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

Ada还记得去年的这时候,自己正在摄影棚里忙着,拍摄一组倡导反暴力的公益海报。

今年,Ada结束公益短片导演的全职工作,成为国外一所艺术院校的在读研究生,只不过由于疫情的影响,目前她还留在上海在线上课。

作为一名名校毕业的学生,Ada不焦虑也不迷茫,选择公益向的职业,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个处处是内卷与竞争的时代,这种独立的价值判断和信念感,显得稀缺又勇敢。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的是Ada的故事:

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年轻人自己对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也看到了一位独立、成长中的年轻女性,对改变的参与、对平等的追求。

以下是关于Ada的真实故事:


文 | 曹正

编辑 | 简然


关注性别平等,全面改变了我


我叫Ada,是一名公益短片导演,主要关注性别议题。

之前我在一家反对性别暴力的公益媒体担任纪录片、短片导演。今年为了继续上学,我离职了。

虽然不再担任全职岗位,我还是在继续参与反对性别暴力、倡导性别平等的视频项目,比如近期在做的一个呈现各行各业女性劳动者的短视频系列。

很多人对“性别暴力”的概念比较陌生,或者简单理解为家暴,但其实“性别暴力”的形式有很多种,这里先不展开这个话题。

我大学学习电影专业,曾经在英国交流过一段时间。读书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性别研究的课程。我觉得思想一下子被打开了,突然发现了一直限制自己的很多因素,其实是来自因对性别身份的单一理解。

女性身份是如何在文化上、心理上、社会资源上给我限制,女孩是如何习得了一套不平等的规则,并把这些不利于自己的规则内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观念。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图:“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社交平台探探的反暴力公益海报」

发现了这个现象后,我对原来父母家人、学校、社会加给女性的一切期望,都产生了怀疑。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是谁在告诉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结果上看,这样的塑造,有利于谁、不利于谁?那只看不见的手又在哪里?

总之,读性别研究的课程,我获得最重要的东西,是怀疑和思考。我开始去思考,那些看起来自然而然的话语、规则、期望、审美、需求,哪些是我自己的,哪些是外部强加给我的。

大概3年前,我还是一名本科生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反性别暴力公益机构(我的前东家)的工作坊,那次活动对我影响非常大。

那次戏剧工作坊邀请了一些遭遇家暴的人,通过排练戏剧,鼓励他们去聊、去说自己的经历,作为一种疗法。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当时我感触最深是我跟一个小朋友的交流。那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妈妈在受到家暴以后决定立刻离婚。

单身妈妈带着孩子,离婚离得艰难,日子过得也很艰难。不过,后来她妈妈决定去创业,做微商,总算度过了难关,也把孩子教育得非常好,非常健康快乐。

当时我跟小朋友聊天,她说当时爸爸打妈妈,觉得妈妈很难过,她想要保护妈妈。

我的感触在于,小女孩看起来比同龄的小孩子成熟许多,因为家暴经历过早地懂事,这一下点燃了我的情绪。

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受暴儿童,(也称为家暴目睹儿),也会采访一些受暴者。

慢慢就会发现,家暴其实比想象中常见,但在公共领域的可见度仍然非常低,除了一些特别严重的恶性案件会上社会新闻,还有很多人在阴影中生活,却只能各自挣扎,艰难度日。

我学习影像工作,我相信影像是有力量的。从那时候起,我就不想再拍一些虚弱无力、或是纯粹消费性质的东西了。

我希望自己做真正有影响力、有价值的事情,我想要呈现不一样的女性,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社会现实。

毕业后,我加入这家公益媒体,先后拍了几部反对性别暴力题材的公益短片。

其中有一部叫《你的沉默也是施暴》,获得了2018年上海设计之都公益作品银奖、上海广告协会作品展二等奖。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图 | Ada和团队拍摄的反家暴公益短片《出逃》

我拍的主要是短片,比起奖项,我更看重作品的影响力。

这个影响力不是说夺得我的话语权,也不是我们平时提到的网红“爆款”那种影响力,我当然也想要“爆款”,但真正能激励我的:

是这个作品是不是真正让性别暴力的议题被更多人看见?有没有传递对社会有好处的、相对正确的观念和知识?


在探探上跟人聊公益,让我更确信自己的价值


困难不仅来自环境,也来自我自身能力的不足。

开始输出内容,我明显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导演,对人缺乏了解得那种贫乏感。

社交软件成为了我了解人群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加入探探的契机源于一次失恋。2017年刚毕业,也刚好结束了一段长达三年的感情,心情很差。

可回国没多久认识人也不多,朋友推荐我下载探探,交些新朋友,试着再谈恋爱、忘掉前任。

我下载了探探,却意外发现,一个新世界好像被打开了。

抛开认识新的男性朋友这个目的,我发现社交软件活脱脱是一个观察和理解男性、女性(等其它性别)的“标本库”。

一个社交、恋爱的场景,太适合聊性别议题了。

在一个以恋爱为目的的谈话中,男性和女性各自分享生活、目标,对爱情、婚姻的看法,对自己的期许,成长中的经历,谈话中的观念碰撞,处处都体现着思维、经验上的性别差异。

这对我做内容,还有丰富、发展原有的一些观念,都太重要了。

我好奇心强,爱聊、爱表达,在探探上不会区分性别去交友。很多女孩会对我做的反对性别暴力的工作很感兴趣,我就会顺着这个话题聊开去。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不止一个女孩跟我分享过自己、或身边的亲人朋友遭受亲密关系中暴力的故事,甚至建议我有机会也去和她们多聊一下。

