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阴间滤镜背后是一套英国控制技巧,非常隐蔽也因此非常好用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涉华报道中使用了“阴间滤镜”,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实应该说BBC国际频道使用的技巧非常多,滤镜调暗色调只是其中之一,而其目的很显然就是要塑造一个阴郁、冷清、压抑、缺乏活力、令人无法被吸引的中国形象。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BBC国际频道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其他语种的版本更是如此。这是为什么?

BBC阴间滤镜背后是一套英国控制技巧,非常隐蔽也因此非常好用

其实很简单,不管是BBC中文版,还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版、CNN中文版等等,都是属于有明确对象的宣传机构。西方国家的言论自由属于国内的,相对而言受到国内政治博弈的影响更大,因此受到的监督和技巧使用受限更大,而这些其他语种的频道就不受国内政治的影响,以“言论自由”为表面的、针对特定语言使用者的言论控制就是其最核心的目标。

BBC阴间滤镜背后是一套英国控制技巧,非常隐蔽也因此非常好用

媒体的影响力很隐蔽,他们一般而言如果不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不会直接制造假新闻,这样容易被证伪,信用会被打垮。选择事实的一面、叙事的结构、措辞、镜头语言和色调都是调动观众认知和情绪的可用工具,而目标则是控制,即让你接受他们想让你接受的价值、认知和判断。

BBC阴间滤镜背后是一套英国控制技巧,非常隐蔽也因此非常好用

这就涉及到政治学中的核心概念,即权力。权力是什么?是甲让乙做他不想做的事情的能力。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假设,即甲和乙之间必须存在着意图上的冲突,如果甲和乙没有意图上的冲突,那么很显然甲和乙就自动和谐,因此不存在使用权力的必要性。

那么甲和乙的意图存在冲突,甲如何让乙服从甲自己的意图呢?一般认为有三种形式。第一种,使用武力等强制力威胁对方,迫使对方服从。从家长拿出鸡毛掸到大国出动舰队进行武力威胁,都属于这种形式。这当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但是也因此冲突肉眼可见,成本非常高,因为乙完全可能绝不是弱不禁风,他可能反抗而不是选择服从。

BBC阴间滤镜背后是一套英国控制技巧,非常隐蔽也因此非常好用

第二种形式则是使用经济利益引诱对方放弃自己的意图。这种形式就是冲突缓和得多的意图贯彻形式,作为权力作用的对象,乙可以获得一些物质报酬,从而削弱其维护自己意图的能力。从家长说不看电视周末带你出去玩到国际社会上常见的多边经济合作、美国对欧洲的防务替代都是如此。这种形式比武力威胁和缓,但是冲突仍然存在,即乙很清楚自己的意图与甲存在着冲突,但是乙只是暂时性地放弃了这种意图。

第三种形式就是,甲让乙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这就涉及非常复杂的观念建构问题,英国、美国这些拥有强大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能力的国家才是真正的玩家。我们可以从香港特区的许多问题上看到英国的权力技巧,比如英国利用很多原有的殖民网络渗透到香港特区的专业人士中,利用教材上的对内地问题的放大、重点讨论在香港青少年当中塑造妖魔化的内地想象和“高一等”的香港本土认知;利用媒体平台,从叙事到内容上调动受众的认知和情绪,塑造一个“野蛮”、“随时可能崩溃”、“蛮横”的内地形象,进而让一大批香港人忘了主权归谁和上位法是什么,也让他们全然不知为何内地要施行一国两制。

BBC阴间滤镜背后是一套英国控制技巧,非常隐蔽也因此非常好用

类似的现象我们也总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转型国家中看见。从颜色革命时的乌克兰反对派到现在要求军政府下台的缅甸部分组织,都可以看出这里的问题。这些国家和社会都有问题,事实上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无法完美,但是每到出问题时就有一大批人跳出来要求西方国家干预,纵然有很多人也是拿钱办事,但至少在国际上形成了“当地人民要求西方干预”的图景,还可以在当地动员更多人支持西方干预,全然忽略了西方干预很可能带来更为混乱的秩序和更多经济剥削的事实。这就很典型地让对方“不知道自己真实意图”的权力形式。

权力越看不见就越有效果,这点西方仍然是祖师爷级别的存在,殖民扩张的经验并非没有用。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要观察西方真正的思维能力,需要看他们为国内准备的、使用母语撰写的报道和分析,这种语言屏障又从另一面增加了其他国家学习的难度和广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滤镜   英国   阴间   言论自由   意图   认知   中文版   权力   冲突   形式   内地   能力   语言   政治   技巧   国家   国内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