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挨骂要立正,挨打要站稳

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许多网友或许已经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周末一早,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二选一」商业行为,作出了182.28亿的巨额处罚,并要求在15天内上缴罚款。

这也是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金额的反垄断罚单,这一罚就罚没了一个中小型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第一大金额的罚单则是2018年的谷歌,被欧盟处以43.4亿欧元的罚款。

阿里也随即发布了一封客户和公众的一封信,表示“诚恳接受,坚决服从”,认错态度十分诚恳,从态度上来看,估计是不会申请行政复议和诉讼了。这是标准的“挨骂要立正,挨打要站稳”,企鹅和美团虽然没有被点名,估计也是暗捏了把冷汗。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阿里巴巴

2020财年,阿里营收总额为5097亿人民币,净利润为1492亿元。法律规定的反垄断处罚范围在营收的1%~10%,此次阿里被罚没了营收的4%,市监局算得上是“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毕竟阿里还是自己的亲儿子,打人也是一种学问。

虽说阿里是在美国上市,但是喜欢买中概股和比较认可中概股的,还是以中国的资金较多。自蚂蚁科技上市被叫停后,阿里的股价已经跌去30%之多,亏的还是中国人自己的钱。

俗话说:“用钱能解决的事,那都不是事儿”,市监局“咔咔咔”的一顿罚款,对所有具有垄断特性的行业寡头,来个“杀鸡儆猴”就能够惩前毖后了么?事情真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不妨看看国外对垄断巨头的处罚,以及他们的结果。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马云

国外频频吃罚单的巨头

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先驱者,自千禧年初,微软系统就因为捆绑安装Windows Media Player(视频播放器)和即时聊天软件,并且限制竞争对手的软件,被接连不断地发起反垄断调查。

2001年,韩国门户网站Daum,宣布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2004年,RealNetworks公司也针对Windows捆绑Media Player的行为,提起了类似诉讼。微软不得不“破财消灾”,分别支付了7.61亿美元和3000万美元了结反垄断诉讼。

此后,微软的破财并不能消灾,反而麻烦纷纷找上门。韩国FTC、日本、欧盟陆续跟进,对微软的系统弹窗,以及IE浏览器等发起诉讼,对微软罚款的同时,还要求开放核心代码。垄断的诉讼与反诉讼持续了10年,微软被搞得“焦头烂额”。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微软

可气的是,微软还被美国政府要求拆分为数个子公司,简直如同是“自废武功”,其它国家发起反垄断尚且情有可原,但自家政府的背后捅刀子,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反抗要挨一刀,不反抗也要挨一刀”,欧洲竞争政策颁布50余年,微软是唯一拒不遵守反垄断决定的企业。在PC时代,Wintel联盟(微软+英特尔)呼风唤雨,同时又因为操作系统和CPU领域的垄断行为,成了欧盟反垄断调查的难兄难弟。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英特尔

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谷歌浏览器以90%的绝对的市场占有率,主导着欧美地区的搜索引擎市场。但因为谷歌滥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对竞争对手采取排他性限制措施。欧盟分别对谷歌的购物比价服务、Android系统、AdSense广告平台进行反垄断调查。

其中,全球共有约40%的移动设备使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而谷歌利用对安卓系统的垄断,将Google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预装在手机上,以阻止竞争。对此,欧盟就安卓系统的垄断行为,开出了历史最高43.4亿欧元的反垄断罚单,

除此以外,中国对高通的高额罚款,也曾让中国的手机制造商欢欣鼓舞。2015年,高通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竞争对手实施排除、限制竞争,发改委责令高通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60.88亿人民币的巨额罚款,创造了我国反垄断罚款的最高纪录。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反垄断

国内的反垄断,监管还没有发力

反垄断对于国外的企业来说,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吃罚单。吃一个罚单,则可能一年的净利润就化为乌有了,反垄断法也就成了让巨头们“服服帖帖”的利器。

中国在此之前,巨头们缺少监管的“紧箍咒”,加上互联网是新生事物,经历野蛮的生长时期,已经习惯了利用行业地位“欺凌弱小”,利用资本补贴来无序扩张,利用垄断来最大限度的攫取利益,吃相也越发难看。

或许我们会觉得,相对于通过垄断来获得的收益,罚没的钱对这些企业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巨额的处罚对垄断的企业有用么?他们还是行业第一,有些反而成了寡头呢?为什么不将腾讯、阿里拆分为数个子公司呢?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腾讯滨海大厦

以我国的互联网行业来说,1999年,马云和“18罗汉”创立了阿里。2003年,借助新兴互联网的风口快速成长,之后击败eBay、QQ商城成为电商龙头,拳打某东脚踩某会。用马云自己的原话来说就是:“我拿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基本上每个行业,都会经历从草莽到“诸侯并立”,再到三分天下,最后归一一统的历程,这也是行业走向的必然趋势。“三分归一统”,也就是一些商业大佬,通常所说的行业整合,说得直白些,就是如何进行合纵连横,将行业垄断后大家一起赚钱。

