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如今,我们许多人都有一种观点,那便是学一个好的专业,从而得到一个好的职业,再安安稳稳地干到退休,人生便可谓是一帆风顺。

之所以产生这种观点,在于曾经确实有许多人,选择了一个好的职业,从而使自己顺风顺水地度过了一生。

但社会在不断变化,曾经的成功选择,并无法成为未来的指路明灯,因为从如今全球的分工角度来看,终生职业制,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就是如梦一场。

如今,阶段式职业,才是世界的主旋律。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做出最好的选择

也不代表可以安枕无忧

有人认为,只要在人生中做出好的选择,便可以依凭一个职业度过一生,我便以我的一位朋友来举例,看看做出堪称完美选择的他,面临着怎样的困扰。

我的这位朋友,我便称其为李总吧,李总的父母均是本地有名的教师,从小对其的价值观灌输与学习能力培养,自是不在话下。

从小学开始,李总便是“学霸”级的人物,依照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地便考到了985院校。

在那时,李总父母便意识到互联网对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因此李总顺其自然的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便进入一线大厂,拿到近30万的年薪。

工作多年,李总的年薪虽然逐渐增长到近50万,但受限于技术能力,在好几年都没有进步,并且身体状况愈发不稳定后,自然是遭到了领导的些许不满。

迫于双重压力,他选择了辞职,这自然引起他父母的不满与疑惑,但摆在李总面前的实际情况便是,继续工作下去身体吃不消,想要升职到管理岗位又是难上加难。

于是他的程序员职业之路被迫终止,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他的父母也没有错误的安排,唯一的问题便是,他从踏上这个职业的那一天起,已经注定了这种结果。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到底是什么

让终生职业制不复存在?

如今,或许社会中还残存着类似于律师、医生、科学家等可以奉献一生的职业,但大部分民众所可以接触的岗位,大多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曾经,社会中的大部分岗位都是终生职业,原因在于曾经的社会分工尚未细化,每个人的工种具有较高的替代成本。

任何一个岗位都是经年累月的历练才能得以上岗,自然是很难替换的。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01 曾经的分工导致替换成本较高

曾经我们生产一件衣服,可能需要一个心灵手巧的制衣人,通过设计、染布、贴棉、整衣结合与锁边等层层工序,才能得以成衣。

在那时,一个制衣人承担着多道工序,缺少任何一个工序,可能都会造成最终的成品出现残缺。

培养一名制衣人显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既需要时间的磨练,也需要经验的累积,许多制衣人穷其一生,都无法说在各项工序中都有独到之处。

因此,一个企业想要替换一位制衣人,需要承担较高的替换成本,这意味着这位制衣人在公司工作时产生的经验,都将白费。

同时,如此艰难的培养过程,显然也使得储备的人才不足。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02 细化的分工形式决定了职业的天花板

与制衣人不同,如今我们的社会已经十分细化,设计、染布等等环节,都被细化为独立负责,甚至于说,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操纵某种机械。

即使是看似十分高深的程序员工作,许多程序员在开源的作用下,所需的技术能力,也在不断地下降。

分工的细化,导致一个岗位的准入门槛在不断降低,在如今社会中的许多岗位,已经不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而是仅仅需要以日、周、月的时间,便可以得以上任。

而企业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也导致许多岗位并不需要发挥、运用自己的经验,而是只需要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工作即可。

这无疑使岗位的可替代性大幅度增加。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03 门槛不断降低下的青壮劳动力优势

一方面是门槛的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是经验的无足轻重,这两者组合,便使企业在招聘员工、安排工作时,更倾向于年富力壮的青年劳动力。

青年劳动力,不仅是身体上具有抗压能力,还有着由年纪带来的稳定性,年轻的他们可以免受家庭、夫妻之间的关系处理影响,拥有稳定的工作时长与超强的抗压能力。

这无疑已经使年轻人比中年人具有更强的职场竞争力,这也是为何中年危机会逐渐普遍的原因,更别提年轻人,往往意味着更低的薪资。

其实这也揭示了,为了企业中的老员工薪资不如新员工的原因,因为企业其实并没有那么的看重能力。

何况本身能力差距并不算太大。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当终生职业制不再存在

我们应该怎么办?

随着社会的分工细化与企业的内部风险管控,使得终生职业之不复存在,大部分职场人,都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

而此时或许有人会说,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当本部门的技术型领导,但这何尝不是转换了职业,更何况职场中一个部门的员工可以有很多,而领导往往却只是一个罢了。

越是好的团队与岗位,越是丰厚的薪资与待遇,则意味着同样优秀的人越多,这其中的竞争压力,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与其争取职业上的晋升,不如早做打算。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01 从员工转化为专家

第一种应对方式,也是较为具有难度的方式,那便是彻底地打消员工思维,将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经验,转化为一种对外输出的知识体系。

也就是将自己从对企业负责的员工角色,转化为对社会负责的专家角色,从而脱离企业的控制,以培训、教育等形式来为社会中的新人提供价值。

这意味着,自己在岗位中时,则要有意识地树立自己的对外定位,积极地参与到行业之中,建立起基本的对外形象。

从而在自己转化为专家的角色后,得到一定良好的背书。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02 削减自己对财务的乐观情况

还有一种应对方式,则更凸显出被动性,也就是永远低估自己的未来财务状态,以消极的形式看待自己的未来收入。

以乐观的形式看待自己的未来财务状况,很容易陷入超前消费,亦或是被消费主义所侵袭,使许多资金被超前的消耗。

当未来面对职业变化,收入下降时,毫无疑问会使自己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而在那时,想要挽回也是一件十分不具备实现性的事情。

因此,在没有更好方式的情况下,最好应对职业断崖的方式,则是做好资金的储备工作。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准备一个职业干到退休?醒醒吧,终生职业的观点早就被社会淘汰

全球的岗位细分,不仅没有呈现出停滞的状态,反而正在不断被细化,甚至还面临着人工智能的威胁。

其实在近几年,有无数的学者已经提出过阶段式工作制度,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年龄来划分自己的工作。

但这种形式,其实也使企业逃脱了社会责任,并不是一种最为合理的形式,在我个人看来,最为合适的状态是企业取消对年龄的限制,更好的对待自己的“老员工”。

可惜的是,这很难实现,因此在大环境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只能先改变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终生   职业   社会   工序   薪资   岗位   形式   观点   父母   员工   能力   未来   方式   经验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