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忽略这点,任何企业都可能是下一个当当

迈向三十的当当,注定命途多舛。

毫无意外,李国庆又给自己的“孩子”来了当头一棒,分分钟送当当上了娱乐版头条。

舆论环境这么敏感的时候,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他站出来是要拯救罗志祥。

青天白日,几个保镖傍身,生(硬)扑(抢)公章,还贴了一张《告当当网全体员工书》以宣示主权……画面感十足。

当然,李国庆本人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夺门之变:忽略这点,任何企业都可能是下一个当当

李国庆微博截图

网传昨天当当就发出了紧急招聘通知,高薪聘请危机公关总监,这万年难遇的夺权大戏,丝毫不输宫斗剧。

以往这种狗血桥段,只在电视剧里有所耳闻,现实生活中还是头一遭。

也许有些路,注定是回不了头的。

就像李国庆和俞渝。

一段佳话

李国庆和俞渝也曾甜蜜幸福,夫唱妇随,一起开疆扩土闯天下,让人好不羡慕。

李国庆家境虽不优越,但成绩一直不错,以第一名考进了北大的社会学系。

年轻时就有一颗要“改变社会”的雄心壮志,或许这也是支撑他如今一把年纪还能冲在一线正面硬刚的信念。

俞渝的成长经历是典型精英,大学毕业当了英语翻译,后去美国半工半读,自费读完了纽约大学金融及国际商务MBA学位,毕业后创立了自己的金融咨询公司。

李国庆和俞渝两人相差一岁,都在北京读大学,但读书时候却完全没有交集。

直到1995年,李国庆去了美国寻找机会,工作中认识了在华尔街工作的俞渝。

孽缘自此开始。

夺门之变:忽略这点,任何企业都可能是下一个当当

两个人都是做大事儿的人,果决起来毫不手软,认识几个月就闪电结婚。婚后,俞渝随李国庆回国,放弃了自己经营四年的金融咨询公司。

1999年,夫妻两人创立了当当网。当时,亚马逊建立了五年,刚刚打开网络书店的市场,阿里巴巴刚起步,而京东在五年后才触及电商业务。

如今亚马逊创始人成了《福布斯》榜首富,阿里巴巴雄霸一方,京东也成了行业佼佼者。

可当当的创始人还在抢印章夺权,让人唏嘘。

创业之初配合完美的李国庆和俞渝,怎么也料想不到,两个人竟会闹到如此境地。

年轻时候的他们,是真的一拍即合,惺惺相惜。

俞渝有金融从业经历,严谨稳重,负责财务,李国庆随性张扬,负责市场、技术、采编、运营。

公司成立初期,国内外均出现了网络公司倒闭潮,弱小的当当也是风雨飘摇,俞渝利用自己英文和金融背景优势,四处周旋,从软银和IDG资本为当当筹来了600万美元的投资,渡过了难关。

初期,夫妻俩优劣互补,性格也互补,借着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波红利,当当很快就脱颖而出。

5年时间,当当网就做到中国图书电商第一。

彼时,正是中国电商发展的转折点,竞争激烈,流量红利优势凸显,烧钱补贴换取规模成了大多数企业的运作常态。

当当也算是一股清流,在竞争对手争相融资、烧钱大打价格战的时候,当当却坚持避免亏损、追求利润。

执拗的坚持只做图书生意,让当当错过了很多机会。

如今看来,正是因为当初的那些错失和决定,造成了当当今天的命运,也为他们今后的劳燕分飞埋下了种子。

2004年亚马逊想用1.5亿美元收购当当70%-90%的股份,据传俞渝觉得这是不错的出售时机,但李国庆想“改变世界”的初心还在,他坚持想自己把事业做大。最终亚马逊买了卓越网。

