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西塘,美如处子


  夜了,我穿着厚厚的衣服,包着羊毛围巾,走出石皮弄,右拐,登上高如满月的环秀桥,西塘的美尽收眼底。
    
  宽宽的一汪水面,在青黑的夜色中闪着灵灵的光,水旁是已成墨色剪影的房屋。最妙是灯笼,环水的家家户户屋檐下都垂着五个一串的扁圆灯笼,红光点点,洇在水里,扯出长长的晕。无数红灯笼一串串延伸开,直蔓到目光尽头。满眼是水光,屋影,点点灯笼的红,如幻的水影。水气竟然是清香的,沉在夜色中,细细扑来,我深吸一口,肺腑愉快着。
    
  慢慢走下环秀桥,来到西塘最有名的烟雨长廊。西塘的神韵有八成来自烟雨长廊,它长达几公里。它就是我在锦溪时所看的廊棚,但它完全是古古的真实,砖木结构的,老迈的褐色木头已经脱落尽漆皮,顶棚由青灰的砖头铺成。长廊立在古屋和河流间,环水而走,如蛇逶迤。隔几米,长廊下就挂一只大大的圆灯笼,闪着红光,行走长廊的人们的脸被映得红扑扑的。

夜色西塘,美如处子

  七点多,西塘就睡了。白天暄闹的烟雨长廊此刻静如处子,每个做生意的小门面都在上门板或者已经关得严严实实。走到每家的门前,依稀听到阿公阿婆一问一答的对话,听到小孩哭的声音,听到女人训斥捣乱的猫;或者从一扇洞开的窗子,看到腾腾的烟雾,一群人聚在几张桌前,哗拉拉地搓麻将。
    
  真正的西塘人都退到了屋后,此刻的西塘是游人的,三三两两的走在廊棚下,絮絮低语。对对情侣十指相扣,紧紧依在一起,慢慢地走。很多摄影发烧友支着三角架,上面是大炮筒一样的相机。在水边,三米五米就是一个。他们蹲着马步,或者撅着屁股,长久专注地取景,一面不停地赞叹着,和身边的朋友讨论着取景和构图,闪光灯的白色穿透夜的黑。有一天晚上,我很奇怪地看到在烟雨长廊拍照的几乎全是头发雪白的老人,一群老头老太太,个个支着三角架,占领了烟雨长廊水边每一个好的取景点。

夜色西塘,美如处子

再向前,到了泊船码头,十几只乌蓬船泊在水边,一些穿土褐色中式服装的中年男人无聊地靠在栏杆上,他们捧着装着茶叶的玻璃杯,聊天,或者发呆。他们是船夫。夜晚,每隔一小时会有一班船夜行西塘。西塘的船是这么多古镇中我所见到的最自然的,它很老旧,原味的真,最难得的是上面没有扎红花,船夫们穿的中式的服装色系与褐色的船体非常协调。这样的船伊呀呀地摇在水面,才不至于是煞风景的突兀,而与水面、古屋和谐圆融。
    
  我沿着廊棚安静地走,夜的水边很冷,如果不是我穿得很暖,这样的行走一定不会愉快。西塘让我感到安静,一种内心深处的舒服。这种感觉我在束河龙门客栈前晒太阳时望着高远的蓝天时有过,不料一模一样的情绪在西塘的水边灯影里又找到了。这里的治安很好,有巡查治安的人来回走动,他们拎着一只唱歌的喇叭,由远及近,由近至远。可滑稽的是,曲子竟然是《天仙配》。虽然我不认为这样的曲声可以震慑坏人,但这样的声响环在西塘时,单独走动的女人不用担心安全。

夜色西塘,美如处子

我从七点走到了八点多,又转回烟雨长廊,八点那班夜行船正缓行水面,船客非常少,只有一对情侣,他们穿一黑一白,穿黑衣的娇小女人偎在高大的白衣男人怀里,他们背对着我,望着水面。我定住了,这样的夜,这样的灯,这样的船,只有两个人独享这样的风光,默默行在静静的水面。我心里涌过一片疼痛的羡慕,和嫉妒。船过,水里的灯笼一个个地破碎,再颤颤地复合。
    
  我累了,坐在水边一把忘记收回的椅子上,远望着一片水汽氤氲,灯火阑珊,我的眼睛开始潮湿。这样的时候,这样的美景,我多么希望不是我一个人孤单地在看,我多么希望此时此刻有一个心爱的男人和在我一起。如果可以换,我愿意用我所拥有的一切来换此刻那个黑衣女子满怀的温暖。我在无望地想念一个人,我一次次地出行,一次次地逃离就是为了忘记他,离开他越远,我以为我就可以不再想起。我强迫自己不给他打电话,不给他发任何的信息。每飘到一个地方,我都会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忘记他了?但正如《东邪西素》里欧阳峰的独白:有时候,人越是想忘记,就越记得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水光   夜色   发烧友   红光   青黑   船夫   处子   水边   长廊   褐色   黑衣   灯笼   烟雨   治安   水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