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作者:吉克尔子 指导老师:刘楠

来自大凉山的26岁彝族姑娘索玛,虽然有相恋三年的汉族男友,还是被家人“订婚”给一位彝族青年。面对个人选择与传统封建婚姻观念的矛盾,她只身一人“逃婚”在厦门。

随着现代文明发展,《婚姻法》的贯彻,彝族奴隶社会的“民族内婚、等级内婚”等制度早已经被摒弃,但是彝族通婚的传统观念依然残存在部分彝族人心中。

“彝族的很多家谱,都有传统婚姻的讲究。我妈说不嫁彝族就不用回家了,丢脸!”我的一名彝族同学感慨。

作为同样来自凉山的彝族女孩,我深刻认识到这种传统的婚姻限制是和时代脱节的,近年来很多彝族人在与传统观念进行斗争和反抗。乡村振兴战略下,彝族基层干部不断进行文明新风的思想宣传,邀请当地彝族家支、“德古”(彝语为德高望重的智者)走村入寨,结合彝族的谚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化村民。

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一、26岁彝族姑娘索玛选择逃婚:我爱的男友不是彝族

逃婚的索玛,是我高中同学曲木的姐姐。

“我妈说不嫁彝族就不用回家了,丢脸。”中央民族大学20岁的大学生曲木对我说,打趣的语调中又有一点沉重。

那是个夏日的傍晚,我和曲木在晚风沉醉的江边散步,聊着女孩们对未来婚姻的幻想和恐惧,也聊到了我们凉山彝族的婚姻习俗。突然,曲木想到索玛。

“索玛姐姐好可怜,她爸妈不准她和她汉族男朋友在一起,给她介绍了一个他们黑彝的男的。后面订了婚我姐姐又不想结。她就自己跑到厦门去了。”曲木叹了口气。

“现代婚姻自由,还有这种事!”我很惊愕,这种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我决定去找索玛姐姐聊聊。

索玛今年26岁,独自一人在厦门生活,本科毕业的她,在一家摄影工作室做文案策划。

索玛回忆,2019年10月索玛被父母“订婚”,而那时,她已经与男友相恋三年。

“父母不允许我与彝族之外的民族通婚。父亲身体也不好,得了胃癌,希望看到我快点成家。我父母知道他是汉族以后,就不允许我和他结婚。然后给我介绍了一个黑彝订婚,和家里反复磨合了很久,当时的自己还不够成熟和坚定,实在没办法就先勉强答应了。”

索玛的回忆断断续续,有时轻描淡写,有时停顿叹气,她还没有释怀。

索玛再现了一遍和父母最严重的一次争吵过程。

“当时他们斩钉截铁地反对我和那个汉族男友的恋爱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不是彝族’。他们真的很固执,我非常气愤。”

“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还停留在过去的封建思想里。难道彝族男人就一定好吗,汉族男人就一定不好吗!”

“没什么好不好的。就是不能嫁给其他民族。反正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们给你介绍的那个小伙儿人家不管家世还是个人都挺不错的。”索玛的父母,口气如板上钉钉。

“但是我不喜欢他!婚后日子根本过不下去!你们都不考虑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不要说什么喜不喜欢的。相处久了就喜欢了。”

作为来自四川西南部大凉山彝族姑娘,我理解索玛的处境。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这个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俗习惯更是传统独特,传承至今。

新中国成立以前,凉山的彝族地区是严格遵守“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的婚恋习惯的。如果违反了婚恋习惯会受到重罚。新中国成立后,凉山地区的彝族青年男女以感情为基础自由恋爱。

但是,还有传统封建观念残存在部分彝族人心中。

索玛感慨:“这是我们黑彝的传统,你要是嫁给一个汉族,就是违背了我们民族和我们这个家族,所有亲戚朋友都会看不起你!”