2010年,当当网一年卖出商品100亿,占全国网上图书零售业的50%,被称为“中国版亚马逊”。

同年,当当网在美交所上市,成为中国B2C第一股。

夺门之变:忽略这点,任何企业都可能是下一个当当

上市之后的当当依然备受资本关注,但却仍不为资本所动。

2013年,当当拒绝了百度抛出的橄榄枝。次年,腾讯提出要入股当当,并把旗下的拍拍网、易迅网送给当当做嫁妆。但俞渝和李国庆却一致拒绝,理由是,他们不懂做电子产品生意,最终腾讯用2.14亿美元入股了京东。

随后京东、阿里和其他电商平台不断开疆拓土,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缺少资本支持,当当被边缘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在2011年至2013年间累计亏损超过8亿元。

2016年9月,当当网以5.56亿美元的市值完成私有化退市。

从美退市后的当当也曾想回归A股,但A股门槛相对较高。

彼时,当当的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有限,对手京东和阿里又过于强大,单独上市几乎不可能。

于是,便有了2018年,与海航的重组风波。当时,当当初步估值为75亿元,如果与海航重组成功,俞渝和李国庆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共16.49%。可惜重组夭折。

一波三折,表面风平浪静的当当,实则已经暗潮汹涌。后来,李国庆承认,就是在2018年,俞渝“逼宫”撵走了他。

夫妻反目

其实早在2014年,夫妻俩的经营理念就已经产生了大的分歧,只是当时还是关起门来的内部矛盾。

李国庆觉得是自己把妻子从华尔街拉回来,要对得起她,所以“禅让”了当当总裁给俞渝。

可权利的转移不但没有消除分歧,反而加剧了矛盾激化,尤其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催化下,两人彻底撕破了脸。

当当网私有化后,“李国庆家族”股份占比高达91.71%,在理论上几乎可以坐享所有净利润。

然而工商信息显示的却是俞渝持股64.2%,李国庆持股27.51%,并非是二人平分共同的91.74%股权。

据此前李国庆称,当当私有化时,他与俞渝的占股比例为五比五。后来俞渝建议双方各自拿一半股权给儿子。此后,俞渝代持了儿子手上的所有股权,当当的实际控制权就这样到了俞渝手里。

股权平分,也成了未来李国庆在离婚官司中的核心诉求。

李国庆曾公开明确指责公司连续多年没有分红动作——他没有拿到过利润。

究其缘由,无外乎是,私有化后的当当,确实赚到钱了,而李国庆,没分到。

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据2019年胡润百富榜显示,李国庆和俞渝夫妇以70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573位,较上一年财富上涨8%。

其实对于经历了二十年波折的当当而言,或许正是卷土重来的好时候。

但也是这一年,李国庆开始公开且不止一次“控诉”俞渝。

他回忆俞渝的“逼宫”细节,称自己不能原谅她,愤怒之时,竟怒砸杯子泄愤。

玻璃四溅,年轻的女主持人坐在她对面,惊恐肉眼可见。

夺门之变:忽略这点,任何企业都可能是下一个当当

动图来源于网络

这样一个,能在公开场合如此暴躁、克制不住自己的人,走到今天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在李国庆的“鼓舞”下,俞渝也并不示弱。她在李国庆的朋友圈留言:“李国庆,我要抓花你的脸。”

俞渝控诉李国庆:同性恋、梅毒、不顾家、口无遮拦……。她说李国庆谎话连篇,离开时拿走1.3亿元存款,并非净身出户。称其“不讲事实,讲故事。九分假,一分真。”

夫妻俩控诉内容的真实性,无从核实,但两人闹掰了,却是真的。

夫妻俩算是为当当省了一笔巨额宣传费。

其实早在2019年1月,李国庆似乎就已经被孤立了,除了股东身份,他和当当网没有了任何关系。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五十岁男人真实的人生选择!我决定又一次启程,去再度追梦。”当时似乎还给自己和老婆留了余地。

九个月时间,两个人从分家走到了决裂,最终走上法庭,再一次印证了两个人都是果敢而决绝的人啊。

也是,能走到今天,谁也不是善茬儿,或许这就是两个人的命运吧。

内忧外患

4月26日当当网前台贴出的落款为李国庆的《告全体员工书》,长达三页,列出了俞渝的7条“罪状”:

