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都来学100万怎么理财了,心慌啊

前两天,小巴看到一个微博新闻,说佛山一个初中开设了理财课,几十个00后的初一学生,在讨论如果家里有100万,该怎么理财。

然后多位同学表示,自己平常都有使用压岁钱和零花钱的机会,确实有必要学习怎么和钱打交道。

00后都来学100万怎么理财了,心慌啊

老师的水平如何咱们先不说,就这个事情来讲小巴还是举双手赞成的。毕竟现在咱们国内,对孩子开设理财和财商教育的课程还是很少的。

孩子们在家里就是掌上明珠,独生子女就更甚,家长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所以很多孩子没经历过父母辈小时候的物资紧缺,对节俭没意识,也没养成理财观念,出来工作之后轻易就成了月光族,无节制消费,风险意识淡薄,一些女大学生甚至陷入了裸贷之类的事情里。

小巴放大一下视频,看到大家讨论100万怎么理财的时候,在进行初步的配置。

比如日常开支留10%,然后用40%的钱来储蓄,教育,还有另一部分的钱投到股市基金,钱生钱等等。

00后都来学100万怎么理财了,心慌啊

虽然这个分类并不科学,且分类之间其实有重叠的部分,但起码已经绕开了很多成年人都会陷入的误区里——认为理财就是炒股买基,把理财等同于投资。

理财巴士的老朋友会知道,咱们说的理财,实际包含开源、节流、风控、投资四大金刚,理财是打理财产的意思,而投资偏重在把金钱转变为资产。

所以如果你是咱们的新关注朋友的话,需要记住一个基本的认知——

理财,追求的是收支平衡与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家庭财务目标;

投资,追求的是收益最大化,用钱来赚更多的钱,是理财其中的一个部分。

所以,理财理财,首先不是去追求财产越多越好,而是先理顺它。

那么基于这个认知,虽然这理财课出发点是挺好的,但小巴觉得一上来就讨论100万就怎么分配的问题,未免有点“跳级”了。

甚至会让人觉得,好像你要很有钱,有100万才可以讨论怎么理财那样,所以一些网友才会发出“没必要,不现实”的评论。

00后都来学100万怎么理财了,心慌啊

这就是相比于盲目投资的积极派,另一头消极派的误区了,觉得理财是有钱人玩的,自己现在赚不了多少钱,也存不下钱,还是等有些闲钱再说吧。

但事实上,越没钱就越需要理财,打理财产。因为都已经那么穷了,如果还不精打细算些过日子,只会更加穷,然后有什么大额支出,就刷信用卡,借现金贷,还不上就分期,一步步陷入债务的深渊里。

那要教孩子理财,关键教什么呢?

理财产品知识是次位,关键要让他们在花钱上学会计划,有节制,养成储蓄的意识。

小巴想提3个点——

首先,要在花钱上学会规划,就要从记账做起,然后试着做预算。

记账是理财的第一步,这个咱们其实也说了很多回了,如果你以往的月光族的话,就更需要培养起记账的习惯。

因为咱们平常花钱,东一点,西一点,花在哪里买了什么,很难单纯靠记忆记清楚的。只有通过记账,记录下来,才知道你的钱都花去了哪里,然后针对性改善,砍掉那些不必要的消费,才有可能剩得下闲钱。

现在的手机记账软件很多,所以要记账其实很方便的了。每月核对下那些支出,然后给下个月做做预算,吃饭多少钱,服饰多少钱,人情聚会多少钱等等。

盯着预算花钱,就能减少很多计划外的支出。

当然,有些朋友其实自己也记过账的,但因为各种原因坚持不下来,觉得麻烦,或者账户金额对不上等等。

第二个,就是家长给孩子生活费多少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到孩子能不能真正独立去做计划。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当然一些中学阶段就住校独立生活的孩子,也可能会遇到类似情况。

小巴记得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爸妈是每个月给生活费的,小巴想买什么东西,吃的穿的用的,就全在生活费里出,自己去打点,家里也不会提前给打钱。

但有些同学的生活费,就只是吃饭钱,如果要买什么价格贵一点的衣服,电器,手机之类的大件,爸妈会帮买的,他自然也很乐意。

但这么一来,其实他花多少钱还是相当于没啥约束,因为爸妈会兜底,孩子根本不需要规划开支,做预算了。

还有,有些同学的生活费可能一下会给很多,比如一下给个半年甚至一年,他很快就花完了,然后爸妈又不得不继续给钱,补充生活费。

所以在孩子没养成良好的花钱习惯之前,直接一下给他放得那么宽松,又让他克制自己不花,其实还是挺难的,这里面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了。

第三个,其实教孩子理财,形式可能是多样的,不必太过拘泥。

只要认清背后的逻辑——我们实际是在引导孩子建立一些好的人生态度,比如延迟满足、承担责任、自律、规划等。

养成这些品质后,这可不仅仅是作用于理财这方面的,这对孩子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好处。

因为如果一个人总是顺应自己的人性去做事,即时满足,避重就轻,日刷抖音而不是日常阅读,那么其实就是和大众站在一边的,怎么可能会出类拔萃呢?

当然,咱们都知道“言传身教”的道理。

所以家长们,在要求孩子之前,先要求自己吧。在逼孩子之前,先逼自己吧。

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带动影响孩子,家里才是一幅欣欣向荣之景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闲钱   可能会   小巴   多少钱   生活费   开支   支出   认知   误区   预算   财产   家里   意识   同学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