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破产,是不是跟京东撞型了?

财富赢商:提前看懂未来,欢迎关注。

苏宁麻烦不断。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苏宁面临着债券到期、现金流吃紧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燃眉之急,苏宁易购还引入了深圳国资和江苏国资。

近日,又有消息称苏宁已卖身阿里,其中苏宁置业将于7月2日宣布破产,苏宁易购及物流由阿里持股40%,并有消息称35岁以上L10以下的员工全部裁掉。

6月22日下午,苏宁置业在微博公开澄清,“关于网络谣言,我司已报警,将严肃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请大家勿传谣信谣。”

苏宁破产,是不是跟京东撞型了?


不过,就算辟谣,苏宁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01 苏宁,京东同源不同路?


为什么在几大电商平台中,苏宁成为了最为焦虑的那一个?

与苏宁在产品结构和配送体系上有着极大相似性的京东为什么却依然保持淡定?


事实上,疫情之前,京东和苏宁对价格战都不太敏感,虽然两者在双十一之前正式公布了各自的“百亿补贴”计划,但与拼多多和聚划算不同,京东和苏宁的“百亿补贴”只是短暂的出现了那么几天,几乎可以视为双十一促销的口号,有个空架子,虚晃了那么几招,但没什么真刀真枪。

虽然阿里(聚划算)和拼多多的价格战到了年底越演越烈,但从总体上看,在聚划算百亿补贴正式出台前,打价格战其实就拼多多一家。

而拼多多的产品结构和京东、苏宁差异显著,虽然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中不乏有家电和3C产品,但毕竟不是拼多多的主力商品,这意味着,拼多多的价格战对京东和苏宁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价格战风风火火,但是我们却看不到京东和苏宁紧张入局的原因。

据超对称科技监测的数据显示,2020全年,手机和家电的销量和GMV分别占拼多多全部销量和GMV的4%和11%。


苏宁破产,是不是跟京东撞型了?


如果说此前苏宁和京东的步调还基本一致,那疫情就成了苏宁和京东走向岔路的导火索。

根据京东最新披露的数据,公司预期2020年第一季度总营收至少增长10%,尽管该增速较正常时期有所回落,但相比阿里和唯品会给出的负增长预警算的上是光彩夺目了。


苏宁破产,是不是跟京东撞型了?


在不久前的财报电话会上,

京东管理层表示:“尽管整个的市场会迎来一些挑战,尤其是一些消费的需求会被抑制。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现象,比如说京东老用户的回流加速,唤醒沉睡用户这部分的增速非常高...从品类的角度来说,消费品、生鲜和健康品类确实是在这次疫情之中的增长表现非常好。尤其是生鲜业务跟健康品类。”

疫情的发生让京东物流的优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几乎所有通达系快递停运的春节,有货在手又能送货的京东成为电商界的香饽饽。

事实上,苏宁物流和顺丰也一直在运营状态中,为什么同样仓配一体,同样一直正常运营的苏宁物流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却没能帮助苏宁易购创造出京东那样的惊喜呢?

这背后还是货的问题。苏宁虽然可以送,但其销售的货却不怎么对路,消费者在疫情期间急需的日用品、生鲜等品类上,苏宁时常缺货,这也使得苏宁错失了这次难得一遇的机会。

此外,虽然苏宁通过收购家乐福弥补了供应链上的不足,但家乐福在苏宁易购首页的窗口直到2月14日才正式上线,彼时通达系都已经复工了。

苏宁破产,是不是跟京东撞型了?

苏宁宣布收购家乐福,但直到2月才把家乐福的窗口开到了自己的平台首页上。没能赶在春节前上线家乐福窗口对苏宁来说的确是运气不佳,也是公司战略步伐太慢导致。

即便家乐福窗口赶在春节前上线了,苏宁很有可能也没有办法超越京东。苏宁披露的消息显示,2月20日起,苏宁物流才协同家乐福,在全国51个城市推出家乐福“同城配”服务。根据智氪研究院的统计,家乐福目前在全国68个城市设有店面,这意味着,也不是每个有店的地方都能享受到苏宁物流。

苏宁的架构体系中,家乐福的商业模式类似于京东旗下的“京东到家”和阿里旗下的“盒马鲜生”,覆盖的是店铺周边的范围,很多没有家乐福店面的城市,根本用不了。

相比之下,京东自营超市在这些特定品类上的供应链强于苏宁,即便是低线城市也能买到货,也能送到货。

当然,随着家乐福在苏宁易购首页的上线,相信对苏宁整体流量仍然会有带动作用。而且,随着家乐福的融合,苏宁在自营超市的供应链也会逐步改善,未来苏宁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空间。

苏宁破产,是不是跟京东撞型了?

02京东为什么能赢苏宁?

饱受争议的是“线上线下同价”是造成苏宁业绩急剧下跌的根本原因。

当年苏宁心态是:买几块钱的菜都要讨价还价,老百姓买家电怎会多花几百块?线下如果比线上贵,早晚必死。

回过头来看,苏宁2013年推出“线上线下同价”有三点不妥。

一是时机偏早。


零售价随渠道、消费场景而异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天公地道,一款酒在KTV的价格与超市相同才是咄咄怪事。

而且,网购家电从少数人的“探险”到获得广泛认可也需要一个过程,至少也要三、五年。在此之前,叔叔阿姨们还是要看看、摸摸,向服务员提出一大堆问题,获得满意的答复后才放心掏钱。苏宁太急于跟京东PK,顺道将老对手国美一军。


二是线上拖累线下。

同款商品在不同商家、不同城市的标价不尽相同,甚至相同商家在相同城市不同商圈的门店标价也经常存在差异。

在线下货比三家,需要付出很大时间和精力。而在网上,消费者能够轻易发现价格差异。

本来苏宁可用“易购”这个品牌与京东PK,线下的生意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苏宁”与“易购”可以在后台协同,在前台则不必强调两者的关系。随着线上的壮大、线下的萎缩,再择机将两者融合。

尽管线上不可避免地被友商“逼平”,但这部分营收占比仅为20%,只要线下保持较丰厚的利润,苏宁可立于不败之地。

不幸的是,“线上线下同价”把京东的施压放大四倍加诸线下,使整个公司陷于连年亏损扣非)。

三是门店运营成本无人买单。

线上线下一同向友商看齐,不仅牺牲了毛利润率,线下门店的运营费用亦无人承担。

苏宁破产,是不是跟京东撞型了?

以2016年为例,租赁费用、人员薪酬、门店装修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水电能源费等费用合计达106亿。假设其中60%花在线下门店、40%花在物流系统,则门店费用约为64亿元占846亿线下收入的7.5%。

不管规模多大,门店租赁、人工、水电、折旧等这些线上费用也得找人买单,否则无法避免亏损。


可是门店是辛辛苦苦、一家一家开起来的,苏宁非常不舍得关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家乐福   同价   生鲜   家电   阿里   品类   销量   疫情   首页   价格战   上线   费用   窗口   物流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