逼退创始人、侵犯股东权拒绝分红、逼迫持股员工辞职退股、疫情期间专横导致员工大面积隔离、大面积裁员数百人……

多少有点儿“罄竹难书”的意味。

随后李国庆又做起了老好人,称:自2020年2月1日起,单方面辞退的员工或可重新返岗;按照2019年度税后净利润的30%给股东进行分红,现有各业务部均改向李国庆汇报。

这波收买人心的操作,秀得也是可以。

不过转身当当就发了公章及财务章作废的声明,称当日早间,“李国庆伙同5人,闯入当当网办公区,抢走几十枚公章、财务章,公司已经报警。”

如果说2019年离婚,让两个人撕破了脸,那这次登堂入室的“取”印章事件,算是让李国庆和俞渝彻底反目了。

事实上,李国庆罗列的控诉,也并非凭空捏造,当当最近确实不太平。

2月19号,当当一名员工确诊新型冠状肺炎。据通报称,此前当当公司层面已知晓该员工的母亲和妹妹已确诊,但却未履行国家14天隔离规定,坚持要求员工上班,致66人隔离,领导层因此被约谈。

中国举全国之力在和疫情抗争,当当在隔离这种问题上都能如此大(故)意,业务层面的完善和严谨程度,可想而知。

早前,李国庆在节目中爆料,当当继去年裁员以后,要再裁100多人,很多甚至在李国庆掌权时代得过总裁认同奖。

消息很快被传开,当当网副总裁阚敏回应称,当当没有裁员计划,只有个别不合适的人可能离开公司,并称裁员消息是造谣,公司准备起诉。

但其实这个回答也并未直接回应不合适的个别人,涉及到多少个。

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从业务层面来看,当当虽然开辟了其他产品的电商业务线,但主营业务仍是网络图书,只是在图书的售卖手段和用户体验上做延展。

在电商竞争如此激烈,流量红利几乎已消失的当下,当当的战斗力,显然是不足的。

加上两位创始人每年的定期舆论战打击,当当在业界的风评几乎也已耗尽。

迈向三十的当当,注定命途多舛。

俞渝曾在201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称,2019年当当网做到了销售、销量、利润的三增长。

其实抛开这些闹剧来看,21岁的当当,确实是有进步的,而且不仅是在2019年。

俞渝曾公开过当当的数据:

2015年营收规模93.12亿元,净利润0.92亿元;

2016年营收规模95.5亿元,净利润1.32亿元;

2017年营收规模103.42亿元,净利润3.59亿元;

2018年未经审计销售额118亿元,净利润4.25亿元。

当当的盈利能力,必然是不差的,不然李国庆何苦老骥伏枥,走这一遭。

坊间都称俞渝的强势,让李国庆出离了愤怒,进而步步紧逼。但不能否认,也是俞渝的强势,成就这几年的当当。

其实仔细看数据会发现,当当在2016年私有化后,营收净利都有增长。

但也是从私有化之后,当当就几乎没太平过,从2018年的海航重组夭折,到2019年的离婚风波、股权争夺,再到2020年的夺权大战。

内忧外患下,当当还能盈利已实属难得。

如今,当当前途未卜,面对风雨飘摇的公司,说“绝不浪费一场危机”的俞渝,不知道要怎么化解这次当当的危机。

当当这次自上而下的“起义”,对创业者而言,也算是当头棒喝。

利益当头,不管亲情爱情友情,都要经受严酷考验。对于企业来说,股权分配要清晰,个人利益要明晰,这是从始至终都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不然,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像当当一样,屡屡从商业版走上娱乐版。

注: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言商社(yan-shangshe),转载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华尔街   亚马逊   海航   公章   红利   净利润   中国   创始人   股权   资本   员工   规模   金融   图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