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还是对手?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两派共识远多于分歧,两派首先是朋友,其次才是对手。

对于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奥地利学派还是芝加哥学派,都比较陌生。说到经济学派,大家更为熟悉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事实上,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提倡自由市场经济,奥地利学派当年的主要对手是社会主义和集权主义,而芝加哥学派主要反对的是凯恩斯主义,毋庸置疑,这两派首先是朋友是战友,其次才是对手。

朋友还是对手?

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起源与共识。

奥地利学派是由卡尔·门格尔创立的自由市场经济学派,1871年门格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奥地利学派的主要观点,这一学派的高光时刻是1974年,那一年,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该奖第一次授予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
同样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簇拥,芝加哥学派主要是指芝加哥大学的一群经济学学者以及他们的学术理念,芝加哥学派同样也获得了主流经济界的认可,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和斯蒂格勒分别于1976年和198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朋友还是对手?

作为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的学术团体,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在诸多方面,他们都是亚当·斯密经济学的继承人,两大学派的共识体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两大学派都主张私有权不可侵犯,认为私有产权是交易、正义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两大学派都捍卫自由资本主义,坚信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定律,认为个人幸福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来自于个人激励行为。
两大学派都支持自由贸易、自由移民政策和全球化。
两大学派都赞成开放资本市场、消费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货币市场。
两大学派都反对对汇率、价格、租金和工资的控制,明确反对最低工资法。
两大学派都相信政府应该规模有限化,主张政府的职能应该限定在保卫国家、保卫私人财产和有选择的公共事务上。
两个学派都赞成资产私有化以及放松管制。

朋友还是对手?

两大学派都反对企业福利主义,反对寻租和各种特权。
两大学派都反对中央计划经济和集权主义。
两大学派都相信贫困最终可以消除,但是认为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们都认为应该保卫所有人的权利,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应该保卫个人拥有财产、个人使用财产和交换自己财产的权利。
两大学派都反对凯恩斯主义和马克斯主义的干预思想,不同意用大政府的方式稳定经济。
两大学派都反对赤字财政,反对国家福利,主张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应该通过市场化来实现。
最后,两大学派都主张通过市场和产权方法解决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两大学派都认为环保主义者有过度夸大环境危机的嫌疑。
通过以上诸多的共同点,我们看到,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对于市场运行方式的理解基本上是相同的,他们在纠正古典经济学的错误和对抗马克思主义和凯恩斯主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朋友还是对手?

两大学派存在分歧的四个问题。
首先是方法论。奥地利学派主张经济学以务虚为主,而芝加哥学派则认为应该务实。奥地利学派提倡用演绎法,主观的、定性的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学是建立在不言而喻的公理基础上的,再多的历史数据都不可能证实理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奥地利学派拒绝数学公式和任何量化的经济模型,一言以蔽之,看到数学就烦。因此奥地利学派大多数著作都是主观和纯理论的。芝加哥学派则创立了用详尽的数据来检验理论真伪的方法,他们提出经济学家应该采用数量分析方法,让数字说明问题。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要参加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的学习。
第二个分歧是关于政府与垄断企业。奥地利学派反对针对经济任何形式的干预,他们反对任何的政府干预,同时认为企业垄断的合理性,奥地利学派认为任何针对垄断企业的限制都是不可取的。芝加哥学派则提倡政府适当参与经济,尤其是当市场上出现大公司垄断和其他形式的自然垄断的时候,需要政府来改变这种局面。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司法部1984年依据《反托拉斯法》拆分AT&T,分拆出一个新AT&T公司和七个本地电话公司,美国电信业从此进入了竞争时代。

朋友还是对手?

第三个分歧体现在本体货币的理解上。两个学派都赞成稳定的货币体系,提倡在自由繁荣的社会里形成一个稳定的、没有通货膨胀的货币体系框架,但是,对于如何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奥地利学派倾向于金本位和自由银行体系,认为货币体系应该基于黄金等商品体系,而芝加哥学派则支持货币主义法则,他们认为货币的总体供给应该和长期经济增长相适应,这种货币规则需要政府对货币体系实行控制。
两大学派在本体货币体系上的分歧,直接导致了第四个分歧,就是对于经济周期的理解。奥地利学派直接甩锅,毫不留情地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通货膨胀型繁荣导致的,如果采取奥地利学派的金本位体系,货币总量不由政府控制,完全可以避免那场经济危机。而芝加哥学派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通货膨胀型繁荣,30年代发生的大萧条是紧缩性崩溃,芝加哥学派认为美联储在1931年错误的提高了利率,从而导致货币体系的崩溃。
以上四方面的分歧孰是孰非,至今没有定论,不过从现今著名期刊的引用情况和获奖情况来看,芝加哥学派占据了上风,这或许和芝加哥学派更加务实的方法论息息相关。作者提出,奥地利学派要想拉近与芝加哥学派之间的距离,就应该改变目前封闭的学术氛围,多在顶尖级经济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而不仅仅在奥地利学派自己的期刊上发表,奥地利学派成员应该多参加经济学界主流的学术会议,而不仅仅参加自己的分会。

朋友还是对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凯恩斯   亚当   芝加哥   奥地利   学派   通货膨胀   分歧   市场经济   货币   经济学   对手   主义   体系   自由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