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潮,民航收入暴跌

2020年,一场疫情冲击下,民航巨亏,其中航空公司亏损最为严重。

2021年,史上最淡的春运让航空公司依然承受着巨额亏损。

这种情况下,民航人特别是航空公司员工收入几乎是每况愈下,不要说买房、买车和还贷,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水平都难以维持。

其中民航地服人的情况最为严重。

一直以来,社会上许多自媒体用阶层分化、阶层固化来不断挑起大家敏感的神经,让许多人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所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对于整个社会的阶层情况,我不敢妄言。

但作为一个老民航人,我可以肯定的说。

民航内确确实实存在着职业分化、工种鄙视链。

而地服人就处在民航工种链条的最底层。

因为在几乎所有人看来,地服不需要专业,更不需要技术,在航空公司中发挥的作用似乎也不大,那被轻视似乎也理所当然。

多年前,翼哥还是地服人时,曾不止一次的被这样称呼过:

你们地服人!

因为是最底层,所以拿着最低的工资,还有很多人是劳务制。

疫情一来,航空公司人都在降收入,地服人当然也得降。

可地服人原本就很低廉的收入。

一旦再降,就所剩无几了。

所以,这段时间,目睹许多地服人离去,听说多少地服人辞职。

心中只有一阵阵的难过,一声声的叹息。

当然地服人辞职,不会引起太多注意,也不会有太多共鸣。

因为这个工种被关注得太少太少,只有航班延误了,才会看到媒体圈中地服人的身影。

被围了,被打了,被骂了!

就是民航圈的自媒体,有飞行的,有空乘的,有机务的,有空管的自媒体。

但不会有关注民航地服人的自媒体。

因为这个群体虽然人也不少,但即没有天上的靓丽帅气,又没有民航业内部神秘。

既不会有看点,更不会有焦点。

即使有点新闻,估计地服人自己都懒得看,因为他们太过疲惫。

更因为他们只是沉默的大多数。

不过只要到机场,就会看到地服人忙碌的身影,疲惫的眼神。

而且他们的要求一点都不低。

我们知道在我们国家,服务行业最难做。

他们需要不卑不亢

他们需要有理有节

他们需要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他们需要维护好公司的利益

他们需要保护好公司的形象

他们需要保障好旅客的行程

他们需要服务好旅客的心情

就有这样一帮人既能看到凌晨的城市和机场,也能看到深夜的城市,就是看不到白天的城市。

曾经有这样一个顺口溜:

起得比鸡早

睡得比小姐晚

吃的比猪差

干的比驴累

虽然有些夸张,却映照出一线员工,尤其是地服员工的心声。

翼哥在一线工作十年,那段时间感觉是备受煎熬的日子,那是段只见星星不见太阳的日子。

有段日子经常做着相同的梦,航班延误、被旅客围攻、出安全差错。

后来离开一线,感觉自己终于又做回正常人,不再为雪天而焦虑,为雷雨而烦恼,为大雾而焦急。

但时常也是会听到哪个柜台又被砸了,又听到今天谁被围攻,明天谁被打了的事情,听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心里面总是会有一些酸楚。

因为我曾是其中的一员。

说实话,中国民航的服务,无论是地面,还是空中,跟欧美国家比,要远远胜过他们。

因为我国旅客当中有千奇百怪的人,也有着千奇百怪的想法,也有着千奇百怪对付服务人员的语言和手段。

经常看到网上有这样一段视频:

地服人被围在中间

一大群人或振振有词、或气急败坏、或颐指气使

虽然地面服务这样一个部门在航空公司里面最屌丝,在旅客面前最弱势,在他们确实曾为民航的发展、为航空公司的服务做出过不可或缺的贡献。

他们曾经打不还手

他们曾经骂不还口

他们曾经为旅客排难解忧

他们曾经默默守候在登机口

今天的大妈以前也曾是小妞

今天的大叔以前也曾是帅哥

面对人潮如流

他们轻轻挥一挥手

事实上,所有的地服员工都无愧自己的芳华!

无论多么困难,他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疫情面前,他们依旧坚守在一线。

他们处在最危险的一线,因为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机场、车站是最危险的地方。

但没人退缩。

我知道,许多地方派人员去接国际航线回来的本省市入境游客时,许多地服人报名冲在第一线,奋战在第一线。

可如今,因为难以维持生计的薪酬,许多人不得不再见。

再见了,曾经为民航默默付出的地服人!

谢谢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国民航   民航   骂不还口   收入   工种   航空公司   疫情   千奇百怪   旅客   阶层   机场   员工   日子   媒体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