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重新评估中欧贸易


自2020疫情爆发以来,欧盟对华出口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成为欧洲黯淡经济景观中罕见的亮点。


但是,中国在新疆和香港等地的行动已向欧洲企业表明,与中国贸易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这促使一些欧洲企业重新评估它们与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联系,并呼吁各自的政府在人权和不公平竞争问题上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的商品贸易伙伴,去年欧盟近四分之一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而欧盟10%的出口商品发往中国。过去10年,欧中双边贸易增长了67%,而欧盟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仅增长了19%。


其结果是,中国从疫情中迅速反弹为欧洲提供了缓冲——疫情对后者的经济打击要沉重得多。定于周五发布的数据将证实,由于新一轮的封锁抑制了经济活动,欧元区在今年第一季度陷入了双底衰退。


贸易——尤其是对华贸易——可能是欧盟经济中少数几个没有下滑的领域之一。


但尽管这是个“成功的故事……不仅是在德国,在整个欧洲也是如此”,但德国主要工业协会——德国工业联合会(BDI)执行董事会成员沃尔夫冈•尼德马克(Wolfgang Niedermark)就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出了警告。


他表示:“现在我们应该既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又将其视为合作伙伴,并在我们存在分歧的地方与之对抗,比如在人权问题上。”


尼德马克表示,北京方面开始更加强硬地维护自身利益,这意味着“中国的基调已经变了,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


“我们不再接受中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新兴市场,尚未准备好……按照同样的规则参与(竞争)。”他说。


就在4月份初期,三个压力团体和一名此前遭到关押的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在巴黎对四家欧美服装制造商提起诉讼,指控它们犯下反人类罪,因为它们购买了在新疆使用受迫劳工采摘的棉花,全球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棉花都来自新疆。


欧洲宪法与人权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Constitutional and Human Rights)法务副主任米丽娅姆•扎格-马斯(Miriam Saage-Maass)表示:“从该地区采购棉花本身就是问题,信息的缺乏也给企业带来了困难。唯一可信的公司是那些正在离开该地区的公司。”该中心支持巴黎诉讼。


欧洲宪法与人权中心还在其他国家处理类似的诉讼,包括德国和荷兰。


这种努力正在产生效果。总部位于汉堡的服装和咖啡制造商Tchibo已向欧洲宪法与人权中心表示,它将停止从一家中国公司购买棉花,活动人士指责该公司使用受迫劳工。


德国企业面临的困境尤其严重,因为不断加深的中欧贸易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与德国有关。


在截至今年2月的12个月里,中国从欧盟进口的商品中逾40%来自德国。


今年2月,德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26%(去年2月,新冠疫情导致中国经济大规模关闭)。相比之下,同期德国出口整体下降1.2%。


德国企业面临的风险只会越来越大;柏林方面计划出台一项法律,要求企业为其全球供应链中违反人权或环境标准的行为负责。


尼德马克说:“这令许多公司的战略部门头疼。”他还称已有人敦促德国工业联合会就人权问题发声。“我们应该与中国朋友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作为少数在新疆设有工厂的西方汽车制造商之一,大众汽车尤其日益被置于放大镜下。鉴于大众曾在二战期间使用受迫劳工,而且中国是其最大市场,这对大众来说是一个敏感问题。


大众否认有任何员工“被迫劳动”,并补充称“不符合我们要求的供应商不会获得合同”。该公司表示正在将人权纳入其“合规管理体系”,并将于今年“对大众控股的中国实体进行内部评估”。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亚洲项目主管扬卡•厄特尔(Janka Oertel)表示,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环境将剥夺欧洲企业的决定权。她说,中国在关键行业转向自主,对瞄准中国市场的“欧洲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问题”。


厄特尔警告称,在针锋相对的制裁令去年12月达成的欧盟-中国贸易协议搁置至今后,赌北京方面将继续开放经济是一个“冒险的选择”。


“这不是某个公司的问题。”她说,“这是政治问题,需要在整个欧洲层面解决,而不是在某个公司或国家层面解决。”


有迹象表明,布鲁塞尔方面的对华立场正在变得强硬。下周,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将公布立法权,以打击外国政府实行的扭曲市场的补贴。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对北京方面扶持本国领军企业的回应。


德国工业联合会正在敦促欧盟和德国以政府采购和投资审查为手段,迫使中国经济向更公平的竞争开放。


“这听起来像是保护主义,我们不喜欢这种做法,毕竟我们一直在努力开放。”尼德马克说,“但如果没有人跟随我们的脚步,我们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中欧   欧盟   贸易   欧洲   德国   新疆   大众   疫情   马克   人权   北京   中国   棉花   经济   财经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