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企业中,管理人员的职责是什么?许多人会毫不犹豫的说出目标规划与组织协调、选才用人与理性决策。

但如果我问起是否还包含着突然情况处理,许多人便会突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口中不断地说出没错,并对此感同身受。

诚然,企业的管理者拥有着多样化的工作内容,但很多时候,他们却疲于处理突发情况,成为了一名企业突发情况的“灭火员”。

或许正是管理者们疲于“灭火”,从而忘记了如何从根源上解决、减少这种突发情况的产生,也正因为管理者们忽略了突发情况背后的原因,致使突发情况扼杀了企业的所有计划。

管理者想要避免一直疲于“灭火”,使工作得以真正的推行下去,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力,便需要学习领导艺术的指导者、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沃伦·本尼斯提出的《本尼斯第一定律》。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本尼斯

第一定律

愿景能够激励人、鼓舞人,将人们的追求转变为行动——沃伦·本尼斯

每个企业无论处于发展的哪个阶段,都会制定符合现阶段期望的计划,通过目标与计划的制定,得以使员工具有清晰的企业运转目标,从而使员工之间达成共识,互相之间亲密配合,以提升企业内部系统运转的顺畅度。

许多计划看起来是“完美”的,是通过smart原则精细制定而成,但进入实际的推行环节时,却表现出困难重重,无论是完成效果、进度上都存在相应的缺失。

这是为何?在“本尼斯第一定律”中,本尼斯提出了“非日常工作推迟了日常工作,并扼杀了所有计划”的警示。

所谓的非日常工作,实际上便是那些不在计划之内的突发情况,而这些突发情况往往又是紧急的,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不得不优先的去进行处理。

由此,管理者与员工原本的工作计划,受到这些非日常工作的影响,不得不推迟、延缓原有的计划,从而造成个人进度上的落后。

甚至于,管理者与员工,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对这些突发情况进行掩盖,那么企业则会出现影响深远的危机。

这并非危言耸听,正如经济学中的需求变异放大效应一般,在供应链中信息流的无法有效共享,最终导致信息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信息逐级被扭曲,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

在企业的组织运转过程中,一个环节的进度落后或掩盖问题所导致的影响,会逐渐的影响到企业的各个环节,最终出现全局的进度落后与更为严重的危机。

不管是决策层、管理层,都清晰的知道非日常工作在对日常工作进行挤压,但即使是这种情况对企业的计划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何却仍然持续的存在于各个企业中,无法得到改善?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什么

原因?

实际上,管理者时刻可以观察到非日常工作对员工的影响,那些突发的情况时刻的影响着员工情绪,管理者本身也在疲于应对,这其实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并且管理者也清晰的知道,这种突发情况对计划的影响是深远的,再进一步来说,便是企业的计划无法完成、竞争力下滑与利润降低,实际上都与突发情况对计划的影响存在联系。

但管理者明明是由企业中的精英组成,为何却无法制止这种非日常工作的出现?


01 部门信息隔离

非日常工作的出现,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需求变异放大效应一般,它并非单独出现在某一个岗位、某一个部门之中。

因此,管理者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这些非日常工作的出现是难以寻根的,它经过需求变异的放大已经面目全非。

正如市场部门在收到计划推迟的通知时,出于许多企业的部门信息隔离性,已经很难去回溯、定位到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同时,对于问题根源部门来说,部门的管理者往往不愿意对外公示突发情况的信息,毕竟这种公示意味着部门需要为此承担责任。

因此,在部门管理者极力躲避责任的动机下,管理者会主动的帮助员工去掩盖问题,从而加重了部门之间的信息隔离。

最终,即使是来自企业最高层的责任追溯,也很难定位到具体的部门之中,相反会出现由于责任压力导致的互相推诿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生产力的内耗。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02 责任分散效应

许多企业的高层管理,面对逐渐下降的竞争力,清晰的认识到了计划长久以往脱离掌控的风险,开始由上至下的整顿与排查,是否可以解决这种非日常工作的影响?

实际上也很难,原因在于帮助企业高层排查问题根源,本质上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就是在自身无法获得明显短期好处的情况下帮助企业。

而亲社会行为会随着现场人员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几率,也就说当高层开始逐步排查时,其他管理会倾向性的认为问题出现在其他部门。

因此,高层对问题根源追溯的第一层阻力则会出现在管理层,管理层并不会愿意承担追溯的风险,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即使是管理层也认识到了如此对企业造成的伤害,但根据社会心理学中的责任分散效应来看,管理层会倾向于其他人率先表现出这种亲社会行为。

在责任分散效应的影响下,每个人的责任感均得到了分散,从而导致每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减少,即使是企业最终出现了难以估量的损失,管理层也不会认为是自己所导致的。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如果企业想要解决非日常工作带来的计划无法实施问题,并无法通过对管理层施压,使他们主动承担责任来实现。

这不仅违反了个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人性:利己,也过于高估了管理层的能力,毕竟受限于人类个体认知、精力的优先性,即使是管理者,先天上也无法确保所有计划都会按意愿执行。