索玛出生在一个非常传统的黑彝家庭里,从小父母管教严格,注重传统的彝族文化教育,不许她乱谈恋爱,尤其不允许她和汉族男人谈恋爱。

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彝族姑娘

关于婚姻问题,和父母多次的谈话,无果而终,索玛感到心不从心。父亲的病情在加重,她决定妥协,2019年的10月23日,她和自己陌生的男孩订婚了。

父亲的身体状况慢慢有了好转,索玛独自一人“逃”去了厦门。她和家人的关系恶化,一度断绝来往。“后来,还是有联系的,终归还是一家人的,总不能说断绝关系吧。而且事情过去两年了,大家都没当时那么激烈了。”

但是父母的传统婚姻观念没有改观。“还是在限制,虽然没以前那么不可理喻了,但我心里知道他们还是过不去那个坎的。”

经过“逃婚”风波,索玛和初恋男友的爱情征程也宣告结束。她觉得自己要打破传统规矩太难,还是不要耽误对方。索玛说,她一个人在厦门工作生活挺舒适的,除了心里“婚姻”这块石头还没落下去。

甚至,索玛还想到一种“折中”的路径。

“我现在就是想着要不然就先结婚,要不然就是看看能不能遇到父母满意我也喜欢的黑彝。找到了,皆大欢喜那是最好的,找不到,可能就不踏入婚姻了吧,我肯定不想这辈子就将就了。”

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二、新旧文明碰撞,彝族青年妥协还是反抗?

作为来自彝族的大学生,我开始思考新旧文明碰撞的问题。虽然彝族传统封建婚姻制度已被破除,但是历史长河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仍然扎根于部分彝族人心中。

索玛说,她身边的彝族朋友除了比较开明的家庭,还是有一些深受封建传统观念的限制。

“我有一个朋友,不顾家里人反对和她大学时期交往的汉族男朋友结婚了,因为这件事她当时和家里人闹的很大甚至最后决裂了。我记得有段时间她爸妈还来找我,想让我劝一下我朋友。其实他们双方都挺不愿意造成这种局面的,但是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百度贴吧“凉山吧”上,有一个昵称为“爱吃老虎的乌龟”的楼主提出问题:“交了一个男朋友,凉山西昌的彝族人,好了四五年了,才跟我说她不能跟汉族的女子结婚,因为他家就只有一个儿子,想问一下吧友真的是这样吗?”

有用户的回答是:“一个真正的彝族人是不会跟汉族人结婚的,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那些家境很低属奴隶型的才会和汉族通婚,我相信他是爱你的,可他无法改变他是彝族人的事实,而身为彝族人遵守彝规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这种说法也被很多人反对,有人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爱情和民族无关”,有人说“这违背了现代文明精神,我们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不能用婚姻阻隔。”

一些极端的状况也能在新闻中看到:“2012年20岁的彝族小伙子阿木外出打工后带回19岁的汉族女朋友王某,阿木的父亲以王某为汉族为由坚决反对。同时阿木的父亲遭到王某大肆辱骂,王某羞愤之下与阿木分手。阿木在与父亲的争执中,被父亲用木棍殴打,身上多处负伤。阿木因此投河自尽,后被人发现经抢救脱险,但其父仍对阿木的婚事横加干涉。”

为了了解更多的彝族长辈的想法,我又访问了一位高中同学的爷爷,爷爷是一位退休的领导干部,姓果基。

果基爷爷说,现在随着时代发展,彝汉通婚情况变多,但还是没有本民族之间的通婚多。“可以说大部分彝族家庭更愿意首选本民族的人作为结婚对象。具体还是看自己家庭的想法。像我们家,是黑彝,亲戚朋友都希望小史(我同学),还是找个黑彝的。但是她不愿意的话,我这个老人是不会强求她的。”

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彝族文明进步

改革开放引发民族内婚制度的渐变,开启了族际婚姻大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彝族族际通婚人群一比例在19%以上,除汉族外,还与其他47个少数民族都有通婚关系,排在第一位的是汉族。对凉山彝族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发展趋势。

