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后疫情时代:全球大通胀

1月份,随着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持续下降,各国疫苗也批量上市,标志着全球疫情出现拐点,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对今年GDP增长的预测也相对乐观,似乎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回到原来轨道。但是,事情真的会那么简单么?

最近,拜登正式签署1.9万亿美元“纾困法案”,每个美国人即便不工作也能领取1400美元,“天上掉馅饼”的事,真实的在美国发生着。出来混总要还的,如果印钞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就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了。

“举债度日”开动印钞机器疯狂印钞的美国,2020年6月发行的货币总量,便已超过其建国到登月近200年以来的总和。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我们都知道,货币超发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美国确诊人数走势图

纵观美国2月的CPI,同比2020年增长了1.7%,尽管增速创下去年以来的新高,但仍然符合市场预期,并没有出现恶性通胀。用经济学课本上的知识,似乎难以解释为什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美国国内的物价没有上涨,但是国际上的物价已经涨疯了。近段时间,铜上涨38%,铁上涨30%,塑料(PVC)上涨35%,铝上涨37%,玻璃上涨30%,锌合金上涨48%,不锈钢上涨45%,其它的大宗商品包括玉米、大豆、原油等,皆是疯狂上涨。

如果从通胀率来看,巴西通胀率为4.4%,俄罗斯为5%,印度超过5%,中国货币政策相对克制,为1%左右。其它中小国家则基本为10%以上,阿根廷兑美元汇率今年以来暴跌45%,通胀率为40%左右,最夸张的是委内瑞拉,通胀率为20倍。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100万亿的津巴布韦货币

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

美国印的钱,大概只有40%会在美国国内流通,其余六成则通过出售美债和进口贸易商品,将美元流通到了全世界。货币必须要有国家的信用背书才能流通,货币超发则会引起国内的通胀,但美元在全世界流通,美元超发则会引起全世界的通胀。

所以,随着疫苗的大规模接种,疫情或许快要结束,但全球性的通胀却已经到来。货币放水的经济刺激政策,就像是“布洛芬”止痛药,最多只能够延迟痛苦,却不能治好疫情期间经济衰退的疮疤。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金钱的流通

历史上,大多数经济刺激政策过后,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说:

2006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股票大跌经济一蹶不振,美国开始实行货币宽松和信用宽松的经济刺激政策,让原本不具备买房能力的人群,通过信用贷款违规进入楼市。

美联储加息后,低收入人群还不上房贷,银行产生了大量的坏账,专门做次级贷款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暴雷,汇丰银行也为房贷业务计提大量坏账,最终引爆了2007年的次贷危机。

2020年,疫情导致经济阶段性的衰退,各国为了阻止经济衰退,进行了货币放水,货币放水又造成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而大通胀又会带来什么后果,暂时还无人可知。或许疫情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所有人都已经深陷其中,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潘多拉魔盒

人类历史上著名的3次恶性通胀

实际上,良性通胀并不可怕,人类的发展史就是货币的扩张史,全球的货币总量一直在温和增加,就像一个气球慢慢膨大。并且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各国都在适度的超发货币,鼓励大家将手中的钱花出去,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是处在一个温和通胀的经济环境中。

但恶性通胀则不同,如同肿瘤也分良性和恶性一样,不可等同视之。人类历史上有3次著名的恶性通胀,甚至可以说,二次世界大战是由通货膨胀间接引发,而另一次通货膨胀,又是由二次世界大战导致。恶性通胀、经济危机、战争混乱,它们就像是连体婴,相伴相生。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图:hundert billionen mark 一百万亿的马克

通胀改变了世界历史

一战,德国战败,签订了包括《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赔偿条款,需要赔偿2000亿马克,加之本土饱受摧残,经济发达的地区及煤矿等又被割让,德国经济面临崩溃。魏玛政府无力负担如此大的财政支出,选择了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纸币。

1923年,魏玛政府已经发行了将近五千万万亿马克,不但未能改善德国的经济状况,反而使德国陷入了巨大的通货膨胀中。1921年,一个面包大概需要花费10~20马克,到了1923年却涨到了2000万马克,1929年德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前夜,一个面包竟需要1000亿马克。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这可不是砖头,这是成捆的德国马克

此时的德国,有超过600万人口,占德国半数以上的人失业。货币贬值到连抢劫的人都在嫌弃,买一个面包需要用推车来装载马克,钱多到像废纸一样被堆在街头,一些家庭冬天不烧木柴取暖,而是直接烧纸币,因为这样反而更划算。

30年代初,经济的崩溃让德国民粹主义思潮泛滥,“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迎来了黄金扩张时期。他们告诉群众:“纳粹党会让德国的经济重新复苏”,“让人们重新找到工作”,“人们会过上幸福的生活”。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登上德国政治舞台。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波兰奥维辛集中营