预想中的计划与实际实施的计划,总会无法高度一致、总会出现各种各样打乱计划的突发情况。

因此,事先制定一个完美、毫无偏差、可以准确实施的计划,是不现实的;通过对管理层的施压、对员工的处罚来倒逼计划实施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难道就没有办法使企业预想计划与实际实施计划不受干扰?办法便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去发现干扰、确保计划准确执行。

就是为计划设立配套的制度机制与监控方式。


01 配套制度

前面我们说到了,影响发现干扰因素的主要原因,在于部门之间的信息隔离与责任的分散,而造成这两点的主要原因,便是在于企业定位干扰因素时,会出现相应的责任压力。

“当回溯到设计部门的进度落后,造成全局进度停滞,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处罚”

在此情况下,部门的管理者会极力掩盖问题,因此,想要发现那些干扰因素、想要减少那些干扰因素,首先需要的是通过制度的建立,确保管理层与员工层面,不会过于担忧受责任,而选择掩盖问题。

许多企业受smart原则错误解读的影响,将计划与考核进行了挂钩,从而使计划成为了一种对员工的约束手段、成为了一种对员工的处罚手段。

但我们深入的考虑一下,企业计划实施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对员工进行约束与处罚吗?并不是,企业计划实行的目的,是为了有计划的实现在市场交易中的获利。

既然企业计划实现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又会造成部门、员工担忧于责任出现掩盖问题现象,那么我们想要发现那些对计划干扰的因素,第一步便是需要去考核化。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但虽然计划的实施中不存在考核性的应处罚,但部门与员工还是会担忧于除考核外的处罚,比如领导印象的降低,晋升机会的减少。

这些担忧也会影响到部门、员工是否愿意自我暴露问题、是否愿意将信息共享至其他部门,因此,在极化的设立与实施过程中,高层要尽可能的向外传递这是一种激励促进极化而非一个考核、约束计划,从而进一步降低部门、员工的担忧。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因此,对于关键性计划,企业需要建立配套的信息分发机制,以我的经验来说,建立中心化的信息分发,在计划面临干扰时,由中心负责协调、调配、信息传递,从而减少了部门、员工在要求其他部门协助、理解时的心理压力,也减少了推诿的可能性。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02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起源于英特尔,后来许多硅谷的互联网公司凭此实现了高速成长,国内也逐渐的使用这种工作方法,来实现企业的计划平稳实施。

但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如我们前面所说的相同,这是一种工作方法,并非一种考核方法,这种方法现如今已经被国内普遍所熟知,但在模仿、应用过程中,许多企业犯了很多错误,从而导致了这种工作方法无法真正的起效。

那么我们看一下,一个优秀的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如何设立的?


但员工是需要使命感的,从双因素理论来看,使命感有助于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这与计划实施的目的也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企业在具体开始计划的施行前,需要让员工知道自己为何要完成这个计划,完成了这个计划意味着什么,完成这个计划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这不仅提升了员工对部门的归属感,也使员工在完成相应计划目标时,可以有着更好的收获感。


但如果这种挑战性,使员工认为这项任务是很难完成的、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员工则会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值得”去做的。

产生“不值得”去做的想法后,员工及时努力的在进行工作,也失去了原始的动力,也就是完成计划收获利益的动力。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在设定计划时,需要确保员工对此计划的信心大于50%,员工才有能力、信心去抵抗那些非日常工作带来的延期风险。


除了以上的方式可以相应减少计划无法执行的情况外,企业还需要掌握相应的循环节奏,不断地为员工注入强心剂。

通常来说,每周一企业开始对关键成果法进行跟盯、汇总、把控的同时,每周五也要对完成的计划进行庆祝,以增强员工的获得感,从而使员工更具有信心完成工作计划。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因此,在目标设定上,我们只需要设定1个关键目标,并提供3-4个衡量目标的结构,即可使员工对目标进行聚焦,从而削弱突发情况的紧急程度。

同时,目标设定尽可能的需要清洗的同时,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使员工认为自己在为一件伟大、优秀、可以写进简历的事情努力,从而使员工从短期的利己行为,转化会长期的互惠行为。

“我用租车公司举一个例子,假如他们的目标是一年内提升使用人数到10000次,那么辅助的衡量指标则是X城市覆盖率提升X%;用户转化率提升X%;车辆周转调配增进X%”



企业计划无法推行?通过本尼斯第一定律,把握3个原则、5个关键点

非日常工作挤压了日常工作,造成计划的无法执行,但许多企业却没有能力解决那些问题,原因在于员工与部门领导对责任的担忧,加剧了部门之间的信息隔离性。

而即使是高层想要进行改革,受限于责任分散,公司中并不会出现响应者,而即使企业因此破产,参与者也并不会认为是自己造成的。

但这并不能怪罪于企业的管理层与员工,而是企业对非日常工作、对干扰计划的因素没有发现、解决、把控的能力。

通过3个原则与5个关键点,希望您所在的公司,能免受困扰,焕然一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尼斯   关键   计划   企业   日常工作   定律   管理者   进度   干扰   高层   原则   员工   部门   目标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