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2020年,比亚迪汽车以吉利30%、长城36%的整车销量创造出了媲美吉利、长城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吸引多家投资机构深入分析研究。

财报靓丽的比亚迪

与吉利营收、利润下滑,长城小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0年比亚迪营收、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3月30日,比亚迪(H股:1211;A股:002594)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565.97亿元,同比增长22.59%;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2.34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62.27%。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由于比亚迪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所以该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五年都在千亿元以上。仅从汽车板块看,2020财年,比亚迪与汽车产品相关的收入为839.93 亿元,虽然与吉利(921亿元)、长城(1033亿元)相比略有差距,但汽车营业收入32.76%的同比增幅远高于吉利(同比增幅-5%)和长城(同比增幅7.38%)。

比亚迪不仅营收增速远高于吉利和长城,并且该公司的财报反映出,其盈利能力同样好于吉利和长城。财报显示,比亚迪汽车板块的毛利率达到25.20%,高于吉利(毛利率16.0%)和长城(毛利率17.2%)。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对此,有投资机构分析认为:“扣除国补后,比亚迪2018/2019/2020H1 汽车&电池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9.2%/17.3%/17.1%。”

显然,根据投资机构的测算,比亚迪整车业务实际上与吉利、长城的毛利率相当。换言之,扣除补贴后,比亚迪汽车要达到媲美吉利、长城的利润规模,同样需要百万辆的整车销量为支撑,而现实情况是?

亮眼的财务指标背后

尽管比亚迪主要财务指标同比增速远超吉利和长城,但该公司整车的实际销量与后者差距明显。财报显示, 2020年比亚迪整车销售39.5万辆,同比增幅-3.62%,是吉利整车销量(132万辆)的30%,长城销量(111万辆)的36%。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同时,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大幅增长的同时,比亚迪新能源车却出现大幅下滑。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比亚迪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新能源车(含大巴)销量为16.3万辆,同比增幅-12.52%。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立志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比亚迪,其燃油车的主力地位正变得愈发稳固。财报显示,2020年比亚迪传统燃油车销量为23.2万辆,同比增幅3.81%。燃油车销量占比亚迪总销量的58.7%,比重与上年相比大涨4.2个百分点。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虽然燃油车为比亚迪汽车贡献了大部分销量,但新能源汽车却为该公司贡献了大部分利润。财报显示,2020年比亚迪获得的新能源补贴收入合计达到23亿元,占净利润的54.4%。同期,吉利财报显示,该公司获得了7.7亿元的补贴,占公司净利润的14.0%;长城获得了9亿元的补贴,占该公司净利润的17.0%。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整体看,车市连年下行,传统主机厂不得不通过价格战稳固市场份额。而对比上述数据,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当多数传统主机厂用燃油车的微薄利润为新能源车“输血”的时候,比亚迪新能源车获得的巨额补贴却反哺了燃油车发展?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比亚迪财报中部分指标出现异动。该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53.9 亿元,同比大涨207.93%,财报解释称:“主要是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的确,该公司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项为1386.7 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15.0 亿元,但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货币资金仅为144.5 亿元,与上年相比仅增加了17.9 亿元。同时,该公司存货金额达到314亿元,同比大增22.78%,为近五年来最高值。

比亚迪汽车竞争压力何在?

“双积分”政策门槛逐年提高,传统主机厂都面临着节能与新能源车双线作战的压力,而比亚迪的压力似乎更甚。

在产品端,比亚迪面向C端的新能源车销量下滑严重,意味着该公司在脱离补贴转向市场化运营的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乘联会销量批发表显示,2020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8.3万辆,同比增幅-17.3%。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对此,有投资机构分析称:“目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出现‘高、低端两头大’的哑铃型结构,中端车型优质供给缺失。比亚迪新能源车以A级、B级车为主,面向中端消费群体。相较于特斯拉与造车‘新势力’高举高打、宏光 MINI EV 精耕细分市场的策略,中端车市场目标客群对售价较为敏感,但受成本所限,目前中端电动车购置成本较同版燃油车更高, 且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因此成为突破难点。”

战略层面,尽管比亚迪也在尝试产业+资本双轮驱动的模式,但该公司传统实体创造利润的能力相对不足,未来从该公司拆分出来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还需观察。

据了解,自 2017 年开放动力电池供应以来,比亚迪持续推进供应链开放战略。该公司纯电平台——e 平台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电动车;同时,比亚迪半导体引入战略投资,迈出子公司分拆上市第一步。成立“弗迪系”公司,加速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外供步伐……

比亚迪半数净利为补贴

整体看,比亚迪汽车与吉利、长城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民营企业,都需要持续创新才能生存与发展。而不同点在于,吉利、长城聚焦于汽车领域,这两家传统主机厂以高科技赋能的智能、电动化转型,有百万辆销售规模的燃油车利润为支撑,能够拉动上游数万家供应商、推动下游近千家经销商共同转型。

然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先发优势,更多是在补贴时期积累起来的,随着新能源车走向市场化,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势头。尽管该公司采取了垂直一体化布局、多产品矩阵策略,有着出色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和成本优势,但比亚迪年销量20万辆的燃油车利润,能否支撑该公司的新能源车与千万量级跨国公司产品在今后的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还有待继续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净利   毛利率   长城   销量   新能源   整车   净利润   增幅   燃油   吉利   大幅   利润   传统   主机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