我会给她们一些支持,因为长期、系统化关注这个问题,我能相对专业地给她们一些实际的帮助、建议。

比如我最近关心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问题,大部分女孩不知道这个工具。自己或者亲属、律师、居委会、妇联都可以代为申请。当然了,现实中也有实践困难。

探探上有位女孩告诉我,她一位亲戚就遭受过家暴,但第一次被打,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不会一刀切地说马上离婚、分手之类,因为每个人都有现实的处境。但还是有很多能做的事,比如要求施暴者写个忏悔书,或者报警、留出警记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还有各地都有一些支持机构,等等。

起码,“家暴不是家务事”的观念应该去通过一切渠道推广,我也希望能和网友传达这个观念。

跟探探上这些女性朋友交流,也让我意识到,女性友谊、女性之间的连接真的非常重要,因为男性在听到这种事的时候,可能总是第一时间代入男性身份,对女性的共情会打折扣。

另外,在家暴这种问题上,因为传统价值观等原因,很多女孩不愿意跟身边的人去说,也担心被忽视。

但孤立只会让暴力更隐蔽,有人听见你的声音,就已经构成了力量,你知道自己不是孤独的。所以我很鼓励大家积极地去跟社会建立更多连接,社交软件也是一个方式。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图 | Ada 参加活动分享经验

在探探上,我也跟男性聊性别暴力的问题,遇到过非常尊重女性的男孩,也遇到过拼命在共情施暴者、谴责受害者、试图表达“女生的有些行为让人想家暴”这种欠揍观点的男性。

这让我更觉得,对亲密关系中的暴力进行广泛科普,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男性可能就是普通的好人,未必真会施暴,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有害性,以及暴力背后的性别权力结构,是认识不足的,而无知会造成冷漠。

当然,我在探探上也有很多跟性别议题无关,单纯拓展自己视野的交谈。

比如认识最久的是一位朋友,是常年在中国工作的苏格兰男孩,这段关系是纯粹的网友,我们两人三年多来居然从未见面,一直天南地北地聊。后来男孩因疫情被困新西兰,却依旧与我分享着异国他乡的各类见闻。

我还遇到过一位脱口秀演员,那位男生带我去了我从未进过的脱口秀剧场。

我以前从没去现场看过脱口秀,喜剧、讲段子这种表达方式对我来说蛮新鲜的。因为我自己拍的东西都比较严肃,这也给了我一些新东西。


不知道能不能做成,但还是要做


职业选择,是我跟父母分歧最大的地方。

爸妈从小很注重对我的教育,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包括学电影、导演,他们也都支持。

不过,在终身大事上他们跟很多父母一样,希望我毕业后进入体制,在父母身边孝顺、平稳地过一生。

父母对我的职业选择不以为然,一方面,固然是对收入、发展、社会地位之类的考量;另一方面,是他们比较悲观,担心我折腾来折腾去,最后一无所获,因为真正的改变太难发生了。

加入一家规模不大、公益向的新媒体机构,拍一些反对暴力的内容,能带来什么改变呢?

父母的悲观也是来自他们的人生经验,人最终能做的,还是只有安身立命。

环境中的障碍根深蒂固,年轻人有理想固然好,但最终可能无果。

我理解长辈的悲观,但我只能说,这件事很难,但还是要做。

其实我觉得,改变已经在发生了。通过在探探上的交流,我发现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人越来越多了。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图:“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社交平台探探的反暴力公益海报」

对性别暴力的这个话题,益于近期媒体曝光的增加,更多人也开始有感知了。

我在探探上也认识过很有平等观念的男孩子,一位叫Ray的年轻男性导演。

他主修戏剧,对这些公共领域的各类话题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我说自己的工作是跟反对性别暴力有关的公益项目,他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和Ray的相处很充实,我们的聊天总能激发深入的思考。Ray告诉我,他看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也会关注国内外性别暴力事件。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这让我很惊喜,也更认可自己工作的价值。

至今为止,我能够保持交往的男性朋友,基本上都是一些真正尊重女性、支持平等的人。

对我来说,这些交流都是有意义的体验。所有这些交流、这些体验,都让我的思想更丰满、也更成熟。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图 | “地摊经济”倡导下,Ada和探探好友在上海摆地摊卖创意书法

目前,我正在读研,虽然离开了工作两年的机构,但我没有停止工作,还在课余时间尝试通过影像做一些作品,通过艺术实践去发声。

我希望能通过进一步的深造,更加理解社会,更加理解这个问题,能做出更有影响力的作品。

反对一切有关于性别的暴力,我是探探上的公益短片导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脱口秀   公益   暴力   短片   导演   议题   社交   平等   观念   性别   男性   父母   妈妈   女性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