总计达到近6000亿元,与2020年最高点相比,已经下降近3000亿元,但债务压力仍不容小觑。

从诞生到待出售,恒大汽车始终与资本市场“绑定”。

当年,贾跃亭按下了恒大造车的快捷键。2018年,恒大健康以67.5亿港元获得了法拉第未来4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自此许家印正式开启了造车梦。然而,双方最终因控制权和资金问题闹上了法庭,最终“分手”。

短暂的造车经历让许家印意犹未尽,在FF的控制权争夺中,恒大健康拿下来广州南沙造车基地以及广州和上海员工人事权,但割裂的FF并不足以实现许家印的期待。这位大佬开始以简单粗暴的“买买买”方式攻城略地。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2019年,恒大及旗下恒大健康收购及入股了9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数据显示,自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后,其总收购额超过300亿元。显然,恒大前期通过“不差钱”的方式快速入局造车赛道,借助资本运作拿到入场券。

2020年8月26日,恒大健康改名恒大汽车。当时,在蔚来之后,理想和小鹏汽车正在扎堆赴美IPO,新造车势力正在成为二级市场的热门话题。此时,恒大汽车“借名”上市很大程度上试图赶上风口,蹭一波股价红利。

而且,有意思的是,“借名”上市也是恒大汽车讨巧之处。相对新造车势力面临的烧钱、量产等质疑声,恒大汽车的“上市之路”畅通程度到令人望尘莫及。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事实如此,据潜观研究所的计算数据显示:从2018年6月25日开始进军新能源车的收盘价4.6港元,到截止2021年5月21日的收盘价41.2港元计算,恒大健康股价升幅已达795.7%,市值从398.3亿港元暴涨到4024.8亿港元,涨幅911%。

尽管恒大健康改名恒大汽车,但核心业绩支柱依旧是健康业务。据其2020年年报显示,新能源汽车分部收入仅占整体收入的1.2%。三年时间过去了,恒大汽车至今仍没有一款拿得出手的车型。


许家印在汽车领域多舍得砸钱?

恒大在2018年曾以高达145亿元的资金入股广汇汽车集团,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但是要知道,这样的投资金额,彼时已经能轻松拿下比亚迪第三大股东的席位了。下了这么大的血本,许家印的目的当时只为打通卖车的渠道,为将来的造车铺好销售的基础。

经销商通道的打开,只是造车大戏的一个前奏,在过去的2020年,恒大在汽车领域的投入已高达474亿元,其中又以研发投入占比最高,为249亿元。根据此前的财报,这接近250亿元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底盘架构、动力总成以及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以及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面向未来的技术探索。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但是,许家印也有“亏不起”的时候。

就在8月初,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标普将中国恒大及子公司恒大地产、天基控股的评级从B-下调至CCC,且评级展望为负面,主要是恒大方面未偿付风险持续攀升,且多方资产冻结增加,资金流动性让人担忧。被下调至CCC,这意味着恒大已经处于垃圾级里较低的等级,距离违约级仅高出四级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开始,和恒大相关的负面新闻就持续不断。知情人士此前还向路透社爆料,恒大目前已着手为其位于深圳的部分新项目寻找买家,根据公开信息,恒大在深圳目前拥有至少55个城市重建项目。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也是在本周一深夜,恒大汽车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盈利预警,预计该公司1-6月累计净亏损达到48亿元人民币,是去年上半年净亏损24.5亿元的整整两倍。

高达48亿元的净亏损,主要受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影响,该公司在造车领域尚处于投入阶段,购买固定资产及设备需要消耗巨额资金,且研发等相关费用也在持续增加。


为什么要出售恒大汽车?

8月10日晚间,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在港交所公告称,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上市附属公司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及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

好好的恒大汽车,怎么就突然要被卖掉了?

原因首先要从恒大集团说起。

2020年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会议上,明确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被称为“三道红线”。该政策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全行业全面推行。

“三道红线”明确,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

房地产企业有息债务规模将受到控制。

如果三道红线全部命中,开发商的有息负债就不能再增加,也就是不能再发债借钱了,这对仰仗现金流周转的高负债房企来说是雪上加霜。

很不幸,恒大集团就是三道红线全部命中的房企之一。

最近一段时间,恒大集团一系列的债务违约、拖欠应付款、疯狂打折卖房等等事件的背景就在这里。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恒大集团的现金流绷不住了,是恒大汽车股权被迫出售的根本原因。


恒大汽车的现状和未来

恒大汽车即恒驰新能源汽车,诞生于2019年8月28日。2020年8月3日,恒大汽车发布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和恒驰6 六款车型,号称完全覆盖了A到D级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车型,号称用时两年走完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从0到1”全过程。2020年11月,恒大汽车正式发布恒驰车标,寓意“保护蓝天,决胜红海,东方雄狮,傲视全球”。2021年2月,恒大汽车又发布了恒驰7、恒驰8和恒驰9三款车型。2021年3月,恒大汽车发布H-SMARTOS恒驰智能网联系统。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恒大进入造车行业不是最早的,但一定是声势和手笔最大的。今年,恒大在发布新车之后,迅速在各大商圈、媒体平台,甚至是央媒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推广。由于品牌成立后迟迟没有动静,曾被消费者怀疑有“圈地”嫌疑,但为了打消外界对其的顾虑,在这之后,恒驰汽车公布了恒驰1的道路试驾视频,许家印也现身体验了实车并相继视察了恒驰的电池研究院、研发总院等地,还多次喊出口号:2035年一定能实现年产销500万台的目标。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目前恒大汽车已对外发布了9款车型,车型覆盖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且在之前的车展上也展示了很多车型,引发众人关注的同时,也迎来了外界各种不同的声音。有对此看好的,觉得恒大前景大好,也有人持质疑的态度,因为恒大汽车除了车型外观进行展示外,旗下产品的具体参数配置并无参考信息公开。而且造车哪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更别提产销500万台的目标了。

不过,按照许家印此前给出的计划,恒大汽车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在恒大汽车2020年半年报业绩会上,恒大汽车集团总裁刘永灼曾表示,恒驰产品计划2021年上半年试生产,力争2021年下半年量产,计划到2025年实现产销量100万辆。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行业是规模制胜,但现存的大公司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在短时间获得百万辆的规模突破。”

恒大集团债务危机,恒大汽车亏180亿未卖一车却先被“卖身”?

从始至终可以看出,恒大是有意将恒大汽车摆上货架的,不过眼下情况,明年是否能如期量产仍存不确定性。针对公告,也有消息称,目前有多家国资和民企正与恒大就在香港上市的恒大相关入股事宜进行洽谈,但我相信,不管是资本运作还是真的资金短缺,或许时间会告诉我们所有的答案。


结语

就造车行业而言,前期的投入堪比无底洞,更何况恒大是在负债压力下,虽然造车新势力大军越来越庞大,但是蛋糕就这么大,在无底洞烧钱的情况下,还能从此分得一杯羹,不是有钱就可以造车的,更不是靠PPT就能做到的。对于恒大集团来说,或许“弃车保帅”是最为明智的出路。


来源: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服务号“金属材料专家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文资讯转载自网络等,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债务   大新   集团   汽车   量产   红线   港元   新能源   市值   中国   上半年   车型   危机   资金   领域   健康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