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6月24日,由中国汽车报社、汽车与运动杂志社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协办的2021第六届中国汽车动力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在长达7个多小时的线下和线上会议中,十几位行业专家与一汽红旗、丰田汽车、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北京汽车等近二十家整车企业高管、数十家零部件企业技术嘉宾一起,围绕“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现况及前景”这一主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各自最新的技术、产品成果,探讨了当前混合动力技术开发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一致认为,2021年是混合动力国产车发展的元年,混合动力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共识:混动技术未来将成为主流

在过去几年中,国内主流车企已经看到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表现。虽然没有政策补贴,混合动力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却一直高歌猛进。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约为41.4万辆,同比增长40%,除2~3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下降之外,其余月份均保持在17%以上的增速。

当前,国内品牌混动技术和混动车型也陆续上马,并集中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这其中,有已量产并将逐步推广到全系列车型的上汽通用48伏轻混系统,有去年刚刚上市并实现了本地化生产的插混驱动系统和三电系统、混动专属变速箱和电池包、混动发动机,还有基于柠檬混动DHT平台打造的WEY拿铁HEV、WEY玛奇朵HEV/PHEV、哈弗赤兔HEV等系列产品……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江汽集团动力院发动机设计部部长 陈亮

“我认为,2021年是混合动力国产车发展的起始点。今年比亚迪推出了一款真正可以和外资同台竞争的混合动力车。我们内部做过调研,比亚迪秦的预订车辆需要4个月后提车,可见其销量非常火爆。”江汽集团动力院发动机设计部部长陈亮表示,他之所以认为,今年是混合动力国产车的起始点,主要因为今年市场上真正能实现量产的混合动力国产车并不多,用户挑选的余地不大,销量还不能完全体现出来。

与会嘉宾也一致认同,混动技术将迎来市场大发展期,同样得益于政策的转向,特别是国家双碳目标带来的变化。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顾问、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王秉刚

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简称2.0版技术路线图),再次强调了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节能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到2035年我国传统动力要全部实现混动化,“在‘双碳’目标下,行业更应该关注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车仍将是市场的主体,并占有主导性的市场份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顾问、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秉刚认为,混合动力是汽车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最有效的技术路线。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佐佐木博树

在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发展中,动力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为实现汽车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日产计划在2030年代初期实现核心市场的全新车型全部电动化。”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佐佐木博树介绍,日产电动化战略以纯电动汽车和e-Power两项主要技术作为支柱,纯电动车方面将向中国市场投放阿里亚车型,现在已进入最终开发阶段,e-Power技术最近也将投放在中国市场。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北京创新中心 长坂井光人

即使深耕混动技术几十年的丰田汽车,也早就着手动力技术的多元化的技术和产品开发。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北京创新中心长坂井光人表示,要实现汽车行业的碳中和目标,应该尽可能地探索不同的技术路径。


挑战:系统控制自主是关键

当天下午,围绕当前政策、研发中的具体挑战及市场推广等三个话题,与会嘉宾展开了三轮深入讨论。这三个议题一是在我国双碳目标,双积分等政策大背景下,企业该如何应对;二是企业在混合动力系统研发过程遇到的技术难点、零部件资源的供应等问题;三是在混合动力市场规模较小的形势下,车企如何提升市场的认知度。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来自比亚迪、广汽的技术专家在线参与了讨论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邢敏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邢敏认为,国家应该对混合动力给予更多政策支持,而且应该将补贴投放到科研领域。“技术路线、产品应由市场选择,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能源更清洁,内燃机动力更环保。”他说。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 许敏

“在这次大会上,我们不仅看到企业了清晰的混动技术路线,更有具体的产品投放节点。大家在圆桌讨论中,也没有回避成本过高、人才储备不足、供应商难以实现协同开发等开发中的困难。”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敏,充分肯定了近两年国内部分车企混合动力技术开发的进步。他认为,本土车企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实现了厚积薄发,但未来企业面临的更大挑战来自系统控制技术的自主掌控。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而对于混动汽车市场规模扩张,企业普遍持乐观态度。来自江汽集团的嘉宾坚信,到2025年左右,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就会超过纯电动汽车。来自长安汽车的嘉宾则表示,企业要实现碳排放目标,发展混合动力技术,必须要积极拥抱电动化,同时还要实现传统内燃机的控制自主,才有可能发展混合动力技术的控制自主。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中国汽车报社社长 辛宁

“目前汽车产业实际上只有两化:即汽车动力多元化和智能化。如何将动力的多元化与智能化结合起来,是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表示,希望大家一起关注前沿技术、追踪⾏业热点、分享技术成果和经验,探讨行业技术趋势的同时,为汽车“两化”的融合发展献计献策。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师建华

“在整个汽车产业都在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的今天,推动我国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具有非常现实和积极的意义。希望参加此次大会的企业,能够在坦诚、开放的技术分享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推动我国汽车混合动力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


混动技术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流方案吗?

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 杨建军(前排左一)和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海斌 (前排右一)在会议现场

“这次技术大会上,我们看到在双碳目标、双积分政策调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2.0的背景下,各企业开启了新一轮对于混合动力技术开发的热潮。”作为本次技术大会主办方代表,汽车与运动杂志社总编辑杨建军表示,各家企业拿出了自己在混动技术方面的成果,大家开诚布公地探讨了混动技术开发的难点和市场推广问题,这也达成了汽车与运动杂志社举办此次技术大会的目的和初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目标   技术   销量   中国汽车   杂志社   北京   汽车产业   发动机   嘉宾   主流   动力   政策   方案   工程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