10年贬值1000倍的法币

1938年底,时间和空间变换到二战的东方战场,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民政府在军事上投入大量的物资和金钱。到抗战后期进行到关键的时期,军事资费就占据了国民总支出的70%,尽管民国四大家族已经竭尽所能地搜刮,但相对于政府开支来说,依旧捉襟见肘。

财政负担濒临崩溃,国民政府不得不开启印钞机器,发行了超过市场需求几百倍数量的法币。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物价就已经达到战前的1700倍。再往后,原本战前可以买一头牛的钱,到1949解放前时,就只能买一盒火柴了,法币用10年的时间,贬值了1000多倍。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法币

津巴布韦8亿倍通胀率

20世纪初,津巴布韦进行土改,后来衍变为恶性地驱赶白人农场主的运动,叠加产业失败、资本流出,一系列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制裁,津巴布韦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2004年,津巴布韦的通胀率为624%,2年后上升到1042.9%。2007年6月,津巴布韦央行预测的通胀率为90倍,但实际上是110倍。2008年6月,通货率飙升到2000倍,央行开始发行1000亿面值的钞票,到最后通胀率竟高达8亿倍,货币体系实际已经崩溃。

津巴布韦央行已经无法阻止恶性通胀,货币体系崩溃,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使用包括美元在内的九国货币。曾经非洲的面包篮,人民的财富在通胀中灰飞烟灭,产业资本一蹶不振,大量人口选择了移民南非。至今已20年,津巴布韦经济也没有彻底走出通胀的阴影。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津巴布韦货币,最下面张是100万亿

输入性通胀压力下,普通人能做什么

疫情导致的全球大通胀,本质上已经形成,但是是否会继续衍变成恶性通胀,则需要考验各国央行的智慧。如果乐观一点,各国央行或许会停止继续放水,并缓慢进入加息通道,全球人民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货币紧缩的苦日子,也就将通胀消匿了。

如果悲观一点,则可以看到世界正在滑向不确定的边缘:美国联邦总债务将超过空前的25万亿美元,负债率超过全年GDP的130%以上,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上对美国还能负债多少表示相对乐观,但美债无疑已经成为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虽然中国的通胀率仅有1%左右,但是在全世界都放水,中国放水很少的背景下,中国就成了通胀的洼地,国内会面对很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能保住财富不被稀释呢?怎么配置资产才能抗拒通胀呢?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小车装载的津巴布韦货币

大宗消费:

越稀缺的东西才越值钱,货币超发就意味着货币贬值,我们如果保留现金,无疑会损失部分价值。所以富人为了对抗通货膨胀,资产配置中通常只会有极小部分的现金,其余的大部分是股票资产和固定资产。

与其让大量的现金在自己手里贬值,不如将钱花出去,比如给自己配置一辆车,或者将家里的房子装修一下,置办几件以前舍不得消费的家具。

在原材料暴涨的情况下,必然会传导到下游,到时装修的钢筋、水泥、铝合金等材料都会上涨,装修成本必然上升。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也多少会涨,不如趁没涨价早点入手。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说走就走的旅行,提前是有辆车

核心资产配置:

在货币泛滥的情况下,核心地段的房产、优质公司的股票都会被“哄抢”购买,核心资产获得了良好的流动性溢价,甚至连比特币、翡翠玉石、文玩古董、椰子鞋等等都会被爆炒。

爆炒的本质上还是核心资产稀缺,货币在合适的价格,买不到能够抵抗通胀的核心资产,从而选择了走偏门,炒作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这种“资产荒”的情况在中国已经出现了几年了。

此时,我们就要辨明什么是核心资产,核心就是绝大部分人认可其价值的东西,比如核心地段的房子,优质的股票,黄金或者好公司的股权等,其它炒作的东西则最好不参与。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椰子鞋的炒作

富人通胀,穷人通缩

疫情导致的通货膨胀,本质是一次财富的重新分配,富人在通胀,穷人在通缩,其证据就是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全球最顶尖的富豪,因为货币放水推动股票的上涨,身价也跟随暴涨。

而穷人在这场通胀中则一无所获,甚至普通人因为疫情失业还不起房贷,辛苦积攒多年的财富将被稀释而不自知,十多块钱的猪肉涨到了几十还不知道为什么,以自己的工资水平永远都买不起房子。穷人活得累,却并不知道深层次的原因。

印钱不是万能的,恶性通胀下财富被稀释,还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

非刚需,非核心地段房子,不建议上车

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货币供应量仅仅是微幅增加。这或许就是我国极力克制货币放水的原因,放水只会加大贫富阶级之间的差距。富人的财富增加,广大群众的财富被稀释,这根本不是国家想要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通胀   津巴布韦   潘多拉   法币   通胀率   经济危机   德国   通货膨胀   央行   美国   疫情   马克   必然会   货币   核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