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芯片必须依靠进口,国内汽车产业同样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

90%的芯片必须依靠进口,国内汽车产业同样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

华为手机因为芯片供应受阻,更准确地说是,华为完全能够开发设计先进的芯片,但在制造环节被人“卡住脖子”,令华为手机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在40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之间。而当前,国内汽车行业其实也面临着严重“缺(自主)芯”的问题。

先前,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邹广才表示:“大家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关键系统部件,先进的传感器等包括计算、安全、控制、存储等等感知芯片都是用国外的芯片。所以进口渠道一旦发生变化的话,对整个产业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个影响不仅是整车企业,因为整车企业是整个汽车行业的龙头。”

据他所述,在国内汽车行业,车用芯片的自主率只有10%,另外90%的芯片必须依赖进口。如果国外车用芯片厂商对整个汽车行业突然断供,那么整个汽车行业有可能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事实上,车用半导体很多由欧洲厂商生产和供应,其中包括了在全球知名度极高的德国英飞凌和荷兰恩智浦,据2018年的市场营收统计数据,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车半导体厂商依次是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电子、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五家半导体厂商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依次为11.9%、10.8%、8.1%、7.3%和6.9%。

日前,网上传言,大众汽车因为高端芯片供应不足而面临停产。大众中国证实,芯片供应受影响,但情况并非如传闻中那般严重,正在寻求解决办法,上汽大众则强调,没有全面停产。德国汽车大厂大众旗下两家合资公司——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从4日开始停产,一汽大众也从本月初进入停产状态。

汽车芯片短缺,将导致ESP(车身动态稳定系统)和ECU(引擎控制单元),即车载电脑两大模组无法生产。受芯片短缺影响,只要配置了ESP和ECU的高端产品都会遇到产能问题,由于大众汽车基本都有配备,所以影响最大。

大众中国表示,疫情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到一些特定汽车电子元件的芯片供应,中国市场全面复苏也推动需求增长,让情况变得更严峻,导致一些汽车生产面临中断的风险。大众中国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变化,而且已经跟总部、相关供应商展开协调工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目前,相关车辆的客户交付没有受到影响。

上汽大众也回应称,新车生产的确受到一定影响,但未如外界传言的全面停产。上汽大众相关人士说:“这不是突发事件,我们早有准备的。芯片市场供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受影响的不只是汽车行业,汽车行业里也不只影响大众。”

现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存在芯片短缺的状况,并不是个别企业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微控制器(MCU)芯片急缺,一旦因为芯片供应问题导致停产,不止大众汽车受到影响,未来恐会蔓延到其他车厂,车企被芯片卡住脖子。

原本车用芯片占全球芯片产能约10%,但新冠疫情打乱了芯片生产,居家办公、网购造成电子消费品需求大增,芯片大厂将产能转向电子消费产品。加上汽车市场从下半年开始强劲复苏,更导致车用芯片供需失衡。

90%的芯片必须依靠进口,国内汽车产业同样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

大众汽车的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表示,今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让汽车市场产生剧烈波动。而在经历了新冠危机初期的行业封锁后,汽车行业,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目前的复苏情况远超数月前的市场预期。大陆集团指出,下半年汽车市场明显恢复,需求增加,但一些地区的工厂仍然停产,汽车供应链因此出现供不应求。

市场要求半导体制造商能扩大产能,增加芯片供给。例如,英飞凌已经表示,公司正在增加投资以扩大在奥地利的芯片新工厂产能。英飞凌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已经考虑到2021年汽车产量将比预期实现一定的增长。因此,我们将调整我们的全球制造能力。”不过,因为半导体的供应链很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最终实现产能的增加,有一定的生产周期,所以国内汽车市场缺芯片的状况,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预计芯片供应紧张的状况将会一直持续到2021年。

根据市场现在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状况,有供应商由此做出了涨价的决定。比如,恩智浦近日传出涨价,以便应对材料成本大幅增长和芯片严重短缺的状况。而且,已经有客户收到恩智浦的通知,通知称,为解决供应商带来不可预见的成本增长,公司“很不情愿地”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又比如,日本半导体厂商瑞萨电子已经于11月30日向客户发送涨价通知,称由于原材料和包装基板成本增加,拟上调部分模拟和电源产品价格,价格调整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瑞萨电子给出的解释是,公司近期面临库存、成本增加压力和产品运输风险,不得不上调价格来保证产品得到持续的投入和生产。

一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高管也称:“芯片供应链紧张已经成为行业里热议的话题了,对整个行业都是有影响的,不是某家厂商的问题。但各家厂商所面临的冲击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与消费级电子和工业级电子相比,汽车芯片在技术指标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对环境的适应性、可靠性,要求高安全性、高适应性和高稳定性。汽车芯片要经过产品认证,主要分三方面要求,一是可靠性要求AEC—Q100。其实是质量管理标准要求IATF16949。再一个是功能安全标准要求ISO26262。一般地,一颗芯片如果要通过这样的认证,起码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特别是ISO26262认证。一旦芯片进入到供应链之后,便会非常稳定,整车汽车厂商和汽车电子的供应商很少频繁切换芯片供应商。

(我为科技狂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芯片   华为   德国   大众   短缺   产能   半导体   中国   汽车行业   汽车产业   状况   厂商   供应商   风险   国内   汽车   财经   市场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