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你敢相信一个湖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都没有人敢造吗?下面就来认识下这个世界上鱼量最多的湖——羊卓雍措湖。


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有着西藏鱼库之称的羊卓雍措湖,又称羊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如何形容它的美呢?碧波如镜水潋滟,湖岸曲折从岛现,一片青空照玉潭,犹如天池缀人间。回看羊卓雍措湖的湖体,呈枝状分布,北窄南宽,长74公里,平均宽8.6公里,最大的宽度33公里,面积638平方公里。到夏天的时候,在水晶般清澈的羊湖里,哺育着数以亿计的裸鲤,尽管湖里的鲤鱼看上去非常鲜美,但是除了猎鸟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生物去捕猎它们,这些鱼类有着绝对安全的生活环境,湖中的浮游生物种类繁多。除藻类植物之外,还有多种浮游生物,由于天然的饵料,鱼群成群结队在浅水区产卵,一时间分不清是鱼养水还是水养鱼,几乎伸手就可以捞到,堪称钓鱼者的欢乐谷。根据利用标记重捕鱼法,其中至少生活着8亿公斤的鱼。尽管拥有规模如此宏大的鱼群,生活在羊湖附近的本地人却很少食用,这是为什么呢?


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西藏虽然说地广人稀,可拥有的湖泊却是全国第一多,达1500个。这些湖泊没有“大海”般的咸,受制于环境,湖中的鱼仅有个独特的鱼类裸鲤,又称无鳞鱼,生长缓慢,加上高原生态环境本身就脆弱,当地人自然对这种鱼不感兴趣,这是其一。其二,西藏同胞大部分都信教,所以是不能杀生的,虽然高原气候需要补充能量,补充热量,但比起鱼的脂肪含量,牛羊之类的更能保持食物的供给。其三,不得不提的就是本地人的民族风俗,人去世之后一般是投河里水葬。随着火葬被普及,在这种情况之下的骨灰也被纷纷洒到河里,如果你再去吃鱼,河里的鱼代表着祖先,显然是有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这水里的鱼还有另一种称谓,人类遗体清道夫。

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如今藏民还会时不时地把鱼放生在羊湖,长年累月下来,8亿公斤的产量也是到了水到渠成的状态。曾经有游客尝试挑战权威,想过把钓鱼的瘾,结果被硬生生的罚款9000块钱才得以脱身。过去,正是因为当地人的细心维护,后去的旅游者才得以窥见这人间仙境。


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西藏羊湖中物种泛滥,8亿公斤淡水鱼,西藏人为什么不吃?


和生活的羊湖的鱼相比,在青海湖里的湟鱼可就难受太多了。五六十年代,整个青海面临饥荒,食物作物严重不足,除了藏民不吃鱼以外,在那个以鱼代粮的年代,人们依靠着湟鱼填饱肚子,补充营养,湟鱼以一举之力拯救了半个青海省。然而,在灾荒后,竟然演化成湟鱼美味人相传,生育跟不上嘴馋,瞬间踏入濒危列,仅靠人培得以见。自2002年开展,的人工增殖放流工作以来,已累计放流青海湖湟鱼1.3亿尾。多年封湖育鱼、增殖放流和打击盗捕。截止到2016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27倍之多。如今,在沙柳河、泉吉河、洄游的湟鱼,占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的20%左右。因此,当西方人民凭借实力把100亿的北美旅鸽吃灭绝时,我们的国人硬生生的把一个物种从灭绝线上拉回来,朱鹮是湟鱼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西藏   青海湖   天池   青海省   藻类植物   大圣   浮游生物   鱼群   淡水鱼   藏民   鱼类   硬生生   物种   河里   当地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