实际上,对发展迅速的互联网行业来说,监管制度具有滞后性。但是,人在做,天在看,网民心中也都有一个小本本,企业赚钱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吃相不能太难看。因为“监管或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阿里被罚也只是反垄断的开始。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182亿罚单只是反垄断的开始

大而不倒的AT

当衣、食、住、行、旅游、找工作、婚恋、二手车买卖,甚至连买菜都已经搬迁到互联网,基本上我们能想到的,都已经进行了互联网化,无怪乎“社区团购”的赛道被发现时,巨头们挤破头的想砸钱进入。

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了内卷化,而内卷和内耗一字之差,却又互成因果。中国的网民尽管有十多亿,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流量红利已经收尾。也就是说,现在还没用微信、淘宝软件的,大概率以后都不会用了。

要是企业想要获取更多的流量,必然要挤压其它企业的流量空间,这就造成了当前几大巨头之间相互挖坑的局面。而巨头们对初创企业、有潜力成为自己竞争对手的企业,要是能花钱进行收编则最好,不能收编那就各种打压。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换句话说,腾讯之后无社交,美团之后无外卖,滴滴之后无打车。每个行业通过行业整合,某一家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必然要争夺更多的阳光和养分,对流量和客群的垄断成了自然。这也就造成了“大树底下,寸草不生”的现状。

以至于但凡每棵想要长成大树的小草,一没资金、二没流量、三还没技术,那就必须要“找棵大树乘凉”,AT稍微给点流量或资金就活了,反之则很难存活。不是A,就是T,但凡没有资本投入的小企业,都很难长成大树。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青草地

如今,大多数人手机中,最常用的几款APP,必然有AT系的产品,中国互联网的生态圈,也基本被AT系瓜分。他们坐拥超过10万亿的市值生态圈,AT圈也已经垄断了中国人的生活。

新财富杂志便做出了统计,中国用户数TOP10的APP,腾讯系占据了4个,分别是:微信、QQ、搜狗、腾讯视频。阿里系占据了3个:支付宝、手机淘宝、高德地图。

同样,在APP用户数排名TOP30中,腾讯系占有14个,阿里系占有7个,两家合计占有7成份额。腾讯系活跃用户数累计57.37亿,阿里系月活用户累计31.28亿。

据估测,中国人平均每天超过5个小时都在玩手机,而时间花费最多的,又集中在排名靠前的APP。显然,AT通过持续不断的并购、投资,已经“垄断”了普通人的休闲时间。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TOP前30的APP

不知不觉中,AT已经掌控了我们生活中的吃喝玩乐,人们已经离不开AT,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微信、支付宝、淘宝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用户已经离不开APP,同样的,APP也离不开用户,我们已经进行了深深的绑定。

并且从经济层面,AT已经形成了美国电影《大而不倒》中的局面,也就是2007年次贷危机中,美国财政不允许摩根、花旗、高盛等几家银行倒闭,否则整个美国经济体系就会全部崩塌,这几家银行也就被称作了“大而不倒”。

如今看来,AT系形成了十万亿生态圈,同时也将数十个上市公司,进行了关联绑定,如果某一天AT突然崩塌,那将是“一倒倒一片”的后果,AT也大到了不能倒的地步。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大而不倒

罚款不是目的,目的是减少行业内耗

互联网行业发展到当前阶段,早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红利时期,进入深深的内卷化。巨头们如诸侯并立一般,北百度、字节跳动,东阿里、网易,南腾讯,各行各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被瓜分殆尽,每个行业也都有自己的护城河。

互联网行业,本应是最互联共通的行业,但某些企业要保护自己的护城河,巩固自己的垄断利益,选择了人为的将网络联系进行切割。阿里要求商家「二选一」,以及其它企业的限制分享、限流、补贴战,对竞争对手的打压,或许在监管看来,都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内耗。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生态圈要想健康地发展下去,离不开大树。毕竟,中国互联网企业,要想走出国门去争夺海外市场,还需要大树的“披荆斩棘”。同时,也离不开小草,没有了小企业的创新、创意,发掘出新的赛道,大树只会陷入更深的内耗中。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市监局罚阿里营收的4%了。罚个10%,怕把阿里打痛了,心痛的还是自己。罚个1%,又怕没打痛,不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或许,中国互联网企业,都不应该固执地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靠着行业垄断来赚钱,在国内称王称霸,在海外却成了缩头乌龟。

互联网内斗严重,阿里吃罚单,监管:“既怕打痛了,又怕没打痛”

内卷,你累我也累

中国互联网企业,应该将目光望向星辰大海,而不是仅限于代码的复制粘贴。别国的科技企业,目标是星辰大海,哪怕是直播炸火箭,而我们的互联网企业,却盯着老百姓的菜篮子不放,痴迷于用补贴的手段垄断行业,再赚垄断的钱。

中国互联网企业,应该更加的开放、包容,彼此互融共通,停止内耗,携手征战海外。像华为、Tiktok一样浴血厮杀,赚国外的钱,虽遍体鳞伤,国人也为其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阿里   罚单   内耗   腾讯   微软   用户数   淘宝   中国   欧盟   大树   流量   生态   行业   财经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