前段时间,一个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的纪录片《走进大凉山》登上了微博热搜,我的彝族朋友、同学们都在转发,深受感动。

“我十年前拍过大凉山,那个时候很穷很穷,真的什么都没有。想开车去村里,当时没有马路,我们骑着驴进去的。”竹内亮导演这样写到。

“中国媒体最近一直说脱贫,我有点怀疑。带着好奇,想去看看现在的大凉山,到底是怎么样的。”竹内亮发现,从悬崖村的完善到居住房的改善,再到皇马足球基金会昭觉球场的建立,当地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凉山的脱贫卓有成效。

随着教育发展,彝汉结合的现代婚姻选择也越来越多。2017年5月28日,凉山州西昌市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杨阿铁迎,迎娶了漂亮的汉族新娘。对杨阿铁所在的大家庭来说,这已是这个家族第三代的彝汉结合。

“无论我们来自什么民族,我们的血脉里都流淌着同样的中华民族的血液,怀揣着同样的中国梦!”杨阿铁对着镜头说。

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贯彻,基层管理者也在各民族地区进行了多次新《婚姻法》的宣传、贯彻活动,开展婚姻改革工作,倡导彝族结婚自由

我在媒体上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例如四川乐山市小河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小河村采用了积极引导,鼓励彝汉通婚,加强彝汉之间的沟通。目前这项工作还是颇有成效的,村中大多数人都实现了彝汉通婚,并且在遇到婚丧事宜时彝汉群众由最初的不走动,到如今关心帮助、往来频繁的新局面。”

四川黄联关镇书夫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当地以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为中心,倡导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邻里互助、树立文明新风。对于思想观念落后的村民,不仅邀请专家老师宣讲,还邀请当地彝族家支、“德古”(彝语为德高望重的智者)走村入寨,结合彝族的谚语,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化村民。

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四、彝族新青年的思考与选择

走在江边,凉风拂面。我和曲木的聊天话题由远及近,从索玛逃婚、彝汉通婚,最后落到我们自己的婚姻思考问题上。

我陷入了思考,假如我的父母也像索玛的父母一样固执,我该怎样选择?

中央民族大学的彝族同学曲木,还给我分享了一个她表姐的事例。“她嫁给了一个法国人。我觉得她家人表面和谐,其实内心十分不愿。她爸一直不同意,拖了一年多,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同意了。很多彝族人特别反感,有人来参加婚礼发了一个短视频,我就看到了一些评论,各种讽刺,阴阳怪气。”

讲到这场婚姻的结果,曲木的眼睛放光。“他们自己感情倒是很好,我表姐现在已经去法国居住了,幸福得很。”

我问起曲木自己的婚姻观念,父母是否对她的结婚对象有限制。她眨了眨眼睛“没有特别强制,但是说最好是彝族。特别是我妈。”

“为什么阿姨会希望最好是彝族呢?”我不解。

“因为她觉得还是本民族比较好,在语言、风俗上都可以互相接受,而且彝族的很多家谱、家族什么的有一些传统的讲究。我妈说不嫁彝族就不用回家了,丢脸。”

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美国爱情电影《Love,Rosie》里面有一句台词,我至今印象深刻:“选择一个可以与你共度余生的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最重要的决定。因为当你决定错了,你的人生就会从彩色变成黑白的。甚至于有时候,你根本没注意到这件事,知道你某天早晨醒来发现,许多年已经过去了。”

在我看来,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婚姻选择更需要一个精神伴侣,注重精神世界的互动交流。即便是粗茶淡饭,也能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从乍见之欢,到久处不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交流,而是抵达灵魂深处的共振。

访问结束,我对索玛说:“相信你的选择,你一定会幸福的!”


作者介绍:吉克尔子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

本期排版:涂越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大地传媒坊】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嫁彝族不用回家?彝族姑娘逃婚反抗内婚制度,村官倡导文明新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彝族   克尔   汉族   姑娘   村官   人心   厦门   新风   封建   观念   男友   父亲   姐姐   父母   婚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